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在部队的灵异事件 > 第73节 >

第73节

老毕激动的拍着我说道“好,再唱啊!”
我停下,望着大家,眨了眨眼,尴尬道“下面的忘了!喝酒!”
哈哈….众人一阵哄笑!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散的了,反正我是一个人勉强撑着打了个的,回到了部队,蒙头就睡,连晚上胜熊过来叫我吃饭都没醒过来,一下子就睡到了周日的上午。
醒来的时候,一看表,已经是八点多了,洗漱后,我就寻思着要不要去伙房找点东西。
老唐一如既往的在房间看书,见我路过他门口,打了个招呼,我摇了摇头,这家伙比我还宅,难怪现在还没女友,我说了他多少次,不行我就待在连队,让他周末出去走走,他始终不肯,好吧,这也勉强不得。
走到伙房门口,就看到个微胖的背影坐着外面的小凳子上择菜,听到声音回头那人扭头看我,“咦,小胖,怎么是你?”嗯,就是小胖子憬和!我当连长之后就很少再给人起外号了,不过,这个小胖是例外,虽然不是那种巨胖,但全连就他一人看上去最胖,我总是出于恶作剧心理忍不住叫他为小胖。
这货一边择菜,还一边看着本书,看到是我,立马站起来说“报告连长,我今天轮到帮厨!”他对被叫做小胖也显得极为淡定。
“哦!有什么东西早上剩下的?”
憬和吃惊的看着我,仿佛不相信我要吃剩饭。“连长,只有几个蒸散了的馒头了,没人吃就剩下了。要不,我再赶紧给班长说下给你再炒个小菜?”
“看什么看,别废话,有什么拿什么,快去。”
憬和应了声,抹了抹手,放下书,转身进了厨房里面。
我瞟了眼小胖的书,《现代科学》,嘿,还挺好学的嘛。
这时,手机响了,我没看来电显示,随手接了,“喂,三哥!”
“三哥!”卧槽,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我老四阿黄!”
“哦!!老四啊!”我瞬间记起来昨天的事情,还别说,突然有点别扭。
“哎,你忙着吗?”
“没!说吧!什么事情!”
“你还记得昨天老大说的人体自燃的事情不?”
“当然记得,自燃嘛,咋啦?!”
“今早有个女子报案,就是这个自燃的事情,说当事人是被谋杀!”
“啊?!”
(未完待续,明日更精彩!)
第一百七十四人烛(四)有一门考了59,求安慰!
我看了一眼端着盘子过来的小胖,作了噤声的手势“不是说自燃算意外吗?再说,不是密室吗?呵呵,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我做了个笔录,我感觉不是。”阿黄犹豫了下,又接着说道“我想你帮我参谋参谋,这个事情我觉得有可疑。”
“哈哈,我能参谋撒啊!”我能理解老四急着破案立功扶正的心情,可不是每个案子背后都有冤情啊,科学上不能解释的事情多着呢。
“老哥我说真的,晚点吧,晚点我去你部队附近,出来聚聚,到时再聊。”
“行啊,我给老毕打个电话吧。”
“不用了,二哥去约会了,就只有我们俩了。”
“好!等你电话!”
放下电话,我拿起馒头坐在小凳子上狼吞虎咽起来,确实饿了,可不是,两顿没吃了!
憬和这会儿倒了杯水端了过来,我笑着看看他“小胖你还挺机灵的啊!”憬和腼腆的笑了笑,站在一边,我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憬和突然问道“连长,你刚才是不是说自燃?”
“是啊,怎么?”我一抹嘴。
他挠了下头,“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不过好像是外国的居多,就是没想到我们身边也会有!”
我顿时来了兴趣,“哟,说说,你都知道些撒,科学小达人啊你!”
憬和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我就是对这些奇怪现象很感兴趣罢了。”他跑到里面搬了个小凳子出来,坐在我面前开始给我上起课来。
“国外就不说了,我国最早的记载是道光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1833年2月19日),城东隅吴某夫妇,年皆六十。壬辰,岁除夜,就寝。次早日三丈,其家人叩门呼之,不应,揪户视之,见二老睡如故,以手抚摸之,辄成灰烬,不可解。这是《南丰县志轶事》中记下来的。”
“咦,小胖你记忆力不错啊!”
