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探险惊魂 > 第2节 >

第2节

第一节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图腾(toten)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就为该氏族的图腾。如熊、狼、鹿、鹰等。图腾照例为全族之禁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蕃衍。图腾信仰普通存在于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然流行”(1989年版缩印本P875)
僰人有他们自己的图腾,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僰人图腾的出现对僰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僰人的眼里自己的图腾是美丽而圣洁的。僰人信仰图腾是他们对祖先与社会的一次思索。在僰人岩画、民间传说、民间手抄本书籍中频频出现僰人的鹰图腾的痕迹。它象一根僰人精神尚未剪断的原始脐带,到底始于何时?它是随着僰人文明一起产生,还是随着僰人的到来悄然降临,目前还不得而知。
僰人的图腾“老鹰”书面语言叫“鸢”。一般体长60—80厘米。上体暗褐杂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体灰棕色带黑褐纵纹。翼下有白斑,尾呈树叉状,常飞翔在高山区,鹰巢多营造在悬崖峭壁上和大山上的高树杈上。主食啮齿动物,特别是农村的鸡、鸭、小猫、小狗、小猪等非常喜爱。《尔雅‘释鸟》“鸢鸟醜,其飞也翔。”《诗经‘小雅》“匪鹑匪鸢,翰飞戾天。”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茑。”在古僰国这片土地上,至今都还流传着一个老鹰再生的故事,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但老鹰的高寿取决于必须经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经历。据说当老鹰活到40岁左右时,它无比锋利的爪子已经老化了,平时靠爪子捕食物也就比较困难了,更为严重的是它的尖利的长长的嘴,长得来又长又弯,呆板而不灵活,羽毛也变得越来越厚,翅膀也越来越沉重,飞翔都十分费劲。这时老鹰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慢慢地等待死去,另一种选择是经过一百五十天左右的“痛苦再生”过程,能够再增加30年以上的寿命。如果作后一种选择,它必须费尽全力飞到一个很高的山顶上(必须是人和走兽都不能到的地方),筑巢于悬崖之上。开始每天用喙啄击坚硬的岩石,直到把老喙全部啄脱,耐心地等待新喙长出来。之后,老鹰就用它新长出来的喙把脚指甲一根一根的拔掉,当新的脚指甲长出后,老鹰再用它们把身上老化沉重的羽毛再一根一根的拔掉。从开始用喙啄击坚硬的岩石到新羽毛的长出来,其间要经历换喙、换脚指甲、换羽毛这样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后,老鹰又可以在万里高空展翅飞翔了。通过这次脱胎换骨后,老鹰的寿命可再添30年左右。从而达到七十高寿的寿命。老鹰顽强拼搏,凤凰涅槃般的不屈不尧的精神深为僰人敬仰,挑战人生、挑战命运、挑战生命、挑战极限的品质是僰人英雄崇拜的榜样,当人生什么时候感觉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时,就学习学习老鹰精神吧。
由于僰人处于艰苦危险的环境,常常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就成了僰人的一种理想追求。他们希望整个僰人群体都具有这样的老鹰精神。作为鸟的老鹰被僰人不断神化,于是有了僰人的始祖母西王母的侍女死后化为翱翔矫健的老鹰,常年累月驰骋在古僰侯国的上空,俯瞰着,荫佑着她的世代子孙,并且把沉重的棺材运上了陡峭的岩崖。这些象征性传说故事。
