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173节 >

第173节

听了猎姣夫人的一番介绍,我们这才算明白了她的身世。
原来,汉初为了抵御匈奴的侵袭,汉室与乌孙国联为姻亲。汉室除了派出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到乌孙国与其和亲结盟之外,乌孙国也曾派其公主到汉室以全礼数。
而这位猎姣公主,就是乌孙国送往汉朝和亲的番邦公主。虽然汉室对其册封甚尊,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但她由于不服水土,加上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故而久病不治。
由于她生前并未育有后人,所以也就慢慢淹没于滚滚红尘之中。再加上后来汉朝经过韬光养晦、休养生息,最后国力渐增、完胜匈奴,和亲也就没有了必要,以至于史官对其也是着墨甚少。
当然,也有可能像她所说的那样,后世史官对汉史有所篡改;或者是由于我们学识浅薄,没有看到、听说过而已。
而当她撒手归天之时,正值乌孙国分裂大乱,无法回归故土。加上她不愿入土汉室陵寝,故而按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栖凤坡。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没有想到由于栖凤坡地势低洼、再加上江河改道,千年以后竟然成了一汪水乡泽国,也就是这盘龙荡......
虽然她身死之后并未进入皇陵,但她的归宿之地仍是规模不小,而且生前身边的侍奉之人,最后也追随于她。
也许是造化福缘,猎姣夫人的亡灵并未进入轮回,而是一直呆在这座陵寝之内。由于其心肠不错,也就在此安身修行-----这点儿和老酒鬼有些相似,都是不愿再为人身,而是直接在阴朝修真悟道!
经过千年修行,猎姣夫人总算修为深厚、颇有法术。这盘龙荡的大小精怪之物,见其法力高强而又不性残贪杀,故而纷纷投到她的靡下------这其中就包括那位姓方的汉子!
............
听那猎姣夫人讲到这里,我们总算搞清楚、弄明白了她和方姓汉子的来历。这也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迷惑:怪不得方姓汉子虽然道行非浅而不愿意动手伤人呢!
只是,像猎姣夫人这种身份的人,又有道行在身,为何还会在乎区区一件琉璃盏?并且派出手下之人大费周折的诈骗到手呢?
要知道她出嫁前贵为公主,出嫁后位近皇后,可以说是天下奇珍异物,自然不会缺少。并且经过数千年的修行悟道,更不可能为了一件身外之物如此煞费苦心!
或许是见猎姣夫人和言悦色、平易近人的缘故,邢四海慢慢地也就不再紧张拘谨,最后竟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猎姣夫人深鞠一躬,非常恭敬地说:“小民邢四海,见过夫人!请问,请问小民的那个琉璃盏,能否请夫人开恩赐还?”
“不必如此多礼,”猎姣夫人微笑着说,“那枚琉璃盏,你只知道是你祖上所传,但是你可清楚,它的来历么?”
“来历?听家父生前说过,是大清康熙帝赐给我家先祖的。”邢四海老老实实地说,“至于康熙帝是从哪里来的,小民这就不清楚了。我想应该是番邦的进贡之物吧!”
“呵呵,那件东西虽然是由后世帝王转赐给你家祖上的,但它实为本夫人带到中原的嫁妆!”猎姣夫人说,“而且那种琉璃盏,本夫人当初带到中原时,本是一套九个,现在也只有七个在身边。这样吧,我把她们叫出来你瞧瞧再说!”
然后,猎姣夫人只是轻轻一唤,就从后面袅袅娜娜地走出来七个身着异服的妙龄佳人。她们一个个走到猎姣夫人面前,纷纷弯腰施礼。
猎姣夫人点头挥手,让她们退了出去。
“怎么样,想必你已经看清了她们,对第三个应该感到眼熟吧?”猎姣夫人道。
“这,这,真像,她真像小民那枚琉璃盏中的美人!”邢四海仍是非常惊骇地说,“难道她就是从琉璃盏中走出来的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没错!她正是那被困琉璃盏中千年之久的匈奴公主,”猎姣夫人说,“出于同病相怜之故,本夫人这才想方设法寻找她们的下落,把她们救了出来!”
“咳,打扰一下,”霍排长插嘴说,“请问夫人,她竟然是一位匈奴公主?她又怎么会被困进一枚琉璃盏之中呢?”
“是啊是啊,如果按夫人所说的情况,当时是匈奴强,而汉朝与乌孙国均较弱,怎么可能会有匈奴公主进入乌孙国或汉朝中原呢?”
