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涅槃 > 第11节 >

第11节

“有这么严重吗?”我苦笑了一下,现在这个状态,我还能跑去跟谁乱说。
“那是,不死鸟。”老神棍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很庄重,很认真:“不死鸟。”
“不死鸟?”听到他的回答,我虽然还没有具体了解这种鸟,但武胜利曾经讲述过的一段话飞快的闪过了脑海。西周鸟喙鼎,还有大雁坡出土的那些青铜炉子里面,都有已经干透的鸟粪,武胜利当时就说,鸟粪来自一种很神奇的鸟。
“就这么三两句,肯定是解释不清楚的,你也听不明白。”老神棍道:“我年纪大了,脑子有时候不灵光,过去听过的事情,想很久还不一定想的起来。”
“这些事,你既然知道,可能会忘掉?”
“岁月不饶人嘛。”老神棍一脸褶子全都聚在一起,笑的相当欠抽:“你稍稍表示一下,说不定我就想起来了。”
他就是这个毛病,很贪钱,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顺便揩油,不过好在他也有底线,不会狮子大张口,每次给个一二百块就已经很满足了。
果然,我给他拿了二百块之后,老神棍马上变的神采奕奕。我回头看了看,青青呆在原地,望着那边出神。
“钱你拿了,事情赶紧说一说。”
“说起这个,要扯很远很远。”老神棍又嘬了口酒,道:“你知道周穆王吗?”
“怎么可能不知道。”
老神棍所说的周穆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君主。历史,本来就是由很多正史和野史参杂而来的,据说,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活了一百零五岁,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不过我在所里工作的时候,接触的相关文物资料相当多,在目前出土的所有西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纪年,最多只到三十四年。
周穆王最富传奇色彩的传说,就是他曾经用八骏神马为御驾,率军西征,据说还见到了居住在昆仑山的西王母。当然,研究历史的人都有相应的鉴别力,说周穆王活到一百零五岁,这个谁也不敢轻言就是伪史,但说他在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这就铁定是民间神话传说了。
同样,周穆王以八骏神马御驾西征的传闻,也很难被最终确定。根据有些人的分析和见解,西征这回事,肯定是有的,不过目的地并不在昆仑山,要征讨的敌人也不是西王母,周穆王当年西征的最终目的地,估计应该是在里海和黑海之间。
不过同样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历史上首次被正史所记载的东亚与西域相互沟通交流的事,是张骞出西域。在周穆王时代,无论交通工具还有沿途路况,都不适合进行长途跋涉,要知道那个时候周朝跟周边几个少数民族的关系相当差,冒然离开国境,一旦被发现,十有八九会挂在半道上。所以,《周本纪》中,对周穆王游西域这件事情,只字未提。
“他肯定是去过西域的。”老神棍摇头道:“你过去看到的历史,那只是你看到的而已。”
我一怔,老神棍突然就变的很稳重,他说的话,分明是在告诉我,我过去所看到的历史,或许并非事实。对于这些,我也不打算辩驳,历史这个东西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真真假假,除非当年的当事人能站出来说句话,否则,后人是无法完全确定某件事情就是某个样子的。
“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我说他去了,肯定有足够的依据,不解释,你懂的。”老神棍接着道:“你不要以为周穆王活了一百多岁是空穴来风。”
周穆王当年的西游,肯定被后人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周朝的国力远不足以彻底平定四夷,能保住本土不被骚扰已经是很让人庆幸的成就了。所以,周穆王当年的出行,称呼为游比较合适,跟西征完全搭不上关系。
而且,他的出游是秘密的,知道的人并不多,在当时,这可能是个绝对没有流传出去的秘闻。只不过千百年之后,一些相关的文物相继出土,带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周穆王出游的目的才浮出水面。
“他为了找一件东西,很神秘的东西。”
周穆王要寻找的东西,或许只有他一个人清楚,当时的随行者也只知道,王上是要找什么玩意儿,但具体是什么玩意儿,下面的人就一无所知了。直到出游结束,所有人回来之后,这东西是否被找到,还是个未知数。
“这个问题没人能解答的出,除非现在去问问周穆王。”老神棍蹲在地上,一手拿着烟,一手慢慢揪着下巴上的胡子,道:“不过嘛,我觉得他就算没能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但至少有点收获。”
“什么收获?”
