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重生小村姑 > 第7节 >

第7节

    刘芳看孩子有人带了,就开始出去走动,现在刚刚起步,什么都是自己做,而且也没这个本钱去雇人。
    当务之急,是要买些布回来,现在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两个月,还要做些成衣出来,时间上还是蛮紧的。孙春晖本来就在厂里是个说的上话的,买缝纫机的时候也出了力,现在要买布,钟强跟刘芳就想到了姐夫。
    当天晚上,刘芳就跟钟强拎了点糕点来找姐夫。正好,钟玲他们正吃饭。看他们晚上过来,怕是没吃,就忙扯着他们上了桌,钟玲又炒了两个菜,钟强跟孙春晖喝上了酒。钟强跟孙春晖说明来意,孙春晖想了想。
    “钟强他们也没路子,你帮着找找人,送点礼,看能弄到什么布!”钟玲捅了捅孙春晖。孙春晖也明白,但是这事他也不知道,还要去厂里问问人,也不能立马答应。
    “姐夫,我们知道难为你了,买缝纫机的事还没好好谢你。要花钱送礼什么的,您直说,也没要准信,就是还要麻烦姐夫帮我们问问买布的事。我们也不懂。”刘芳看孙春晖为难,也知道这事不简单,只能试试。
    “成,我去厂子里问问,看看有没有熟人能帮上忙。你们来找我,也是看得起我这个姐夫,有什么要帮忙的就直说,姐夫能帮就帮!”孙春晖闷了口酒,招呼着钟强喝酒吃菜。
    刘芳和钟强看姐夫答应了,也就不忙活了,吃饭的吃饭,喝酒的喝酒。酒足饭饱了,钟强带着媳妇回家,没多远的路,钟玲也没送,收拾了碗筷。
    第二天中午一进食堂,孙春晖就去找老杜,老杜常年在外面跑,认识的人也多,这买布的事,估计还得他帮忙。老杜五十多岁了,精瘦精瘦的老头,但是精神头很好。常年在外面跑采购,也不常在厂里,现在年纪大了才在厂里待着,也不出去跑了,都交给徒弟去忙。这老杜倒是跟孙春晖熟,中午经常一起吃饭,有时候两个人还下盘棋,关系算是不错。
    找到老杜的时候,老杜也才开始吃,两个人就坐在一起吃饭,顺便聊天。
    “老杜,有事请你帮忙呢!”吃过饭,孙春晖才跟老杜讲,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孙春晖平时在厂子里也是不喜欢麻烦别人的。
    “嗨,你说吧,有啥事就说,你叔我能帮就帮,别不好意思!”老杜觉着孙春晖平时也不求人,认识这么久也没托自己办事,现在要帮忙,怕真是有事。老杜自己一直干采购,要说别人,只要能跟自己搭上话的,总喜欢让自己帮忙用公款捎点啥,这年轻人认识自己这么久,关系也好,就从没干过这种事。所以,现在对孙春晖要帮忙的事,也很好奇,也不反感。
    “就是我媳妇的娘家舅子老婆要开服装店,想买点布,就是没门路。想托您牵牵线。”
    “这事啊,没问题,不是什么大事。星期天我让我儿媳妇带你们去看看,她们单位正好是卖布的,满意的就买点,不满意我再给你看看。”这事就是小事一桩,老杜也没放在心上,一口就答应了。
    看这事这么容易就搞定了,孙春晖也高兴。心里想着,星期天的时候要带点礼过去才是,毕竟是求人做事。
    星期天的时候,孙春晖带着钟强夫妻俩买了些礼物才到杜家。送上礼物,老杜说着不要破费,就把他们拉进屋子里坐会。见了老杜的儿媳妇林冉,林冉很时髦,本身就是在城里上班,见惯了世面的,也不害羞,落落大方。看到孙春晖他们叫了大哥嫂子,就要带着他们去看看。
    老杜不放心,跟着一起去了,到了厂里,林冉先带他们去看了布。城里的布比镇上的多了许多,颜色更多,质量也有好有差,反正选择多得多。刘芳看着这些布就惊着了,想着要是有这些布料,在店里摆出去,就比别家好看的多。不要说刘芳,就是钟强和孙春晖也看花了眼。
    当下,刘芳就挑了布,挑了好多种,但是想想,本钱不多,只得减了又剪。看刘芳心疼的样子,孙春晖知道是钱不够。想想就打听是先付定金,还是一次付清。
