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活人禁地 > 第108节 >

第108节

我和王子知道那丝线的厉害,此时也不敢太过托大,便依言走到了门外,分别躲在门框两侧,探着脑袋向里观瞧。
那保镖听到大胡子说出了自己武器的名称,眉头一皱,显得颇为吃惊。但这人好像也是个闷葫芦,见大胡子已摆好架势,他也不再多说,血目暴睁,一声大吼,双手猛地向回一抡,做出了一个极其怪异的拥抱姿势。屋中随即‘咝咝’急响,那些眼花缭乱的丝线带着凛凛寒风,朝大胡子的左右两边分别打去。
大胡子不紧不慢,直等到那些丝线打到自己近前之时,他忽地向后退了一步,让丝线擦着自己的身体划了过去。紧跟着他双臂一挥,分别将两条桌腿一前一后地扔了出去。那桌腿发出沉重的破空之声,径直砸向对方的面门。大胡子紧随其后,一个闪身,跟着桌腿一同冲向对方。
那保镖怎能看不出其中的威力,见到桌腿朝自己飞来,急忙向右一闪,将第一条桌腿让了过去。但大胡子适才是连续掷出,刚刚躲过第一条桌腿,第二条桌腿恰巧在他的右边出现,再次正对他的面门砸了过去。这两下投掷就像算准了一样,第一条乃是逼着对方向右移动,第二条才是实招,正好砸向对方移动后的落脚之处,让对方在顷刻之间避无可避。
眼看桌腿就要击中自己,那保镖知道无法再躲,迫于无奈之下只好举手格挡,他将双臂交叉着挡住头部,准备将这一下重击硬接下来。
‘呯’地一声闷响过后,桌腿击中保镖的手臂弹飞了出去,那保镖本以为自己躲过一劫,却没想到大胡子早已跟着桌腿冲到了他的面前,其速度之快简直是让人无法形容。
那保镖没想到对方竟迅捷如斯,眨眼之间就已欺到了自己身前。还待再次发动攻击,可他的武器又细又长,早已被大胡子挡在了身外,此时双方近在咫尺,那些丝线便就此成为了废品。
情急之中那保镖只得挥拳猛击,想把对手从自己的身前逼开。可大胡子是何等厉害,怎容他再故技重施?刹那间双手一错,分别抓住保镖的两臂,向外一展,将对方的胸腹全都露了出来,紧接着他飞起一脚,重重地踹在对方的小腹之上,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那保镖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似的飞了出去,直到撞上墙壁之后这才弹落在地。
大胡子并不停顿,跟上去连下四道重手,将那保镖的四肢全部折断,这才总算松了口气。
然后他俯下身去沉声问道:“你是要看着你师父受尽**,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
◇◇◇◇◇◇◇◇◇◇◇◇◇◇◇◇◇◇◇◇◇◇◇◇◇◇◇◇◇◇◇◇◇◇◇◇◇◇◇◇◇◇◇◇◇◇◇◇◇◇◇◇◇◇◇◇◇◇◇◇◇◇◇◇
唉……月票……要了好几天了……没什么效果……
最后再弱弱的说一句:求……月票……。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零九章 魙齿
第一百零九章魙齿
大胡子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只在电光火石之间,那保镖已然被他打得委顿在地,四肢均被折断,除了脖子和脑袋还能活动以外,其他地方皆与瘫痪无异
他问完那保镖一句话,便静静地盯着对方,双目之中暗含杀气,一张脸上尽是冷森森的表情,让人看起来有些不寒而栗。
那保镖却也倔强得很,他撇了撇嘴并不答话,恶狠狠地怒目而视,对大胡子毫无惧怕之色。
大胡子点了点头,捡起地上的桌腿走到那老者的身旁,然后俯下身去,用桌腿在老者的肋部来来回回地比划了几下。
夏侯老头虽已奄奄一息,但毕竟具有血妖之躯,脖子虽断,可神智还是非常清醒的。他一双血目看着大胡子手中的桌腿在自己身边晃来晃去,脸上随即显露出畏惧的神情,只是苦于无法开口讲话,如若不然,估计这会儿已经开始求饶了。
那保镖见状一声长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忍和担忧,接着便有几滴泪水淌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血妖做出这种表情,不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那表情又绝非作伪,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真情流露。
隔了半晌,那保镖才点头叹道:“好吧,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我全都如实回答,只是请你别再折磨我师父了。”
大胡子放下手中的木棒,对我和王子招了招手,让我们俩也过去一起审讯。之后我们三人围成一圈,将这对师徒包围起来,大胡子这才开始发问。那保镖倒也言出必践,对我们的问题一一作答,毫无欺瞒之意。因此我们也逐步扩大了提问的范围,就连他这尸偶秘术的来历也要刨根问底的审个明白。随着他渐渐道出实情真相,困惑在我们心中的疑团也就此得到了初步的解答。
原来此人姓刘,名叫刘钱壶。他自幼父母双亡,八岁时被这老者夏侯锦所收养,逐而拜其为师,从小就过着风餐露宿,流落江湖的生活。
他们这一门非僧非道,也无门派名称,只是一种不被世人所知的‘手艺人’。此门历来都是一师传一徒,干的是收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买卖。
刘钱壶的师傅告诉他,到他这一代,才算是本门中的第四代传人,这夏侯锦的师爷便是本门的开山祖师。