“这个留到后面慢慢说。”老神棍道:“现在先说那种鸟。”
刚才我看到的那种通体金黄的鸟儿,是异种,出产自古西域地区,周穆王在出游的途中得到了几对,这种鸟的寿命比人要长很多。古代人对于长寿之类的事情都非常感兴趣,周穆王肯定也深入挖掘了这种鸟长寿的原因,并且得到了相当的结果。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老神棍说周穆王活了一百多岁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长寿的原因,肯定和这种鸟有关。
但是这种鸟的生命力好像跟寿命完全不成正比,被捕获之后,就变的非常脆弱,在周穆王回来之后,得到的几对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饲养,还是一个从西域随他回来的当地人告诉他,这种鸟不会受任何人的拘束,要么就自由的活着,要么就死去。周穆王听从了这个人的意见,放掉了最后两对鸟。
那两对鸟最后肯定是活下来了,而且成为现在能够找到的所有不死鸟的先祖。
我在思考,先不说老神棍到底有没有充足的依据,假设他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周穆王西游的目的,我想应该很明了,他是一个帝王,他想在王位上坐的更久,所以我觉得,他出游西域的目的,应该是寻求长生之道。
我把自己的推论跟老神棍说了,他听完就摇头,神秘兮兮的一笑,道:“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第二十三章 长生观
“没有那么简单?”我感觉有点无法理解,古代人,尤其是帝王将相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非常迫切,那应该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如果说周穆王西游的真正目的并非长生,那么就让我真的猜测不透了。
因为周穆王西游的真正目的被他本人隐藏了,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带回来的不死鸟混淆了后人的视听,绝大部分人都自然而然的认为,周穆王是在寻求长生之道。长生不老,对于任何人的诱惑都非常的大,所以,那种由周穆王从异域带回的异种不死鸟,就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但是不死鸟的警惕性非常之高,而且它们隐居的地方相当偏僻,有时候,有人费尽周折终于在某个地方意外的遇见了不死鸟,可还没等真正靠近,鸟群就已经飞走了。尤其是最近这一二十年期间,不死鸟几乎绝迹。
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的确有人出于各种原因,或许是费尽心机,或许是很意外的巧合,捕获并且研究过不死鸟,他们并不知道当年的周穆王是用什么手段从不死鸟身上得到了漫长的寿命,然而在这个过程里,不死鸟鸟粪的作用,被意外的挖掘出来了。
果然和我想的没错,武胜利所说的那种很神奇的鸟,就是这种通体像黄金一样的不死鸟,鸟喙鼎以及青铜炉里的结痂物,其实就是不死鸟的鸟粪。
“鸟粪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其实你应该知道的对吧?”老神棍顿了顿,说到这里时,他可能回想起不久之前才彻底死去的陈老,语气中有点点唏嘘。
“恩,我知道。”我也一阵伤感,这么短时间里,我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物是人非,恍然中好像做了一场并不真实的梦:“别的事情,能再告诉我一些吗?”
“有什么不能的。”老神棍咧嘴笑了笑,又叹了口气,道:“当年吧,我跟老伙计约好的,有些事情一辈子都不可以再对谁说出去。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些事一辈子都没有个答案。他把那些东西托付给你,让你交给别人,其实,他肯定也有想过,要是你永远都遇不到那个人呢?那些东西,无形中也算是留给你的。假如你也因为这个耗费了一辈子的时间,那么东西还是要传递下去,所以,有的事,他临死前来不及说,我会告诉你。”
说到这里,我猛然想起了这次来到荒山的最主要的目的,变脸人,青青的戏法,谜底就在不远处的荒山中。我又一次看了看青青,她很安静,可能知道我跟老神棍在说事情,一个人站在原地。
老神棍接着讲了下去,不死鸟鸟粪的作用被意外发现之后,一直流传下去,这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前赴后继一代一代的进行研究。当然,这些人并没有想的那么多,他们只追求可以活的更长久,甚至跳脱自然的生死规律。
“他们,还有你,可能意想不到。”老神棍道:“长生不死,并不是最神秘的事情。”
周穆王事件,可能最初就是从不死鸟引申出来的,在西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也没有谁发现事件中的破绽,或者说穆王西游的真正目的。一直到了西汉时期,很多隐情随着盗墓的猖獗而被披露出来。
西汉时期距离穆王时代已经算是非常久远的了,当年的当事人早就烂成了一捧灰,所以信息大多来自书面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是非常重大的发现,在某个固定的范围内引起了相当的震撼,不过可惜的是,在汉武帝时期,一些了解内情的人包括资料,都在接连而来的宫廷斗争引发的混乱中被毁灭了。
