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135节 >

第135节

小儿子也是强调自己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更不做什么以次充好﹑坑蒙骗人之事
两个儿子反问老父今天为何如此紧张?
姚员外就将雪狮流泪悲鸣之事告诉他们,说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怕家人做下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给姚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横祸啊
姚员外如此一说,两个儿子也是顿感紧张。只怕富足祥和的生活刮起什么波澜祸事。
小儿子想了一番,突然开口说,前天做了一桩大买卖,足足赚了平时一年的净利,不知祸事凶兆是否与此有关?
一桩买卖竟然能够赚到平时一年才能赚到的净利?姚员外当然惊愕起来,忙问小儿究竟是何买卖﹑有此厚利
小儿缓缓讲到,前天天色将黑之时,有数个操作南蛮口音的人,来到他的绸缎铺中,说是他们是吴地绸缎商人,这次运来很多江南极品绸缎,本想慢慢销给京城的官宦豪门,无奈家人传来急信,说是家生变故,急需他回家处理。
所以他们主仆数人,想要贱理掉这几车上好的江南绸缎,价格方面好商量。
打开他们所带来的绸缎一看,无论是质地色彩﹑做工手感,均是绝佳上品......
更令人惊喜的是,只给他们中等绸缎一半的价钱,他们竟然也无异议,只说事情紧急,不得不亏本而卖
钱货两清之后,那几个人就匆匆忙忙消失在夜色之中。
为了避免占小便宜吃大亏,他立即让伙计们全部打开包装,仔仔细细地将那批绸缎检查了一番,确实没有以次充好,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听了小儿子这番话,姚员外虽然斥责了他几句,说他是趁人之危,将价钱压得太低,却也并不认为这件事会带来什么祸害,毕竟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买卖是双方同意的事儿,虽有奸商之嫌,却也算不上是什么无良之举。
他们三人商量了半宿,也未发现做有什么招灾引祸之事。就在他们准备休息的时候,那个雪狮仍在悲鸣低泣,让人听了心里很是不安。
父子三人走出内室,前往去看雪狮。结果那只雪狮见到姚员外的小儿子以后,悲鸣得是更加厉害,那眼泪更是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泪如雨下,而且伏在地上,抬头看着他轻轻摇头,似乎在叹息一样......
姚员外一见此状,猜测祸事十有来自小儿子身上。想到近来除了那件厚利买卖之外,并无异常,所以就吩咐小儿子说,那批绸缎暂且不要外卖,万一原主来赎时,仍按原价给他
姚员外心底儿不错,想法也好。只可惜他晚了一步,眼看祸事找上门来。
因为第二天,京城各门军士倍增,而且让人只进不出,说是要搜捕什么朝庭重犯;而且有大批宫内军士与衙役在城内挨门逐户地检查商铺。
等他们检查到姚员外小儿子的绸缎铺时,正好看到那批上好的绸缎。
于是众军士捕快们不由分说,立即将他绑了起来,说是这逆贼胆大包天,竟然敢潜入皇宫大内,盗取御用贡品﹑货卖牟利,真是罪不容诛﹑祸及灭门......
由于姚员外的大儿子在京为官,也曾进宫面圣,所以就有给其弟指路的嫌疑,故而一同作为盗窃朝庭御用贡品的要犯,被下入大牢
姚员外一家,原本大儿为官﹑小儿经商,钱权不缺﹑门楣生辉的,结果眨眼间两子一块入狱,若是审问如实,恐怕将有灭门之祸啊
这真是福祸无常﹑造化弄人
姚员外的两个儿子负屈含冤,自是不会承认他们二人狼狈为奸,潜入大内库房,盗取御用贡品。
但事实如山,那批从宫内库房丢失的极品绸缎,正是在他店铺中搜查出来的,这一下就算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那批绸缎的来历----因为他连转卖给他绸缎之人的模样也说不上来,因为当时天黑未有看清,自是无法提供,更别提捉到那些嫁祸给他们的罪魁祸首啦
姚府一夜之间天上地下,佣人仆役为了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除了几个同姓老仆之外,纷纷离府而去......
姚员外虽然因为年迈,加上案子未定,所以暂未收监。只等两个儿子熬刑不过,认罪定案以后,很有可能会刀斧加身﹑祸及全家
姚员外心里却是非常清楚,只有找到嫁祸给他小儿的那几个人,才能够洗清冤屈,否则此祸绝难逃脱
但是,人海茫茫,更何况他们恐怕早已出城远遁﹑逃之夭夭,怎么可能找得到他们呢?
