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谜踪之国(Ⅰ+Ⅱ+Ⅲ+Ⅳ四部全) > 第73节 >

第73节


锥形山体坡度陡峭,贫瘠裸露的火山岩上寸草不生,就连空气里都充斥着荒凉恐怖的气氛,顶部是巨大的盆形火山口,四壁布满了厚厚的尘埃,中间则是个浑圆的洞窟,直径大约在五十米以上。
司马灰等人攀到顶部,在火山口边缘向下俯瞰,感觉洞中恶风呼啸,黑暗中似乎有种巨大的吸力,将人向下拉扯,胆略稍逊之人别说往下看了,只在旁边站着都会觉得两腿发软。
罗大海看得暗暗乍舌,他对司马灰说:“世上俗称四大黑,是包文正、呼延庆、三十儿下晚、无底的洞,我看这山肚子里简直比无底洞还黑,咱得先想个办法,探探它究竟有多深。”
司马灰点头同意,让胜香邻打亮一枚“信号烛”,从高处投向洞内,但是那团刺目的暗红色烟火刚落下去,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众人心中惊骇,信号烛在水里都能持续燃烧,而落到洞中转瞬间就熄灭了,可能山腹里也有浓密的烟尘或黑灰。
众人人深知洞窟内凶险无比,但四周无路可通,另外勘测山体高度,估计考古队携带的长绳连接起来,可以垂到洞底,如今别无它策,只能冒死下去探明情况,就都罩上“鲨鱼鳃式防化呼吸器”,将全部长绳连接,一端钉在火山岩的缝隙中,逐一顺着长绳攀下。
司马灰仗着身手矫捷,当先而行,他把“电石灯”挂在身前,打开装在“Pith Helmet”上的矿灯,一道凝固似的光束立时投向前方,洞口聚集着大量被气流带动的浓厚烟尘,因此“信号烛”抛下去就看不见了,一旦穿过黑雾,就见信号烛落在下方百余米处,光芒虽已暗淡,却兀自燃烧未熄,但周围地气蔓延,四下里冥冥茫茫,也分辨不清究竟有些什么。
司马灰看山腹中并非无底,提着的心稍稍放松,攀着绳索下到底部,发觉脚下都铺着数米见方的平整砖石,缝隙里都布满了化合物形成的青苔,似乎山腹内是处地底宫殿,他此时无暇细看,见信号烛和电石灯燃烧正常,就摘下防化呼吸器,将其余三人逐个接应下来。
众人感到这地方的高度不上不下,显得很是古怪,都想先辨明置身何处,就重新引燃了一枚加长信号烛,周围百米之内,顿时亮如白昼,这才看清山腹里有座巨石砌成的高台,砖体砌合严密,一共分为七层,四面都有宽阔的梯形台阶,由庞大复杂的石像雕刻层层缠绕。洞底的火山喷发物经风化后,形成了有机的土层,一些奇形怪状的地底菌类植物,便在这个大坑里生长繁衍,使这座地下宫殿在几千年来的漫长岁月中,逐渐被它们侵蚀覆盖。
众人愈看愈觉心惊,待到信号烛的光芒暗淡下来,就通过“重磁力探测表”的指引,攀到地下宫殿底层,司马灰发现有个黑沉沉的物体,无声无息地矗立在面前,他用冲锋枪枪托一戳,铜声冷然,知道地底的环状金属物质多半就是这个东西了,忙招呼其余三人过来观看。
司马灰抹去铜器上面的尘土,见其形体巨大,腹呈长方,有一人多高,两侧有蛇身为耳,四柱足空,铜蚀斑斓,虽古不朽,壁厚大约为六厘米,表面铸满了形态奇异的魑魅魍魉,周遭皆以龙虎蝉纹为饰。
胜香邻奇道:“这好象是一尊古鼎……”
司马灰有些莫名其妙,先前勘测的结果,是地底古城里有巨大的环状金属物质,怎么只有一尊古鼎?难道是“重磁力探测表”出现了故障?
这时罗大舌头在旁边发现了一些东西,司马灰过去一看,见又有一尊巨鼎,摸索着搜寻过去,一共找到九尊古鼎,体积相似,但形制各异,呈环状排列,看来事先勘测到的金属物质,就是这九尊大得出奇的青铜古鼎。
罗大舌头极是沮丧,考古队搭上好几条人命,才找到这座失落的地底古城,谁想到最后就找着这几个废铜烂铁,这就是命,人不能跟命争,你看看《西游记》就知道什么是命了,九九八十一难,其实没出长安之前,就已经有定数了,少一难也到不了西天。
司马灰见青铜古鼎上的纹刻何止千奇百怪,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废铜烂铁”,大鼎为国之重器,而考古队在地底发现的铜鼎,与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颇为不同,应该是上古之物,而且鼎身内外,遍铸各种图案,都与旧时传说相似。
司马灰想到这,就告诉罗大舌头等人:“关于这些古鼎的来历,我略知一二。”
胜香邻将信将疑,她觉得司马灰虽然有些本事,但能混进考古队,并非是有什么博古通今的真才实学,这家伙不把铜鼎说成是大锅就不错了,又怎会知其来历?