这个事情,又一次沉寂了下来。
让事件再一次展露出来的,是一个组织,或者说一个团体,那个团体,叫长生观。
长生观原来是东汉五斗米道的一个分支,在五斗米道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和波折,物以类聚,渐渐的,长生观成为五斗米道里面很独特的一个分支,他们的成员从来都没有什么政治目标,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传说中的长生不死。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生观完全脱离出了母教,成为一个特殊又隐秘的团体,他们的母教是道教,但到了后来,所收纳的成员并不局限于道教之内,只要符合标准的人,都有机会加入长生观。那么多人共同拥有一个目标,就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行事计划,就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样,团体内出现了阶级。
长生观的人不断的寻求各种各样可能长生的方式和手段,在这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中,随着更多的古物以及资料的出土和被挖掘,长生观的人敏锐的发现了穆王西游中的破绽。他们发现,长生不死,并不是周穆王西游的真正目的。因此,长生观的行事宗旨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长生之道,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但同时还在深入的研究,周穆王当年远游西域,究竟是要寻找什么。
这个研究过程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期间肯定发生过很多很多后人无法得知的隐秘。可以说,长生观,应该是知道内情最多的一个团体。
“这离我们,是不是有点远了?”我插嘴问老神棍,因为听他的讲述,我始终觉得是在听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
“千万不要这么想。”老神棍抖抖肩膀,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道:“我可以保证,长生观这个组织,一直到现在还存在着。”
我不能保证老神棍说的全部都是真的,不过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破绽。他说,当年大雁坡首次挖掘出的那个古怪的巨大的房子里面数十具尸体,可能全部都是长生观的成员。他们都有经过特殊炼制之后可以长久保存的不死鸟的鸟粪,这种鸟粪能让他们从死亡中暂时挣脱出来一段时间,就和武胜利还有陈老一样。
“我想知道,这些人在死去之后,专门聚集在一个地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促使他们这么做?”
“肯定有的,只是现在吧,还搞不清楚。”老神棍道:“尸体聚集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在那个大屋子乃至下面的地洞里,有很多复杂的纹路,现在为止,可能还没有人知道那种纹路的作用。这个事情,估计还有人一直在查,除了大雁坡之外,别的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你看看这个吧。”
老神棍取出了一张照片,他说这张照片最初是谁拍摄下来的,已经无从得知了,承载照片的相机是在西北地区的一片戈壁滩上被意外找到的,估计相机的主人当时遇到什么紧急的情况而把相机遗失了。
我拿过那张照片,拍摄环境应该是在一个很黑且很广阔的地方,在闪光灯的作用下,照片主场景内的一切都拍摄的非常清楚。我看到了照片里面的地面上,布满了一道一道扭曲的没有规律的纹路,隐隐约约中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图案,在这些纹路的正中央,静静躺着一个人。
我分辨不出这个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他躺在纹路的正中央,就好像在熟睡一样。他的年纪估计很大了,胡须花白一片,他没有头发,看上去就好像一个老和尚。
“这个人是谁?”
“不知道。”老神棍摇头,从我手里拿走了照片,道:“只是想告诉你,大雁坡那种情况,不是特例,照片上的人是谁,不是很重要,必然跟长生观有关系。”
“除了这些情况呢?还有没有别的了?”
“下面要说的,才是最紧要的重点。”老神棍道:“鸟喙鼎铭文。”
鸟喙鼎铭文到底是什么东西,老神棍也不知道,但他一直怀疑,这些晦涩的铭文,就是周穆王西游之后带回来的。铭文的数量很多,可能先后都被铸到了青铜鼎上,包括大雁坡地下那尊石鼎上的铭文,跟鸟喙铭文同属一类。这样的铭文最早就是由长生观的人在整理发掘。
“可能吧。”老神棍道:“秘密,都在铭文里面,但是,没人看得懂。”
“也不见得。”我在心里暗暗反驳,鸟喙鼎铭文的确很晦涩,但至少,当年陈老的妻子在解读过程中肯定有收获,只不过没有来得及说出来而已。而且,武胜利在吃了不死鸟的鸟粪之后,不止一次的央求我给他鸟喙鼎的铭文,如果他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不会跟我要那东西。
“这个事情,很可惜啊。”老神棍感慨道:“有时候机会就在眼前了,但差那么一丁点。”
“怎么说?”
