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地藏尸踪 > 第63节 >

第63节

唐剑亭意犹未尽地端着茶杯,小蓝捧着托盘走到桌边,半蹲下来将一个酒壶和两只杯子摆到了桌上。“先生,你要的酒。”
唐剑亭贪婪地闻着扑鼻的酒香,道:“这是二锅头?”
“不是,”白夜抬头一笑,“是一壶女儿红。”
唐剑亭嘴巴张着没合上:“女儿红?”不是古装电视剧里,那些去客栈的人肯定要喊一句“老板,来坛女儿红”的经年不变的台词?
他盯着桌上小小的一个酒壶,这种醇烈的香气是做不了假的,问白夜:“你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因为这也算是古董。”白夜答道。
小蓝握着酒壶的把手,为两人面前各自斟了一杯酒,然后她就放下酒壶,端着托盘离开桌旁,慢慢走回了店里。
唐剑亭看着她的背影又是失神片刻,已经深秋,她还穿着一件深色盖脚的长裙,转身时裙角就微微飘起来。
白夜状似不经意地问:“看什么呢?”
唐剑亭转脸看着他:“白夜,她是你什么人?”
白夜像是顿了顿,淡淡道:“不是说了,她一直帮我照看着店。”
唐剑亭显然有点疑惑:“那就是店员?不会吧……她叫你先生,看着不像啊。”
白夜一下就知道唐剑亭误会了,忍住笑道:“‘先生’这个称呼用在哪里都可以,她叫你先生也可以啊。”
唐剑亭撇了撇嘴,他倒是想呢,可是人家不叫啊。
抬手端起杯盏,喝了一口酒,顿时,唐剑亭瞪起眼,脸上出现极度不可思议的表情,良久才微微张开嘴,听见他深深吐了一口气。
“这酒……”
“是否极美妙?”白夜笑着替他接了一句。
唐剑亭喟叹:“美妙,的确美妙。你这酒是怎么酿出来的?配方是什么?”
白夜道:“不是说了这是古董,不是我酿的。”
“你就扯吧,反正吹牛也不用花钱。”唐剑亭明显还是不信,倒也不能怪他,他还真的从来没听过酒也能当古董卖的。
白夜也没有再解释,握着酒杯慢慢喝着酒。
三杯酒下肚,唐剑亭竟然觉得眼前有点迷糊了,他一摸酒壶,也已经空了。他隐约明白这酒后劲大,还是不由笑道:“不是说女儿红算是比较温和的酒吗,怎么这么容易醉人?”
白夜笑了:“古人的酒,再温和也是烈酒。你挨不住是正常的。”
唐剑亭仔细看了看白夜,他仍是目光清明,脸上也一片正常。“那你怎么就不醉?”
白夜的眼眸微闪,或许在醉意中看着就有点斑驳:“当然是因为我喝习惯了。”
唐剑亭不怀好意地打个酒嗝:“人家都说,古董上都是埋藏着一段故事的,你非说这酒是古董,那它有没有什么故事?”
白夜微微一笑:“当然有了。”
“什么故事?说来听听。”
白夜道:“这个故事可就长了,如果你要听,非得有个五天五夜才能讲完。”
唐剑亭比出手指头,嘿嘿笑道:“这你不用担心,刘、刘队,刚刚给我放了个大假,一星期!”
白夜听出不对劲:“你怎么了,无缘无故为何放你这么长时间假?”
唐剑亭叹了口气:“别提了,刘队说我状态没回来,给我一周时间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让我别再心不在焉的。”
白夜笑了笑:“那可就是你的不是了,工作中心不在焉,可是要被炒鱿鱼的哦。”
“乌鸦嘴,”唐剑亭瞪了他一眼,“我肯定会调整好的,调整心态一向是我的强项。”
“话说在前头,我这里可没有你住的地方,你要听故事也明天来吧。”看了一下天色,白夜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回去的时候,天确实已经刚刚黑下来,唐剑亭从公交车上下来,就自己往街里面走。远远看见街头,柳桐轩的书摊还在摆着,他心里奇怪,便慢慢走过去。
微微的夜色中,柳桐轩坐在躺椅上,手里正捧着一本书,躺椅微微摇晃,隐隐中,竟像是那遥远时光里,穿着长袖青衫,手握诗经朗朗,名士风流的少年公子。
“小柳还没回去?”唐剑亭出声,打破了四周寂静。
柳桐轩微微睁开眼,看见他,笑了笑:“小唐,是你。你从古董朋友那里回来了?”
