我们都是疑惑的看了一眼门口,但是门口却根本就没有人。我看见孔道生摸了摸自己的一个口袋,那里面似乎是我之前看过的那种陶器。我在心里问了一下青音,门口是不是有什么大灵一样的东西,但是青音却告诉我,门口什么都没有。
我不知道孔道生口中的正主是谁,刚想要说话,孔道生却竖起了一根手指,对我轻轻的嘘了一声。我当即闭嘴,钱屠子和端木听到他的话也是正襟危坐。只有珞小溪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正要回答她,但是我却听到门口一阵噗啦噗啦的声音,似乎是什么动物闪动着翅膀。我想去拉开门,但是孔道生却拦住了我。猛然间,我们都听到门上咚的一响,然后就回复了平静。端木驼着背,矮着身子,慢慢的摸到了门口,猛然间一把拉开了门,然后迅捷的躲在一旁。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实在想不到,这样的一个驼子,居然有这样迅速的动作。只是这个时候,门口却突然发出一声巨响。钱屠子的脸色突然变了,猛然冲出去。我看到他的样子也跟了出去,只是当我抬头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那面人皮风筝,而人皮风筝的上面站着一个人。
我想看清楚那人是谁,但是却始终也看不到。孔道生这个时候也走了出来,对我说道:“没想到,你的麻烦惹的还不小。”钱屠子这个时候对我说,刚刚那一声响,就是自己的大灵爆掉了。我见他说话的时候,有一丝落寞,不知道为什么。端木一直跟在我的身后,此时想要出手,但是依然被孔道生拦住。
他看着风筝上面的人,忽然打开了自己的口袋,用手指轻轻的敲击手里的那个陶器。我又听到了那种奇特的韵律,我暗道:这孔道生怕是已经出手了。只是上面的人,也不敢示弱,只是冷哼了一声,猛然间一挥手,不知道从哪里来了无数的乌鸦,口中发出嘎嘎的怪叫。
两种声音交杂在一起,只一会,我就觉着我的头脑发胀。只是珞小溪比我还不如,她现在面如金纸,眼看着就要倒下去了,我冲过去一把抱住她。端木的暗器,此时朝着天上飞去,我甚至在两种声音的交杂中,听到了他暗器破空的声音。
看着端木不断的从身上掏出暗器,投掷出去,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怎么随身携带了这么多的暗器。我低头看了一眼珞小溪,这一次,情况越来越糟。但是站在风筝上的那个人,现在却没有离去的意思。
我对着孔道生吼道:“有没有办法把他赶走,她快挺不住了。”闻言,孔道生低头看了一眼,然后把陶器置于手中,我看到他的嘴慢慢的凑到了近前,猛然间,一个悠长的音节响起,我发现上面的人,似乎有一点在风筝上站不稳。
端木的暗器一直就没有听过,不过那些暗器多是射到了胡乱飞舞的乌鸦身上。此时的地面上已经落下了不少乌鸦的尸体。终于,孔道生吹奏出的悠长音节开始连贯,那个人似乎也抵挡不住了,凌空一跃,就消失在了夜空中。
只留下那面人皮风筝,飘飘摇摇的落了下来,钱屠子一把接住,就想要撤掉,只是孔道生此时按住了他的手,我们一行人才回到屋子里。孔道生已经收了自己的东西,走到珞小溪面前探查了一下,然后才对我道:“没想到,滇南十二法相,居然有人扭曲至此?”
我根本就听不明白孔道生在说什么,只是这个时候,一边收拾补充暗器的端木却说话了,他的声音听不出起伏,显得很是平静:“你说的是,不动菩萨的法相?”听到端木这么说,孔道生笑了笑,道:“没想到,叶当家的门客当真是藏龙卧虎。”
我现在可不在意他们的对话,我对孔道生,有些焦急,问道:“能不能先看看她的情况?”经我这么一说,孔道生赶紧走到了珞小溪的切近,开始在珞小溪的耳边吹动那韵律,慢慢的,珞小溪的面色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的平缓了很多。
看到这里,我总算是放下心来,问孔道生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孔道生还没有说话,端木就告诉我道:“十二法相,其实是不动菩萨的前世,今生,来世。而每一世,都分为喜怒哀乐四相,这才被称为十二法相。”听到这里,孔道生道:“不错,这也是古滇南国,一直流传下来的,只是这些东西流传到别的地方之后,就有人歪曲了,修的自然也就歪了。”
听到孔道生这么说,我也是深以为然。《卜阴正注》和《卜阴逆法考》完全是两种背道而驰的法门。人心要是正,修的东西自然就是正的,反之,那就是坏了天道伦常的禁忌。不过那些执迷不悟的人,多半都是想走捷径的人。
端木继续鼓捣着暗器,似是极其随口的问了一句:“你修的也是十二法相?”我抬头看了他一眼,他这话问的很突兀。这就好比是,两个做生意的人,我问你,你是怎么赚的钱一样,是犯忌讳的。
只是孔道生似乎毫不在意,只是点了点头,道:“滇南国,十二法相高深,其实我也不算是修,只是运气好而已。”说着,把自己的那个陶器放在桌子上,对我们几人道:“这东西叫司空甄,就是之前说的古传十二法相流传下来的一种载体。”
听到孔道生这么说,端木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看了一眼桌子上面摆的司空甄,然后对我说道:“当家的,如果想要解决你身上的鬼契,恐怕就要落在这件东西上了。”端木刚说完,孔道生苦笑了一下,对我道:“如果我真的能解决,早在阴鬼市的时候,就帮你解决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也是有一丝紧张,难道说,自己身上的鬼契就解决不了了吗?
只是这孔道生又继续说道:“想要解决鬼契,就得凑齐了古传十二滇南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