僰人对他们自己的图腾充满敬畏,顶礼膜拜。禁杀、禁捕,禁止触摸,禁止妇女挨近图腾,不准直呼图腾的名讳,图腾死了要说睡着了,要进行安葬。僰人的族规就明确规定:“打猎不能打老鹰。”很多祭祀、婚丧等场合都要用稻草扎一只老鹰,并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后来成为了一种游戏了。僰人的神位上也时有画老鹰图案的。僰人的悬棺头上要钉上一块象征老鹰展翅飞翔的木板做成的饰物,民间又叫火焰板,其实是僰人的图腾崇拜,用于放在棺材头上镇压邪魔鬼怪。总之,僰人视老鹰为一种精神象征(图腾),也像汉民族视龙为图腾一样,充满美好地向往。只是汉人崇敬龙,但常常“叶公好龙”,不知僰人中是否也会发生“僰公好鹰”的丑态?我想不会,因为僰人不像“叶公”那么虚伪。
第二节祖先崇拜
僰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不仅生前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死后魂灵不灭,并时时注视和荫佑着自己的子孙。祖先的魂灵安乐,后人就兴旺发达。僰人流传在民间的风水术数,其主要内容就是为死去的人选择风水宝地,使死人的魂灵有一个好的居所,从而在另一个世界快乐强盛,才能更好地关怀后辈人。推测僰人的悬棺葬与石棺葬的葬俗意识也就是祖先崇拜(参见本书第八章《僰人的风水文化习俗》)。并相信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本事更大,既可以为后人造福,又可以给后人带来灾难。因此,先人的灵魂就成了僰人怀念与祈求的对象,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祖先进行祭奠、膜拜。如果死去的人是一位英雄,或者对部族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那么他(她)死后的灵魂就有可能成为部族的主宰者,成为广大民众敬仰和拥戴的神。
僰人对祖先的崇拜,主要反映在丧葬和祭祀这两个方面。在与汉人交往中也吸收了一些中原佛教的知识,他们把活人生活的世界叫“阳间”,把死人生活的世界叫“阴间”。人死了不是死了,而是到“阴间”去生活。所以僰人把死者生前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以及死者生前个别的喜爱之物(如:情物),一并放到棺中随葬,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随葬品的习俗在很多民族的民俗中都有,但是今天生活在川南一带的汉民族是没有这个习俗的。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本书曾提到僰人融入当地其他民族的可能)。推测可能是给避嫌统治者怀疑自己是僰人后裔而故意随汉人葬俗,省去了被抓把柄的环节。其次很可能跟明末清初历史上那场声势浩大的“湖广填四川”移民移俗有关。除了随葬外,僰人还要按时进行祭奠,所谓的按时主要是指死者的生日、死日、葬日,还有祭祖节、过僰年等等。要在死者的葬处敬献野花、纸钱香烛、山果等供奉祭品,目的在于求得祖先魂灵不断保佑自己,使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僰人的杀生祭祖习俗包括牲畜和人牲两种。牲畜主要是杀牛、杀羊、杀猪、杀狗、杀鸡等。不同的仪式杀不同的牲畜,比如杀狗就必须在特殊的个别仪式才能杀。人牲是一种愚昧而残暴的方式。人牲就是把人杀来祭祀先祖。一般都是对于先祖犯下了大罪的人,传说僰人内部泄露战争秘密的人、害死父母的人和与比自己辈份高和低的男人发生两性关系的女子,一旦查证属实,部族就要召开杀祭大会,祷告祖先,进行公开正法。据专家研究,至今珙县洛表镇麻糖坝还有几幅人牲祭祀的岩画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和历史的悲哀。
到了汉朝以后,僰人的祖先崇拜又不断和王权至上的观念结合在一起了。兴文县、珙县一带在“十年浩劫”之前还保存有多处龙君三圣庙,那龙君三圣又是那三圣呢?那不是简单的大龙王、二龙王、三龙王。而是为了躲避中原朝庭的追查,对外假装建龙王庙保佑一方风调雨顺,而庙内供奉的是僰人的三位大英雄。从这个习俗也可以推断出僰人的后裔其实在民间并未完全绝迹,如果真是“僰人消亡”了,那明清、民国末年建的僰人三圣庙(龙君三圣庙)又怎么解释呢?
