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141节 >

第141节

“呵呵,这叫起义﹑这叫投诚怎么能说成是投降呢”团长安抚他们说,“今天我们能够坐到一块儿,就是生死弟兄,来,赵某敬各位一碗”
又干一碗之后,那个袁福庆再次施礼说:“人家绿林好汉,上山入伙还要纳个投名状呢,更何况我们这些,这些曾经的伪军呢所以嘛,我们这一个排的弟兄,想要给大家立个功﹑献个礼,和大家一块把那山南州给拿下来,也算是表示一下诚意”
“拿下山南州?哈哈,别说凭我们团这千把号人是远远不够的,就算上报师长,恐怕也不一定能够拿得下,毕竟现在上峰说是什么相持阶段,不能蛮干呐”团长说,“更何况,听说山南州里面,光伪军的警备司令部就有近两千人呢”
“是这样的团长,那山南州虽然驻兵不少,但和平,哦,伪军占多数,只要能够成功策反他们,让他们倒戈而动,助我们一臂之力,胜算十有哇”袁福庆热切地说。
“袁排长,你所带来的弟兄们,列为我们团一个整编排,还归你指挥,军阶暂时不动,你还当你的排长,如果有功,再行叙功升赏”团长说,“只不过,要想策反山南州的那么多伪军,估计不容易?”
袁福庆一听说他又恢复了的排长职位,自是非常激动:“谢谢团长栽培提携,兄弟袁某肝脑涂地以报大恩那山南州警备司令郝光伟与袁某乃是同乡,还算是有些交情的,否则这次也不会让兄弟我带领这么多人前来”
“哦,是这样啊,郝光伟那人我听说的,好像是还算硬气”团长说,“要想说服他倒戈,恐怕不容易?”
“要是正面直接劝他,是很难的,而且恐怕他那个暴脾气,说不定当场就会掏枪毙人的”袁福庆说,“不过,要是从其他方面下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袁排长你的意思是,对他郝光伟封官许愿﹑贿以重金?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团长无奈地说,“要是前者的话,赵某毕竟只是一团长而已,可是没有那么大的权限;要是后者嘛,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团长,袁某实话实,这两种方法都不行的。郝光伟已是伪军警备司令,到这儿嘛,最多不过一团长或师长而已,上峰不可能给他很高官阶的,更何况他还担心过来后会清算旧帐,拿他问罪呢?”袁福庆说,“至于动之以情﹑晓以大义,我想肯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他当年之所以降日充当伪军,则是因为日军控制了他的家人”
“原来是这样,那么袁排长你既然和他是同乡,又有一些交情,你认为应当采用什么办法,才有可能让他倒戈投诚呢?”团长问。
“采用神鬼之道,就能让他弃暗投明”袁排长非常肯定地说。
“神鬼之道?哈哈......”团长抓掉帽子放声大笑,“他娘的,好歹也是一个警备司令的,难道他郝光伟也是不信刀枪信鬼神么?”
我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他,心里面非常奇怪:像他郝光伟那种出卖同胞﹑认贼作父的家伙,根本就谈不上敬天畏地﹑道德良心那一套的,难道他也害怕报应吗?
“是这样的,那郝光伟虽是莽汉一个﹑不畏生死,但他对父母双亲却是至孝。当年被日军包围的时候,日军对他进行劝降诱降,就采用了两招,一个是让他考虑手下弟兄们的存亡问题,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小日本抓获了他的全家,降则全家团聚﹑安然无恙,否则就会有灭门之祸。他担心连累父母家人,于是就无奈投敌”袁福庆说。
“这和神鬼之道有什么关系呢?”团长一脸迷惑不解地问。
“当然有那山南州早已被日军盘踞,在里面杀人无数﹑罪恶滔天,城内的神鬼怪事是层出不穷﹑让人头疼”袁福庆说,“就这一点儿,别说是郝光伟的家人惴惴不安,就连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汉子,也是提心掉胆啊”
“嗯,这倒是好事儿我们团除了上下一心﹑同生共死以外,还真有几个弟兄擅长此道的”团长笑说指了指我们几个,“喏,就是他们几个采用神鬼之道的方法,让你们现出原形的......”
