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164节 >

第164节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一连数晚,分成几班守屯各处,直把我们熬得眼睛通红,却是连根毛也没有看到。
那个东西也真是鬼怪机灵我们白天黑夜地守着时,屯里就平安无事,数天之后大家认为它已经远去而放松时,它竟然再次偷袭成功。
慢慢的大家都意识到看来那个祸害我们的东西,可并非是一般的凶残猛兽,除了非凡绝伦的猎杀之技外,它还拥有非常聪明的大脑。
因为我和根叔他们几个,曾经与狈较量过,领略过它的狡诈凶残
所以我们认为,祸害我们的东西,很有可能是狼狈合谋。
也有部份猎手质疑我们的看法,说是就算狈再鬼怪聪明,可以想出来无数奇谋怪点,关键是野狼它没有那个猎杀能力啊!
还有一点儿那就是屯里面并没有狼毛、狼粪等任何与狼有关的东西,确实没法证明那些事儿是狼狈所为。
正当我们对那东西究竟是何物议论纷纷、难以确定的时候,屯里一个晚归的青年猎手,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同样被什么东西咬破了喉咙而一命呜呼了。
屯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气得胡直翘,说这真是我们屯的奇耻大辱,如果这事儿发生在务农经商的地方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一没、二没经验的。
而我们屯里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成年人,基本上都是玩熟打猎那一套的,这种怪事儿传出去真是让人笑掉下巴......
但大家急归急、气归气,就是找不到对手而用不上力啊,如果真是什么东北虎、黑瞎或者挂甲王什么的,我们早就把它开膛破肚、碎尸万段了。
那种怪事儿一直拖了十多天,全屯里的人也是心如火燎、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屯里少了多条好猎犬,以及那些熟悉的面孔而毫无办法。
根叔叹着气和我们议论着,说是他打了大半辈猎,也想不清楚有什么猛兽如此厉害,就算是狼王、虎王、挂甲王,猎犬们也应该能够和它们走上两招儿、或者逃得性命,怎么可能一招不敌就战死了呢!
大家想不通会有什么东西如此神秘莫测,而且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屯里的老头、老婆、老太太们,就开始烧香拜佛、求神保估。
慢慢的就从那些老年人口中传出风声,说是那怪物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猛兽,而是我们这些人打猎杀生太厉害,惹怒了野物的祖宗神灵,这进屯里咬死猎犬和猎人,以示告戒的......
这个说法很就传得风言,因为如果不是什么妖仙精怪,它确实没有那个能耐。
但我们祖祖辈辈都是以打猎为生的,一不会种田、二不会经商,总不成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吧?
自古以来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全屯老老少少几百口人,全靠打猎养家糊口的,不可能为了一个看不到踪影的东西乱改行的。
况且我们的老祖宗就是靠打鱼打猎为生的,也没有听说过天怨神怒的?怕蝼蛤叫还能不种庄稼不成......
虽然全屯里的老少爷们改行是不可能的,但那种怪事不处理是不可能的。牛竟它不但危胁猎犬的安全,而且有时候竟然偷袭害人。
老百姓么,遇到了解决不了、理解不了的怪事怪物,后的一招就是求神问鬼、占卜算卦,这也是几千年的老传统啦。
所以后来就弃老年人出面,找了个非常有名的巫师,请他给我们瞧瞧这屯里的人究竟是犯了什么忌讳、惹怒了哪路大仙,怎么会招来这么大的血光之灾。
那个巫师忙活了半天竟然说是我们屯里的人犯了鬼煞,是厉鬼在作怪而且还十分不好对付......
说实话要不是那个巫师在我们当地颇有盛名、而且又那么大一把年纪了,一些年轻人早就当场把他连踢带踹地给轰走了”…”这不纯粹是他娘的胡扯淡么!什么厉鬼能够咬断人的脖、能够咬死数条大
借大?而且还说什么不好对付.分明是想让我们多出些钱罢了,
虽然我们并没丰不客气地轰走他,但轻蔑的表情、讥讽的话语还是惹得那个巫师非常不高兴,所以他也没有拿那封给他的红包,而是转身就走,临走时留下一句话,说是什么时候我们真正的想要消灾解难,再去请他吧…
从那以后.屯里是家家户户日上三竿开门、天色不黑就闭户,搞得人心惶惶,以为真的是惹下了什么血光之灾、滔天大祸!