就在姚员外苦苦思索的时候,那个雪狮反而不再悲鸣哭泣,而是做出了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光返照(9)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光返照(9)
姚员外知道,这盗窃皇宫大内御用贡品,远比朁越之罪还要厉害,历朝历代对此均是比拟造反之罪进行严处;更何况官家从他小儿铺中所搜出来的贡品数量巨大呢,一旦罪名坐实,极难逃脱灭门诛族之祸
像这等大罪,任你荡尽家财﹑如何打点上下,亦是丝毫不起半点作用的。而要想脱厄解困,避免这次灭门之灾,唯有找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洗脱冤情﹑方可幸免。
但是,能从戒备森严的大内库房中盗窃出如此多的御用贡品,除了监守自盗﹑里应外合之外,除非是役神使鬼,否则断然不可能越过重重关卡,能把这么多东西从皇宫中运送出来。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恐怕就是惊天大案了,因为它不但牵涉到贡品库房的管理内官,而且护卫皇宫的无数侍卫﹑把守宫门的众多兵丁们,全部难脱嫌疑---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大明帝国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因为那人如果真的有此能耐的话,宫内的珍宝奇玩﹑大锭金银才是他的目标,而绝对不会盗取些绸缎什么的东西,更不会把那批东西白白的便宜处理给自己小儿
难道说,那批贡品非为常人盗取,而是鬼神为之吗?
说起奇人异士役神使鬼﹑盗取宫内之物的事儿,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只是有损皇家面子尊严,正史没有记载罢了。
更为离奇诡异的是,有关光武中兴的野史之中,曾经录有一件异事。
相传,在西汉后期,由于乱象已现﹑人心不稳,鬼神之事更是多如牛毛。除了民间的种种怪事层出不穷之外,最为出名的当数出在帝都宫禁之内的怪事。
根据野史记载,西汉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皇宫内的物品老是不翼而飞,刚开始是库内金银,后来竟然连皇帝吃饭的金碗玉箸也神秘不见了
汉元帝刘奭刚开始还以为是宫内侍从们监守自盗﹑为非作歹,但严刑拷打﹑杖毙多人之后,事情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后来皇帝一怒之下,将宫门守卫尽数换了一遍,并降诣说,没有上命,任何人不得出宫。既使这样,宫内的东西仍是丢失不断。
朝内文武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召遍了破案的高官能手,也是没有办法查出究竟是何人所盗。
后有大臣进言说,这么多东西能够突破森森宫禁不翼而飞,断非人力可为也,难道说有邪物妖仙作祟吗?
众大臣一番商议,就如此这般奏明皇上﹑请旨定夺。
皇帝也是无计可施,就降旨请来了当时极负盛名﹑堪比老庄的道教名人严君平,请他运用神通,算算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
当时道教大兴﹑高人辈出,为何偏偏宣召严君平前来解决此事呢?
那严君平住在郫县平乐山,曾在山上刻下“王莽服诛,光武中兴”八个大字,当时世人均不了解此预言兆何吉凶,直到二十多年以后,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人们才恍然大悟。
严君平在平乐山写出了《老子道德真经指归》与《易经骨髓》两部传世经典,培养出了位列《三字经》“五子”之一的西汉名人扬雄,可谓是名噪一时。
严君平进京见驾之后,未等皇帝开口,就直接向上禀告说,宫内失窃之事,贫道处理之后,就会忘记,绝对不会外传于人,否则愿受极刑
短短数语,皇帝大惊因为在秘宣严君平进宫之前,并没有告诉使者因为何事宣他。看来这严君平果然是有未卜先知之术啊
汉元帝刘奭忙问严君平,道长既然已经明白宣你何事,想必一定知知道是何人所窃?
严君平却回答说,他可以杜绝此事的再次发生,却不能追回已丢之物,更不能缉拿盗窃之贼。
皇帝惊问这是何故,道长既知根底,能够阻止于他行窃,为何不能缉拿于他呢,放心好了,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宠臣,只要道长说出名来,自会将他绳之以法......
严君平说,此贼并非人类,而是能够地遁藏形的邪物所做,贫道来时已准备好一些符咒,只需宫门各处贴上一张,就能让它无法入内;至于缉拿于它,则是有害无益,还是网开一面﹑随它去
皇帝当然难以咽下这口气,坚持要道长想法除掉行窃妖邪。
严君平淡淡说道,此物原本巨窃,后必现身遭报,但现在却是万万不可动它,否则它便不窃俗物,而动国本......
皇帝无奈,只得降旨各门贴上符咒一张。从那以后,宫内果然再也没有出现过失窃之事。
这件诡异之事的谜底,一直到了王莽赶刘秀之时,才算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王莽死于乱军之时,军中众人均曾看到一股烟雾从帐中飞出﹑冲天而去,烟雾之中隐隐有一条金鳞大蟒藏匿其中。
刘秀即位后,曾有异人对其解说,汉元帝刘奭期间,宫内物品不翼而飞,就是那条金鳞大蟒,遁地隐形所做。当时严君平知其将要化龙且有代汉之志,故而只是阻止于它,未曾敢作法伤害,怕提前逼它转世为人,做出更大的盗窃之事来。
所谓更大的盗窃之事,当然指的是窃国篡汉啦,几十年前严君平就在平乐山刻下“王莽服诛,光武中兴”八个大字,只是他不敢泄露天机而世人不解罢了......
