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大昆仑之新疆秘符 > 第43节 >

第43节

  高大的巨型石柱、扑面而来的犍陀罗文化;那熠熠生辉的绿色彩砖,只在古巴比伦城传说中才出现过;还有那典型的西域风格、或立或倒的胡杨木……诸多的风格在这里和谐统一,真正的鬼斧神工!
  所有人都在震撼中久久回不过神来。尽管新疆环塔里木地区有很多关于沙埋古城的传说,甚至还有史料记载,仅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掩埋的有名字的古城堡就多达19个还未找到。在场的人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些传说或说法,只是没想到今天自己竟然可以亲眼看见一座这样的沙底古城。
  良久,众人中终于又有人说话了。桑布:“这!这可怎么过去!”

空中之城(3)
  这边与对岸高台整个剥离,中间的巨大鸿沟恐怕就是这次地震才能造成的。
  可是成也鸿沟、败也鸿沟,没有这场地震,没有这道鸿沟容纳了诸多的流沙,这城和这塔都不可能再见天日,但如今,这道鸿沟却也挡住了楚风他们到空中之城的去路。
  这边没有借力之处,对岸也没有,就算大齐他们带了飞索也没有地方固定啊,怎么办?
  现场的人,包括那几名战士,都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摩拳擦掌地,准备来个空中飞人。
  楚风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机动,镇定地说:“等等,那边咱们肯定是要过去的,但眼前这座高塔,不看看吗?”
  他说着,冲那塔努力努嘴。
  大家这才回过神来,就是,何必舍易求难,反正那城放在那儿也不会跑掉,先看看,这座明显与传统西域佛塔建筑风格不一样的高塔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好了。
  在古西域,曾经流行过印度传过来的一种佛塔建筑形式——窣堵波。窣堵波是古代佛教特有的建筑类型之一,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僧的遗骨(舍利)、经文和法物,外形是一座圆冢的样子。公元前3世纪时流行于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重要的建筑,在古楼兰遗址中时有发现。
  “这个,这个是窣堵波?”凌宁只在书上见过这种古建筑的介绍,没有见过实物。
  “不太像!”王聪撇撇嘴,“下边像,那上边石塔部分不属于传统窣堵波的建筑风格。”
  小王眼力不错:这座塔中心部分为石制,塔高七层,刚才从上边看只看到顶上两层,现在才可看到全貌。底部和西域地区常见的圆冢形窣堵波一样,黄粘土制作,高达十多米,没有明显分层,但仔细看,似乎也是按照三层来区分的。底下一层最大,占地千平方米左右,往上一层比一层小。
  上次毛连长被救后,被压得脱落的那塔檐就在楚风他们的脚旁,楚风过去一看,这塔檐确实是木制结构的,而且其饰纹也是楼兰地区常见的纹路,看来,这座塔应该是属于楼兰时期的建筑无疑。
  整座塔虽然有点儿残破,但大致没有什么缺损,塔门为木制,朽掉了一半,大家不费吹灰之力便依次进入到了塔里。
  塔内并没有被黄沙侵袭,除了入口处有一些黄沙堆积之外,其他地方很干净,只有一些灰尘,这也省去了大家的一番工夫。
  一进门,大家就被那色彩艳丽的壁画迷住。而正对塔门处,高高站立着的那尊将近十米的泥像也使大家惊叹于古人的塑造艺术品时的大气。
  就算再对佛教不了解的人,都不能把他看成是一尊佛像。泥像头戴素冠,双眼微睁,身上的服饰怎么看怎么像汉代王侯的服饰,更重要的是,这尊像的背后有一双翅膀。
  “这,这是天使?!”林威廉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
  “怎么可能是天使,没见他是汉人打扮吗?”这次连王聪都有点受不了他的无知。

