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议论是非,指责过失,故意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辨析】
人们常常将“诽”的偏旁搞错,《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诽”为毁谤,指背地里议论,说人坏话,和语言有关,因此为言字旁。“谤”也与语言有关,也为言字旁。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把“诽”说解为“谤也”。可见,“诽”和“谤”为同义词,只不过“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比如《国语·周语上》中的“厉王虐,国人谤王”,说的便是厉王暴虐,民众纷纷公开指责他的暴行。
“诽谤”本来只是单纯表述议论和指责他人,并没有过多的贬义色彩,但后来引申为故意捏造事实,毁谤他人名誉的行为,如“诽谤罪”。与“诽谤”意思相近的词还有“中伤”“诋毁”“造谣”等。
【例句】
诽谤是一把刀子,总想把无辜逼上绝路,躺倒的确可以苟活,失去的却是高度。
汪国真《诽谤》
【字里字外】
“诽谤”作为罪责,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古代的诽谤罪与现代的并不尽相同。现代的诽谤罪主要是诋毁个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等;而古代的诽谤罪多与政治有关,主要针对议论朝政失当,对皇帝或官僚有不敬之语等情况。
秦朝就有“诽谤妖言”的罪名。《史记·孝文本纪》:“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意思是说,在秦朝,直言劝谏的人总是被安上诽谤妖言的罪行。因此,群臣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统治者因此也没办法知道自己的政策有哪些过错了。
在古代,与诽谤近似的还有诬告的罪名。在古代有“诬告反坐”的规定,意思是如果诬告他人,犯人也要受到同样的刑罚处置。《唐律·斗讼律》规定:“诸诬告谋反及大逆者,斩;从者,绞。”意思是诬告他人谋反或者谋大逆的,主犯要被斩首,从犯要被处以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