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走尸档案 > 第44节 >

第44节


第八十二章地震救援
说起这个话题时,韩梓桐先是反问了王泽海一句:“我一向不信鬼神命理之说,但这次,你找了周老板两人,却又同时请我帮忙,知道我为什么会答应吗?”
王泽海摇了摇头。
一个从来不相信鬼神命理之说的人,你告诉他,要在一个神棍的指导下去寻找尸体,并且邀请她同去。正常的情况,这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因为她不相信,所以也根本不认为会成功。
那么,韩梓桐却为什么答应呢?
她这一个问题,引的我也跟着好奇起来。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韩梓桐一路的表现,我们进入古尔班通古特后,遇到的古怪之事不少,周玄业和谭刃,也多次使用一些秘术法门。而韩梓桐当时的表现,细细回想起来,却有些太过于平静了。
如果一个从来不相信鬼神之说、玄门秘术的人,在亲眼看到这些东西后,世界观被颠覆,认知被刷新,怎么着反应也不该那么平静吧?这一点明显不正常,而我之前竟然没有留意到。
见我两摇头,韩梓桐便接着道:“那是因为,我经历过一些很古怪的事情,所以不得不信而已。”
紧接着,她开始讲起了一段离奇的往事。
故事真的特别狗血,但当故事不是故事,而成为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时,就一点儿都不会让人觉得狗血,只会让人扼腕叹息,不胜唏嘘。
四年前,也就是2008年,四川地震。
韩梓桐作为地质方面的专家,也到了灾区,为救援进行地质预测。
她所去的地方,是离震源中心汶川较远的一个村镇,那个地方,镇上都是砖房,灾情到不是很严重,而当地人则告诉救援队,在镇子对面的一座山后面,还有一个村子。
由于没有通公路,所以那个村子十分贫穷和落后,至今都还点着煤油灯,用的起蜡烛的人家都不多。那里的房屋,都是过去的泥巴木头房子,根本不抗震,估计损失惨重。
不过目前还没有救援队进入过那个村子,也不知情况怎么样,死没死人。
打听到这一情况,总队当即划分了一小队救援队,组成了一个小组,连同韩梓桐在类,一行七人进入山里。由于地震和前不久的暴雨,那座未经开发的原始大山非常难行。
众人白天出发,一直到了晚上,才真正的进入了那个村子里。
村子非常小,很破败,房屋也歪歪斜斜,但完全倒塌的却并不多。村子周围杂草丛生,似乎根本没有人居住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那老乡记错了?没准儿这村子的人,早就走出大山生活了,这地方,应该是一片老村落的遗址吧?
而就在众人疑惑之时,其中一间老房子里,却忽然亮起了光。
是那种不甚清晰的煤油灯的光,昏黄而微弱,但在被黑暗笼罩的老村落里,却显得难以忽略。众人面面相觑,立刻朝着那间房走去。还没靠近,门房就从内部打开了,一个年轻人,举着一个煤油灯,从里面走出来。
他走出来的一瞬间,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短暂的惊愕中。
这个年轻人,穿的还是过去的那种老式的麻木长衫,布是蓝色的,老旧,但还挺干净的,带着一种古朴的感觉。年轻人约摸二十岁出头,短发,面皮长得挺周正,橘黄的火光印在脸上,让寒冷的山里,突然升出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韩梓桐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她是个很优秀的女人,由于热爱地质事业,经常到处跑,所以一直还没找到伴儿,这个突然其来的,带着浓浓古意的年轻人,竟然让她有种心头一跳的感觉。
年轻人认出了他们,确切的说,是认出了军服,他笑道:“是解放军同志啊,快进来。”他将众人让进房屋里。
屋子非常简陋,中间有个火塘,架着一支铜茶壶烧水,房间的四壁,被熏的发黑。
众人一进去,年轻人忙拾柴禾烧茶,韩梓桐回过神来,忙道:“不用忙了,我们是救援队的,来接你们下山避难,收拾收拾就走,不多留。”
年轻人呆了一下,用一种老气横秋的语气说:“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要喝茶的,解放军不能怠慢。”最后这一句话,让披风带雨,一直在救灾线上的六名军人感到很窝心。
领队的军人叫杨云开,闻言道:“小兄弟不麻烦,这是我们该做的。对了,这村里有几口人?”村子破落,想来人口应该不多。
年轻人道:“村里就我和我奶奶,其余人很早之前就搬走了。”
韩梓桐道:“那你奶奶呢?”