第三节多神崇拜
在僰人生活的童年时期,一是由于生存环境异常恶劣,二是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生产生活之中。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每天都见到的日月星辰、刮风下雨、日出日落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不解;而大地上的动植物的兴衰、山川狭谷的奇形怪状,河流的自然干涸、改道,他们都觉得非常神奇。面对山洪暴发、冰雹、干旱、泥石流、崩山垮岩等自然灾害束手无策,只能祈望这些灾害不要降临到自己身上,也祈盼有神能管住这些“妖魔”,因此僰人大多对天、地、山、岩、河流诸神顶礼膜拜。
一、日月崇拜。对日月的崇拜也不只僰人才有。《山海经》上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程登吉著《幼学琼林》:“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阳之象。”把太阳说成一切阳性事物的宗主,月亮是一切阴性事物的象征。太阳可以给人们带来温暖和炙热,可以让草木繁茂,也可以让植物枯萎。太阳带给人类的祸福,对于偏居一偶的僰人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于是自然而然慢慢地对太阳产生了敬畏的心里。于是对太阳进行祭拜。他们在年祭、山祭时往往要同时立上太阳的牌位,用纸剪成太阳的图形,进行祭拜。在驱邪降鬼时要悬挂太阳图形,供奉太阳牌位。巫师念咒语其中有两句把太阳的法力抬得特别高。即:“再你雪山(雪山:喻妖魔鬼怪)高万丈,太阳一照化长江。”除此之外,僰人创作的大量的太阳的故事流传在民间。僰人作为财富和权力象征的铜鼓的正中就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僰人手工绘制的太阳图形广泛存在于岩画、壁画、石棺外墙,残存建筑遗址上,可见僰人对太阳的崇敬程度。
在僰人的民间神话中,称太阳为“东皇太乙君”,称月亮为“花蕊仙姑”。说太阳和月亮是两夫妻,太阳是丈夫,月亮是妻子。太阳白天出勤,月亮夜里值班,很难在一起过夫妻生活,只有每个月的十五、三十两天才能有短暂的时间团聚。但由于太阳的身体很强壮,月亮的生育能力又很旺盛,所以千万年来他们生了很多很多的小星星,满天都是。僰人中那家妇女一时没有生小孩,她就会在睛天的每月十五、三十两天的子夜时分拜祭月亮,祈求月亮送给她生育的法力。同时月亮作为阴柔之美的化身,也是很多僰人年轻小伙子渴求异性爱慕的拜祭之神。通过拜祭月亮,希望月亮为他送来美丽漂亮的姑娘。僰人青年男女婚恋的“月下老人”可能就是月亮。很多僰人青年男女都喜欢在月光下谈情说爱,互吐衷肠。可以想象:俊男与美女双双坐在阴美的月光下,潺潺流动的小溪边,两双灵巧的脚戏着清澈而斯文的河水,女的轻轻依偎在男的怀里,二人仰头嘻笑,看着柔美的月亮,手捧月光,说着蟋蟀声谱曲的情侣间的悄悄话……那该是怎样的一幅缠绵绯恻的浪漫爱情图画啊!
二、山神崇拜。僰人民间神话传说山神主管人世祸福。《山海经》把中国山地划分成二十六个区,记载了四百五十一座山以及各山的神灵。山往往被僰人民众认为是神的寄居之所,也是自己祖先的原居之所。僰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公始祖就是从昆仑山和九华山来的。他们对山有特别的感情。本书在第五章介绍过僰人有一个最隆重热烈的节日叫赛神节。赛神节就是祭奠以东岳(泰山)大帝为首的五位最有名的山神。由于僰人所居住的这块土地山峦高耸,重峦叠嶂,僰人常常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高与天接的山峰想象成“上天之路”,并加以崇拜。山谷中能生云,云又生雨,僰人就认为山神能兴云作雨,山谷中在夏季的雨后往往生出一种雾气,僰人认为是神的力量所致。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一些常受洪灾、冰雹灾的地方都在高山上凿个岩龛,供奉山神神像,希望保佑一方和风细雨,庄稼有一个好的收成。一些高大雄伟的山峰常有奇禽异兽栖息,山岚瘴气,他们不能解释这些自然现象,总把这些东西想成神的某种意志,这样的山峰、狭谷常被认为是具有神的法力或是神的居所而备受崇拜。至今兴文珙县一带农村还时而听说那座山又出“仙”了,那个地方垮山又垮个“神像”出来了,那块石头会治病,那座山上的树有灵气,造成远近乡民去朝拜它。