    “照例是一次付清的,但是你们要是想付定金,我就带你找销售发货的问问,看能不能通融通融。”林冉看着也知道他们对布是满意的,本来想着他们买个几匹就不错了,没想到刘芳挑了那么多,看样子还想多要点。
    林冉带着他们找了负责销售的宋大海,宋大海跟别的厂子都是上百匹的出货,这点布在做销售的看来真是不算什么。宋大海也就不太高兴,想着这么点大的事也来找我,有些不情不愿的,打着马虎眼。孙春晖知道这里的弯弯绕绕,晓得宋大海不一定愿意,除非给他点好处。刘芳虽然心思活络,但是到底少了些见识,钟强又是个老实的,这个口怕还是要自己开。
    “宋主任,你看,这天也不早了,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想着找个地方先吃饭,跟宋大海聊聊,给点好处。孙春晖就想请他出去吃饭。
    看着真的快中午了,林冉也忙帮着劝去吃饭再说。找了家临街的饭馆,几个人坐下来吃饭。刘芳看着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心里想着也就听姐夫安排了。
    上了几道招牌菜,孙春晖钟强老杜就招呼宋主任喝酒,酒过三巡,大家也热络起来,甚至还称兄道弟起来。孙春晖也没忘了正事,偷偷塞了两百块钱给宋主任。
    “宋主任,我舅子是个老实人,做点小本买卖,麻烦你多照顾,多担待,以后绝对忘不了你。来,我敬你!”孙春晖忙着跟宋大海套近乎。
    宋大海知道孙春晖塞了钱,也就笑开了。“兄弟有事,找我就是了,最低价给你,绝对的,以后再来也是一样的。”虽然大厂子进货多,但是人家也是明码标价的,自己可是什么都捞不着,这样的私人买卖,多少还能有点出入。想想就给了钟强他们最低价,商定好了。
    吃过饭,大家就去厂子去交定金。刘芳想着那些布怕是还要退掉些,不然钱不够。孙春晖偷偷跟钟强讲了,自己家也能出点,多拉些回去,过年的时候省的不够再出来,那样布样子也多。钟强跟刘芳说了,刘芳想想也是,心里对姐夫一家更多了几分感激,想着真挣了钱,就分红给姐姐姐夫。
    下午挑好布,定了合同,交了定金,宋大海就保证尽快把布送到家里。忙完了,天色也不早了,孙春晖他们也没逛,就直接回到镇上了。跟老杜他们道别,三个人就回了孙家,把缝纫机都组装起来,机器都上了油,调了机器。
    钟玲回来做了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有人来送布了,整整一小卡。看着这么多布,钟玲和孙路路都傻了眼。
    大家忙着把布搬回家,忙乎了老半天才搬完。吃过饭,钟强他们走了,孙春晖才告诉钟玲,出钱给他们买布的事,钟玲也不好反对,毕竟是给自己兄弟家的,心里还甜丝丝的。第二天,孙春晖就和钟强把余下的货款还了,还给宋大海包了个红包,说不定以后还用的上他。
 第二十四章 服装店开张
    #如果喜欢,您就收藏吧#如果觉得还行,就推荐吧#您的支持是木木最大的动力#
    刘芳听了孙路路的建议,准备多做些成衣,尤其是孩子的成衣,所以选的布料多是估计孩子喜欢的。等布料回来了,想起来还没有裁剪的台子,只得去找刘振国现做。刘振国知道姐姐要开服装店,二话不说,连夜赶着做了一张杉树木的裁剪台,做好了就送来了。
    刘芳本来就是会做衣服的,先做了一些旧款式的衣服。又挑了个双休日,跟钟玲去城里服装店看看,到百货大楼去看看,看到好看的新奇的,两个人就偷偷记下来,然后回去试着做。到城里取完经回来,刘芳做的更来劲了,觉得生意肯定红火。现在,刘芳也不回去喂宝宝了,都是陆琴芳把宝宝抱过来,等喂过奶,又把宝宝抱回去,忙的不亦乐乎。钟玲晚上回来也要给刘芳帮忙,赶着做衣服,两个人经常忙到深更半夜的,怎么劝也劝不住。
    孙路路虽然担心钟玲太劳累,但是看到她到服装店帮忙,也是很开心的。这是不是就说明,钟玲以后下岗了也不会没有工作啊?想到妈妈的人生轨迹可能发生变化,路路心里暗喜,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双休日学习之余,孙路路也乐颠颠的去帮忙裁剪,虽然手脚没有大人利索,但也是有模有样的。刘芳就做了些硬纸板做的模板,只要按着纸板划线裁剪就好了。
