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在部队的灵异事件 > 第71节 >

第71节

让我稍微安点心的是虽然训练了一周多时间,可是效果还是看的到的,几乎所有人都能达到最基本的合格标准,不会出现一二个远远拉在后面的情况,至于连队拖油瓶-小胖子憬和,现在已经能匀速跑完全程,勉强跑在及格线内。力量上也基本能跟上和他对搭的吴超班长,起码两个人抬一个桥板,一个来回是没问题的。
再过两天,就要陆训考核了,我觉得也是时候了,决定在晚饭给大家再加点料!吃完饭,看完新闻联播,我走上讲台,望着台下的战士们说“再过几天就要陆训考核了,然后就是下水训练,老实说,我没有任何压力,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不能要求大家一到连队就各方面达标,那不现实。我和指导员聊过了,我们没压力,你们就更别有压力。我今天想告诉你们的是,关于我们这个部队的特点,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离不开日常艰苦的训练,我们的专业训练素以“苦、累、险”闻名,相信不少老兵都告诉过你们,他们去年每天打交道的是成百上千公斤的钢铁器材,一个完整的训练日下来,人均负重高达20吨,行程30公里。你们如果没有好的体质和体能,我想你在部队这几年是不好过的,更何况我们的器材都是铁和钢,弄不好碰碰就是血!你们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专业训练开始后还要再分类,学操舟机的、学汽艇的、学司机的…..你们将来说不定还得参加抗洪抢险等各种任务,但是,你们首先都得顺利先过基础训练和专业共同科目训练这一关!言尽于此,希望你们知道,一切为你们好!”
不知道是这一次讲话起的作用呢,还是大家早就憋了一股劲儿,反正,我看连队的训练自主性比以前强多了,以前总是吹哨集合,现在是到了时间,大家自觉在楼下站队,基本上哨子一响一清人就开动了。
最后一天,也就是周六,我把全连都集合在装备区,这是我让新兵第一次摸装备,从装备装车,卸下,组合,拆解,我让老兵从头演示了一次。反正已经落后进度很多了,我不指望大家能一天掌握很多东西,这些装备都是水上使用的,我想在后面的水上训练时间,基本上是和这些装备打交道,没必要现在就去了解掌握它们。
装备都是新式的,74式,去年的老兵也是刚接触不到一年,也不比新兵强多少,不过今年应该还有全团统一办的培训班,这也是我不着急的一个原因。让大家观摩了一天后,我知道,明天,就要承受暴风雨了。
周日,是预定的初考时间,主要是考核各连队水上作业训练前各项科目的准备情况,团长亲临操场观摩考核,按照编制,我的连是第一个。
体能测试、力量测试,一切都很好,当然,这是大家强化训练的结果,连那个小胖子憬和胳膊上都开始有肌肉了,还能差到哪里去?
整个基础训练考核下来,我感觉在所有连队中,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吧,但我知道专业考核不倒数真是谢天谢地了。
结果其实比我预想的更差,专业训练摸底考核倒数第一!战士们对装备搬运还可以,就是拆解组合非常慢,不奇怪,他们只摸了一天,尖刀连专业训练摸底考核倒数第一,估计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了,我站在台下看团长的脸色,犹如当时的天气一样,一团阴霾。
训练归连长管,我知道剩下就是被叫到台上去交代了,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团长在全团考核完毕后,和台上几个领导说了几句什么,一言未发,甚至也没作总结的离开了。
这得多么生气?我还有心情问了自己一句。
但是马上,在宣布解散后,一个参谋让我到台上参谋长那里报道。我定了定神,走上台去。
不出意外,参谋长虎着脸,看着我立正报告后开始了发飙“我早说你们这些地方大学生不行了吧!没有部队工作经验!没有专业训练经验!现在把尖刀连搞得一团糟!听人说你都没怎么开展陆上专业训练?是这样吗?”
我默默点点头,“王伟啊王伟,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发训练大纲是干什么的?我问你!”
…….
训话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有一些我没记住,不过,我记住了最狠的一句“你这个代理连长我看很快就要被拿掉了!”