按照团长的要求,我们几个依次做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共同干酒一碗,认识一番。
“呵呵,这个突破口确实很好袁排长能不能讲讲,那山南州里面,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怪事儿,能让他们解决不了呢?”刘老大笑呵呵地问袁福庆。
“对对对,详细给他们几个讲讲,让他们想想办法,最好能够争取郝司令的投诚起义”团长催促说。
“好,那袁某就慢慢讲,罗嗦之处还请包涵”袁福庆拱手一圈,就讲了起来:
是这样的,那山南州里面,或者是因为日军在那里杀戮太重的原因,里面总是出现一些让人惊慌失措的怪事。
像一到夜晚听到厉鬼哭﹑鬼敲门,或者是看到一些半截缸﹑无脸鬼那一类的,已是稀松平常,加上郝司令早已请人作法,至少在我们军营内算是解决掉了。
但是,只有两种怪事,郝司令他请了无数个神汉巫婆﹑和尚道士的,至今仍未解决。
其中的一件就是,自从我们进驻山南州以后,总是有以前情同手足的老弟兄在深夜中,莫明其妙地刺杀长官,就因为这事,已经有多个连排级和两个营长级长官或死或伤了。而因此被处死的士兵那就更多
当时大家都认为,肯定是有部分弟兄不愿意被人骂作汉奸,想要刺杀长官﹑以死报国呢
后来,郝司令的一个贴身侍卫竟然在半夜里带枪摸进了郝司令的卧室,差点开枪打死了郝司令。
而那个侍卫,平时对郝司令最是忠心耿耿,在剿共和抗日的时候,曾经数次出生入死的保护郝司令-----听说郝司令当年曾经救过他的全家,他发誓永远跟随郝司令,为了郝司令的安全,他不惧刀山火海﹑头断血流
就这样一个对郝司令死心塌地的贴身侍卫,竟然差点自己开枪打死郝司令
郝司令除了震惊后怕之外,非常想要弄清楚,自己照顾有加的贴身侍卫,为什么突然想要趁夜弑主
没想到那个被五花大绑的侍卫大叫冤枉,说他对郝司令感激不尽,愿意以死护卫的,怎么可能会去杀主?一定是有人诬陷于他......
想到以前那些刺杀连排级长官的士兵们,在被枪决前也是纷纷喊冤叫屈,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行刺长官,所以这次郝司令就暂且刀下留人,没有杀掉那个侍卫。
郝司令当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暗中亲自带人调查。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令人啼笑皆非----原本正常的弟兄们,深夜中经常发生梦游事件,在梦游的时候,不是自残,就是刺杀手足兄弟,而他们清醒以后,对梦游时所做的事是一无所知......
看来这并不是弟兄们存心要叛上行刺,而是有鬼神在暗中作怪。所以郝司令就请了些神汉巫婆,在我们警备司令部作法驱鬼。
结果请了很多人,折腾了很多次,却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害得长官们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只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情同手兄的弟兄在梦游时杀掉。
就连郝司令自己,除了加强警卫之外,严令夜中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贴身侍卫和副官,不得进入其卧室,否则警卫们可以立即开枪射杀-----谁知道半夜进去的副官或侍卫,到底是清醒有事,还是在梦游之中呢?
............
听了袁排长的话,我们几个是相视而笑。不用说,这肯定就是霍排长所说的鬼翻身,想必霍排长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我们默默无语地看着霍排长,在征求他的看法。
霍排长当然明白我们几个的意思,立即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刘老大在小声询问霍排长,并得到他的肯定回答后,站起来说道:“打扰一下,我想请教袁排长,你所说的这个梦游的怪事,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而袁排长说还有另外一件怪事,不知指的是什么?”
“这个,真的好解决吗?”袁福庆惊愕地问,“郝司令可是请了很多人,最后也是没有解决掉的啊?”
“不一定好解决,但一定能解决”刘老大笑呵呵地说,“还是请袁排长讲讲另外一件,究竟是什么怪事,看看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它”
袁福庆说:“噢,另外一件么,就是郝司令的父母老是发现,夜晚脱下的鞋子无人自走,十分惊恐......”
【第三百零三章】鬼翻身(6)
“袁排长,你说清楚点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团长好像没有听清﹑或者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你是说,夜晚睡觉的时候,脱下来的鞋子自己会走?而且没有人动它?”