“是这样的,当初为了结盟之故,汉室与匈奴均有向乌孙国派出公主进行和亲拉拢,而乌孙国亦曾向双方派出和亲公主。否则本夫人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啊!”
“敢问夫人,您说那种琉璃盏竟然是一套九个?”邢四海问。
“是的,当初本夫人将它作为嫁妆带到中原汉室,自然不可能只带一个,而是完整的一套!只不过沧海桑田、世事难料,我派人找了多少年,至今仍未收得齐全呀!”
通过猎姣公主的话,我们知道了她为何派方姓的汉子弄走那件琉璃盏。
只是她所说的一套九个,另外两个现在何处呢?再者,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匈奴公主囚禁于琉璃盏中长达千年之久?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为何又将我们几个带到此处呢......
背景交待完毕,下章故事展开。感谢订阅支持,顺祝假期愉快!
【第三百四十章】灵物之谜(3)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方姓汉子的主人,不过是这盘龙荡的一条鱼鳖虾蟹年深日久成精而已,没有想到她竟然是一位乌孙国派往汉室进行和亲结盟的猎姣公主,也就是千年以前的一位王妃!
并且通过猎姣公主的一番讲解,让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当猎姣公主得知,当年她从乌孙国带入汉朝的那套琉璃盏中的一枚,竟然就在这盘龙荡渔民邢四海手中的时候,就派手下的一个水族精怪化作中年汉子,自称姓方,想要找邢四海商量重金赎回之事。
只是那个姓方的汉子托梦试探着,试图与邢四海相商,以金银珠玉之物换回那枚琉璃盏,却没有想到邢四海非常固执,把那枚历代相传的琉璃盏,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宝贵。
无奈之下,方姓汉子这才剑走偏锋,用了那套不甚光彩的手段,逼迫邢四海交出了琉璃盏。虽然他实际上未曾伤害邢四海的家人,也付出了一枚大珠作为代价,但毕竟不是公平交易、让人口服心服。
而邢四海正好碰到了我们,这才引出如此多的旁枝杂事。
那番邦美人琉璃盏,竟然是当年乌孙国的大国师采用巫门大法,将匈奴的一位公主与她的侍从们的灵魂囚困于一套琉璃盏之中,这才形成了那套非常诡异奇妙的酒具......
听猎姣公主讲到这里,刘老大非常疑惑地问道,就算是千年以前的乌孙国大国师有那个法术异能,可以将人的魂魄囚困于琉璃盏之中,但困在琉璃盏之中的她们,怎么可能感知酒的好坏与是否有毒呢?
猎姣公主解释说,匈奴之人,世居严寒大漠,以肉为食、以酒当茶,用来抵御严冬酷寒,是以她们颇懂酒道-----况且酒之淡薄醇厚,自有精华蕴藏其中,这点儿并不难以分辨。
至于她们为何能够知晓酒里面是否有毒,则是因为琉璃盏在烧制之时,里面加有白银之粉,一旦遇毒就会呈现黑色。虽然极其轻微、常用人难以看出,但颇懂酒道的她们却是目光如炬、了然于胸。
另外,她们之所以在里面一呆千年而且并不敢违逆当初的誓言,则是由于大国师的巫术使然,使她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担心如果违逆就会被大国师送于地狱、并且累及家人......
不管猎姣公主所讲的是真是假,对我们来说已经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但知道了方姓汉子的身世之谜,而且连他的主人猎姣公主亦曾见到,并且明白了他为何巧取邢四海的传家之物。
所以听到这里,刘老大就起身道谢,准备告辞。
猎姣公主挽留说,你们除了那些琉璃盏之外,不想听本夫人给你们讲些其它东西么?况且你们并不是无意中闯到这里,而是本夫人故意如此安排的.......
我们只能再次坐下。猎姣夫人说的不错,以她的修为与方姓汉子的法术,我们几个绝无可能是冒然闯进来,肯定是她故意将我们引到此处的------况且以她的身份、地位与道行,怎么可能让几个士兵随随便便进入她的洞府陵寝?
只是,猎姣公主这个千年以前的王妃之灵,煞费苦心地将我们请到此处,究竟有何打算呢?而且她竟然说是除了琉璃盏之外,好像还有什么重要之事讲给我们听一样。
看来除了请神容易送神难之外,还有好奇入洞难脱身之说!