第一百七十话离魂记
回连队的路上,我有点失神,我觉得自己其实没做错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只愿意按部就班的工作,而不多考虑些东西呢?所谓的尖刀连,不是一面空旗帜,是要真真正正的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作战单位,而不是让战士天天做些没有意义又提高不了能力的事情。
回到连队后,我也没什么心情,饭也不想吃,一个人闷在房间里,我对这个代理连长拿掉不拿掉倒没有什么所谓,只是有时候我在想,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带兵的时候,为什么得不到支持呢?难道每个连队都要弄得像样板戏一样吗?
正在郁闷的时候,胜熊敲了敲门。“连长,电话找!”
“谁的?说我不在!”
“报告,是特务连毕连长的!”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接吧,毕竟老毕这时候打来就是安慰我的,再怎么样也不能不识人情吧?
“哈哈,怎么样,郁闷了吧?被参谋长猛吊的感觉的如何?”刚拿起电话说了声喂,老毕的声音就迫不及待的传到我耳朵里。
“是看笑话的就别说了。”我没好气的说。
“哟,真急了!哈哈,好吧好吧,别急,我就是想知道你现在的想法,训练大纲不是下发了各单位了吗?我那次不也给你提醒了吗?你怎么还不重视?”
不重视?若不是太重视我会这样吗?我有点恼火。
好在老毕不是外人,我压着脾气给他作了解释,特别指出了现行训练大纲其实不怎么符合医学和运动学原理的情况,老毕吃了一惊,“咦,还有这样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想到过。”
“是啊,那是从没有医生当连长过得情况。其实卫生队早该有相关建议,只是可能没人放在心上。”
老毕久久没说话,过了好半响才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老王,你这次可立功了,说不定团里会因为你重新修订训练大纲。”
我嗤之以鼻的说“不让我回去再做排长都算是对我好了。算了,你的好意我知道了,我还是自己安静待会吧。”不等老毕回话,我压了电话。
人有时候很怪,做什么事情之前总是瞻前顾后的,一旦做了起来,心里反而坦然很多。
既然我为连长,那么我总得为这个连队做些什么,我想起上一任连长离任时说的话,心里一下子想通很多,管它呢,我又不是冲着位置干活,我对得起自己和这个连队一百多号人就是。
心里顺了,思想就想远了,突然,我想到了小熙,不知道她还在不在医院,恢复的怎么样了?看看表,才1点钟,我决定换个便装去医院看看她,搞训练都两周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给老唐打了招呼,我出门径直打了个的来到了医院,上了病房,我就拉着值班护士问道“那个植物人醒过来的小熙出院没?”
护士吃惊答道“你怎么知道有这个人?她出院了,不过,她的床位还挂着。每周她都还来做复查。”
我哦了一声,心里有些怅然若失,说实话,电话号码也没留,怎么找到小熙呢?通过阿黄?我又不大好意思。
不知不觉间,我又来到了小熙病房门口,稍一迟疑,我推开了病房,走了进去,里面没有人,干干净净的病床上叠放着整齐的被子。
我在床边坐了下来,有点发呆,在部队里待一段时间后再回想小熙住院的那段时间,真感觉恍如隔世,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发生了那些事。
说到小熙,我确实得承认我挺喜欢她,但,我又觉得我们似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有这种感觉。尽管我知道,但,就这么错过了一个好女孩,我又有点不甘心。
就这么发呆着,突然,我听到背后有人推门进来了,是值班护士吧?我没有回头,“不好意思,我来看朋友的,她不在,我很快就走了。”
没有回应,也没有动静,来人也没有立即退出去。
我只好扭头说“我马上就走。”
当我刚说完,就发现,是小熙,她正笑颜如花的站在我面前!
那么一瞬间,我有点恍惚,我总觉得是我看错了!可是我再仔细一看,真是小熙,她穿了件米色风衣站在门口,还是有点瘦,不过脸色已经好了很多了!