    忙了十几天,成衣也做了几百件了,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看着年关越来越近,开店的事也开始张罗了。门面是钟玲家现成的,稍微粉刷了下,库房也就在后面,门面里只摆了成衣和各式各样的布料。刘芳又回了趟娘家,托刘振国做了块樟木的招牌,刷了漆。一切准备妥当,钟万民找镇上算卦的挑了个吉日,定在腊月冬月二十开张。
    二十那天正好是双休日,孙路路跟刘芳商量,那天带许云他们过来,每人送一套新衣服,当天就穿上,让他们在镇上走走,给服装店打广告去。刘芳觉得这办法也不错,衣服在店里挂着,怎么也没有大活人穿着惹眼。挂着是死的,只觉这好看,穿在身上就活起来,就能看出样式是不是合身了。现在买衣服固然要好看,但是合身得体才是最重要的。况且,这是新店,不去吸引别人,别人也不知道有这么家店啊!当下,两个人就商议了,要找那些人过来,又要送出去多少衣服,谁穿哪件衣服好看。
    二十那天,一大早,钟玲刘芳他们都换上了店里的成衣,打扮的光鲜。路路就带着许云他们穿着新衣服,在镇上到处窜着玩。本来,服装店开张,鞭炮声声,门面上方挂上了“芳芳服装”的牌子,就吸引了不少人。镇上又有这么几个孩子穿着这家的新衣服出来,衣服都是很好看的。这些孩子就是路路招呼的好朋友,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还有套新衣服呢。所以,镇上看着新奇的一问,就知道是钟家媳妇刘芳开的服装店。所以,很多人都跑来看热闹,不少人都进来看看衣服。
    一进店面,里面不止定做衣服,还有现成的衣服卖,价钱也公道,甚至比做成衣便宜了不少。这家挂着的布料也多,很多都是在别家没见过的,问问价钱,才知道分中低高档,价位都是不一样的。一样的布料,比别的店里便宜了不少。这家店里的四个年轻人,也都是男的俊女的俏的。当下就有不少人看中了衣服,看中了布料的。
    钟玲和刘芳在店里坐镇,忙着给定做衣服的量尺寸,选布料。钟强和孙春晖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来了不少买成衣的。本来成衣就是大众尺寸,裁剪的时候也方便,都是批量生产的,所以价钱稍微便宜些。倒是定做的比较麻烦,反而价钱高了。来店里的众人,看定做的价钱比别家稍便宜点,但是成衣倒是便宜了不少,成衣穿着样子也是很好的,很合身,所以一般能买成衣的都去买成衣了,定做的反而少了许多。有许多打算要做新衣服的,看了价钱,也改买成衣了。有些人看到摆出来的布料比别家多的多,也更漂亮,更是懊恼,直嚷着,早知道就不那么早定做了。
    开张第一天,生意就火爆了,成衣卖出去不少。一天下来,大家都累得不想动了。今天来买衣服的多是镇上的,估计到腊月里,到镇上来置办年货的多起来,到时候买衣服的还要多,定做的也多。
    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才关了铺子。盘点下来,成衣卖掉三成,剩下的不多了,还有几十件定做的,也要在一星期里赶出来,估计时间很赶。当然,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一天的营业额有一千多,扣掉送出去的衣服的本钱,估摸着至少也能挣个两百纯利润,但是这是第一天,开业酬宾,又在过年前。长远来看,等到稳定下来,一天怕是五百左右就差不多了,还要保证店里生意好。可以预见的是,这生意肯定是差不了的了。大家算算,也更加有信心把这服装店开好了。钟万民跟陆琴芳两老的也高兴,直保证以后孩子绝对不要刘芳照顾,他们俩绝对把孩子带好。