后来屯里又折殒了不少好猎犬,而我们一帮年轻猎手又实在是解决不了那个问题.也只得按老年人的意思去办……就是再次请那个巫师解决。
第二次大家对那个巫师是毕恭毕敬的,请他老人家说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在祸害我们屯、如何能铲除掉它?
那个巫师说,祸害我们的东西,他虽然并不能除掉它,但可以为我们献计出谋,众人合力灭了那个害人的家伙。
我们自然否三向他请教,宪竟是什么怪物如此祸害我们?采用什么办法能够除掉它?
巫师闭目片刻,告诉我们说,祸害我们的厉鬼,五大三粗、秃顶独眼,额头有一道数寸长的刀疤酬
众人一听那巫师如此一说,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原来是“白眼狼”那厮在作怪害人呐。
白眼狼那人,以前是个流浪的孤儿,后来路过我们屯,见到家家打猎、顿顿有肉,就住了下来。
那厮倒是生得粗胳膊壮腿、骨健筋强的,是个练武的好料。被屯里的老把式一眼看中,收他做个关门弟,准备传他一些功夫击技。
只可惜那家伙虽然生得有股蛮力,却是二流懒蛋,吃喝在行、正事不想干,跟着屯里老把式学了没多长时间,然后说是受不了师父的严厉就偷偷逃掉了。
跟着人家吃住学艺,肯定是要干些活儿的,那家伙从小流浪,却是宁可讨饭、不愿干活,好心好意的管他吃住、授他武艺,他却恩将仇报,故而后来人们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白眼狼……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儿啦。
没有想到去年秋天,白眼狼竟然再次回到我们屯里,而且穿得颇为阔气,腰别盒炮、出手大方,只是已经原本不多的头发掉得只喇一个光葫芦,而且是额上一道刀疤、眼睛瞎了一个。
原来那厮在外面浪迹几年,仗着有些拳脚功夫,人又长得是五大三粗的,就落草为寇,专门打家劫舍为生,成为了一名胡。
后来他们那绺胡被官府剿匪端了老窝,而且是四处通辑搜捕的,走投无路之际又回到了我们屯。
虽然那家伙当年是从我们屯里逃走的,但他好歹也住过一段时间,也算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就在屯里再次落脚。
没有想到那家伙还真是个白眼狼,回来以后仍是不务正业,而且又染上了抽大烟的坏毛病,没过多长时间就把所带的积蓄花了个净光。
然后白眼狼就重操旧业,在我们屯的外面转来晃去,碰到外乡人路过,就拦路抢截。遇人稍有反抗,就当真一枪要命。
我们屯里的人见他如此伤天害理,就劝他弃恶从善,说这周围有的是猎物野味,他身手不错、又有刀枪,稍稍辛苦一下,自是衣食无忧,何必干那种勾当呢酬
或许那厮落草多年,早已泯灭了人性吧,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立即翻脸,说是他娘的这鸟屯旁边,三天还等不上一个外乡人.还不如窝边草好吃呢。
于是那家伙就枪杀了劝他的老人,将几个比较富裕的人家洗劫一空,遇到反抗就反目杀人,然后就向外逃去毗
这真是养虎为患、反害自身,后来一些猎人知道那厮如此伤尽天良、没有人性,就决定宰了那个白眼狼。
虽然那家伙已经逃跑了大半天,但它毕竟在屯里面住过,仍然留有他的东西,众人让十多各猎犬闻了闻他留下的衣物,然后让猎犬领路,循迹追了过去。
白眼狼虽然专拣没有人烟的小道紧跑赶,后还是被十多条大猎犬闻着气味追赶上了。
那厮仗着有几下功夫,而且刀枪在手的,所以就拼死反抗,一时也杀了几条好猎犬。
这一下跟上来的猎人当然十分气愤,立即用把他摞倒在地。紧接着那十多条猎犬一拥而上,把那白眼狼给活活地咬死了酬.
