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殡葬传说 > 第96节 >

第96节


师父点了点头。
赵欣缓缓的说:“这件事,关系到袁崇焕的死。”
我脑袋里‘嗡’的一下子,迅速和师父对望了一眼,直觉告诉我,赵欣所言非虚。
“袁崇焕…他不是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的么?”师父问。
“没错,但是,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据说,他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再加上朝廷里奸臣当道,崇祯皇帝误信谗言,认为袁崇焕有叛国之心,所以将他处死了。”
赵欣笑了笑说:“我知道的更详细。”
“哦?”
赵欣两手一摊,吐了吐舌头:“因为历史书上有写啊!”
我和师父都忍不住笑了,赵欣有时候精灵古怪的就像个小女孩儿。
“可是,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样的,崇祯皇帝之所以处死袁崇焕,和一本书有关。”
我顿时瞪大了眼睛:“姐姐,历史可不是随便开玩笑的!”
赵欣横了我一眼:“我没开玩笑,袁崇焕本来只是一个文官,但他却有统领千军之才,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我呆呆的问。
“因为一本书。”
赵欣说,袁崇焕本来只是一名进士,长相也十分文弱,可是,他在有一次返乡探家时,无意中得到了一本书,回到朝廷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关心起了军事。努尔哈赤率军入侵时,京城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带兵迎战,谁也没有想到,看似文弱的袁崇焕,竟然主动请缨,镇守山海关!很多人认为,袁崇焕不过是一时的匹夫之勇,靠一些纸上谈兵的东西,怎么能带兵打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袁崇焕竟然把山海关镇守的固若金汤,挡住了清军铁蹄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他的本领,得益于一本书。”赵欣说。
“殡…殡葬全书?”我结结巴巴的问。
“没错。”赵欣说,当时的明朝,乱臣当道,昏庸腐败,袁崇焕胸怀大志,却苦无报国之门,最终心灰意冷。他返乡探亲的本意,是想辞官隐居,不问世事。他找了一处山青水秀的地方,准备作为自己的终老之所,可是,没住几天,他在山里突然发现了一本书,从此,改变了历史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那本书中,除了起死回生,风水道术以外,还另外记载着一些东西,除了袁崇焕以外,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而袁崇焕当年隐居的地方,就在临江村后面的深山里…”

第六十章 野史奇谈(4)