听到“古董朋友”,唐剑亭嘴边抽了抽,片刻还是微笑道:“是啊,你还不收摊啊?”
“快了。”
……
“那我不打扰你了,忙着啊。”唐剑亭离开书摊,抬脚往前走。
“小唐……”身后,柳桐轩突然叫住他。
唐剑亭回过头:“什么?”
柳桐轩递过来一本书:“这个给你。”
唐剑亭低头一看,哇,《牡丹亭》。
“这个……呵呵,我不怎么看这类书。”
“那正好拿去看看吧,”柳桐轩轻轻笑了一下,“这书放我这里,常常放在书堆里不小心就弄坏了,正好送给你。”
“啊,那多不好意思。”唐剑亭伸手在口袋里一摸,晕,只有坐车剩下的两块钱了。
柳桐轩的笑容很温和,像玉的光泽般清润:“不用给钱,快去吧,马上看大门的沈伯要不让你进门了。”
唐剑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我走了,你赶紧收摊吧,晚上也比较冷。”
柳桐轩点了点头。
唐剑亭回到家,盯着手里的书看了半晌,片刻,还是将它放到书架上,反正今晚是不会看了。不然他一个大老爷们抱着本牡丹亭,钻在被窝里看得津津有味,那画面想想唐剑亭都觉得老脸发红。
于是洗漱了一番,唐剑亭香甜睡了一觉。以后的几天里,他还真就天天跑去古董店,听白夜说故事去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故事开场
要说女儿红,最远近闻名的,要数洛阳女儿红。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那杏花烟雨,美酒名花的洛阳城内。在那繁荣盛世的年代,骚人墨客最喜欢写的也是洛阳,洛阳牡丹,花中绝色。
明德年间,许多赶考的才子都在洛阳落脚,铅华红楼之上,数不尽的举子文人,江左风流,将洛阳城渲染的一片浮华。
其中有一位最最出名的洛阳书生,姓柳,人们都喊他柳生。这柳生俊朗俏眉,低头一笑那点温柔,回首的潇洒,能把当时女子的魂儿都勾了去。
据说当时洛阳城外有一大片梅林,各色各样的梅花开遍沿途三里的河道上,文人才子们,平时最喜欢到这里游玩,划上一只小舟,对着河岸美景,一不留神就吟出辞藻华章。
那日,柳生也租了一只小船,让船夫划桨,举凡有才气的人都有些怪癖,柳生也不例外,他平日最不爱和一群人厮混在一起,没事总喜欢独自做点什么。这次到城外来,他也是一个人租船出游。
小船行驶到一个河道,这里的岸上,全是那种艳丽的红梅,开遍了几乎整条岸边。枝摇曳摆,红色的花朵如同娇羞的绝代佳人,阵阵微香扑鼻。柳生满眼看到的都是火一样的颜色,不禁有些痴了,“船家,前面靠一下岸。”
船行了一会,船夫举着浆撑住岸边一块,船缓缓停住。
柳生转身给了一两的碎银子,便上了岸,慢慢走进了梅林里。
梅林深处清幽,一条小路通向里面,路上散落着梅花的花瓣,柳生顺着道路一直走向前,忽然他就怔住了。
说起来,柳生这次执意进来梅林,还因为他与同窗的伙伴打了个堵,许多前来此处梅林的人,都说这里有一个仙子,梅中仙。据说梅中仙是个极漂亮的女人,柳黛芙蓉,眼底含情。冲人望一眼都是极尽的妩媚妖娆。
也有人说梅中仙是个妖精,所有看见她的男人都无法再走出那片梅林,因为被她永远留在了那里。
柳生便与同窗的几个伙伴打赌,到来此地一探究竟。
然后,柳生呆住了。他竟然看见在前面的桃花树下,坐着一个貌比西施的女子。那个女子好像脚受了伤,罗袜上泛着点点的血迹。她的乌发从胸间垂下,安然垂在腰间,像是最美的青丝瀑布。
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梅中仙?
女子朝柳生转过脸,一双美目就带着流转的光华盯在柳生的身上,的的确确是国色天香、勾人断魂!