三、火神崇拜。火的发明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僰人对火尤为崇敬,这可能是由于火对于他们的生产生活实在太重要了吧。僰人供奉火塘,他们没有汉族的灶神供奉的信仰。僰人的家神供奉在火塘右壁。用木圪兜雕成火神像供奉在火塘的左壁,火塘边有一个小石凳,凳上摆放有三个香炉,一年四季香烟缭绕,规矩甚严,不准在龛里放其他任何东西,不准用手去触摸神像,不准在神像面前说脏话,不准说亵渎神灵的话。
僰人每年过僰年要敬火神,在每年春耕前要专门举行对火神的献祭活动,求火神保佑该烧的要烧旺,不该烧的千万不能乱烧。献祭结束还要举行送火神仪式。在一个米筛里用茅草扎一个火神,放上香蜡纸钱和柴灰,请巫师作道场,即使在百天也要点燃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把火神送到就近的河边上去。把米筛和草人(火神像)一起烧掉。让火神保佑一方平安。
第四节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将孕育生命的生殖器官和能力作为一种象征进行膜拜,作为祈求生育和确保人丁兴旺的一种仪式活动。僰人由于人口本来就不多,常常面对战争、疾病、瘟疫等恶劣环境的威胁,祈求多生,被他们看得尤为重要。僰人在古代曾有很长一段时期是群婚制,后来进化为对偶婚制度。所以僰人的生殖崇拜没有男性生殖崇拜,只有对女性的生殖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生育能力和生殖器官的膜拜上。
一、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拜。当初僰人没有固定的婚姻与家庭,男性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有后代,而分娩的痛苦又对女性不利,因此对个人来说,生育并没有什么价值和乐趣。但是家族、部族等群体为了战争,必须保持并扩大人口,这时生殖就成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要求了。所以,生殖崇拜不是个人自发的行动,而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表现。僰人把妇女分娩作为一件头等大事,膜拜祈祷,举行仪式,如果有的妇女因难产而死,则象对待大英雄一样进行隆重地安葬。每十年要评出一批生育旺盛的妇女进行表彰奖励。生得特别多的妇女在村寨里地位很高,可以享有多种特殊待遇。
二、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起初僰人不懂得人的生理常识,认为生育子女就是女性生殖器官发挥的作用,所以对女性生殖器官顶礼膜拜。现存珙县洛表镇麻糖坝僰家沟的“大王洞”其形状就酷象女性的生殖器官。兴文县九丝山王城遗址的大王宫殿修造的地形形状也是一具女性生殖器官的形状,珙县石碑乡僰人的第二山寨大都都山对门,隔河相望的都都寨“向山”就名叫“美女晒羞(羞,指女性生殖器官)山”,珙县罗渡乡的僰人石堡寨门口有一根石笋,非常像男性生殖器,而它对门的苏麻湾岩洞就很象女性生殖器,洞里还放置了僰人的棺材。珙县、兴文一带的僰人岩画中有很多的“鱼”。这些地方鱼并不多,而僰人是一个以农耕游牧为主的群体,打渔并不是主业,如果真作为主业也不能养家糊口。《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泉,蛇乃化为鱼。”据有关考家考证蛇是男性生殖器官的象征,鱼、蛙等则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而在僰人的现存岩画中有太多的鱼和蛙就好解释了,推测有可能是僰人女性生殖器官崇拜的体现,而鱼画的形状又酷象女阴的形状。僰人的神龛上就供奉着一条彩绘的鱼图。由此可以看出僰人生殖崇拜已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第五节巫术
按照民俗学的说法,巫术是某些人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信巫的人施加影响或精神控制的一种民间方术。僰人的祭祀、信仰等活动都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然而他们也知道人和鬼神之间毕竟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为使人的祈求能得到鬼神的荫佑,而鬼神的意识又能通过“巫”这个中介传达给活着的人。于是一批专门干沟通鬼神与活人之间情感的巫师就顺应人们的需求而产生了。
