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大昆仑之新疆秘符 > 第3节 >

第3节


  “《山海经》上说,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是百神之所在。黄帝在昆仑山种建木,建木便是连接人间和天庭的天梯,神仙、巫师借着天梯而上下天地。不单《山海经》,《国语》《史记》也有天梯的记载,更明确指出,颛顼帝高阳氏‘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以绝地天通。
  “《旧约-创世纪》第11章,耶和华变乱了天下人的口音,使众人分散,毁去了巴别塔——也就是俗称的通天塔。别忘了,同样是《创世纪》,在第28章的10到19节,还记录了另一个著名的传说!”
  “你是说‘雅各的天梯’?”张智平想了一想,走到凌茹凯的身后书架前,随手便抽出一本已经被翻出毛边的《圣经》来。两位老教授之间一直分工明确,凌教授天赋强些,却不耐烦做些与人打交道及琐碎的具体工作,这方面一直是张教授负责。这种合作模式几十年不变的后果就是,张教授对凌家的熟悉程度不下于主人本人。
  他翻开手上那本《圣经》,找到那段,却只断断续续读了一点儿:
  28:10雅各出了别是巴,向哈兰走去。……
  28:12 他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
  28:13 耶和华站在梯子以上……
  “And the top of it reached to heaven: and behold the angel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n it……”张智平喃喃着,已完全陷入了思索中。

魔女湖(6)
  “这么说,其实宗教中的典籍里已经留下了世界文明曾经同源的种种记载,只不过我们一直不愿意相信罢了!”回过神来的张教授眼中坚定了许多.
  “对啊,既然各个文明的神话中都有人神相交的记载,那它为什么不能是真实的?我认为,《山海经》不是虚幻的,它就是一幅古代世界地形图!我坚信在远古时期确实曾存在一个大同世界,大家用同一种语言,可以互相交流,甚至接受同一个文明传承!”凌茹凯越说越激动.
  对他的话,张智平没有立刻作出回应,他默默思考着,苦笑着摇了摇头:“《山海经》的科学性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考古实物证明,这点无可非议。但……”
  他抬起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我们这一代人啊,都是受着马列主义教育长大的,无神论已经在我的脑子里扎了根了。昆仑神宫、昆仑天梯,这些我能接受,因为那只是名字的不同,本质上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遗址遗迹。可你坚持那段人和神自由交往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坚持整个人类文明都起源于同样的‘神’,这我是不能同意的!”
  凌茹凯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
  “老张啊,你也迂了!所谓‘神’,就一定是唯心者崇拜的那种神吗?就不能也是一个称呼一个名字吗?现在不管是史前文明说还是地外文明说都能找到自己的依据。以你我接触到的信息,说现代文明在传承上没有接受过外力的影响,你相信吗?”
  这倒是!
  张智平非常清楚,仅从古文字的发展演变史来看,就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
  就说古埃及文明吧,它的古文字考古实物大多属于六千年前的产品,是一种图画文字,同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图画文字铭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后来,埃及出现了表词文字,即圣书字。但这种文字是“突然形成”的,尽管它全部来源于图画文字,但这两者之间的飞速变化,使人们觉得它可能是通过模仿别的文字样式形成的。
  作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发端者,苏美尔人就更神奇了!至今,现代考古也没能找到苏美尔人的来历。这个民族不知在何处诞生,从何处而来,从出现之日起就已经拥有了极为成熟的文明。六千年前,苏美尔人突然凭空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他们甚至随身携带着词语文字,并且一千年后,从苏美尔文字中产生了最古老的音节符号。苏美尔人的众多成就被古巴比伦人借用并发展,其中就包括文字。
  至于古中国和古印度的文字,统统都托言为某一个人的突然创作,比如中国的仓颉造字神话。但作为古文字专家,张凌二人自然知道,这种说法有多么的不靠谱。
  张智平知道,自己这个老搭档一直坚持世界文明有一个共同的祖源地。这个祖源地,实际上就是史前时期,当时的人类共同接受一个先进文明影响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老凌直指古昆仑!跟这位老伙计搭档多年,要说一点没受影响显然是假的,可做了一辈子学问,要大胆假设,也要小心求证,眼下这不是证据不足吗?