柳生被看得心里开始痴了,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忽然间,就看见女子笑了一下,巧笑倩兮,就像那满树的梅花都卷着最温柔的醉香撞进了他的心田。
船夫在外面,左等右等不见柳生出来,正奇怪呢,忽然就看见柳生的身影从梅花树间出来,一脸失魂落魄地直接登上了小舟。
可是柳生回去就病了,躺在床上整日精神恍惚,别说进京赶考了。这柳生与其他的贫寒读书人还不同,他出生的家里是有家底的,祖祖辈辈也算有些余荫,家境不说大富,也是殷实。柳生从小在家里长大,也算公子少爷了。
眼见公子病了,一干随行的小厮也干着急。不知有谁,就把音信报告给了当家老爷。
柳老爷年轻时做过一方太守,听说这一根独苗生了病,马上着急上火,亲自赶来一看,更是忧心不已。过了几天,见儿子看了几个大夫不曾好转,立刻就命令小厮在城内城外的墙上张了榜,挂出悬赏。
说,只要有人治得了他家柳生的病,便赏金千两。
一时洛阳热闹,身怀医术的人均跃跃欲试。可是原先去的几个郎中大夫,因为滥竽充数,都被盛怒之下的柳老爷轰了出去,第三个去的人更是直接被打出了门。
这一下,没有真本事的人还真不敢去了。
可真本事的人又哪里那么好找,洛阳的挂牌的名医接连都被请去,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让柳生恢复生气的。柳老爷急火攻心,不得已将赏金价码一加再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出三天,门口的小厮就回报柳老爷,说,有郎中上门,肯为少爷瞧病了。
柳老爷一听大喜,一叠声叫:“快请,请进来!”
小厮答应一声,一溜小跑着向门房那里,通传消息去了。不一会儿,门外那里人影闪动,有人过来了。
柳老爷这厢心里大石头放下,安然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可一见到郎中的样子,他就犯难了。
只见小厮领进来的人,并不是什么背着药箱的大夫,而是一个年轻公子,再仔细一看,这年轻公子还特别俊,一张脸不说疯魔万千少女,也是美的不像话。
头发用丝带束了一把,有大半散在背后,穿着一身如雪白衣,看着没有一丁点像个看病治人的郎中,猛一看倒像哪个千古风流人物。
柳老爷一看就有点发怔了,半晌还是问:“公子可以治好我儿……柳生的病吗?”
白衣公子答应的倒是异乎寻常的爽快,眯眼一笑,说:“可以。”
柳老爷一听,只要真有本事,先不管人长得怎么样,赶紧就让小厮领着去看看柳生。小厮欢天喜地,领着人去的路上,问起旁边的公子姓甚名谁。
那公子手里捏着一支桃花流水的扇子,轻轻抵着下巴微笑:“我姓白,你们叫我白公子就行了。”
小厮连连点头,伸手道:“白公子,请!”
白公子倒是不客气,踏进了柳生的房门。房间里到处用芙蓉帐遮着,投下浅浅的一地暗影。他看了一圈屋里的人,便轻轻地对小厮说:“我看病忌打扰,必须让屋中的其他人都退出去。一个都不能留。”
小厮一听谁也不能留在这里,马上犹豫了起来,如果没有人看见屋里的情形,出了任何事,那他们全部人加起来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白公子缓缓伸出扇子,看着小厮的眼睛,说道:“倘若我诊不出你家少爷所犯何病,而原因恰恰是由于你们坏了规矩,你说,到时候又当如何?”
小厮一时被吓住了,白公子那张漂亮带笑的脸就在眼前,他马上扯着嗓门叫出来:“老爷说了,一切听从白公子吩咐,现在都退出去,让白公子为少爷看病!”
狐假虎威,手握金牌令箭的人永远气势压人,小厮一吼之后,房间里伺候的丫鬟仆人都互相看了看,然后慢慢挪动脚,缓缓地向门外走了过去。
小厮自己也不敢多留,看了眼白公子后,便慢慢退出门外,将两扇门都关了。
白公子转过身,看向前面,那红罗纱帐遮蔽住的床榻之上,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影躺在上面。他用扇子敲了一下手心,慢慢地走过去。
来到床边,看见床头有一张春凳,他便坐上去,缓缓挑开了帐帘。
一个文弱书生的脸孔出现在面前,白公子秀致的眉像是挑了一下,挑着帐帘的手没有放下,眸中渐渐有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