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黄河捞尸人 > 第25节 >

第25节


你爸爸当时也是慌了神,竟然从甲板下面摸出了一把长杆猎枪。那铁头龙王岂是区区猎枪能够对付的,我想要拦住你爸爸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冲到船尾,对着铁头龙王扣动了扳机。我让你爸爸停止射击,因为这样做非但伤害不了铁头龙王,反而还会激怒它。但是你爸爸却说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孤注一掷,根本就不听我的劝告。
铁砂打在铁头龙王的身上,就像在给它挠痒痒,以猎枪的威力压根就没法击穿铁头龙王身上那层厚厚的鳞甲。面对满天飞散的铁砂,铁头龙王终于被激怒了,巨尾一甩,那颗又大又硬的脑袋凶狠地撞上船尾。
乌蓬小船哪里经得起如此猛烈地碰撞,船尾瞬间就变成了碎片,你爸爸也随之跌入了水里。不等他从水里探出头来,铁头龙王怪嘴一张,四周的水流哗啦啦地倒灌进它的嘴里。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爸爸被铁头龙王吸入肚子,但却无能为力。
也许是我命不该绝,铁头龙王并没有继续攻击我,而是缓缓沉入了河底,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说来也怪,当铁头龙王消失之后,天上的暴雨突然就停歇了。风把乌云撕裂成一块一块的碎片,明媚的阳光从缝隙中穿透而出,落在水面上。恶浪不再翻滚,黄河也不再咆哮,一切又变得宁静而美丽。
乌蓬小船的船尾严重受损,大量河水涌入船舱。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弃小船,套上救生圈跃入黄河,一路顺水漂流。也不知道漂了多久,一艘路过的渔船将我救了起来。我死里逃生回到了河子村,然而你爸爸却永远都回不来了。”
说到这里,爷爷放下老烟杆,苍老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泪痕。
我紧紧握住爷爷的手,没有说话。
爷爷的诉说惊心动魄,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离世的,小时候经常会问爷爷,但是爷爷每次都是沉默着喝酒,也不回答我的问题。今时今日,我才知道父亲原来葬身在黄河古道。
沉默片刻,爷爷神色黯然地说:“也许我真是一个灾星,都怪爷爷不好,弄了一个什么龟棺回家,这次害得你们惹上这么大的麻烦,爷爷这心里……真是……难受呀……”
“爷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有些事情注定要落在我们身上,我们想躲也躲不了,这是我们的命。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勇敢去面对吧!”说着,我端起了酒盅。
爷爷抹了一把眼泪,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说得好,勇敢去面对!孩子,拓跋家族以你为骄傲!”
有了爷爷这个得力的老舵手加入我们的队伍,这使得我对这次的黄河之行充满了信心。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开始忙碌地准备着。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安全,爷爷拿出积蓄,从邻村购买了一艘二手铁皮船,这种船无论是从马力还是坚固程度来讲,都比传统的乌蓬小船好太多了。而且船舱的体积也足够容纳我们四个人,乘坐起来比较舒适。
我们抓紧时间检修了一下这艘铁皮船,把一些陈旧的零件换掉,然后换上了一台动力更足的柴油发动机。除此之外,我们还把船舱清理出来,不仅堆放了充足的清水和干粮,还铺上了两床被子,行船途中可以轮换着休息。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登上了铁皮船,爷爷带上了一杆老猎枪和一只大红公鸡、糯米、以及香烛清酒。按照惯例,在正式出船之前,我们一定要祭拜黄河大王,请求黄河大王保佑我们平安无事。
古人很迷信,那时候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的时候,人们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认为整个世界都由神主宰着。而且神无处不在,天有天神,山有山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所谓的黄河大王其实就是指掌控黄河的河神,我们必须尊敬河神,河神才会保佑我们。我们要是不尊敬河神,一旦河神发怒,我们就会在劫难逃。
在祭拜河神的仪式上,我们还是表现得非常虔诚,不管信与不信,我们还是想图个吉利,讨个好兆头,希望这一路能够平平安安,不要出什么岔子。
爷爷在甲板上放了一碗雪白的糯米,然后将点燃的香烛插在碗里。他让我拎过大红公鸡,手起刀落,斩掉了鸡头,殷红的鲜血喷溅出来。爷爷拿着无头公鸡,在甲板上走了一圈,一边将鸡血泼洒在地上,一边低声吟唱着古怪的祭词:“敬爱的大王哟……你要保佑你的子孙哟嚯……你是不朽的神呐……你让游荡的魂灵都回去吧……让一条平安的黄河古道给我们吧……咿呀哟……咿呀哟……”
好久没有听过这曲祭词了,我也忍不住跟着放声高唱起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忘记。原来,有些东西早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身体里面,无法抹去。
一曲唱罢,爷爷将手中公鸡扔进河中,然后将斩落的鸡头端端正正地摆放在甲板最前端。紧接着,爷爷将一壶清酒泼洒在地上,对着那个鸡头一脸虔诚地跪了下来,恭敬地拜了三拜。
我们见状,也跟着爷爷跪了下来,对着那个血淋淋的鸡头拜了三拜。
做完这一切之后,碗里的香烛已经燃烧得差不多了,爷爷欣喜地说道:“黄河大王显灵了,香烛燃烧得很顺利,没有断折,看来我们这一趟的运程不错!”
等到香烛完全燃尽之后,爷爷将鸡头放在碗里,连同那碗糯米一块儿沉入了水里。
爷爷双手合什,对着水面连连作揖:“谢谢黄河大王!谢谢黄河大王!”
拜神仪式结束,爷爷拍了拍裤脚的尘灰,起身往驾驶舱走去。路过古枚笛身边的时候,爷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未来的孙媳妇,你可别见笑,别以为爷爷脑子有毛病,这是我们黄河捞尸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出船规矩!”
古枚笛微笑着说:“放心吧爷爷,这个我知道!”
“那就好!那就好!”爷爷返身走进驾驶舱。