没有想到,那白眼狼活着时作恶多端,死了以后仍然祸害不浅!那数条被什么怪物咬死的猎犬,和那几个被咬断脖而死的猎手,倒全是当初追赶白眼狼的猎人猎犬,这倒是惊人地吻合。
难道这个巫师所说的果然不假,为害屯里的怪物,真是白眼狼那厮的鬼魂么?
只是,一偻鬼魂而已,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的能力
【第三百三十章】虐杀(3)
那白眼狼生前就无恶不作、伤天害理,死后仍然不思悔过、继续作恶,并且疯狂报复结束他罪恶一生的猎犬和猎人,这让我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痛恨不已。
只是他再心狠手辣、凶残厉害,毕竟身死之后化成一缕阴魂而已,怎么可能咬断猎犬与人的喉咙呢?
更何况那被咬而死的猎犬之中,还有两条纯黑色的,难道黑狗辟邪、狗眼可见鬼魂的说法,突然在这儿失灵了么......
正当我们质疑巫师的说法之时,巫师突然问了一句:“女娃变鸟、向杲化虎的故事,你们可曾听说过吗?”
那两个故事流传甚广、妇孺皆知,我们当然是非常熟悉了。
其中女娃变鸟,听说书老艺人讲,是千古奇书《山海经》里面的故事,大意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不幸淹死在东海烟波之中,后来她的灵魂化作为鸟,衔木叼石的想要填平东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卫填海。
但《山海经》虽然说是奇书一部,却没有人能知道它记载事物的真假,就连太史公司马迁也是无从评判,而说是“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至于向杲化虎的故事,那就更不可靠了,它不过是柳泉居士在《聊斋志异》中的一篇鬼怪故事而已,在可信度上来讲,当然就更低了。
如果向杲化虎是真的话,那《聊斋志异》上还有孙子楚变身成鹦鹉,飞到阿宝身边的故事呢......
难道这巫师的意思是说,那个白眼狼身死之后,也化身成虎狼猛兽,前来报复我们的吗?
很多人讪讪地笑着,表示不能相信;更有人直接指出,说无论是女娃变鸟、还是向杲化虎,那不过是传说与故事而已,怎可当真?
而且就算他白眼狼化身为虎狼猛兽,能够解释它拥有类似于人的聪慧,但也不可能有如此令人称奇的绝杀之技啊----虎狼之类根本没有那个猎杀能力。
那个巫师这次却微微笑道,姑且不管女娃变鸟、向杲化虎是传说也好、故事也罢,要知道任何传闻典故都是有现实基础的。
如果说《山海经》历史太久、《聊斋志异》是小说的话,那么,明末大将袁崇焕可是真人真事吧,为何他的旧部佘氏能够甘冒灭族之险,收殓其头颅而葬之?并且朝庭并未追查此案呢?
《明史.袁崇焕传》对其身受凌迟之刑的后面似有伏笔、欲言又止,但《石匮补录》当中,却对袁将军的身后事交待的非常清楚。
说是袁崇焕受刑当天,刽子手以渔网覆盖在袁崇焕的周身,想要做到行刑千刀而不气绝。
当时刽子手每割一刀,就被围观的愚民们争买而去,和烧酒一块生吞,血流齿颊、十分惨烈。
原本打算行刑千刀,只可惜未过多时,天空一阵昏暗,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一群乌鸦,遮天蔽日、不计其数!
那些乌鸦朝着刑场疾扑而来,对着行刑的刽子手和买肉而吞的愚民们是一阵乱打狂啄,搅得刑场混乱不堪......
刽子手原本切在袁将军身上的利刃,竟然鬼使神差般地割断了袁将军的喉咙,让他不再忍受非人的折磨!