反正是没有她的同意与派人领路,估计我们应该不易出去,所以我们干脆既来之则安之,安心静坐,瞧她到底想要干些什么。
刘老大非常客气地说,公主有何见教,敬请直言就是。
猎姣公主说,那套琉璃盏一共九枚,皆是她当年带入中原的。如今已经找到七枚,尚有两枚流落在外。近来她感知到,剩余的两枚若不及时找回,就有可能一去不返、再也不会出现在华夏故土上,这才想要麻烦我们,帮她找回剩余的那两枚璃盏......
这不纯是胡扯吗?我们拿的是国军的饷、吃的是国军的粮,而且已经离营这么长时间了,需要的是马上回去,而绝对不会是帮一个死去千年的亡魂找什么东西!
而且,猎姣公主的道行法术我们不清楚,但她手下那么多的水族精怪,肯定是数目众多、道行非浅,至少像那个姓方的汉子,就完全可以替她寻找那两枚琉璃盏,怎么可能用得上我们呢?
不出所料,刘老大听了猎姣公主的话,立即起身表示军务在身、身不由己,没有长官的命令,恕难从命,还请公主多多包涵等等,非常委婉而果断地拒绝了。
猎姣公主好像早就知道我们不会答应接手一般,仍是不动声色地说,这个,她当然知道。只是这普天之下,从来没有白用人的,她自会以厚礼相赠。
厚礼相赠?哈哈!对我们来说,纵使你给我们金山银垛,我们也得向上交公,自己得到的仍然只是赏赐与嘉奖而已。更何况她一介千年亡灵,能够给我们什么厚礼呢!
见我们仍然无动于衷,猎姣公主胸有成竹似地说,相信我们会对那件厚礼深感兴趣的!
真是可笑!想当初,我们几个发现了红巾军的金库宝藏,也不过是换来了一纸嘉奖、一枚奖章,难道她还会给我们什么更值钱的东西么?要知道当年她虽然贵为公主、王妃,可以说是赐金如土,但往事成烟,现在的她没有帝王在身后撑腰,那可是江河日下、今非昔比了。
但是,猎姣公主将那件厚礼只轻轻说出了两个字,我们就全都愣住了-----因为那两个字不是金银珠玉、珍宝奇玩,而是“军功”!
作为军人,再没有什么比立下军功更重要的了!每个士兵心中都有一个将军梦,而通往将军宝座的台阶,就是一个个的军功!
看来这个猎姣公主果然厉害,她知道一般的金钱等物无法让我们违反军令替她卖命,故而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东西。
只是,她能让我们立下什么军功呢?
刘老大再也没有立即告辞的意思,而是非常郑重地问道,请问公主,寻找琉璃盏怎么可能与军功二字挂上钩呢?
猎姣公主仍是胸有成竹似地说,因为那两枚琉璃盏,现在已经落入了东洋敌酋的手中,不日即将起运海外,到时候就像东流之水一样,一去不返了!
原来,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四处烧杀掳掠,搜刮了无数的金银珠玉、古董宝物,全部偷偷运回到他们东洋老家。而近来准备起运的一批宝物之中,就有猎姣公主所说的两枚琉璃盏......
不过,根本不用猎姣公主提醒,我们也是知道的。他们小日本在中华大地上别说将金银宝物运回东洋,就连俘虏民夫都运回日本了。这点儿已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办法而已。
见我们仍然无动于衷、毫不动心,猎姣公主就告诉我们说,这次他们起运的一批宝物之物,除了她的两枚琉璃盏之外,尚有许许多多价值连城、绝无仅有的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再也不可能重回华夏!
霍排长见猎姣公主说得如此郑重,连忙请教,那批即将被日军运往东洋的宝物,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猎姣公主回复说,不计其数,聊举一例吧!汉时张子平(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你们可曾听说过吗?
哈哈,就算我们再孤陋寡闻,也不可能没有听说过那种近似神物的东西啊!只是听人曾经说过,那种候风地动仪,在张子平死后不久,已经被朝庭下旨损毁、不复存在,怎么可能会被小日本掳掠到手呢?
后来在各朝各代出现的候风地动仪,全是后人仿制而已,根本半点作用也没有------不是误报连连,就是真正有地震发生时,它却毫无动静。
难道猎姣公主所说的,小日本这次所掳掠的宝物之中,就有一座候风地动仪不成?
再说,真正的候风地动仪,早已失传千年,而后世的仿制之物,又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还要它干什么?
刘老大将我们的疑问向猎姣公主说了一下,表示现在正值乱世、人命如草,我们怎么还能顾得上金银宝物呢,这不是重物轻人么?况且那座候风地动仪,相传早已毁于近两千年的汉朝,后世的仿制之物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等等。
猎姣公主没有直接回答刘老大的问题,反而说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话,你们知道汉室为什么会毁掉那座候风地动仪吗?为什么后世之人千百年来仿制无数,均不能达到张子平所做的候风地动仪的水平?