僰人的巫术到底产生于那个时代?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来看,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僰人“拥周伐纣”时曾在泸水(金沙江)边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刑天”仪式(誓师仪式)。当时的祭旗、祭刀等仪式就是由专业巫师来完成了。直今在僰人遗留下来的岩画壁画中,有不少巫师“跳神”的记录。说明巫术在僰人中还是非常盛行的。
僰人巫师的功能主要是祈福、趋鬼、改凶三项大的活动。其他的如占梦、祈雨、医病、占星、符咒、预测等都是包含在这三项活动中的。
一、祈福。祈福就是通过巫师举行一些奇特的仪式,为个人、家庭、家族等祈求平安与福祉。僰人的很多节日性的祭祀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民间流传来看,僰人的祈福性的巫术经常性的有:卦术、水碗、许愿、符咒等等。僰人的卦术非常古怪。巫师制作“卦”要专门选择一个逢“辰”的日子,把预先选定的一株楠竹连泥带枝用手扯起来(头天可以对根部作些挖刨,但主根必须留着)一直扛回家里,不能回头看,扛回家后供在神台上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才削作成“卦”,由两块相互对称的竹根组成,摇在地上时,两块都仰面叫阳,两块都扑面叫阴,一仰一扑叫一阴一阳。巫师念动咒语,反复三次,凭此阴阳的三次组合来判断吉凶祸福。扣水碗、符咒等都是预防人的各种凶灾而祈求神灵保佑的方式。其他还有添寿、保旅途平安等等。僰人还独创占梦术,直今民间还有所流传。
二、驱鬼。僰人敬鬼,但又怕鬼。平时一旦有个三病两痛、生疮、负伤、失财,家里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等等,都会认为是鬼在作崇。于是去把巫师找上门来。请巫师作法把鬼赶跑。僰人的巫师驱鬼要找一个筛子,用白或黑布,也可用纸剪成一些纸人,用茅草茎固定在筛子周围,然后在筛子里垫上纸,放上纸钱和盐茶米豆,巫师口中念念有词,最后用桃木枝条把鬼送出家门去。鬼送走后,巫师将赤裸上身,双乳突出,下身着短裙,腰系一宽带,用纸贴在头部的四周,佯装睡去,口中念动咒语,巫师便说他自己的魂灵到冰山上去把这家人的魂魄清理回来了。
僰人巫师在驱鬼时要跳神,跳神的跳法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巫师在传授徒弟时都是把自己的跳法传给徒弟,不同的师父传授的跳法差别很大。跳神时巫师要把自己打扮得稀奇古怪,酷象“鬼”样子。佯装有鬼神附体,有的狂蹦乱跳,有的大喊大叫,有的用牛角吹出奇怪的声音……总之要让外人充分感觉到有“鬼”和正在驱“鬼”的氛围。让病人或当事人从情感上感觉到“鬼”已除去,从而从精神上取得胜利。
三、改凶。改凶也叫改凶煞。“改凶”和“驱鬼”的区别是:“改凶”是当事人(家)犯了刑冲,需要请巫师“改尾绞”,而“驱鬼”是人并没惹鬼,而是鬼主动找上门来的。比如说祖坟被水淹了,这应是后代在管理祖坟上严重失职,祖先就会责罚后人,这时除了把祖坟保护好外,还要请“洛莫”(洛莫,僰人对巫师的称呼)向祖先“改尾纹”。如果那个人无意中冲撞了孤魂野鬼,也要请巫师向鬼魂作交涉,请求宽恕。
僰人的改凶巫术还包括对住房、居室、坟墓等因修建时犯了冲煞,需进行改凶的。也有因干了坏事,干了亏心事而心里不得安宁,出钱请巫师来“改凶”的。“改凶”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了忏悔意识的觉醒。
作品相关 关于本书完结后想说的话
其实这本书不是想这么早写完的,我光是第四卷的提纲都有四千字,本来准备写十万字左右的,但是由于买断,编辑要求30号前一定得完,不然没钱拿,小道就只有饿死了。所以只能仓促结尾,第二卷也结束的很仓促。心甚憾之,以后有机会,有时间会把它补完的。
大家可以算一下,我是7月4号才收到编辑的买断通知,那时候由于本书开始点推太低,有点失望,只写了6万字左右就扔这里没怎么管了,只是每3天一更.全力在码另一本书,后来又由于毕业,新参加工作,中间烦事不断,耽误了很久。而且工作很艰苦,写作条件差到无语言(都是在借别人电脑用),本书现在一共25万字多一点,这月老书也码了起码八万字。
大家可以想象我一天码字多少,几乎天天2点睡觉。所以,实在是不行了,能完成已经不错了,只是加快了进程,而没有逻辑和剧情上的大错误,真的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家,希望大家和编辑能谅解.