空中之城(4)
  “那他是谁?为什么会被被塑成一尊这么高大的像,供奉在这么高大的佛塔里?”凌宁也忍不住喃喃自语。
  “装束是汉人没错,但长相就有点像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桑布仔细观察了他身上的服饰特征和他的长相,很肯定地说。
  从泥像的相貌上看,这位不知身份的“神”,长得有点儿清瘦,这尊神像的表情也很严肃,这与楼兰地区,尤其是跟100多年前,斯坦因在新疆米兰地区米兰大寺中强行剥走的“带翼天使”壁画形象很不一致。
  “这个应该是汉族人神话中的神。”楚风不是很肯定地说,楼兰地区发现的壁画也好、佛像也好,全是面部饱满、线条柔和的形象,人物都有些略胖。就是不久前他们在吐峪沟发现的那座王陵之中壁画上的人物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发现这样风格的神像。
  这神像被正正地竖立在塔的正中央,如果没有上面的七成石塔,他的头上就应该是穹顶。此时,却有四根木柱在他的身前身后立着,用以支撑他头顶的石塔。
  任何人,当面对着这么巨大的神像,总会感觉到一丝威压,而奇怪的是,楚风觉得,自己面对这神像,却觉得,与其说他在散发神的威严,倒不如说他更具备一位王侯的威严。
  经过初期的心理调整之后,大家迅速镇定下来,分工合作。
  楚风围着神像打转,想从他身上看出些蛛丝马迹,好查证他的身份。凌宁打开笔记本电脑扫描这里的一切。王聪手拿着照相机和测量工具以及笔记本,一边拍照,一边测量,记录下来以后还得给各处标明编号。
  由于泥像身前并没有可供朝拜的案几之类的,桑布费了老大的劲才跳上他脚下那近1.8米高的基座。
  林威廉则拿着自带的相机一通乱照,很快,他就对周围墙壁上的壁画感了兴趣。
  墙上画满了一些佛教故事话,其色彩之艳丽,人物形态之逼真,为楚风生平罕见。置身于这壁画群中,就仿佛那些墙上的人物,随时可以走下来一般。
  “快来看!这是‘太子须大拿’的故事!”凌宁首先认出了壁画中的一位主角。楚风走过去一看,确实,壁画上有一头白象,一个印度太子装扮的人牵着它,把它送给另一个人,旁边的壁画上,画着一个人贩子一样的人,牵着两个孩子在闹市上,似乎在叫卖。远远的,一位印度国王正在看着这边。楚风看到这里,再到塔门边缘处一看,那里的壁画上是四个婆罗门教徒模样的人正在向这位送人白象的人请求施舍。他同意了她的判断:“这确实是‘太子须大拿’的故事壁画,看来这里是小乘佛教教徒们修建的!”
  “怎么说?这个须大拿是什么人,楚大哥你怎么就能判断这里是小乘佛教的教徒们修的呢?”好学好问是我们林威廉同学的美德。
  “这个须大拿啊,他的事迹出于《佛本生故事》,这个《佛本生故事》,又称《佛本生经》,是专门讲佛祖释迦摩尼的前世故事的。须大拿是印度叶波国的王子,不知是佛的第几世前世。一心向佛,他把家产全部分给了乞丐,又把具有神力的白象送给了家族的敌人。因为施舍无度,他的父亲把他赶出王宫,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走进森林。”

空中之城(5)
  说着,楚风走到另一边,指着壁画上面与自己所说情节一模一样的背景继续说,“有四个婆罗门试探他,想要他的妻子和孩子,结果他也施舍了出去,后来,这些婆罗门被他感动,决定帮他,带着他的孩子到闹市区叫卖,引得他的父亲后悔,把他们都接回王宫,而须大拿也经受住了佛的考验。”楚风把这个著名的佛本生故事娓娓道来,配合那墙上的壁画,众人觉得似乎走入了一个神话世界。
  “须大拿故事出自佛本生故事,而礼拜佛本生故事画是小乘佛教教义中的重要内容。米兰古城遗址中也发现了须大拿的故事壁画,不过那些壁画由于遭受斯坦因的破坏性劫掠,没有保存得这么完整。米兰寺院,已经被学术界确认是小乘教的寺院。所以以此可以推断,此处应该也是由小乘佛教教徒修建的。”后边这段是凌宁解释的,由于家学渊源,她从小就涉猎极广,这佛教之中,大小乘的区分还是知道一些的。
  林威廉刚开始听得两眼直冒星星,后来又脸色一黯,没精打彩起来。
  楚风纳闷:“怎么啦?”
  “楚大哥,我是不是很没用?连一个小姑娘都知道的东西,我都不知道!”
  楚风一笑,给他解释了一下凌宁的身份:“没关系,威廉,你知不知道中国有个词叫‘家学渊源’。出生在那样的家庭中,她的起点比你高是正常的。你也可以努力啊,你要是努力,超过她并不困难!别灰心!”楚风说这话纯粹是为了安慰威廉,不想好好的一个小伙子被打击得像根蔫了的茄子。没想到,他低估这位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下一瞬,这位就又换上了一副灿烂的笑脸,欢呼雀跃着去了。
  墙上的壁画,再往上一点,“舍生饲虎”、“割肉喂鹰”的故事画均有出现,这些故事均出自佛本生故事。
  到了最顶上,却是一群与那神像相似的人——肋生双翼之人。这些人男女都有,非常年轻,男子俊美、女子美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不像是宗教画,倒像是一副年轻男女春游图。
  这样的图一共有六幅,呈弧形,围绕在那穹顶的塔口周围。其中四幅是真人大小的,长着翅膀的男人和女人的像。靠西北方向,则有着两幅露着异常美艳的带翼女子头部的弧形壁画。
  楚风盯着头顶发呆,这些“带翼天使”的形象在楼兰地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100多年前,斯坦因就在米兰大寺盗走了12位男性“带翼天使”的壁画像和一位女性“带翼天使”的壁画像。那名女子也美艳非常,但绝不类似敦煌的飞天形象。现在这些壁画被收藏在印度国家博物馆里,楚风虽没见过那些壁画原作,却看过很精致的印刷图版。当初第一次见到,他就深受震撼,觉得这不像是人想象出来的形象,有点像有原型的真实的素描记录。此次在此地见到这些年轻的“带翼天使”,他的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凌宁也在他身后仰着头看着这些“美人”,男子的兴高采烈和女子那含蓄的幸福被制作者描画得非常清楚。她甚至觉得,如果不是时代久了,壁画上有厚厚的灰尘阻挡,说不定这些人会一时兴起跳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