年轻人答说在后屋睡觉,他说这话的时候,似乎迟疑了一下。
杨云开立刻道:“那赶紧叫老人家起来,收拾收拾东西好下山,你们住在这地方太危险了。”地震加暴雨,往往还伴随着泥石流和山体塌方,一个老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住在这地方,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谁知说完,那年轻人却推辞起来:“我们住在这里挺好的,也没有感觉到地震,不用麻烦了,奶奶躺在**上,不能动。”
韩梓桐一听,以为是老人家瘫痪了一类的,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大加赞赏。以年轻人的年纪,不该窝在这山里的,而他一直留在这儿,恐怕就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奶奶,实在是孝顺。
于是一行人和韩梓桐,都开始劝导起来,但年轻人却很执拗,不肯下山,正劝到一半时,黑暗的大山里,忽然响起了一声惊雷,门外骤然一亮,一道刺目的闪电划过,将天地间瞬间照的透亮,又瞬间黑暗下去。
紧接着,豆大的雨从天空中砸了下来,雨势大的惊人,手电筒往外打去,密密麻麻的雨幕,将视线阻隔的模糊一片。
这样的天气还怎么下山?
众人顿时急了起来,那个年轻人却如释重负的笑了笑,这个小举动被韩梓桐察觉到了,韩梓桐觉得有些好笑,心想这年轻人,说起话来老气横秋,跟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家一样,没想到性格却还跟个小孩儿差不多。
年轻人一见走不了,顺势就说:“夜黑雨急,大家今晚就在我家住一晚上把,寒舍简陋,还请不要见怪。”
韩梓桐听到他文绉绉又老气的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年轻人顿时尴尬的挠了挠头。
那时候,韩梓桐还没有面瘫的毛病。
由于房屋不大,因此当晚,众人打的地铺。年轻人的奶奶睡里屋,没有露过面。他将自己的**让给了韩梓桐,自己则跟随行的军人一起睡地上。
被子有种潮乎乎的感觉,韩梓桐认**,有些睡不着,睡着了也睡不深,翻来覆去的。
半夜里,模模糊糊间,她听到似乎有人在说话,仿佛怕被人听到似的,声音压的很低,如同蚊蝇嗡嗡作响。韩梓桐本来就没有深睡,大半夜又听到人窃窃私语,顿时就醒了。
醒来时周围很黑,一盏灯都没有,外间屋里的解放军睡的很熟,那都是一批年轻的士兵,一直参与救灾工作,很久没有正经休息过了。如果不是今晚这场突如其来的山雨,他们根本就没有长时间休息的机会。
黑暗中,那窃窃私语的声音更清晰起来了,韩梓桐那会儿不信鬼神,所以没有多想,只是好奇,这么大半夜是谁在说话?莫非是那年轻人和他奶奶?
这么大的事,祖孙俩商议一下也是应该的,不如自己去游说一番?
这么一想,韩梓桐便朝着声音传来的里屋而去。
她家教良好,走路向来声音很小,所以走到门口时,里面的人也没发现。
里屋点着煤油灯,年轻人正对着**上的人说话,韩梓桐顺着去,**上微微隆起,应该就是年轻人的奶奶。
韩梓桐故意弄大了声音,提醒二人有人来了。
年轻人听到动静,猛地回过了头,神色显得十分慌张。
难道是自己突然出现,所以吓到他了?
韩梓桐于是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第八十三章下山遇险
“抱歉,我只是听到声音,所以起来看看,奶奶还好吗?”韩梓桐礼貌性的问候了一句。
年轻人脸上的慌张之色退去了一些,一边说没关系,一边往外走,看样子,是根本没有让韩梓桐进屋的打算。
韩梓桐不由微微伸长脖子去看**上的人,由于有年轻人挡着,她隐约只看到了一个老人的后脑勺。
第二天,众人起**时,外间的大雨已经止住了,难得好好休息一晚的几个年轻军人们,此刻都显得精神奕奕。然而,众人在房子里转了好几圈,却发现屋子里的人没了。
不仅是那个年轻人,连里屋躺在**上的老人也没了。
几人大惊,面面相觑,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杨云开琢磨说:“难不成是这祖孙二人不愿意下山,所以故意躲开我们了?”这举动,未免太任性了些。
韩梓桐却觉得有可能,她想起了昨晚看见的情景,很显然,那祖孙俩有过一场密谈,应该是商议出了什么计划。韩梓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两人,对下山这么抗拒呢?最近地质环境这么恶劣,他们难道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想到此处,韩梓桐道:“这地方就这么大,他们能躲到哪里去,那小子带着一个老人家,万一出了事怎么办,走,咱们快出去看看。”几人追踪出门,原想着,门外道路泥泞,肯定会留下脚印一类的,谁知门外的泥土地上,却是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
不,确切的说还是有其它痕迹的,是动物的爪印,看爪印,倒像是狼一类的东西。
韩梓桐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山里还有野狼,更没想到的是,这野狼还在门外徘徊过。
住这地方实在太危险了,不行,一定得找到那祖孙俩,把他们带下山。
可他们人到底去哪儿了?房前屋后,没有留下一丝人行走的痕迹,就仿佛这祖孙二人是突然从房间里消失的。
这也太奇怪了。
队伍里其中一个小伙子也是四川人,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说:“我们这边的老房子,一般都有地窖,冬天的时候存洋芋那些东西,他们会不会躲在地窖里?”