第二十三章 天神
不一会儿,就听见发动机轰隆隆地响了起来,一股浓浓的黑烟从船尾的排气管喷了出来,铁皮船推开波浪,突突突地驶离了岸边。/class-3-1.html
我们沿着黄河古道溯流而上,今日天气不错,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我们都坐在甲板上享受天然的日光浴,潮湿的河风温暖的拂过脸庞,微凉微凉的感觉非常美妙。
爷爷兴许也是心情大好,一边掌着舵,一边唱起了他最爱的黄河民谣。古往今来,黄河边上传唱着很多民谣,但凡出船的艄公都会唱一些,无论是在忙碌的时候还是空闲的时候,无论是心情愉悦还是心情沮丧的时候,黄河边上的人们都爱引颈高歌两曲黄河谣:“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向东方……”
叶教授在我们面前摊开一张地图:“龟棺里既然装着西夏武士的古尸,那毫无疑问龟棺是西夏王朝的产物。要想找到龟棺的起源,我们就要进入西夏王朝的版图。对于赫赫有名的西夏王朝,我想你们也不会陌生。”
古枚笛点点头,接过话茬详细地讲述道:“西夏又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征服王朝,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所以史称西夏。
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国。
这之后,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相继灭掉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大致和平。
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
说到这里,古枚笛拿出一支笔,在地图上勾勒出一个很大的版图:“西夏的都城为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省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我叹了口气道:“看来要想找到龟棺的起源也非易事呀!”
叶教授道:“其实也不难,试想想,棺材通常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古墓里。我们所发现的龟棺都是极其珍贵的阴木棺材,而里面却只装殓着陪葬的武士,可见这些龟棺必定来自一座西夏的皇家大墓。再想想,棺材为什么会包裹在龟壳里面?龟棺为什么又能顺着黄河漂向下流?按照这两条线索分析,很明显这座西夏王朝的皇家古墓是修建在黄河岸边的,所以里面的棺材才会被河水冲走。而且,我推测这座古墓很有可能是一座罕见的水底墓,所以棺材外面才包裹着龟壳!通过我们目前分析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一路沿着黄河古道逆流而上,就一定能找到这座西夏王朝的水底墓!”
我和古枚笛赞赏地冲叶教授竖起大拇指,教授不愧是教授,原本看上去很复杂的一件事情,在教授的解析之下突然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黄河古道上一连行驶了数天,这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虽然有些舟车劳顿,但我们却沿河领略了不少迤逦风光,见识了不少风土人情,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如果不是背负着任务,我想这一趟肯定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妙旅行。
当然,除了美丽的黄河风光以外,还有古枚笛这个大美人朝夕陪伴在旁边,和她一起看风景、品美食、谈理想、聊人生,两个人深藏在心底的情愫也在不知不觉地萌芽。
这一日,我们的铁皮船已经驶入了宁夏境内。宁夏省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西夏王朝曾在宁夏银川建都,所以我们推测,那座西夏的皇家大墓很有可能就在宁夏境内。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虽然地处半干旱地区,但还有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进入宁夏境内,这样的景色愈加明显,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水乡绿稻、林翠花红。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截然相反的不同景色,而且你还会惊奇地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景色融合得竟是那么巧妙,交织出一幅瑰丽多姿的美好画卷。
就连爷爷都忍不住感慨道:“我一直以为大西北就只有高山荒漠,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够看见如此美丽的江南风光,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呀!”
叶教授也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当铁皮船行驶在塞上江南的时候,他从船舱里找出了一根鱼竿,竟然悠闲地坐在甲板上钓鱼。塞上江南可谓是肥鱼成群,叶教授不一会儿就钓上来好几尾肥鱼。
我和古枚笛将肥鱼打理干净,在船尾架了一个火炉,将肥鱼放在火炉上翻烤。肥鱼在火上烧得滋滋作响,浓郁的肉香飘散出来,馋得人直流口水。
古枚笛拂了拂额前秀发,拍着我的肩膀道:“拓跋孤,你快看对面的山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