当姚员外想到那批绸缎,有可能是鬼神所盗之后,就更加愁眉不展了。要是那样的话,岂不更是难以找到嫁祸给他的罪魁祸首吗?找不到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无法洗脱冤屈,就难以避免灭门之祸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雪狮虽然不在悲鸣流泪,却是不吃不喝,像是要绝食求死一般。这让姚员外又是感动又是悲哀----都说是树倒猢狲散,自己还没入狱呢,一帮家丁亲友早已害怕连累自己而各自逃避,只有雪狮愿与主人同生共死啊;而且从雪狮这个表现来看,似乎它已知道主人家难逃此劫﹑无法幸免,所以想要绝食而死﹑以示义气
那条雪狮不但绝食求死,而且好像害怕自己死得慢一样,竟然加速快跑,一头撞在了墙上
姚员外大惊失色﹑倍感落寞悲凉,连忙跑过去一看,雪狮早已撞得头破血流﹑倒地不起,但近前一看,似乎还有一口气在,只是昏厥而已。
姚员外不舍就此放弃这个有情有义的雪狮,连忙给它一番包扎,等它醒来。
当天晚上,姚员外就梦到雪狮咬着一个人的裤脚,把他拖到姚员外面前。只见那人浑身血迹﹑伤痕累累,对雪狮是极为害怕一样,跟着雪狮来到姚员外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姚员外忙问这是为何?这雪狮一向仁义懂事,从不乱咬于人,今天为何如此疯狂啊那人跪在地上连连求饶,说是那批绸缎之事,与他并无关系,全是他义弟蔡朋所为。
一听那人说起绸缎之事,姚员外是恍然大悟﹑怒气冲天,喝问那个为什么要如此狠心陷害于他,害得自己祸及灭门?
那人连忙解释说,嫁祸与姚门之事,真的与他无关,只是其义弟蔡朋所做。而且说是那蔡朋,现在城南十里处一个名叫异人庵的地方落脚......
见那人坦白交待,雪狮这才松口放了他。
姚员外惊得一身冷汗,醒来后亦是颤抖不已。仔仔细细地回味着梦中的情况,令他不敢相信是真是假。
如果真是如他所言,只要抓到那个名叫蔡朋的逆贼,他姚门就可一雪冤屈啦
就在姚员外心神不定,不知梦中之事真假如何的时候,突然看到昏睡在身边的雪狮已经醒来,而且非常欢快地摇头摆尾,似乎非常欣慰一样。
姚员外披衣下床,摸着雪狮的头,心里是感慨万千,不由得老泪纵横﹑对着雪狮说,要是梦中之事不假,那该多好啊
雪狮好像听懂了姚员外的话一样,冲着他不停地点着头,似乎在说,没错的,梦中之事绝对不假
姚员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连忙再次冲着雪狮说,刚才我梦到你拖着一个人,向我说道,陷害我家的罪魁祸首,叫做蔡朋,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真是你找到那个人的吗?
雪狮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一下,姚员外激动得浑身发抖,连忙穿上衣服,在室内踱来踱去的,不知如何是好
天色刚明之时,那个雪狮竟然咬住姚员外的裤脚,把他拖出了家门。姚员外知道事出蹊跷,于是就跟着雪狮向前走去,想要看看雪狮把他带到哪里去。
就这样,雪狮在前,姚员外在后,一人一狗的在大街之上行走着。一直到了衙门之处,雪狮这才停了下来。
原来这个雪狮,把姚员外带到这里,莫非想要姚员外到衙门里报官不成?
姚员外思忖片刻,认为与其坐以待毙﹑满门抄斩,还不如大胆一试,或许还有转机呢
于是他就迈步向前,到衙门中将梦中之事供述一番。
那官老爷听了姚员外的话,真是七窍生烟﹑啼笑皆非,你这个老家伙就凭梦中之事,还想欺骗本官不成?
原本打算一顿乱棒将他打出,旁边师爷附耳建议说,此事事关重大,如若属实的话,老爷您可就算是立下大功了,高官厚禄必在眼前;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反而有可能大祸临头啊
那官如梦方醒,反正又不要自己亲自出马,就派上一帮捕快衙役,跟他前去转上一圈,又有何妨?
想到这里,那官老爷连忙传来数十个捕快衙役,叫他们跟随姚员外出城,按照姚员外的指认,将那人抓来审问再说----而且警告姚员外,如果胆敢戏弄于他,一定治他重罪,提前让他进狱候着。
反正是伸头是死﹑缩头是亡,姚员外也就只得硬着头皮赌上一把啦。
于是姚员外就领着众人,然后带上雪狮,直奔城南而去。
到了城南十里处,向路人一打听,果然有个村落名叫做异人庵。
姚员外信心大增,连忙掏出一叠银票,打点众捕快衙役们,让大家务必尽力,捉拿那个叫作蔡朋的逆贼。
众人一看姚员外出手大方,懂得官家规矩,而且抓到了那人,回去以后老爷还有重赏,于是就抖擞精神,向前走去。
再向村里的住户一打听,结果更是让人惊喜不已----村内果然有个叫做蔡朋的汉子
那个蔡朋见有十多个捕快前来找他,不待多言,转身就跑,可见他是做贼心虚啊
不用说,众捕快一个个得了好处,自是不能让那蔡朋逃脱。众人一拥而上,把那人五花大绑起来。
押到官衙审问,那人大呼冤枉,绝不承认自己犯了王法。怎奈当时官老爷知道此案重大,自然是大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