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高术通神 > 第430节 >

第430节

课间,碰到齐凯了,但也只是礼貌打招呼,没有过于热呼,也没冷言冷语相对。
周日是半天课。
下午休息。
我吃过了饭,想着还钱的事儿,正打算去二叔家旅店。没想到,在街上走了两圈,竟拐到了去东大河的路上。
对,该见见马彪子,跟他说一声这事儿了。
我去了马彪子的鱼棚子。
老远,看着他,正坐在门口听收音机呢。见我来了,他打收音机关了,就这么坐着,抬头瞟我一眼:"来了。"
我说:"来了。":
"你事儿,成了吧。"马彪子问。
我如实,把战况,结果,汇报了一遍。
马彪子:"搁医院花多少钱?"
我说:"连检查费什么的,一起是五百七十二块六。"
马彪子点了下头:"嗯,跟我估算的差不多。那个"他这时,把怀里搂的一个破皮袋子拿过来,拉开链子,从里面取了一叠钱。
"一共是七百,你打完了,还得给人家营养费什么的,这钱,你得出,你知道吗?"
我啊
马彪子拿过我的手,把钱放到我手里。
"坐吧!坐下说话。"私找叉血。
我略显不安地,拿了个塑料凳子,在他面前坐了下来。
马彪子抻手,从放秤的桌子上拿过烟盒子,慢条斯理的卷了根烟,点上后,抽一口说:"你这也是身上有功夫的人了。这有功夫的人,出手,是什么样,今天你也见到了。现在是法制社会,干啥,都讲究个法律。你给人打坏了,轻的要赔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误学费,对了,还有个,什么精神损失费。"
"重的,你要进班房。打死了,你要让国家抓起来枪毙偿命!"
我听着这些话,我身上有一丝冒冷汗的后怕感。
第四百七十七章绕了一圈,最终都落我手了
这时,马彪子一咧嘴,摇头说:"你看。你这孩子,哎呀,行了行了,你瞅瞅。这脑瓜子都起大包了。快,快点起来,进来泡吧!"
我嗯了一声,就从地上爬起来了。
由于,这个汤得泡上一个半时辰,也就是说,得泡三个小时,我怕回去晚了。爸妈惦记,就特意先穿了衣服,到外边小卖部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电话说。我在一个同学家补课,可能得十点多钟回去。
爸妈叮嘱我早点回。就撂了电话。
回到鱼棚子,就开始泡上了。
那滋味,不太好受,人进去,身体里边好像有无数虫子在拱似的,又痒,又麻,又疼的。此外,那汤的药味忒大了,熏的我脑瓜子都发晕。
甭管怎么着,好歹是泡完了。
起身后,又接过马彪子递来装了热水的桶,给身上的药渣子冲干净。末了,又打上香皂,把药味儿给洗下去。
换了衣服,整个人显的极为清爽,举手投足,好像好飘似的,实质上,并不飘,只是更要轻便了。
身轻如燕,对,就是这个形容。
身轻如燕的同时,我觉得肚子饿了。马彪子那儿又安排了伙食。私农反亡。
也就是把中午剩的菜,热了一热。
但饶是如此,也是极为美味。
吃饱后,休息一会儿,阮师父正式教我站马步了。
其实,很简单。
除了马步的姿势外,还要求,虚领顶劲,沉腰,坐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这些是基本的,上半身的要领。然后下半身,脚趾头,要屈起来,扣住地面。膝盖不能过足尖,这是必须。接着,两脚间距是两个半自已脚丫子的长度。此外,大腿跟小腿是水平角度才行。做不到,慢慢来,力求,几天,几个月做到。
除了这些,身体要微动,站的时候,做一个微微起伏,下蹲的那个动作。
这个动作,非常的细微,基本有一个意,领着就行了。
随后,还要提肛,收臀,舌尖抵住上颚。
这样做下来,身体难免失平衡,然后还要有一个意领着,就是两脚,十根脚趾头,要有勾住整个身体的那么个意思。
手上,胳膊的动作,还有这么几种。
一是,两手合十,跟和尚拜佛似的,放在胸口处,这个叫下势!