“你来了?!”她笑着说,微笑中带着一丝恬静。
“我来了。”我反而说不出话。
小熙缓缓走了过来,坐在床边,用手撩了下刘海,对我说道“其实我知道你还会来看我,只是没想到要这么久时间,我今天都差点要退掉床位了。”
我看着她说不出话来,却有阵暖意在心中荡漾。
“你知道吗?”小熙侧着头,眼睛望向窗外,“魂离开身体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在外面飘荡,看到很多,经过了这一次,我发现我对人生也多了好多感悟。”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么活着,要么死去,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状态存在吗?当一个人处于医学意义上的“弥留”之际,他的精神又是什么状态呢,他此刻的意识里有些怎样的内容?这些,你以前想过没有?”
我一愣,还真没想过,虽然我是学医的。
看我不答话,小熙继续自顾自说道“我醒来时就在想,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死去?这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她伸展了手脚,对我笑了笑,“经过这次,我发现,是我舍不得,我舍不得父母,舍不得这个世界,还有,舍不得,我的感情。”
我心里一抖,抬头问她“是你的男朋友吗?我见过他。”
她淡淡一笑,“不是,我知道他想离开我,我在离魂时去看过他,发现他和另外一个女孩一起。在我这段时间,唯一来看过我的男孩,就只有你一个。”她又意味深长的对我笑了笑,我心里又是一抖。
这个,算是暗示吗?
“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她突然问我。
我却心里开始发虚,“我,我,好像知道一点。”
“嘻嘻,你知道什么?”我不敢去看小熙的眼睛。
“哎,其实我现在就想找一个普普通通对我好的男朋友,结婚,陪着父母,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生活,就这么简单!”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腔,听上去,并不难啊,我觉得我可以做到,却听得小熙又轻轻说“王伟,我听他们这样叫你,你,有没有想过不在部队干了?”
我没反应过来,“不在部队干了?那我能干什么?”
“什么都可以呀,或者是来我爸公司帮忙。”
我茫然抬起头看着小熙“我去了能做什么?”
小熙突然眼神变得热切起来,她看着我说,“什么都能做啊,你有没有想过你在部队那么辛苦,还那么累,还有危险,你又有能力,是不是离开部队更好一点呢?”
我愕然的站了起来,“要我离开部队?!”
小熙也急忙站了起来,“是啊,你在部队又不自由又不安全,拿的钱也少,又不能干一辈子,那不如早点出来做个普通人吧!我们一起做个普通人,好好生活,珍惜我们现有的!”
看着小熙,我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诚然,我没想过在部队待一辈子,但我总觉得人吧,既然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就不能中途放弃,就像开车一样,如果你见那条道车少你就插过去,开着开着这条道车少了又开过来,人人都这样,那社会怎么办?
而且我对军人天生有一份敬意,直到自己穿上军装,这份敬意化为了责任,是啊,当兵又累又苦,没钱还没自由,不过,如果都不来当兵,那国家怎么办?总有人要来干这份活吧,如果哪天,部队觉得我没用了,ok,我可以走的毫无愧疚感,但,这时让我主动放弃部队,我觉得我在情理上都做不到。我不是说自己事业心多强,只是,我觉得自己的路总该自己走,如果今天我听小熙的,离开了部队,那,有一天我会不会再听别人的,离开小熙呢?
不,那不是我,老实说,我不是说非得找个貌美如花的女子,也不是说找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女子,我只是希望能找个理解我的女孩,能支持我的事业,而不是,总让我逃避责任和插人生的队。
我看着小熙,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得艰难地动了动嘴唇说“我,我想想。”也许,是感觉到了我的冷漠态度,小熙眼中的热情也迅速退了下去,她默默地看着我不说话,可能,她会觉得我的固执不可思议吧。
两人顿时无话,良久,太闷了,我率先打破沉默对小熙说“你,这段时间好好休息,我回去了。”小熙默默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转身,拉开病房门就要走出去,听到小熙在后面说道“王伟,你,你好好想想,我是认真的!”
我顿了下,拉开门走了出去,出来后,我狠狠吸了口气,看来,终究是没有富家女婿的命啊,我苦笑了下,走出了病房。
(《离魂记》完,下一话《人烛》,爱如风过,逐风之作,明日更精彩!)
新书预告一会儿更新,先给大家点新闻
呃,本人打算开始慢慢起一部新书,这个呢,篇幅不长,20万最多。不过,本人觉得更紧凑更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名字呢,就暂时定为铁血宪兵之缅北惊魂!
