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 > 第54节 >

第54节

由此可见,真正的宝物都是在墓主人的棺椁之中,而刚才我们是被这些珍宝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甚至都忽略了中间的棺椁。
我朝着那棺椁走了过去,在旁边先是看到了一块红色的石碑,四十公分高,三十公分宽,但我丝毫不觉得这个石碑小气,因为这是一块战国红,喜欢古玩的人都知道,战国红巴掌大一块雕成物件,就可以拍到天价,更不要说是这么大一块。
战国红石碑上篆刻着:“汉顺帝,刘保。汉安帝刘祜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一二五年到一四四年在位。一四四年去世,享年三十岁。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葬于邙山祖脉。汉冲帝刘炳立。
果然是他。虽然种种证据已经证明就是他,可看到如此直接的证明,心里还是免不了吃了一惊,在最后的汉冲帝刘炳正是他的儿子,虽然只在位了半年,可能把其父安葬过来,已经是颇为难得。
不过我对历史还算了解,又觉得这并不是汉冲帝刘炳,因为在汉顺帝死亡的时候,刘炳只有两岁,一个两岁的孩子跑几步都是问题,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的能力,看来这和汉顺帝皇后梁妠脱不了关系。
“小哥,发现什么了?”胖子说着给我打眼色,我知道他问我有没有找到夜光玉杯,我微微摇了摇头,就让他过来看这块石碑。其他人见胖子朝着我走了过来,以为有什么大发现,立马都跟着过来,好像是怕丢他一样。
他们去看那块石碑,称赞这墓主人的奢华,也难怪东汉会灭亡,如此多的财物都填到了墓里,肯定是搞的民不聊生,只要有诸侯国一造反,立马就是揭竿而起,这东汉的灭亡和这一次墓葬与千丝万缕的关系。
棺椁大头为放着一颗金色龙头,小头是同色龙尾,我上去瞧了瞧确定也是金子打造的,而碧绿色的棺椁中间是黑压压的一片,不知道是填入了多少的珍贵冥器,我打量了几下就愣住了,因为我没有发现棺盖和棺身的缝隙,也就是说好像是完全的一块。
人是不可能直接钻进去的,看来只有一个可能,入殓是从棺底进行的,这种入殓非常的少见,毕竟不合乎常理,从风水来讲,这叫倒入,属于大忌,后辈儿孙是要死绝,不过也有一个极大好处,也就是每一代都会有一个人活下来,然后成为天下苍生之主,纵观历史到现代刘姓的帝王不在少数,看来和这里的风水有关系,要是我们今天破坏了,估计以后就有所改变了。
这个棺椁乃是翡翠石,在这里我也是见怪不怪了,这棺椁的价值无法估量,但要比我所见过的任何冥器都贵重,只可惜不是我这种盗墓贼能够拿出去的东西,至少也有几千重,也不知道当时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机械是什么运进来的,再次赞美古人的智慧。
忽然,我就在棺床上发现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刻着极小的字,上面写着:“发吾丘者死,盗吾棺者绝户。”看完我是一头冷汗。
据我查阅墓葬中,在出土的汉代的瓦当上篆刻了“盗瓦者死”的字样,可以看成是这心理战术的代表作,这些属于道术、巫术、咒语等,所以声色俱厉。一九八零年发掘的山东济宁的一块汉墓碑后刻着“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的字样,直译过来就是:“敢挖我的坟,就让你断子绝孙。”
后来还真的有人应验了,所以一时间也是神鬼莫测,有人认为是真菌和细菌,有人认为是惰性气体,有人认为完全是心理因素,还有人把它归为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范畴中去,反正什么说法都有,反正是不好的征兆。
我再去看那个棺椁内部,里边黑压压的,连手电都看不清楚那是什么陪葬品,好像在蠢蠢欲动一样,就摸着那些小字心里泛起了嘀咕。突然感觉手下一空,立马低头去看,只见小字不见了,好像又是我眼花了一样。
有了猫婆的经验,我已经不再相信是自己的眼睛的问题,立马又用手去摸,并没有发生什么蹊跷,然后又用力一摁,刚才那些小字又出来了,这次我看的非常清楚,刚才是因为我在想事情不小心摁了一下,看来这里有个小机括。
再度我一摁,立马把匕首一插,顿时一个巴掌大空洞出现,在里边好像有着一个什么东西,我用手电一照,就发现是个拳头大的玉盒子,我伸手就掏了出来,打量了一下发生上面是有锁的,又往里边照了照,并没有找到钥匙,里边只有这么一个小玉盒子。
其他人已经看完了石碑,胖子走过来问道:“小哥,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我见其他人都过来了,也不好和胖子明说,就含糊道:“这棺椁的棺盖和棺身是一起的,我想把它砸开!”言外之意就是把手里这东西当板砖用。
胖子哈哈大笑,时候:“怎么也要找个大点的有硬度的,我看你是被这些宝物冲昏了头脑。”
我没有说话,就好像舍不得似的把那小盒子塞进了背包里,毕竟都拿的是小物件,也没有怀疑我手里这个,毕竟这小盒子藏的这么隐蔽,有可能开了棺都发现不了,显然绝非普通之物。
其他人开始棺材棺椁,很快就商量到要不要开棺的问题,毕竟夜光玉杯没有找到,都把目标定在了棺椁之内,玉杯本来也不大,加上价值非同小可,要是再带点神秘色彩,自然就会被墓主人随身携带。
武义斌自然是以保护文物为主说:“这棺椁不能开,要不然会破坏里边的尸体,那就是对考古系和历史学双重的损失。”
胖子说道:“胖爷可不管这些,而且又不是你花钱雇的我,这事你要问搬山姐姐。”