    定做的衣服比较多,怕是这个星期都没机会做成衣了。晚上陆琴芳就近在钟玲家做饭,吃过饭,刘芳和钟玲就开始做衣服了。钟强和孙春晖看着也积极起来,照着刘芳剪的纸板,一个划线,一个裁剪,忙的不亦乐乎。看着舅舅和爸爸搭配干活,孙路路倒是想起来流水生产,这样能提高效率。连忙就跟舅妈和妈妈说了。钟玲是不相信这小孩子的,但是刘芳看路路给出的主意都不错,就要求两个人试试。钟玲也同意了,两个人也开始流水生产。一开始没觉得,只是到后来越来越顺手,一个晚上还真比平时多做了两件衣服。几个人忙到半夜,才各回各家洗洗睡了。
    开了服装店之后,一家人更忙了。现在钟玲也没时间做饭了,钟万民就负责做饭,陆琴芳负责带小孩。现在一家都在一起吃饭了,钟万民就在女儿家做饭,这样大家也方便些。钟玲孙春晖和钟强白天还是在厂里上班,平时白天只有刘芳守着铺子。晚上的时候,四个人一起干,常常干到半夜。路路快期末考试了,一心专心学习,也没时间掺和了。等路路期末考试结束,寒假开始,上午学习半天,写写作业,看看书,下午的时候就帮舅妈看着铺子,还忙着裁剪。
    年前的生意一直不错,一家人起早贪黑,到过年的时候,定做的衣服都没落下,没人来取的,也都给人家送到家里去。成衣也卖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存货了。钟万民看小辈的今年估计都没时间置年货了,老伴儿要带孙子,也没时间,就是路路这丫头也忙得颠颠的,就一早买好了年货,开始准备年夜饭。
    到腊月二十八,估计也没什么人来买衣服了,一家人都回家打扫打扫,准备过年。家里的褥子衣服之类的,陆琴芳早给他们洗好了。商议了一下,还是就在钟玲家过年,年夜饭就摆在这了。省的回去还开伙,最近做饭都是在钟玲家做的。孙春晖和钟玲收拾了两个房间,给他们住着,不止是为了过一次年,以后在这干活太晚了,也省得跑回去睡觉。
    歇下来,算算账,这一个多月挣了五千多。本是刘芳自己要开服装店的,但是钟玲夫妇又出钱又出力,还用了钟玲家的店面房。刘芳想来想去,把钱还给姐姐一家不合适,给他们开工资也不合适,想来想去,想要跟跟钟玲家合伙。这个想法跟钟强讲了,钟强自己本来就有这想法,怕媳妇不高兴才没说。现在媳妇自己说了,倒是正中下怀。
    吃年夜饭的时候,刘芳给了五百块钱给老夫妻俩,公公婆婆做饭带孩子,忙里忙外的,很辛苦,给五百块也不多。
    老夫妻俩心里是开心的,笑的满脸褶子,但是也不好意思拿,况且钟万民还有些退休金。“这钱你们自己收着,爸妈还不老,再说,我们也不缺钱,现在我们干的动就帮你们些,以后干不了了也就没办法了。”陆琴芳推拒。
    “妈,给你们就收着吧,我们忙,你跟爸看上什么就买点什么。我们知道您们有钱,这不是我们一点心意么!”刘芳又把钱推回去,两人又好一番拉扯。
    钟强看着,也不得不开口,“妈,你就收着吧,这是你们应得的。里里外外都靠您和爸张罗不是。”
    儿子开了口,陆琴芳就收下了,钟万民也嘿嘿笑了两声。
    刘芳有拿了一千给钟玲,说是分红,弄的钟玲一头雾水。
    “姐,我买了缝纫机,但是你家也出了门面房不是,库房也是你家的。买布是两家一起出的钱,我跟钟强要是自己开这个店,怕是开不起来,还是您跟姐夫帮忙我们才有了路子。这店就是我们两家一起开的了,今年挣了五千,给了五百给爸妈,我们两家各一千,剩下的都投进去买布。你看,这样行么?”刘芳看钟玲不明白,忙解释。
    这边孙春晖他们本来只是想帮一把,倒是不想掺和,更何况,现在服装店生意这么好,肯定能挣钱,怎么好这时候说合伙呢,这不是抢钱么!听弟媳妇这么说,钟玲死活不同意,孙春晖也不同意。
    “这服装店本来就是刘芳要开的,没的说挣了钱就变成合伙的,你姐姐姐夫不是这样的人!那钱算是借给你们的,那房子本来没打算租出去,你们用着也没什么!”钟玲不肯收钱。
    刘芳为难的看看钟强,使了个眼色。钟强明白,忙拉住姐,陪着笑!“姐,我们本来还有话要说,你看你这样,我跟小芳还怎么好意思说啊!”
    “什么话,你就说,合伙的事不成!”