这个,我们确实并不清楚!所以你看看我、我看看他,最后又将目光集中到刘老大身上。
一向见多识广的刘老大,这时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因为我们也曾听私塾老先生讲过《后汉书.张衡传》,说是那本书上详细记载有候风地动仪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但后世之人照其所说仿制的地动仪,根本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反而那些野史传说,对那候风地动仪的下落说得有声有色。说是张子平死后,那座候风地动仪在夜间嗡嗡作响、如泣如诉,而且后来陇西再次地震时,它竟然失灵不报。
当时的庙堂重臣,认为张子平的候风地动仪,是为不祥邪物,主人死后竟然嗡嗡作响、如同鬼泣。故而上书请求回炉铸币、以灭其灵......
猎姣公主见我们一个个迷惑不解的样子,就告诉我们说,那架张子平的原始候风地动仪,确实在汉朝已经损毁,化作了一堆铜板。《后汉书.张衡传》虽然对其有过专章描述,却只知其表、不得精要,故而照它所说的进行仿制,当然与当初的候风地动仪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张子平当年早已料到此事,心里明白在他归天之后,朝堂之上的那帮奸佞宦官们,一定会对其大加污蔑,甚至蛊惑圣上损毁候风地动仪。
所以他在《灵宪》一书之后,又拟一本《灵宪训诂》,非常隐晦地记载了候风地动仪的制作方法......
这种古籍当然不能被小鬼子给掠夺走了!
所以听猎姣公主讲到这里,刘老大立即表现得热切起来,忙问猎姣公主,此书现在何处?那批即将被运往东洋的宝物之中,除了这本古书,还有什么其它重要的东西?
猎姣公主说,那些东洋鬼子,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洗劫库府、掳掠百姓,挖坟盗墓、掘地三尺,许许多多或藏于官、或藏于民的奇器灵物、稀世之珍,都在其中。
除了她所举例的那本张子平遗作之外,尚有很多令人咋舌的东西。失去的城池还有机会收回,而那些古籍灵物,一旦失去或损毁,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见天日!
我们几个相视而笑,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那些东西从小日本手中重夺回来,肯定是比收复山南州还要重要得多-----这份军功自是不小啊!
还没有等我们答应接手呢,猎姣公主一番话更是让我们喜不自胜!
因为猎姣公主说,近段时间,小日本就会将那批宝物运到离此数百里外的一处秘密机场,而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潜入机场附近,炸毁那些飞机,迟滞他们的运宝行动,从而留下充足的时间,让猎姣公主的手下精怪们,配合我们夺回宝物。
而且猎姣公主已经料到,如果我们能够炸毁那些飞机,小日本一定会改走水路,将那批宝物装船海运至日本。
猎姣公主手下的那些精怪之物,虽然道行不浅,能够幻化人形,却是不能在陆地上兴风作浪、大显身手,更不可能从戒备森严的日军手中夺回那些宝物。所以这才设法想要得到我们的帮助。
如果由我们从中相助,炸毁那些飞机之后,逼迫小日本改走水路,那么它们就可以在水中兴风作浪,夺回宝物、溺死日军......
而对我们来说,炸毁日军飞机与夺回宝物两件事,只要做成其中的任何一件,就算是立下大功------我们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刘老大立即问猎姣公主,小日本的那个秘密机场,到底建在何处?是否有日军重兵驻守?怎样才能够顺利偷袭成功......
猎姣公主告诉我们说,那座秘密机场,就建在离这盘龙荡三百地左右的一片原始密林之中。因为位置十分隐秘,故而并没有什么大量兵力驻守。
猎姣公主所说的那片原始密林,我们是有所了解的。它距离山南州至少有三百多华里,而且处于沦陷区。虽然森林中的秘密机场可能没有多少日军拱卫,但沿途却是有数只劲旅驻守,要想派大部队强行攻击,自然可能性不大。
像那种密林重地,最适宜派小股精兵进行偷袭,不但不易惊动沿途日军,而且也会让秘密机场的守军大出意料、措手不及,从而更易成功!
当然,偷袭日军的秘密机场并炸毁敌机,绝对不是我们几个人可以办到的。应该派遣差不多一个营的兵力,携带重武器悄无声息地昼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那片密林。只要进了密林当中,差不多就算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