“嘿嘿,我是高考状元。”
“卧槽,怪不得!那你来部队干嘛?”我有点奇怪。
小胖没理我,自顾自说下去“其实,很多科学家倾向于用人体自燃的烛芯理论解释自燃。即当人体被香烟、阴燃余烬或其他热源点燃后,像从内到外燃烧的蜡烛。蜡烛内部是一根灯芯,外面裹的是由易燃脂肪酸制成的蜡。人体中的脂肪相当于易燃物质,而受害者的衣服或头发则起到了灯芯的作用。脂肪受热后会熔化渗透到衣服内,起到了蜡类物质的作用,让灯芯一直燃烧下去。科学家们表示,这就是受害者身体被烧毁而周围物品很少被烧掉的原因。”
好像哪里不对?我突然抓住了些什么
“这其实可以用来解释邱少云烈士的受难过程。邱少云事件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前期的391高地潜伏战。391高地是一个孤立的山头,占据高地的敌人是李承晚伪9师27团3营7连。87团3营9连,也就是邱少云和锁德成所在的连担任主攻任务,该连从高地北坡潜伏待命,同时7连佯攻,8连担任预备队。那年10月11日晚9时,各连根据不同任务出发潜伏391高地。12日中午,391高地突然遭敌人的燃烧弹袭击。有几滴燃烧液溅落在邱少云身上,首先点着了伪装,然后是衣物,然后皮肤开裂,然后是抽取人体脂肪,然后是长时间的烛芯效应。主要燃料人体脂肪、枯草和棉衣是多孔材料,其作用相当于蜡烛芯,抽取了人体脂肪,方便了燃烧的自持。这样邱少云身上的火焰燃烧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战友记录的一个小时,很可能是有烟气生成的时间。真正的燃烧时间可能更长一点,才可以达到烧焦蜷缩的程度。烈士在着火10分钟后笑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去,这正是皮肤开始收缩并分裂的时间(临界点)。皮肤分裂后的皮下脂肪燃烧导致了烈士牺牲过程的不可扭转。”
憬和讲的滔滔不绝,我却突然一下子知道哪里有问题了,我不得不趁他喘气打断了他“小胖,你说邱少云那些也许是真的,但我现在就困惑一个事情。”
憬和迷惑的望着我,“火种,或是说最开始的起火是哪里来的?就算是什么蜡烛效应,蜡烛芯不点起来,怎么烧的?”
憬和听了也不由得点点头“这个啊,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体内有某种天然的电流体,它能造成体内可燃性物质燃烧。还有科学家认为是人体内的磷积累过多,产生了火焰。新近一种解释是从物理学角度进行的,认为体内可能存在一种比原子还小的燃粒子,可以引起燃烧。不过这些都没有可靠地依据,只是猜想。”
我点点头,“好了,我知道了,小胖,你继续干活吧,不过,你也给我上了一课,以后,你就是战士们的科学教员了,搞什么科技角啊什么的,你就上啊。”人尽其用,这是我的宗旨。
我回房间换了个衣服,不一会儿,老四电话就来了,“我马上出来!”我接了简单的说了句。
跟老唐打了招呼,我马上走向大门。
小黄,我们的老四,正焦急的站在路边踱来踱去的,我过去,他还低着头在徘徊,我拍了下他肩膀,他猛地抬头,发现是我,欣喜的拉着我,“走走,就到边上麦当劳去聊!”
就这样,他不由分说,就把我拖到几百米外一个麦当劳店里,点了两份饮料后,阿黄迫不及待地说“昨天下午就有人报案,也巧,就是那个自燃的案子,我当时就觉得有问题!”
“哦,什么问题?”我漫不经心的说道,阿黄的职业病,太敏感了。我把从憬和那边听来的话大致向小黄转述了一遍。
小黄听完楞了一会儿,不过很快接着又说,“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一会再说,你先听我讲讲背景。”
我想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听听吧,我喝了一口饮料,等着阿黄开口。
阿黄开口道“昨天我们吃饭回去,下午本来我也没事,喝了酒了我也没打算去上班,可是下午局里搞运动会,很多人都参加了,没办法,我只好在四点多爬起来去上班。
我上班主要是帮着前面处理一些刑事案件的报案,快五点多的时候,来了个女的,很年轻,还化着浓妆。刚坐下就很激动的说老公被人害了,我让她把情况简单说一下,她说老公被人烧死了,报了小区名字后,我就发现和昨天老大说的那个小区是一个地方,我想总不会那么巧吧?一个地方烧死两个人?后来打电话一查,你猜怎么着?”