内容简介: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从野人山撤回国内,在归途中一队中国士兵遇到了种种诡异离奇事件:数千官兵在丛林中一夜之间全部化为白骨;死去多日的日军居然诡异地打起了埋伏;岩蟒阵无情的吞噬一切生物;食人树在人入睡时悄无声息的消化着人的身体;本文将带你去体会一个死亡、绝望、恐怖的世界、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残酷世界、一个充满了兄弟情怀人性挣扎热血的战争世界........
第一百七十一话人烛(一)
出了医院大门,我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心里在想,这也许算是在不合适的时候遇到了合适的人的结果吧,真可悲,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不知道,这个城市会不会有我的归宿呢?
苦笑了一下,我招手拦了一辆的士,回到了部队。也许是成长了很多,也许是都没开始的缘故,和小熙的分道扬镳并没有让我太伤感,我决定还是回归到工作上去,感情的事情,真是不能勉强,说不定,它明天就会来了呢?这样一想,果然好过很多,一夜无梦,睡到闹铃响。
第一天水上训练开始了,晨跑、吃饭,一切一如既往,只是很多新兵,多了些新鲜感,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水上训练。第一阶段水上训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装备从车上搬运下来,组合,推进水中,按要求我们连队负责的器材要在车停在岸边后5分钟之内入水。
每个作业连队都有一个车连跟随保障,我的车一连连长是张文龄,比我大五岁,老连长,也是湖南人,算的上是熟人了,去年跟着老连长去广西陆训时候他也跟随保障我们连。人嘛,不错,就是比较刻板,讲原则,这不,早上七点四十五分,车一连已经将配属我们连队的装备拉到连队门前路上,等待我们上车了,我们的官兵则全部集合完毕,等待我的登车命令。
“老张哥!”我嘻嘻哈哈的拉开最前面一辆卡车的驾驶室门,用力一拉把手,跳了进去,没大没小的说道。
张文龄看了我一眼,点点头,没作声。
“今年,又得麻烦你保障啦!老张哥看在我们老连长面子上,关照下小兄弟吧!”
老张嗯了一声,淡淡的说“按流程规定来呗。”
我没在意,他本来就是这样,我摇下车窗,对值班排长喊道“全员登车!”
“嘟!”随着一声长哨,战士们迅速有条不紊的按班排分流并登上各卡车,不到2分钟,所有人登车完毕,老张诧异的看了下我,“动作不慢啊。”
我也笑笑“托老连长福。”
老张没说话,拍了拍司机肩膀,司机发动了大卡,我们往门外作业码头开去。
车队一直开到码头里面,到了江边才停下,所有车辆一律屁股对着江边,我对老张道了声辛苦,转身开门跳下车,吹了声哨子,高声喊道“下车!”
顿时,各卡车后门被哗哗放下,战士们纷纷跳了出来,运人的卡车纷纷开往指定的停车场,只剩下装器材的卡车原地等待。
这会儿,我看到我们是第一个到作业场的连队,我眯眼看了看,水面上已经有先期放好的训练区标志。我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八点,决定率先开始训练。
之前陆地训练只是让战士们了解器材的重量、用途、组合拆解,并没有让大家真正接触过,所以我让之前划定好的每个班组开始将各自卡车上的器材卸了下来,然后以班组为单位开始器材的分解与组合,并不急于下水训练。
这个时候,其他连队也陆续到达作业区,开始器材下水,并进行器材连接分解训练。
我在一边看的时候,发现有了力量训练打下的基础,战士们在搬运器材时候,明显比其他连队的战士显得轻松一些,特别是其他连队的战士,往往会在搬运器材时候会出现搬一会休息一下的情况,个别连队由于抬桥板的战士力量不均衡,甚至已经出现碰伤的情况。
我暗自想到,开始注重力量训练果然是没错的,这样下去,效率就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我更对自己的决定有了信心。
以往的训练,如果按照教材规定的要求作业,需要的人员多、体力消耗大、作业进度慢,必须要从改变训练方式入手,要重新寻找最佳训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