“你还记得大雁坡那座古怪的大房子里,曾经找到一具好像还未死透的尸体吧?”
“记得。”我点头,这是陈老亲口告诉我的,四十多具历朝历代的尸体里面,有一具还带着明显的生命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的。
第二十四章 栖息地
在当时那绝对是个让人无比震撼的发现,可能队伍里的人尚且没有真正意识到那具“活死人”的意义,把它带出来之后进行了人体常规的急救,然后就放在营地里,等着上面派人过来接收。
在这个期间,队伍深入到大雁坡的地下,继而发现了那尊石鼎,石鼎上复杂的铭文一下子难倒了所有人。也就是在此时,那具“活死人”竟然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简单的急救措施产生了效果,明显有复苏的迹象。
当时队伍里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可能就是那些铭文了,几个人围着那具像是要复苏的“活尸体”,拿着石鼎的照片,在他面前晃动了几下,匆忙的追问,这些铭文到底是什么意思。
活尸体的眼珠微微转动了一下,他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人了,因为特殊的原因和手段苟延到这个时代,完全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他仿佛没有拒绝回答问题的意思,那双死气沉沉的眼睛里有一种乞求,可能他还想活下去,想让周围的人救他。
“他怎么回答的?”我问道。
“他就说了一个字,然后死掉了。”老神棍道:“他可能想说出来,但没有机会。”
活尸体说了一个字,那是“事”字的谐音,汉字里发这个音的字有很多,没人知道他说的具体是哪一个,是,事,世,市,石,试?
说完这个字之后,活尸体彻底死透了,又给在场的人丢下一个大难题,他们试探着分析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果断的放弃,因为仅凭一个字,根本就分析不出什么。
老神棍觉得可惜的,就是当时队伍里的人对这具活尸体重视程度还不够,如果一发现就给予完善的保护和治疗,说不定能让他再多活几天,得到更多的线索。
“这个事情是不是说明,长生观的人对于鸟喙铭文,有一定的了解?”我问道。
“应该是的。”老神棍道:“不过从南宋之后,长生观彻底转入了地下,他们肯定还存在着,不过却是以一种很隐秘的方式存在。”
长生观在发展和持续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合作者,古代人对长生的渴望尤甚,所以合作者大部分都是当朝的皇室成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北宋时期,应该是长生观发展到了巅峰的时代,他们先后取得了宋朝皇室还有西夏皇室的部分支持,势力空前壮大。
西夏给予长生观的帮助最大,在王室的支持下,长生观的成员修建了一座规模在当时来说算是宏大的寺庙,是这个团体临时的基地。
“这座寺庙,现在还在?”
“早就毁了,只剩下遗址。”老神棍看着我的表情,跟着道:“不过你也不要想着打它的主意,普通人根本接近不了。”
长生观几乎伴随了西夏一朝的兴衰起伏,在西夏灭亡之后,长生观也跟着销声匿迹。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再没有正式的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这个团体是不会轻易的就毁灭掉的,那么多年不断的追寻和探索,他们必然挖掘出了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秘密早已经不在长生的范围之内了。也就是说,当年周穆王远游西域所收获的一切,基本上都被长生观这个团体继承了下来。
“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老神棍犹豫了一下,有点欲言又止。
“该说什么,你就说啊,反正已经说了那么多了。”
“其实吧,我一直都在怀疑。”老神棍道:“我怀疑老伙计的死,跟长生观,有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隐形的凶手,是长生观做的手脚?”
老神棍摇摇头,不能完全确认下来,他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长生观的人,他的怀疑只是来自自己的直觉。不过我冷静一下,就觉得他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说长生观继承了周穆王当年西游之后的收获,那么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关系,不愿意再让别的人触摸这些。鸟喙鼎的铭文就是周穆王带回来的,当陈老接触到了这个之后,意外发生了。
“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了,记住,别再对别人提起来。”老神棍又嘬了口酒,摇摇晃晃的站起来,继续朝小山那边远望。看样子他很想跑过去看看,但是不死鸟栖息在山顶,灵敏异常,只要我们靠近,肯定会惊动它们。
我跑到青青身边,在我和老神棍私下交谈的这期间,她的情绪似乎已经恢复平稳了,当我站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转头对我道:“要不要到山顶去看一看。”
“能过去吗?”
“能的。”青青笑了笑,伸手在我面前晃了晃,道:“我的戏法,就是在那边学来的。”
“那我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