阿黄皱着眉头说“就是一个事情!”看我不以为然,阿黄继续说“那,根据规定,不管怎么样,有人报警,又真有人死亡,我们就得立案,可这一立案,问题就不断冒出来:第一,这个女人,居然不是这个死去的男人的老婆,经查实,这个女人其实是这个男人的情人!第二,我们查到这个男人的爱人电话后,打了电话过去验证,可他老婆并没有对这个事情存有疑义;第三,我们进一步调查发现,死者骨灰已经被收拾干净放入公墓,保险公司已经介入进入调查状态。”
我听到这里忍不住说“你怀疑,是这个男人的老婆做的手脚?”
阿黄点点头,“非常值得怀疑,第一,他老婆很平静,这不大符合常理。在我向她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她始终认为我们是在无事生非,并声称会向上面投诉我们。第二,他老婆,你知道吗?是个化学老师。这和你刚才说的什么理论什么效应,应该是有关联的,起码她有这个作案的能力,至于怎么办到的,这也是我喊你帮我参谋的地方之一。第三,死者生前曾经买过两份人身意外险,分别是买给自己和他老婆的,受益人写的都是他儿子。还有,出事的地方,其实是那个男人私下买的和情人一起住的,但是房产证写的是那个男人的名字。我问过老大,出事后其实是死者老婆去的现场,死者的儿子当时还在学校上课,这就说明死者老婆知道这个房子的存在。第四,老大说当时也注意到死者老婆情绪起伏不明显,不过他当时也没往深处想,其实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地方。”
我哦了一声,“如此看来,你认定了是谋杀案了?所以,觉得他老婆嫌疑最大咯?”
阿黄点点头,看了下表说道“我是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接受了报案,并报告了局领导,领导也很重视,让我跟死者家属和报案人都再接触下。不过我已经叫了相关人员去了现场,现在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
卧槽,我就知道没好事,不过,一是我好奇心很强,二是老四既然开口了我也不好推辞,若是在部队还好,现在人都已经出来,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
好吧,我点点头,一起去看看吧!
(未完待续,明日更精彩!)
第一百七十五话人烛(五)
又得假扮阿黄的手下了,我跟着阿黄坐车来到了一处小区,下车后阿黄对我说“这就是死者被烧死的小区,我们去看看现场,报案人一会儿也会来。”
我奇道“报案人来干嘛?”
阿黄笑笑说道“别忘记房子还是死者的,死人后作为小三儿,人是不可能再住下去去了,一呢要来搬东西搬出去住,我们呢还要东西进行检查,所以她一定要来一次;二呢既然是她选择报的案,那我们照例还要在现场进行调查,这个还要她配合。”
“哦!这样啊。”我点点头,随阿黄进了小区。
小区比较安静,出事地方在七楼,坐电梯一路上去,我们来到一家门外,防盗门、大门都开着,应该是警方工作人员在里面调查取证了。
阿黄径直带我走了进去,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不算大,进门就是客厅,再往左就是阳台,右手第一间就是阿黄说的书房。我简单看了下客厅,应该说布置的比较简单,除了沙发、电视、桌子之类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书房也不算大,里面就是靠窗口一个电脑桌,旁边一个沙发,另外靠墙一个书柜,沙发是那种带拐角的,人可以睡上去那种,这时可以看到沙发上有一个人形的黑色烧灼痕迹。幸亏不是布艺沙发,沙发上面基本上被烧完了,露出了里面的填充物,有两个警察,戴着手套,正在进行拍照和取证,我没进去,和阿黄站在门口,阿黄简单指了下“这就是现场,电脑桌背后就是窗口,当时报火警的大妈是看到窗口有烟产生,才报的火警,等老大他们从窗口进来的时候,人已经烧的差不多了。”
我哦了一下,这种勘验现场其实我是一点不懂,我只好在房间里走了走,想再看看,我往前走了两步,卧室的门半掩着,我推了下门,却发现里面席梦思大床上坐着个女人,我吓了一跳,里面的女人发现我后却没好气的说道“被你们翻的乱糟糟的,还要我再整理!我是报案人,搞得像我是杀人犯一样!”