其实司马灰对历史和考古是不在行,可毕竟是金点真传,通晓相物古理,他知道在往古之时,天上忽然响起几声震耳欲隆的轰鸣,紧接着的是一道耀眼的闪电,南面有一道火柱冲天而起,比太阳更耀眼的烈火将天空分为两半,空气剧烈的燃烧。
当时太阳爆,陨石降,密集的火舌如同狂风骤雨般落下,四极俱废,九洲分裂,世间陷入了一片漆黑,暴雨终年不断,洪荒泛滥,江河横溢,海水倒灌,天地万物,同为波臣,山妖恶鬼也都趁机出来攫人而食。
发生这场洪荒浩劫的时期,就在夏代,禹王涉九州,探四极,疏通河道治水,最终凿穿龙门,将洪水引入大海。可以说这一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次地理大考察。
根据《左传》记载:茫茫禹迹,划为九州,又聚九州之金以铸鼎。鼎象物,则取远方之图,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禽之奇,兽之奇,说其形,别其性,分其类,其神其殊汇,骇视警听者,或见或闻,或恒有,或时有,或不必有,皆一一画焉。
那是说禹王将各方进献的青铜,并收集坠地的陨石,在涂山铸成九只大鼎,并在鼎上铸刻山脉河流、地形物产、飞禽走兽,也记载了大量离奇诡秘的事件,后世称为“山海之图”,至于这九只“禹王神鼎”的去向,早已无人知晓,只留下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未解的谜。
此后出现的所有地理典籍,无不以此为根源,甚至相物憋宝之类的古术,涉及到许多的内容,也基本上出于其中。
司马灰推测这座地底古城中的大铜鼎,多半就是绘有山海之图的“禹王神鼎”,不知它何以落在此处,也许考古队想要寻找的“谜底”,就隐藏在那里。他逐个辨识,果然发现其中一尊古鼎外壁上的图案,记载了一个存在于时间起点的巨大深渊,一切的危险、奇迹、秘密,以及无法超越的深邃,全在这个无法抵达的地心黑洞中。
『谜踪之国Ⅱ·楼兰妖耳 完』
第三部 神农天匦 本部简介
迷失在地底的人们该如何扭转乾坤,找出失落在远古的真相?
揭秘考古学家不敢公开的古楼兰神秘极渊,
史上最凶险的生死探险之旅。
这里是世界的尽头——时间凝固、死人复活、人不再是人……。
气魄直逼《魔戒》,精彩赶超《鬼吹灯》!
玄幻探险小说领军人物——
《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 奇炫力作!
一支深入地底世界的敢死队,一次进入地狱般的死亡之旅。
什么是「时间匣子」?三个不同时空的人事物,为何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时空之中?
世间可曾有躯体不灭之人?长沙萤火城的赵老鳖、地底黑门的赵老鳖、「时间匣子」中的赵老鳖,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占婆王建造的「黄金蜘蛛城」、比甲骨文更古老的「夏朝龙印」古文明,它们和西域地底极渊世界有何关联?为何探险队与非人非鬼的绿色坟墓要再次生死交战?
位于西域大沙漠、深埋地底的楼兰古国,藏有无数的秘密与凶险,但它却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盗宝客、探险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一探其中的奥秘。
比楼兰古国更古老、位于万米之深的上古灭火国,藏有比宝藏更令人神往的上古神物,探险队与绿色坟墓谁能抢得先机、破解古神物密码?
从野人山黄金蜘蛛城逃出的司马灰等人,阴错阳差参与了一项西域地底极渊探戡计划,却意外发现这项计划的目的,竟与他们一直在寻找的「绿色坟墓」组织内幕习习相关。
一行人来到西域恐怖大沙阪,进入埋藏无数奇珍异宝、却充满致死机关的「黑门」,此时似人似妖打不死的绿色坟墓特务突然袭击,司马灰等人被迫落入更深的地底暗流中……。
探险队能从地底暗流全身而退吗?
万米之深的「地底极渊」,有着一处比楼兰王朝更为古老的上古灭火国废墟,废墟中藏有九具绘有山脉河流、飞禽走兽、奇秘事件的神物「禹王神鼎」;这九具神鼎,将引爆探险队和绿色坟墓怎样的生死对决?
司马灰要如何破解古神鼎的秘密?又要如何打败神出鬼没的绿色坟墓恐怖袭击?
第一卷 无中生有 第一话 吞蛇碑
司马灰认为考古队在地底发现的巨大青铜器,藏与地下数千年,并未因氧化而生出铜蚀,可能是在铜中混入了陨石里的金属成分,而观其形制,正是古人造于涂山的“禹王鼎”,因为鼎身上铸有“山海之图”,那些神秘的图形与符号,涉及了远古时代的地理、地貌、湖泊、沼泽、沙漠、湿地,以及海外山川巨变,矿物分布、植物分布,飞禽走兽的迁徙与灭绝、,变异与演化等诸多信息。
其中有一尊巨鼎,遍铸地下魑魅魍魉之形,以时间和地层深度为序,依此记载着四极以下地形地貌,乃至各种矿藏和古怪生物,最底层则是一个无底深渊般的黑洞,里面还有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半隐半现,不知究竟为何物,这个黑洞的位置与特征,都与考古队想要寻找的“神庙”十分相似。
每一处图形旁边都有虫鱼古篆进行注释,司马灰加以辨认,应该是“夏朝龙印”,他对此无能为力,半个古篆也认不出来,只是“禹王鼎”是相物古术的根源,司马灰向来听闻已久,所以不难推测出了这几尊巨鼎的来历。据说秦代的地理古籍《山海经》,就是根据古鼎上的“山海图”所做,但内容已失其真。
胜香邻听司马灰说得完全合乎逻辑,想来不会出现太大偏差,也不免暗自惊叹,以往帝王诸侯的陵寝中,最重要的殉葬器物就是铜鼎,鼎为国之重器,只有帝王才有资格殉以九鼎,以此代表九州。如果寻根溯源,还属“禹王涂山铸鼎”为祖,因此禹王鼎又称“鼎母”,鼎上契刻的山海图,更是涵盖天地之秘,历史上对“禹王鼎”下落的记载十分模糊,想不到竟会出现在这座地下古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