魔女湖(7)
  “老张,我想去新疆一趟,你去搞一个考察的名目如何?”凌茹凯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证据不足,就去找证据!这个念头,已经在他心里已经酝酿了很久了,而俄罗斯人的蠢蠢欲动,让他再也坐不住了。
  “呵呵,老伙计,你又偷懒。以你的名义去申请,可是比我出面更好使啊!”张教授开玩笑。
  凌教授脸上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老伙计,都几十年了,不是一直都这么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耐烦打这些交道,还是拜托你妥当些!”
  张智平苦笑了一下:“好吧,谁叫我已经被你‘剥削’惯了呢!是直接去和田地区的昆仑山吗?”
  凌茹凯脸上浮现出了一种怪异的神色:“老张,你不是开玩笑吧?难道连你都忘了,古昆仑和今昆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我当然知道,今天这延绵两千五百公里的昆仑山脉不过是古昆仑的冰山一角,按古代大昆仑的概念来说,古代昆仑地区应该是北至天山、阿尔泰山,南括整个青藏高原,东达今天的祁连山,西面则涵盖整个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广大地区。但这不是俄罗斯人闹得吗,搞得我也觉得那个地方是不是有什么情况,要不,他们怎么会一直盯着那一片?”
  “俄罗斯人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你说的古昆仑地区看着够大了,可我看来未必就是古昆仑的真实地域。我想去趟楼兰。我总觉得,楼兰应该跟昆仑有什么关系!”
  凌茹凯总觉得楼兰的灭亡隐藏着某些秘密。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作为丝绸之路要津,曾经盛极一时,是著名的“城廓之国”。然而一千六百年前,这个国度却仿佛一夜间就消失了一般,神秘地灭亡了,有人说是因为战争,有人说是因为瘟疫,有人说是因为北丝绸之路的开通,近年来,学术界也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缺水才是楼兰灭亡的真正原因。
  作为这一行的泰山北斗,凌茹凯自然会想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楼兰到底为何而亡,它都留下了横亘千年的谜团。
  英国人说,真相是时间的女儿。
  凌茹凯更相信,谎言总与时间相伴而生。
  时间如川,真相便如朝露,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漫漫光阴,真相总是最早被隐瞒湮灭,留下谎言滋生昌盛。
  公元442年,末代楼兰王比龙在面对外敌侵犯时,明明已经赢得了胜利,却在获胜后莫名其妙地带了国中的四千户居民逃往且末,楼兰国大乱。非但如此,逃亡之前,比龙还留下了一句充满暗示意味的话,说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国事”,所以赶紧跑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躲起来。摆明了是因为不想被人知道楼兰国的国家秘密才逃跑的。而正是他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楼兰国的灭亡!
  凭着专业敏感,凌茹凯觉得楼兰王比龙不惜国灭也要守护的那个秘密很可能跟自己一直在追寻的昆仑有关。
  “这——也好!”张教授沉吟了片刻,“不过,你那个得意弟子还不打算揪回来吗?你都放纵他四年了,也该让他回来帮帮你了。”
  最后一句,带点儿劝解,语气很是和缓。
  听到这话,凌茹凯那略显疲惫的老眼顿时亮了起来:“哼!你说得不错,是该把那个臭小子揪回来了!原本我体谅他大受打击、心情不好,需要时间平复,所以没管他,可四年了,既然他不自觉,就怨不得老头子倚老卖老了!”

桦皮文书(1)
  楚风突然打了个寒战。
  他抬起头,四下里扫视了一圈。
  房间宽敞,布置奢华,一切陈设都令人舒适,中央空调永远是恒温的,但为什么,似乎出于本能,他感觉到被算计了。
  看了看眼前宝物格上琳琅满目的玉器,楚风把自己的反应归结于玉器的良好降温作用,他只是多想了。
  玉嘛,总是神秘的。那一抹触手而生的凉意,正让人直接感受到玉的魅力。
  楚风现在正站在美国纽约的一间私人别墅里。别墅的主人正面带笑容地领着他参观自己的收藏——看看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可见这个爱好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藏品的主人乔先生是美国华商公认的领头人,人们一般称呼他“乔老”:五十上下年纪,一袭唐装,再配以典型的东方人长相,其模样就像是一位普通的有钱老人。只是他那双眼睛中的神采,闭合之间目光如电,仿佛能直视到人心底。
  就在楚风浏览这一屋子的收藏时,乔老也在毫不避讳地打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