领队的杨云开立刻道:“快,找找地窖在什么地方。”
韩梓桐一时间觉得好笑,明明是来救人的解放军,现在却被人当蛇蝎一样夺着,未免也太奇怪了。
很快,那个地窖就被找到了,入口是一块活动的木板,木门的栓子并没有被拴上。
众人试着打开,木板却纹丝不动,很显然,是从下面锁上的。
如此一来,就更加确定人躲在下面了。
杨云开于是拍着木板道:“小兄弟,别躲了,我们知道你在下面。你到底有什么不愿意或者不满了,可以跟我们说,大家商量商量,我们是军人,是来保护你们的,不是强盗。”
下面隐隐传来一些动静,紧接着就听见一个闷闷的声音从下面传来:“解放军,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但我们不想下山,你们自己回去吧!”
韩梓桐回道:“不下山就不下山,现出来说话好不好?”她心想,这年轻人怎么这么倔,先把人哄出来再说,到时候了解下他不下山的原因。那年轻人还是不出来,两拨人僵持了半晌,最终还是里面的人熬不住。
他大概不常与人接触,架不住韩梓桐等人轮番上阵的劝导,终于打开了地窖的门栓,从里面爬了出来。
韩梓桐见了有些生气,道:“你这人,怎么不通情理,你知道山下还有多少人等着救援吗?现在人手很紧缺,我们没有时间跟你耗,你到底为什么不下山?”
年轻人闻言也有些怒气,道:“与你们无关,这里不欢迎你们,你们走吧。”
这下,饶是脾气再好的人也憋不住了,这一行人走了一天才进山,就为了救人,现在却被人反打一耙子,实在可恨。杨云开也来火了,冷着脸道:“我们不强人所难,军人为人民的意志服务,弟兄们,走。”
无奈,众人无功而返,踩着泥泞的山路下山。
临走时,韩梓桐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个年轻一直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神情看起来像是放松,又像是有些歉意。察觉到韩梓桐的目光时,年轻人还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嘴里说了一句话。
由于距离远,他声音也不大,因此韩梓桐听不见说的什么,但看唇形,是:一路平安。
韩梓桐不由低头想,这个年轻人,或许真的有什么苦衷。
回程的山路比来时的更难走,**的大雨,还引发了山体滑坡,一行人不得不绕道。陡峭湿滑的山路,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韩梓桐走在最后,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身后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注视着自己,
她忍不住频频回头,但只能看到山石树木,**的大雨,使得鸟类都夺了起来,山里哪能看到什么东西。
中途是,意外还是发生了,路过一片滑坡地带是,韩梓桐脚下不稳滑了下去,整个人顺着泥浆山石往下滚,昏天黑地,也不知滚到了什么地方,就此晕了过去。
听后来的人说,她当时滚下去后,又有一道小型泥石流冲了下去。这道泥石流,不仅冲走了她的身影,也冲散了队伍里的其他人。等队伍里的其余人汇合时,哪里还能判断她的位置,就这样,韩梓桐被下了死亡判决书。
紧接着又是大雨,杨云开等人不得不含泪离去。
韩梓桐死了吗?当然没有。
她以为自己是要死的,但奇迹般的,她却活了下来,并没有被塌方的山石给咂死,也没有被泥土活埋,但她的一条腿却断了。
韩梓桐醒过来的时候,脑袋里嗡嗡作响,那会儿还在下雨,一个女人,断了腿。爬在一个渺无人迹的山里,该是怎样的一幅画面。韩梓桐慢慢的爬,想找一个避雨的地方,旋即她想起自己身上还有手机,忙摸出手机打电话。
当地震时,很多地方的通讯信号都受到了影响,韩梓桐的电话当然打不出去,都被水和泥巴裹满了。
那一刻,寒冷、疼痛、绝望让她忍不住大叫起来。当然,韩梓桐常年行走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磨砺出了非常坚毅的性格,再最初的绝望过后,她镇定下来,咬牙在地上爬,开始寻找生机。
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