张玲儿死死地盯着棺椁,咬着嘴唇说:“开,既然都到了这一步,不开谁心里都会有一个死结,外面这些宝贝已经价值连城,这里边肯定会有更好的东西。”
杨子看了我一眼,也点了点头。而武义斌立马到我身边说道:“张小哥,千万不能这样做啊,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物,我们应该通报国家,这属于国家。”
我拍了拍他的肩头,说:“老武,你的想法没错,我也非常支持你。可要是不开也不知道里边有什么,既然我们已经做了急先锋,就先替国家看看里边有什么。”
武义斌又气又恼,连话都说不出,指着我们一群人:“你,你们……唉!”最后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显然拿我们这群人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接着,我们就开始研究怎么把棺椁侧推一下,然后把棺底露出来,下面应该有一个类似八宝玲珑锁的东西将棺材锁住,只要推一下就有办法打开,也就能够知道锁在里边的秘密。
一行人试着推了几次,武义斌气的暴跳如雷,可没有去管他,用胖子的话来说:“各位,一会儿胖爷把丫的掐死,谁也不许拦着我,下次绝对不能这种考古学者一起下斗,吵的胖爷头昏脑涨的,连力气都使不出来。”
杨子摆着手,说:“不行啊,这棺椁太重了,找东西用杠杆原理吧,就好像粘在上面的一样。”
后面的武义斌忽然就安静了下来,冷笑道:“你们是打不开的,你们难道没发现这棺椁的底部是和棺床粘在一起的吗?”
胖子刚想让他闭嘴,忽然就是一愣,说道:“我操,这是什么?”我们都低头一看,原来在棺椁和棺床的之间流出了一股带着巨香味道的红色液体,怎么看都像是血一样。
第六十四章 尸解羽化
?浓烈的香气飞快钻入了我们的口鼻,防毒面具都无法过滤掉这种香味,也可能这是因为活性炭和一种没闻过的气体混合而成,但让我感觉整个墓室都荡漾着这种香味。
棺椁的缝隙中出现了红色的液体,不管是不是血,人都会发自内心的恐惧、忌惮,所以我们也就是愣了一秒钟不到,一行人迅速地和棺椁拉开了距离,面面相觑地看着那如溪水般的血色液体潺潺流淌,顺着棺床流淌到了地面。
“这是血吗?”张玲儿问道。
没有人能回答她这个问题,这液体没有血腥味。愣了片刻,我说道:“这棺椁和棺床严实合缝,怎么就会有类似血的液体流出来?”
同样也没有人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胖子吞了吞口水说道:“真他娘的邪了门了,按理说尸体已经有上千年,那些经过特殊处理达到肉身不腐倒是多见,这流血可是闻所未闻啊!”
杨子蹲在地上,先是用匕首将那液体挑起来,看着拉丝的液体,他小心翼翼地把防毒面具掀起一条缝,用鼻子仔细地闻了闻,摇头说:“这应该不是血,不管怎么处理血都会带着咸味,而这液体带着甜味。”
胖子说:“总不可能是红酒吧?”
我白了他一眼,讥讽他:“你去尝一尝,看看是多少年的窖藏。”
忽然,武义斌阴阳怪气地说道:“这是尸解液。”我们都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继续说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关于尸解仙的传说吗?”
“啊?”张玲儿第一个就发出了惊疑声,接着楚鹏飞摇着头说:“不,不可能,这是迷信,这不科学。”
胖子灿灿道:“我虽然不知道这科不科学,但在这座古墓中不科学的东西太多了,没什么奇怪的。哎,对了,什么是尸解液和尸解仙啊?”
我说:“不科学不代表真的无法解释,也许是我们的知识量不够,所以无法理解这种东西,要是放进科学院里边,肯定有一个解释。”我说着示意武义斌可以把他知道的告诉我们,毕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武义斌摆了摆手,示意让张玲儿说,他说:“我不信这些东西,所以这种话我不会说,让玲儿告诉你们吧。”
张玲儿看了他一眼,然后叹了口气说:“《无上秘要》中记载,‘夫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躯质之遁变也。’,又称为‘蝉蜕’,如蝉留皮换骨,凝血保气,固形于岩洞,然后飞升成于真仙。”见我们还是一脸茫然,她解释道:“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等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羽化成仙。”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在这棺椁里边的尸体,正是进行尸解羽化?”
点了点头,张玲儿说:“我们搬山派以《道德经》为基准说,修道之人能延年益寿,但最终也难逃一死,而死后或天葬或棺葬,只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在一定的几率下是有可能尸解成仙的。”
胖子把头摇的好像拨拉鼓一样,说:“完全就是扯淡,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玲儿说:“现代人没有一个相信,但古人对此深信不疑,尤其是信奉道家学说的,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希望两种成仙的方法,最为推崇的就是一朝悟道成仙,次之就是尸解成仙,据说所成的神仙就是尸解仙。古人葛洪在魏晋时,提出仙人可学论,认为仙有三等,即天仙、地仙、屍解仙(尸解仙),尸解仙为仙中最底层的仙人,也有人认为是地仙,像土地公、山神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