    “姐,你看我们这些天累死累活的,我跟小芳商量了,打算你明年就别去服装厂了,跟小芳一起开店,说不定挣得还多点。小芳么,有你帮忙,说不定也没那么累了不是。”钟强看姐姐脸色有点松动的迹象,又问孙春晖,“姐夫,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孙春晖想想也是这个理,总不能一家人一直这么累着,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这样明显是钟强两口子吃亏了。想了想,孙春晖才开口,“这钱,我们不拿,要合伙,我们再拿一千出来,这两千块一起并到买布的钱里,去买布好了。”
    看他们态度很坚决,钟强和刘芳只得同意了。
    商量好了服装店的事,一家人又开始吃年夜饭,吃过饭,刘芳和钟玲收拾了,拿出糖果瓜子饼干之类的干货,大家吃着守岁。守到十二点,一家人都给了路路红包,又坐了一会才散,各自回去睡觉。
 第二十五章 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一早,路路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了。路路想想昨天舅妈说合伙的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心里美得冒泡。
    换上舅妈和妈妈做的新衣服,嘿嘿,这身衣服可是她们为我量身定做的,款式是妈妈设计的,简易的唐装样式。大红色的对襟棉袄,衣领上一圈白色的兔毛,毛茸茸的,很暖和,前面还垂着两只白色的兔毛小球。与衣服同色的棉裤仿了直筒牛仔裤的样式,穿着贴身,也好看,在现在,这身衣服可是独一无二的,穿出去绝对风光无两。
    我梳了一对羊角辫,缠上红绸带,照照镜子,嘿嘿,不错。红艳艳的一身,但是胜在我皮肤白嫩,笑起来梨涡浅浅,只觉得喜庆,倒没一点恶俗。我很满意!
    下了楼,一家人早起了,都换上了新衣服,妈妈和舅妈在厨房做饭。舅舅和爸爸在逗小雨辰,小雨辰也跟我一样,一身红,被包在襁褓里,瞪着两个小眼睛看着我,咯咯的笑起来。
    “你笑什么啊?小东西,你还会笑了?姐姐好看,是不是啊?”外婆看小孙子笑了,开心的不得了,点了点他鼻子,外公也过来捏捏他的小脸。我抱过小雨辰,他也不怕,倒是很开心的样子。
    路路还小,孩子抱孩子的,就怕摔着,陆琴芳看着路路抱了一会了,就把孩子接过来。
    虽然小雨辰还小,但是我抱起来还是吃力的,看外婆抱过去,我暗暗松了口气。
    等饭菜都好了,大家就坐下来吃团圆饭。饭菜很丰盛,摆了满满一桌子,热气腾腾的。
    “大过年的,天冷,就没弄凉菜,大家吃点热的,暖和暖和。”妈妈端上最后一个汤,也解了围裙吃饭,舅妈灭了火,去洗了洗手,也过来坐下。
    今天的汤圆和青菜豆腐是必须要吃的,汤圆意为一家人团团圆圆,青菜豆腐意为一清二白。昨晚的年夜饭很丰盛,后来聊天守夜又吃了不少零嘴,本来就有些积食,大家都没敢吃太多汤圆,都只是吃了一两个,就怕消化不良。青菜豆腐倒是吃了不少,正好解解昨晚的油腻。今天的鱼虽然上了桌,但是是不能吃的,鱼留下了,才是年年有余了。
    吃过饭,桌上的菜也没动多少,汤汤水水的倒是喝的差不多了。妈妈和舅妈在厨房收拾碗筷,外公到井里提了桶水倒进缸里,但愿今年的收成能像水缸里的水一样多起来。
    爸爸和舅舅开了院门,在门口放了一阵鞭炮。听了鞭炮声,邻里亲戚之间也可以来拜年了。
    等到八九点的时候,爸爸和舅舅拎上礼品,结伴出去拜年。
    “大叔!”周家大伯周修然声如洪钟,孙春晖他们走后不久,他就带着周毅和周雨来拜年了,带了不少礼。周修然最近发了福,身材有些走样了,腆着个将军肚。穿着打扮倒是很讲究的,西装革履的。
    周毅长高了不少,正是拔个子的时候,瘦的跟个杆似的,规规矩矩跟在周修然后面,进退有礼。或许真是城里的水土养人,白了不少。脸部轮廓也硬朗起来,有棱有角的。周雨常来,也不生分,叫了长辈,就拉着路路去看小雨辰。
    以前,周家跟钟家也不在一个村,彼此也不是很熟,估计是看孙春晖夫妻俩的面子来拜年的。钟万民把周修然招呼进来坐了,钟玲麻利的端上热茶水,瓜子糖果之类的零嘴都在桌上,招呼周毅和周雨别客气拿着吃。