小道是真的喜欢写作.但是才毕业,没钱,虽然这钱也不多,但是真的需要这笔钱来支持写作,等我拿到稿酬,加上这个月工资,有钱买个二手笔记本,一定天天更新,以好书来回报大家,小道穷,真的对不起。
第一卷 天悬地葬 第一章 引子
阴阳眼,能看穿鬼物,视常人不能视之物。
阴阳人,是指拥有阴阳眼的人,一般来说,拥有阴阳眼的人都比较厉害,命很硬。
“谢主任,真是对不起,我一定好好管教他。”殷离尘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自己本来就最讨厌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现在倒好,除去星期六,星期天,一个礼拜之内,来了学校五次,比上班还勤,而且还准时!这哪的事啊。
“殷先生,请你跟我出来一下,有点事找你商量…”谢主任面无表情的把殷离尘叫到了办公室外,“殷先生,我知道殷阳生同学是李局长直接调过来,要求照顾的,但是……”谢主任支支吾吾的仿佛有难言之隐。
“谢老师,这事是我们家长没教育好,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殷离尘一脸尴尬的笑着,一是这事确实是自己孩子不对,二是,县官不如现管啊。
“殷先生,实在对不起,按照卓校长的意思,这个,那个,所以……”谢主任满脸尴尬的跟殷离尘嘀咕了几句。
“什么?劝退?”殷离尘楞住了,自家小子来这学校上学还不到两个月,怎么又要劝退啊?“谢主任,您看,您再想想办法…,回家我一定好好教育…”
不管殷离尘怎么说,这次,学校是铁了心了,宁愿得罪李局长,也不要这孩子了。最后,殷离尘只有无奈的把孩子领回了家。
一回到家,啊香就走过来问道:“啊生今天又怎么啦?”说着,宠溺的摸了摸阿生的小脑袋。
“还能怎么的?还不是老样子,这次他更离谱了,以前都是说说学生,倒是没什么,可这次,他居然说人家才来实习的一个女老师身边有个女婴儿!还天天带着!最近又在播什么鬼娃娃的鬼片,楞是把人家一个青春漂亮的女老师搞得神经衰弱,都打辞职报告了!”
听到爸爸这么说,殷阳生立刻从母亲的身后伸出个头来,“我真的看到朱老师身边拽着个小女孩啊,那小女孩天天都在哭!哭的好凄惨啊。老师说做人要诚实,我只是实话实说嘛。爸爸还凶我……”说着跑到啊香怀里哭开了。
“离尘,你知道,这事…其实不能怪啊生啊…”啊香幽幽的说。
从小,殷阳生就能看见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小时候,他从来不敢一个人睡觉,只要把他抱到大街上,他立刻就会指着没人的地方号啕大哭,老是说那些地方有奇怪的东西,上学后依然如此,搞得人心惶惶的,就没能在一所学校呆满过一年。
“我也知道,但是,这已经是两年内换的第九所学校了!好像阿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殷离尘烦躁的点了只烟。
“虽然说全香港好几百所学校,一个学校上一个礼拜,初中也毕业了,但是,我们总不能老被拴在这啊,还工不工作了,前天,老李他们才说又发现个遗址,都催了我好几次了。”
自从五年前回到香港后,殷离尘夫妇就一天到晚东奔西跑的忙着考古,哪有时间天天为了这不到十岁的小家伙去学校开会啊,这不,为了这小家伙的事,已经快半年没有出去过了。
“恩,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阿生估计是遗传了我的能力,可是,我小时候也没这么强的能力啊,最多觉得有异常,哪象他这样,都能清楚的看见了。”啊香又摸了摸阿生的小脑袋,她也担心从小看多了‘不干净’的东西,会对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有影响。
“要不,我们去找找明叔?他认识的人多,路子广,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先暂时的把阿生的能力封印住?反正你也不希望阿生再去冒险,等他长大后,就让他安安心心的做他想做的事吧,他们这一代,重视的可是科学啊!”