求的是,沉,稳。
下势站完,要把手变成拳头,拳眼朝上,放到身体两侧,这个两侧,以肚脐为基准水平线。
这个求的是,勒丹田。
勒过了丹田,要把两臂抬起,如搂抱大树,掌心向内,十指微分,虎口撑圆。
这个,叫‘九张弓’
意思是,把身体上的弓,都站出来。
阮师父说,人身很多弓,脊柱是弓,胳膊,腿儿是弓,手指头,也是弓。
这些个弓,全是发力的基础。把它们站出来,人身上的劲力,就整齐,圆满了。
最后一个变化是,两臂前伸,略弯,双掌竖起,虎口撑远,观想,无限远的前方,用劲力去推。
这个叫,平推掌。
是个练神,练透劲的法子。
这几个法子,除了本身的要领,神外,呼吸上,以自然为主。因为,呼吸这块,到了后边,腰胯开透了,自然就改变,无需特意去求。
眼神,目光要凝视远方,要透,一直透到无限虚空的深处。
除了这些,其它,跟一开始的要领,基本上就是一致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中之重,那就是要在胯下,站出一匹活马来。
意思是,我骑马,什么感觉,这么一蹲,胯下就有什么感觉。当然,这里边,圆裆,即把大腿两侧撑开,是第一步!
阮师父一一讲解,我一一领会。
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我都记清楚了后。阮师父说:"阿仁呐,基本,马步的那些真东西,我都教你了,往后,还有一些细微,就靠你自已领会了。现在呢,我得告诉你,你站了马步后,要过的第一关。"
我一惊:"什么关?"
马彪子搁边上冷冷来了句:"换劲!生不如死,如扒层皮,那就是,换劲!"
我啊了一声。
阮师父在旁边说:"不用怕啦,只不过,练功夫是要换劲啦。我们后天,发的都是拙力。练功夫,要把拙力,改成劲力,这个过程,身体有很多调整,然后,就会难受啦什么的。只要挺一挺,很快过去的啦。"
我似懂非懂,又噢了一声。
阮师父:"过去,就又长劲啦,就很厉害的啦。"
我一听到这儿,刚要笑,马彪子又扔了一句:"可是过程,很难受。"
我又啊了!
就这么,两个师父,一恐吓,一安抚。
算是把练功过程中,能发生的事,大概跟我灌输了一遍。
而在换劲一事上,两个师父持的意见颇为不同。
阮师父主张的是,换劲时候,尽可能做到饮食清淡,休息好,睡眠足。另外,不可以练拳。但马彪子的观点非常与众不同。他说,换劲时候,最好是找人打一架,大鱼大肉,使劲折腾自个儿,折腾过了,会有更大突破。
然后,阮师父说了,换劲本身就困乏不堪,怎么找人打架,怎么提力。
马彪子回答的是,再怎么困,怎么乏,人不是没死吗?没死,有口气,有精神在,硬逼,也得把精气神给逼出来。只有那样,才能成气候。
阮师父摇头不同意。
马彪子口气强硬,不妥协。
接着,阮师父让马彪子说他的道理,马彪子说的,他的拳之所以现在这么猛,这么硬,就是因为,最后一次换劲时,他没按之前的路子处理,而是一口气,撑着,练了三天的拳。
三天三夜,大鱼大肉,吃完了就打,一点没合眼。
阮师父听的目瞪口呆。
完事儿,这位广东师父感慨万千地说了一个东北词儿:"彪子!"
彪子,东北话。意思是讲某人做事,发傻,犯愣,不按科学道理出牌!
接下来,关于我身上换劲的事,马彪子还是和阮师父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他说,他自已是个彪子,不拿自已当回事儿。但我不同,我得,按正常的路子,一步步的来。
这一晚,讲了很多,两位师父深怕我以后练功出什么岔子,把一些该注意的东西,完整毫不保留地讲给了我。
我受益匪浅!
眼瞅时候不早,差不多十点左右,我辞别了两位师父,回到了家里。
到家,跟父母打过招呼,又问我吃过饭没有,我说吃了,然后,我感觉浑身又松,又困,极想睡上一觉,所以,简单洗了下,就上床睡去了。
这一觉睡的很香。
早上闹钟给我叫醒,我都不想起床,但想着,这功夫,一天不能落,还得做,就咬牙爬起来,拐到客厅阳台那儿,在阳台站我的马步。
阮师父特意交待了,马步,头一段时间站,一定不可贪功。要重感觉,轻时间。
也就是说,把姿势,做标准了,然后用心体会,身体每一个细微之处的感觉,疼,痛,胀,酸,麻,痒。再时不时的微调理,这样站到一定阶段,再把时间拉长。
否则,一上来,就往死了站,很容易,站出一个死马。
但旧时候,由于师父都是在一个大院里,领了一批弟子来教拳。师父手把手,教着,眼睛,神儿都在弟子身上盯着。所以,那时候又不同,那时是,要站住,站的越久越好。然后,通过站,师父来调弟子身上的架子。
是以,教拳对武者来讲,也是一门大学问。怎么依着不同的情况,不同弟子的天赋,把这个拳给教好,做到因材施教,这里面学问,太深,太深了。
我在阳台站了,观清晨的街景,按标准,把动作一到位,两条腿内侧的两根大筋,咝
那滋味儿!
好像有人,把我的筋给抽出去似的,我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
疼啊,太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