“没错,团长,真的就是那样,袁某亲眼看到过”袁福庆十分肯定地说,“因为那种怪事儿,郝司令请了很多神汉半仙,都解决不了;作为同乡亲信,袁某也曾奉命前去值守,故而曾经亲眼所见,确实很吓人”
“哦,还有这等事啊袁排长没有对准鞋子开上两枪试试?不妨给大家好好讲讲嘛”团长对这种事也很好奇似的。
“那,好,袁某就详细地给团长、给各位弟兄们讲讲”袁福庆就坐了下来,开口讲道:
那山南州啊,因为小日本长期盘踞在里面,不但杀人众多,而且对所抓获的抗日将士,为了摧残他们的意志,获得一些机密情报,可不是简单地枭首或枪决那么简单的,而是用尽了各种惨无人道﹑匪夷所思的酷刑
可能是为了震慑我们这些投降过去的伪军,避免我们生起异心﹑与其作对,日军头子就命令我们那些伪军,轮流进入刑讯室,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折磨人的,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说起酷刑,我们老祖宗在这方面是没少动心思的,像什么虿盆﹑炮烙﹑老虎凳,剥皮﹑抽筋﹑俱五刑,还有更残忍的凌迟﹑烹煮与五马分尸等等,随随便便拿出来一种,就能够把视死如归的勇士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发抖。
而小日本所用的酷刑,除了深得我们老祖宗的精髓绝学之外,再加上自己的摸索改进,那可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怕各位笑话,山南州里面几千伪军为什么不敢轻易倒戈?因为中国百姓所信奉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小日本领我们看了那么多酷刑以后,可就是完全颠倒过来了,那就是赖活着绝对不如好死,不如大刀一挥脑袋落地,或者是砰的一枪,痛痛快快的来个了断
小日本所用的酷刑当中,包括什么抽肠﹑梳洗﹑水落石出,剖腹﹑开颅﹑虎豹嬉春等等,一想起来我就浑身发抖﹑直起鸡皮疙瘩
说实话,像我们这种吃刀枪饭的军人,随时都有可能中刀中枪、摞倒在地,但那不过是眨眼间没命罢了,大不了再去投胎,一二十年又是汉子一条;可要是被小日本拿在手里了,啧啧,那可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
正因如此,山南州里面是被小日本搞得乌烟瘴气﹑鬼哭狼嚎,造成了多少冤魂厉鬼﹑尸山血海
所以那里是十分恐怖骇人,郝司令为了弟兄们和他的家人不受惊扰,就私下请了很多奇人异士,也用尽了驱鬼辟邪的招数,虽然暂无什么要命的大事,但郝司令的家里还是怪事不断。
那就是郝老爷子他们休息以后,就会听到床前有脚步声在踢踏作响,吓得他们惊魂未定;后来干脆开灯睡觉,却发现他们自己脱在地上的鞋子,竟然像有什么人穿着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的......
像这种咄咄怪事,就是我们年轻人也禁不住惊慌失措啊,更何况他们那种黄土埋到脖子的老年人
郝老爷子的卫兵们都是些年轻力壮﹑枪法好胆子大的兄弟,可他们对付肉眼可见的敌人如狼似虎,而对这种神神鬼鬼的怪事,一个个也是胆战心惊
郝司令给他们换了好几个住处,也请了好几个神汉巫婆去作法驱鬼,但老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奇·书·网]
后来郝司令就挑了些心腹之人,和他一块前去亲自值守,要瞧瞧究竟是什么鬼怪敢来作祟吓人
而我袁某作为他的同乡亲信,当时就被郝司令点名,准备晚上一块值守﹑看个明白。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就在郝司令的带领下,伺候老爷子他们休息以后,环立四周﹑荷枪实弹,等待着怪事出现。
过不多时,明晃晃的灯光下,那两双放在地上的鞋子,果然像有人在穿着它们一样,像模像样地在地上慢腾腾动了起来,敲打在地上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
郝老爷子被那个熟悉的声音惊醒,躺在床上围着被子﹑颤抖地惊叫起来。
看到那种情况,我也只感到浑身发紧,背上发凉----要知道当时虽是深夜,但数灯照明﹑如同白昼,在我们七八个人的注视之下,两双鞋子竟然自己像模像样地走了起来,说不害怕那是胡吹瞎扯
郝司令立即对准地上乱动的鞋子,砰砰砰地打了几枪,我们几个自是不敢怠慢,也是随着郝司令,一阵乱响就把那两双鞋子打得烂七八糟的
看到那两双密布弹孔﹑而且冒着青烟的鞋子终于不再动弹,我们这才长出一口气-----都说是鬼怕恶人,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刀兵之人,难道还镇不住几个鬼怪不成?就算这一阵乱枪没有打死那个鬼怪东西,估计也吓得它以后不敢再来
就在我们认为武能胜邪的时候,只见那两双密布弹孔的鞋子,再次踢踢踏踏地动了起来......