“那好,就这么定了吧,我一会给明叔个电话。”啊香沉默了一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殷离尘一家人早早的就来到了明叔的庄园,自从某件事后,明叔就再也没有找过女人,一生无儿无女,一直把啊香当女儿看待,还认了殷阳生做干孙子,所以对于殷家的到来,老爷子可是十分高兴的。
殷阳生也蛮喜欢来明爷爷这的,除了家里,这里是少数几个完全看不到那些奇怪东西的地方。
午饭过后,殷离尘和啊香带着殷阳生来到了静室,里面早就有两个人等着了,一人身穿中山装,虽然略显沧桑,但是一脸的刚毅。
殷阳生认识他,这是杨爷爷,姓什么忘了,听说在风水,易经上很有点出名。风水,易经,小小的阿生才不懂这些东西,之所以知道,那是因为,他的名字就是这杨爷爷取的,老说什么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于是,自己的名字最后就成了殷阳生,为这名字,殷阳生没少给好奇的小伙伴们解释过。
另一人身穿一身唐装,一缕白须,看起来很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所以阿生的脑袋老是盯着他看,看到殷阳生盯着他看,那老爷爷也对着阿生笑了笑。
“啊生,妈妈要和爷爷谈点事,你先出去找虎子玩,好吗?”虎子是杨爷爷的孙子,从小就经常和阿生一起玩,所以殷阳生乖乖的点了点头,跑了出去。
坐定后,明叔先是向啊香夫妇两介绍:“这位是杨叔的朋友,全真教的玄微道长,他可是有大能耐的人,你们的事我都和他说了。还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问问。”对于这个干孙子,明叔可也是十分着紧的。
全真道殷离尘夫妇还是知道的,创立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1112-1169)。王喆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全真道的宗旨要求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救济社会的‘真行‘相结合。真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除情去欲‘之类;真行,就是所谓‘忍耻含垢,苦已利人‘之类。二者双全,就叫全真。
其徒丘处机于金,元两朝将之发扬到极至。丘处机曾言:‘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后衰败,至清朝,龙门一宗在王常月的带领下,于北京白云观呈中兴之态。清末,再次势微,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国性组织‘中央道教会‘。只是不知这玄微道长是全真七支中的哪一只。
那玄微道长先是谦虚了一番,然后脸色严肃的对殷离尘夫妇说道:“你们真的要封印这小家伙的阴阳眼吗?这可是天赐的能力,拥有阴阳眼的人,可是学习阴阳类道法的天才苗子,若让他学道,绝对事半功倍,封印了岂不可惜。”
“我们已经想的很清楚了,现在我们什么都不缺,只想让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想,你也知道我们家先辈是干什么的,那可是摸金的!先不说现在国家禁止,就是不禁止,那也是个随时把脑袋别在腰上的职业。我和啊香现在考古,就是为了偿还先辈们和自己以前犯下的错,我们不希望孩子再经历什么风险了。”殷离尘坚定的说道。
玄微道长看了看明叔,又看了看啊香,见他们都没有表示,于是也只能叹了口气:“好吧,还好你们请的是我,要是龙虎山或者茅山的道友,估计他们怎么也会缠着收你儿子为徒的。阴阳眼可真的不好找啊。”
这倒是实话,由于社会的压力,很多小孩就算有阴阳眼,父母也会把这当成种秘密,叫他们不要乱说。解放前更惨,有的直接被当‘鬼娃’给烧死!
把殷阳生叫了进来,玄微道长最终还是忍不住最后问了次:“小朋友,爷爷要给你施个法术,施放过后,你就再也不能看到那些奇怪的东西了,你愿意吗?”