雪冷凝霜殡葬传说在线阅读全集:小说全文全集阅读第六十章野史奇谈(4)第六十章野史奇谈(4)
赵欣的话匪夷所思,但又好像丝丝入扣,句句在理。我头一天晚上,亲眼见到有人给袁崇焕娶亲,这么说,那个真的是袁崇焕本人?
我想的入神,手一松,剩下的半包芒果干‘啪’一下掉在了地上,四散而开。
“你的意思是说,袁崇焕的用兵之道,来自于那本书里的记载?”师父问。
“没错。”
一,整个房间里安静的可以听到呼吸声。
愣了一会儿,我说:“难道那里面夹有岳飞的《武穆遗书》?”(我想到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赵欣白了我一眼:“别胡说八道,那是小说里的东西。”
“不然还会是什么?”我吐了吐舌头。
“一本玄门的书里,不可能记载兵法之类的东西。”赵欣说:“我估计,应该是一些超出自然常规,威力极大的玄门之术。”
师父想了想,说:“那袁崇焕的死,怎么又跟那本书有关呢?”
赵欣告诉我们,袁崇焕请缨之后,便着手修建工事,秘密训练军队,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按照当时的国力,还有身体素质,汉军是远不及清军的,袁崇焕作为一个从没打过仗的书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然能与清军周旋多年,屡挫其锐,不得不让人称奇。
师父点了点说:“袁崇焕的确是一个奇才,后来呢?”
“后来,明熹宗死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他一上任,便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剪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乱臣阉党。看起来,朱由检是一个圣君,而实际上,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疑心极重,权欲熏心的人。他剪除乱党,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和权力。他和魏忠贤本来就有私怨,登基之后,除了魏忠贤本人以外,所有魏忠贤的亲信,甚至挺过他的人,都被铲除了。熹宗在位时,迫于政治压力,袁崇焕曾经和几个大臣联名上奏,给魏忠贤修建功德祠,朱由检一直耿耿于怀。但是,袁崇焕是边疆大吏,为了江山稳固,朱由检不敢对他下手。
“其实,朱由检也一直对袁崇焕的才干感到疑惑。据说,袁崇焕打仗时,从不要援军,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都会出现间隔性失忆,对战前的事记得清清楚楚,然而,作战时发生的事,却一点都不记得。直到后来,通过毛文龙,崇祯皇帝终于知道了真相。
“毛文龙是平辽总兵,一直和袁崇焕不和。朱由检即位以后,毛文龙很多亲信由于和魏忠贤有瓜葛而被斩了,再加上,得不到皇帝的重视与信任,毛文龙早已暗生反心,私下里,偷偷和皇太极有书信往来。从信中,毛文龙知道了一件极为重要,而又耸人听闻的事。
“在信里,皇太极说,他的士兵也是,只要和袁崇焕作战,下了战场就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为了得知原因,决定亲临战场,然而,刚上场,就被一炮从马上轰了下来。抬回去以后,努尔哈赤双眼圆睁,只是不停的念叨:‘云…天上有…怪云…’,第二天就死了。所以,皇太极怀疑,袁崇焕会妖术。
“毛文龙得知这件事以后,便禀报了崇祯皇帝。当然,他不敢说是皇太极告诉他的,而是说自己查探得来的。崇祯命毛文龙秘密接近袁崇焕,调查他的一举一动,并赐他尚方宝剑,授予他临时专断的权力。毛文龙得到皇帝的器重,自是春风满面。
“此后,毛文龙一改原来的态度,对袁崇焕加意奉承,称兄道弟。被蒙在鼓里的袁崇焕不知道他的来意,见他突然转性,为国为民着想,很是高兴,自然倾心相交。暗箭难防,小人更难防,在一次酒醉之后,毛文龙终于从袁崇焕的嘴里套出了实情,原来,袁崇焕的本领,来自于他从老家广东的深山里得到的一本书,那本书里,记载了很多道术,还有长生不老之术。再问时,袁崇焕醉的一塌糊涂,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毛文龙把这件事告诉了崇祯,崇祯欣喜如狂,要知道,古往今来,每一个当皇帝的,没有一个不向往长生不老的。崇祯命令毛文龙,不计一切代价得到这本书。于是,毛文龙便一直寻找下手的机会。后来,终于被他等到了机会,刚要得手时,却被袁崇焕抓了个正着。要知道,袁崇焕也有尚方宝剑,而毛文龙则由于行事过于匆忙而忘了带。袁崇焕知道,如果这本书落入崇祯手里,天下将永无太平宁日了。当机立断,袁崇焕马上取出尚方宝剑,娇旨罗列了毛文龙的十二项罪状,先斩后奏,处死了毛文龙。
“至于毛文龙的死,崇祯当然知道原因,但当时战事吃紧,如果抓了袁崇焕,立刻就会被清军攻进来,所以,只能一拖再拖。直到后来,崇祯思书心切,实在忍耐不住了,逮住个机会,把袁崇焕调回了京师,以私通外敌,娇旨诛杀大将为由,打入了死牢。严刑拷打折磨了半年,袁崇焕至死都不肯吐露那本书的下落,最后,被凌迟处死了…”
我和师父都听的呆了,赵欣所讲的这些,和历史上记载的事件完全吻合,但是她竟然说,之所以会发生这些,是因为一本书,当真令人瞠目结舌。
“赵小姐,那你之前怎么没告诉我们?”师父问。
“因为这件事牵连重大,就连老七我都没告诉。”赵欣笑了笑说:“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们之前不过是萍水相逢,不是吗?”
师父微微一笑:“不错。”
赵欣嘴一撅:“我才不像你,对人那么好,而且不设防,结果被人陷害。”
“我隐居多年,好久没和外人打过交道,太大意了…赵小姐怎么突然想起叫我们过来,告诉我们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