当时的郝司令二话不说,命令我们帮老爷子他们立即搬了出去,再次给他们找了个新住所,根本看也不看那两双烂鞋,而是护卫着老人狼狈而逃
后来换了几个住处,仍然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上那么一回,让他们吓得够呛
............
袁福庆讲到这里,刘老大插嘴问道:“打断一下啊,袁排长,当初你们对准那两双鞋子开枪的时候,鞋子内也没有出现什么血水,更没有听到什么异响吗?”
“嗯,没有什么血水,当时虽然我们并没有细看那两双鞋子,但把它打得七洞八孔的,如果有血水什么的,一定会流出来的,”袁福庆说,“而且确实没有听到惊叫异响什么的”
“袁排长,两双自己会动的鞋子打烂以后,再换的新鞋子仍然还是那样?”刘老大一脸不可思议地问,“而且就只有两个老人所穿的鞋子有那种怪事儿?”
“没错后来他们干脆睡觉前将鞋子放在外面,它一样踱来踱去的”
“动就动呗,反正不也是没有害人﹑或者是有什么鬼怪现身嘛”团长说,“只要不害人,它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这有什么好怕的?”
“后来郝司令也是这么说的,干脆不理它算啦,但老爷子找了个能掐会算的半仙儿一看,这才让郝司令全家惊恐不安呐”袁福庆摇着头说。(看小说就到)
“哦?赵某倒想听听,一个算卦的怎么能够吓唬住郝光伟的”团长好奇地说,“来,弟兄们,再干一碗,马上听袁排长好好讲讲”
一碗酒尽,袁福庆就再次开口说:
夜里鞋子乱动,虽然并没有害死人什么的,但郝老爷子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安排人到处寻访高人半仙,想要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身边的一个佣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给他请到了一个闭门不出﹑隐姓埋名的神算子,把那神算子请到了郝老爷子的府邸。
听说,那个神算子自称姓李,是大唐名人李淳风的后裔。长得是仙风道骨﹑不同俗人。
李半仙围着郝老爷子家转了一圈,告诉郝老爷子说,此事与住宅无关,亦不会取人性命,它只是一个凶兆而已。
一听说是大凶之兆,郝老爷子当然惊恐万状,忙请教李半仙,究竟是什么凶事,能不能化解避免。
李半仙就告诉他说,老爷子贵为此城警备司令,有些话老夫不敢多言,还是给老爷子讲段三国正史,或许可以借鉴之。
《三国志.吴志》中曾记载,三国时一代名相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也就是吴国大将军诸葛谨的长子,自幼极为聪慧,在孙权面前略施小计,为父免羞且得赏赐而闻名江南。
孙权驾崩之后,诸葛恪成为托孤大臣之首,出将入相﹑名震一时。而就这样一个有勇有谋﹑有兵有权的大将军,最后被其主孙亮设计诛杀,并且被夷灭三族。
诸葛恪收兵回到建业之后,正史《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确记载,诸葛恪神志不安﹑夜不能寐,而且是家现异象,后来便被孙峻﹑孙亮诱入宫内,身被刀斧﹑祸及三族。
而所谓的家现异象,就是诸葛恪上床以后,他的鞋履无人自动,在室内踢踢踏踏,发出令人烦躁的响声
正因如此,那诸葛恪才心烦意乱﹑不知是何神鬼显灵作祟。
当时曾有手下谋士献言说,大将军之鞋履无人自踱,预示将有大事发生,而且恐为祸事。此意应当在提示大将军,不如离开建业,领军前往浔阳屯垦避之,或许可以免祸。
只可惜那诸葛恪当时身居高位,自认为大权在握,并没有听从那个谋士的建议。
不久后在一次朝圣之时,被孙亮﹑孙峻暗设伏兵,刀斧相向,其后更是诛其满门﹑祸及三族......
郝老爷子听李半仙如此一说,自然是非常害怕。因为他也知道,其子郝光伟夹在日军与国人中间,稍有不慎就会危在旦夕。
所以忙向李半仙请教,是不是他郝家也是将有大祸?如何才能避免化解?
李半仙只是摇头,不敢多说,推辞说自己道行太浅,无法看透。但此类事情,如果能够远徙搬迁,应无大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