要知道按照大明律法,未满行刑刀数而让犯人断气,刽子手就要与其同罪重罚;而现场监斩官一并有罪。
所以乌鸦散后,当时的监斩官和刽子手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为了避免祸及自身,所以就权当袁崇焕仍未断气,继续执行凌迟之刑。
但是,他们那些人已是胆战心惊,匆匆忙忙应付了事,故而正史《石匮书》曾记载说,行刑之时,速度之快令人匪夷所思,“顷刻肉已沽清......”
后有高人解释,说是那些扑天盖地的乌鸦,全是当年跟随袁将军浴血沙场战死的英魂,知其旧主将难逃一劫,虽无力对抗,却又不忍看到他身受千刀、惨绝人寰,故而英灵附在乌鸦身上,解救故主于痛苦之中。
因为有此异象,那些监斩、行刑之人心知不对,连忙应付了事,将袁崇焕的头颅遗骸弃之不顾、匆匆而回。
所以尽管袁将军的旧部佘义士甘冒灭族之祸,偷走了袁崇焕的头颅遗骸,进行秘密安葬,亦是没有人敢揭发上告,上面的官吏们也怕鬼神报复,而不再追究此案......
尽管巫师再三强调,不但鬼怪妖邪能够附在人的身上作祟,而且人的灵魂也能够附在飞禽走兽身上,完成他未完成的心事,我们却对此不甚相信,只是请他给我们赶找到那个祸害我们的家伙。
那个巫师还真是法术非浅,他告诉我们说,那个白眼狼的阴魂离体以后,正好不远处有一成年花豹,他就附在了花豹的身上,准备向你们进行报复。
要是这样说,我们倒是慢慢有些相信那个巫师的话了。
因为豹子与虎狼不同,它差不多是奔跑速度最快的野兽,而且能够爬到树上以静制动,等到猎物经过树下之时,黑影一闪,就能咬断猎物的脖子,让对方根本没有反手挣扎的机会。
如果那个白眼狼的鬼魂真的是附在了一头成年豹子的身上,那么它不但拥有了豹子的猎杀绝技与速度,而且又有了人的聪明智慧,当然是厉害非凡------更何况他白眼狼对我们屯子里的情况是十分熟悉的呢!
事情到了这里,我们都开始变得信服那个巫师了。因为只有他所说的那种情况,才有可能造成我们屯子里的祸事不断。
在野兽之中,也只有豹子能够在树上对人或动物一击毙命、咬断喉咙,让人或猎犬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机会。
而且豹子的致命一击,也正是一口咬断对方的喉咙,这与我们屯子里被害身亡的猎人猎犬的伤口,确实是极为吻合。
更让人信服的是,那些被它咬死的猎人猎犬,也正好就是当初追杀白眼狼的那些人,这难道也是巧合吗?
在一旁默默听着、思索着的根叔终于开口了,说是巫师之言分毫不差,世上虽有巧合之事,但绝对没有这么惊人相似的。
除了伤口与豹子所咬的模样类似,而且那些被咬死的猎犬,全部是当时围攻狂咬白眼狼的.......
只是那厮原本就非常厉害,如今不但对我们十分熟悉,而且又拥有了豹子的速度与身手,这可真是不好对付啊!
一般的陷阱诱物,自是不易上它上当;而且它的速度实在太快,要是追踪而猎的话,恐怕根本没法儿撵上它,何况说我们在明、它在暗处呢。
那个巫师说,这种东西在巫术界称之为鬼豹,它不但有人的聪慧,而且有豹子的迅猛,确实是除之不易。
对于有人的头脑之豹,可比长了翅膀的老虎还难对付,当然是不容易打死它。
屯里的老年人开始央请那个巫师,请他无论如何,也要想个法子帮助我们除了那个祸害,否则那个东西神出鬼没的,这日子还真是没法过了。
巫师沉默不语了好长时间,这才犹豫不决地开口说,我本一介巫门术士,最多不过会些法术捉鬼驱邪而已,不像你们那样有刀有枪、能猎虎杀狼的。
所以嘛,一旦出手,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老夫就有因此而丢命的危险呐。
我们当然是拍着胸脯承诺,只要他肯相助,在没有除掉它前,让他住在屯子里面,派几个好猎手全天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