一听说可以不用看到那些可怕的东西,殷阳生的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玄微道长见了,也只能长叹一声,不再说话了。
听从父母的话,殷阳生乖乖的躺在地上,只见那白胡子老爷爷走了过来,也不知道他嘴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了些什么,最后,一指向殷阳生的额头点来,阿生只见那手指居然闪着淡淡的金光,然后就昏迷了过去。
第一卷 天悬地葬 第二章 七月半
“阿生,考的怎么样,来,给我看看。”一只手不客气的从我身旁伸了过来,一把就将我的中五会考成绩抢了过去。
“还能怎么样,老样子呗。”
虽然我可以很轻易的就躲闪过去,但是我没那么做,一来是没心情,二来,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虎子这家伙。
“哇?老大,不是吧?你怎么混的比我还惨啊?就地理和历史及格了,我看看,还都是90几分,别的科全是30到50分之间,你也太天才了吧?等等,你英语怎么都没及格?平时你英语不是说的很顺溜吗?哈哈,59分,你也真够霉的。”
我白了这幸灾乐祸的小子一眼,没理他。或许是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因子’吧,从小,我就对数学,化学,物理这些没兴趣,反而对地理,历史,古文,甚至是杂学,机关武器什么的很感兴趣。
由于我五岁前都是在美国长大的,所以,英语口语一直是我的强项,可是,那讨厌的语法,我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偏偏笔试考语法的题最近增多了。所以,这个英语成绩,也就挣扎在及格线上下。
其实,我一直都对风水这些东西比较有兴趣,而且我知道,明爷爷和胡叔叔都有点神秘,风水周易什么的,他们都懂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始终不肯教我。这东西,没人教,靠网上那点东西,谁要是能学会,那才真是太有才了。所以我最后也只有放弃了。
反倒是我旁边这个瘦猴样的家伙,还真的懂点风水方面的知识,这家伙和我从小玩到大,五岁就号称会算命,不过依我看,那多半是他去揩人家小妹妹油的把戏而已。他爷爷杨老先生虽然是风水界的大师,可从来没听说会算命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群众的盲从心理还是很严重的,这小子靠着他爷爷的招牌和一张能说死人的嘴,还真把上了几个小妹妹,要是他爷爷知道他的名声被这么用,不知道会不会吐血而亡。
想起这小子的名字,我就想笑,杨爷爷也不知道请教了那位相学大师,在他一生下来就断定,这小子小财可以发点,但是命不够硬,受不起大财,到了最后,给这小子起的名字是杨一。说是取十取其一的意思,更深的意思我就不清楚了。
为这名字,杨一没少被大家嘲笑,“杨一毛”一直是他的外号,直到他想到用算命骗妹妹开始,大家才开始叫他‘杨半仙’,似乎他自己也挺满意这名字的,从来都是有叫必答。而且,他妈妈看他小时候满结实,虎头虎脑的,给他起的小名是虎子,没想到长大后,长成了这瘦猴样,刚一米七的身高,单薄的好像风一吹就能上天。
“对了,阿生,你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去?”虎子难得认真的问道,由于从小就被家里要求学说普通话,所以我和虎子对话一般都是用的普通话。
“还能干什么?你也知道,就我们两这成绩,根本就不可能参加中六考试,反正我也十八岁了,明爷爷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后天就去体检,成的话就去当两年兵再说,总不能混着啊,你呢?”对于好朋友的去向,我还是很关心的。
“我?还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不过也对啊,你这一米八三的身高,长的又帅又壮,当兵肯定没问题,那就先祝贺你啦。”看着虎子眼睛里的一抹落寞,我知道是为什么,但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身体是父母给的,想变也变不了。
回到家,父母如同往常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知道跑哪考古去了。都已经快半年没见过他们了,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负责的父母。十四岁前都是请的周阿姨在照顾我,十四岁后基本就是我自己一个人过了。只是不知道我参军前他们能否回来次。
参军的头一天,父母好歹还是回来了,虽然他们回来的比较少,但是看着他们慈爱的眼神,我的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回来后,父亲看着我,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是却次次都欲言又止,这让我有点奇怪,父亲平时的性格很直爽啊,和我也是有什么就谈什么,今天这是怎么了?但是我也没多想,继续准备着行李,而父亲不知何时回了他的书房。
“阿生,叫爸爸出来吃饭了。”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好的。”我站起来向书房走去,父亲的书房隔音效果很好。
推开书房的门,父亲似乎没想到我会进来,显得有些慌乱,似乎努力的想掩饰什么东西,但是我的眼睛可很好使,早看清楚了,那是个半个巴掌大,银色的棺材样东西,奇怪。父亲拿这东西干什么,不过也没深想。
“爸,吃饭了。”
“哦,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马上来。”尽管父亲装作满镇静的样子,可是我还是在他眼里看到了一丝莫名的情绪。
转过身后,从落地玻璃窗上,我发现,父亲的嘴唇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闭上了。摇了摇头,我走了出去。
晚饭时,我们一家人倒也难得的其乐融融。
饭后,母亲给了我一个护身符,虽然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但是看着上面那略显粗糙的线,我知道,这东西肯定是母亲亲手缝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体检和政审都很顺利,按理说,原籍士兵是不能在当地当兵的。也不知道明爷爷通了多大的关系,我居然顺利地成了驻港部队的一名新兵。
新兵训练的半年时间,尽管伙食确实不怎么样,但或许由于锻炼的原因,我不但没瘦,而且还长高了两厘米,看上去更加强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