阿黄闻声走了过来,看到这个女人后轻轻对我说“这就是报警人,叫玥玥,她坚持认为死者是死于谋杀。”
我仔细看了看,这个玥玥,年纪应该20多岁,长得还不错,穿着也很时尚,就是妆化的很浓,阿黄走进去对她说“怎么样,东西都收拾好没?”
玥玥哼了一声,没有回答阿黄的问题,反对阿黄说“警官,你们查的怎么样了?”
阿黄淡淡说“我们还要收集证据,寻找嫌疑人。”、
“还找什么找?!”她猛地站了起来,“我告诉你,摆明了是那个黑心婆娘杨萱下的手!她嫉妒我,嫉妒我老公爱我,所以她要毁了我的生活,所以她谋杀了我老公!”
我有点糊涂了,阿黄安抚了她几句,回头轻轻对我说“杨萱就是死者妻子。”
阿黄掏出一个笔记本,和颜悦色对玥玥说“这样,你好好想想,还有什么你怀疑的地方和你知道的没告诉我们的,现在都告诉我,我记下来,也是为了落实证据加快破案。”
“杨萱才是最该死的!”女人狠狠骂了一声,坐在床上,从小坤包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点上。
“警官,还要什么证据啊,这不都明摆的吗?哼,杨萱自己当年把我老公当时的妻子赶走,插了进去,现在却又容不得别人再插进来?!好了,她上位了又没能力生孩子,看着前任的小孩长大,和我老公又产生了很多矛盾,后来看我老公不理她,爱上我,所以她就恨呗,所以她就谋害了我老公!”
我一时忍不住,插了句嘴“对不起,可是我看你不是很悲伤啊。”
玥玥听了我的话,蓦地把烟丢在地上,狠狠踩了两脚,说“悲伤?哼哼!我现在全部是恨!她毁了我的生活,我也要她不好过!”
我听的莫名其妙,也没再说话,转身去别的地方看去了,阿黄在那边还在询问记录。
转了一圈也没有特别之处,家具都很简单,屋里也相对比较干净,没有太多生活过的痕迹,看来,这里应该是两人幽会的地方,玥玥应该不是在这里长期居住。
我到门外,靠在门口等着阿黄,不一会儿阿黄从里面出来,匆匆往电梯走去,我连忙跟上,“去哪了?”
“去找死者妻子杨萱,我觉得有必要再接触下。”
我们边走阿黄边给我说,其实这个玥玥还是个大学生,我吃了一惊,卧槽,真看不出来,说不好听的,我第一眼看上去还觉得是个小姐!
“真的!”阿黄似乎看出了我的惊讶,“还是我们这一个名牌大学的大二学生,不过家庭条件很差,是湘西山区的,她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死者提供的,这个地方,也是他们幽会的地方,她有钥匙,但并不单独来住,平时还是住宿舍。”
我说“如果真的是谋杀案的话,那么玥玥应该是不大可能是凶手的,一则她的生活还要靠着死者供给,这样对她没好处;二则如果继续走下去,说不定也会有个相对好的结局;三则,就算要选择下手,也不会选择在两人密会的地方下手,太容易引火上身;四则,她选择报警的本身就说明其实她的嫌疑最小,对了,出事哪天她在哪里,既然她不在,那,死者为什么会在这里?”
阿黄点点头,“我也和你想的差不多,出事前一天晚上他们是在一起的,据她说,先是死者开车带她出去放烟花,然后又回到房间过夜,上午她去学校办点事,约好回来再接着一起过周末的。”
“哦!那一切都是如玥玥所说,那死者妻子可疑性确实最大啊!”
“先接触下吧,技术人员现场取证,化验结果还没出来呢,光凭她的指认,没有证据指向,也不能就断定是场谋杀。”
我点点头,也是。
我和阿黄下了楼,他边发动警车边说“死者妻子杨萱,就在这里一个大学当老师,是当年毕业留校的,离这里不远,我们直接去她单位,我已经约好了。”
我点点头,我倒是对着杨萱有着一种莫名的好奇心,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先是抢人家的老公,再是被人抢了老公,真是复杂。
没多久,我们就已经来到了这个大学门口,为了避免误会,阿黄把车停在了外面,和我下车在门口作了登记和询问地址后,径直走向杨萱工作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