那祖师爷本是一名江湖术士,平日为人驱鬼捉妖,祈福求子。真本领是一点没有,仅是用一些戏法蒙蔽事主,最后靠着一张巧嘴蒙混过关。为了防止事后有人找上门来,所以他每做完一笔买卖便离开此地,常年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虽然温饱倒也无忧,但过得也是极其清贫。因此他时常都郁郁寡欢,常叹自己生的不是时候。
忽有一日,这人偶然得了一本奇书,上面记载了一些奇门异术,不但能杀人于无形,还能驱魂散魄,让死者的冤魂无法找上自己。
这人心想,与其每天靠坑人混饭,还不如学些真实本领,说不定最后还能闯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将此书奉为至宝,潜心学习,刻苦修炼,仅仅几年的光景,他便初步掌握了书中的一些神奇秘法。
当时正值大清光绪十五年,天下大乱,四川哥老会闹得正欢。虽说他这本事还没有完全练成,但也已具有相当的威力了。于是他便南下进了澧州,托人引见,从而加入了澧州的哥老会中。
此后的一年里,他运用书中秘法,在一些暗杀活动中屡建奇功,因此颇受头领赏识,在会中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再过一年,随着杀人数目的增长,他的本领愈发成熟。在成百上千次的实践中,他将书中的各项秘法修炼得淋漓尽致,并且还增添了不少自创的技法和心得。
可好景不长,正当他如日中天之时,清光绪十七年,清兵大举进攻澧州城,哥老会溃败,头领被捕。他在乱战中逃了出去,知道哥老会再难成事,便自立门户,专接一些暗杀行刺的差事,生活也就此过得宽裕了起来。
在他暮年以后,他不忍将这门绝学断送在自己手里,便物色了一个人选,从而收其为徒,将一身的本领都传给了此人。并在临终时嘱咐自己的徒弟,本门技法太过伤天害理,如要再收徒弟,只能收取一人,这种手艺会的人越多,世上的枉死者也就越多,万万不能多传。
这人便是夏侯锦的师父,他学成之后,便靠着这门手艺行走江湖。当时正值乱世,恰好有他施展的机会,凭着这种特殊的本领,一辈子下来也落了个锦衣玉食,囊中阔绰。
到了晚年,他想将本门在自己的手里发扬光大,便要选一个根骨奇佳的弟子。他收养了三十名五六岁的孤儿,观察考验了十几年,在这些孩子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才选定由夏侯锦继承自己的衣钵。
可夏侯锦的时运就不及他的前辈们了,等他学成出师的时候,正好赶上解放初期。当时是祖国山河一片红,全国人民喜洋洋,他这暗杀害人的手艺,在那样的环境中完全派不上用场,几乎就等同于废品一样。
无奈之下,夏侯锦只好顺应天意,选择了过正常人的生活,成为了新中国的一颗铁钉。
本以为会这样平静的终老一生,但就在他年至花甲之时,一股改革的热潮猛然掀起一阵巨*,经济搞活,贸易加强,大量的民众开始下海经商。借着这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夏侯锦终于迎来了自己苦等了三十多年的机会。于是他放弃了颐养天年的打算,将自己荒废了数十年的本领重拾起来,全国各地的四处游走,开始了他人生中那迟来甚晚的江湖生涯。
当时的大方针是‘准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少偏于迷信的大款便开始把人生的希望寄予在了风水上面。有些生意失败的,就总归咎于家中不吉,甚至是有恶鬼作祟。
这样一来,夏侯锦本门的驱魂术便成为了他立足江湖的至宝,反正对方也是完全不懂,头头是道的摆弄几下,也不由得对方不信。几场法事下来,所赚的钱几乎比他一辈子赚的还多,没想到人近晚年了还有这样的际遇,这让夏侯锦感到十分高兴。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师门中的杀人术和尸偶术才是正宗绝学,若是只靠驱鬼作法来蒙人混饭,这简直是有辱师门的行径。
然而这两种手艺毕竟已经搁置了多年,早已不如他出师时的那般纯熟,加上当时他已年过六旬,身体上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于是他想找一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收为弟子,将本门技法传授给他,然后让其跟着自己行走江湖,今后如能接到暗杀的买卖,便可以让自己的徒弟代劳了。
1982年,他在浙江金华遇到了沿街乞讨的刘钱壶,他见这孩子手大臂长,骨骼粗壮,知道将来是个人高马大,孔武有力的苗子,这种身材学习本门的功夫最为合适。在得知刘钱壶的双亲亡故以后,他便将这孩子纳入门中,从而带在自己的身边,并将一身本领都倾囊相授。
此后的日子里,这对师徒情同父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夏侯锦终生未婚,自然膝下无子,而刘钱壶也是幼年失去了双亲,便将自己的师父当成了父亲一般。一老一少相依为命,生活得好不快活。二人在普天之下到处游走,专接暗杀和驱鬼的买卖。虽然暗杀的差事从始至终一件没有,但每做成一次法事也是收入颇丰。师徒俩边游玩、边学艺、边赚钱,几年下来倒也过的悠哉得紧。
但与此同时,烦恼也跟着来了。夏侯锦此时已是暮年,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久后就将走到尽头,即便再活二十年,对于他来说还是太少了。刚刚尝到生活的乐趣,岂能这么快就撒手人寰?于是他经常因此叹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这快乐的时光当真是来得太晚了。
刘钱壶虽然想替师父分忧,但这生老病死的事岂是人为就能改变的?因此他也只能在言语上劝慰师父,而在他的内心,其实比自己的师父还要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