    “周家大哥,不好意思,家里有个小宝宝,就不客气拿烟给你了,见谅了!”周修然是抽烟,照理应该拿烟招呼的,但是小雨辰还小,钟玲现在也不能拿烟出来,只能打声招呼了。
    “嗨,客气啥,我平时也抽得少,烟也不是好东西。你忙去吧,我坐会就走,还得接着拜年哪!”周修然坐下喝茶,倒是不介意有烟没烟的。
    周修然果真没坐多久就走了,知道要接着拜年送礼,钟玲也没留他,只是年礼怎么推,周修然都不肯带回去,只得收下了。打开看看,都是些好东西,上次盖房子就欠了人家人情,现在人家又送这么重的年礼,以后怕是难还了。
    周毅跟着周修然回去拜年,周雨在这多待了一会才走。
    上午,各家的小辈陆陆续续都过来给钟万民拜年,带小孩过来的,钟万民也都给了压岁钱。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孙春晖和钟强才回来。钟玲看时间也不早了,早上剩下不少汤圆,少做了点饭,把汤圆热了。炒了个大白菜,又挑了几个剩菜热了热,又做了个丸子汤。中午的时候,桌上的菜没早上多,但是众人看着这几样菜不那么油腻,倒是胃口好了不少,吃得很香。
    吃过饭,收拾了碗筷,两对小夫妻就开始忙活。店里的存货不多,虽然过了年,来买衣服的人也没有年前多了,但是店里还是要有衣服挂出去的,总不能冷冷清清的。正月初五就要打春了,到时候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春装就走俏了。现在多做些春装,到时候有备无患。四个人还是流水作业,年前可就体会到这种方法的好处了。钟强划线,孙春晖裁剪,钟玲和刘芳更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忙的不亦乐乎。
    路路吃过饭就回房间去学习了,年前给店里帮忙,还真没好好学习呢!下个学期的书还要预习一边。
    看他们四个忙的厉害,老两口就在屋里带小雨辰,也不打扰他们。
    看着天色已晚,钟万民看他们还不回来,就做了饭,热了些剩菜,准备晚上凑活着吃点。想想孩子们这么辛苦,又跑到市场买了只大公鸡回来,准备给他们补补。杀了鸡,洗干净了,又切了山药进去,把鸡汤炖上,估计吃过晚饭就能喝了。
    等孙路路下楼来的时候,钟万民的晚饭已经做好了,鸡汤也已经炖上了。虽然还没炖好,但是鸡汤的香味已经溢满了屋子。
    “外公炖什么哪?”嗅着满屋的香味,路路都觉得饿了。
    “山药鸡汤,你妈他们还没回来,赶紧去叫他们!”时间已经不早了,钟玲他们还没回来,钟万民就让路路去叫他们。
    路路一进去,钟玲他们还在忙活,丝毫没有要回去的意思。
    “妈妈,回去吃饭啦!看你们,要忙也不在意这一天啊,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赶紧回去吃饭吧,外公都做好饭了。”路路嘟着嘴,一副不乐意的样子。
    看看时间,还真是不早了。钟玲倒没注意到,已经这么晚了,也不好意思了。
    “天还真是不早了,都快七点了,回去吃饭!明天继续!”
    大家都住了手,一忙活就忘了时间,大家都没意识到已经这么晚了。收拾收拾,熄了灯,关了门就回去了。
    几个人回来的时候,钟万民正在撇油,最近吃的油腻,鸡汤要是漂了油,可就没胃口了。看他们回来,就端上饭菜吃饭。下午干活,几个人都饿了,又吃的晚,大家把一桌子菜都消灭了。
    吃过饭,鸡汤也好了,钟万民又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鸡汤。
    鸡汤闻着就香,孙路路喝了一口,这鸡汤不单薄,倒是有点浓稠,怕是外公不止加了山药那么简单。山药入口即化,甜丝丝的,嗯,鸡汤里加了冰糖。鸡肉也早已经炖烂了,绵软绵软的。
    “爸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钟玲喝着鸡汤,觉得真是不错,老爹的手艺有进步啊!
    “这可是照着食谱做的,嘿嘿,我还是不错的吧,追求进步。”钟万民笑眯了眼,大家喝的这么香,特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