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东北马仙 > 第282节 >

第282节

我苦笑道:
“八仙之一的汉钟离,你说厉不厉害?蒲扇前辈传承于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孑然一身的散修,突然呼朋唤友齐来龙虎山,烧纸道人可能要干一票大的了”
我呼唤黑爷,然而黑爷依旧不应,来了南方之后他不露头的时候就更多了,我猜想他是有某种忌讳。
第二天一大早,烧纸道人和蒲扇散人就来叫我们吃早饭。吃饭的时候我问他们,镇上明明已经没有空房了,他们昨晚在哪住的。我心里觉得,让两个老前辈睡大街有点过意不去。
烧纸道人很随意的说:
“我们也住的那间宾馆啊!正义镇上道门中人很多,有很多人愿意为我们两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让一让的”
这我就明白了,他们昨晚是耍无赖硬生生住下了。
吃过早饭,来到镇口,蒲扇散人摇了摇扇子笑道:
“哈哈,我师兄来啦!”
于是我们往前面看去,果然见前方有一人,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只见他破衣娄嗖,胡子乱蓬蓬的,约莫五十上下,但眼中却闪烁着精光,于是道行高深之辈。他似乎腿脚不便,拄着一根黑色的铁拐。在这个轮椅都要用不锈钢来造的时代,黑色的拐杖倒是少见。
来人一瘸一拐,走得比较慢,还没走近就先打了招呼:
“蒲扇师弟,烧纸道友,我铁拐散人来了!”
好么,一个蒲扇一个铁拐,这四大散人有两个都是物件成精不成?
铁拐散人走近了以后,这才正式跟我打招呼道:
“常流小友!哈哈,旁边这位就是姜岚姑娘吧,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啊!”
铁拐散人一开口就先扯了这些没边的事,把姜岚羞得红了脸,我忙解释道:
“前辈莫要误会,我跟姜岚清清白白,只是朋友,没有”
见我否认,铁拐散人疑惑的看了一眼那两个老头,烧纸道人跟他挤眉弄眼之后,铁拐散人这才又哈哈大笑道:
“这都不是事,毕竟新时代了,慢慢发展嘛!我是蒲扇的师兄,道号铁拐,都是自己人小友不必跟我客气。”
我点了点头,也没打算客气。烧纸道人是个城府颇深的疯子,他这些朋友也没一个正常的,你跟他们还真客气不起来。
我仔细看了看铁拐散人的铁拐,只见这拐杖通体漆黑,应当是用生铁铸成的,而且拄在地上响声沉重,铁拐被阳光一照似乎还有别样的光泽,显然材质非凡。本着你让我别见外我就真不客气的原则,我开口问道:
“铁拐前辈,敢问您这铁拐有何妙用?”
然而跟大方豪爽的蒲扇散人不同,被问起铁拐的问题,铁拐散人皱起了眉头,表情凝重道:
“你真想知道吗?”
随着铁拐散人表情的变化,我觉得周围温度骤降,空气一下子紧绷了起来,好像一副无形的牢笼把我禁锢在了原地。我大惊,这位铁拐散人的修为绝不在蒲扇散人之下,他的道心变化已经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事物了。
我想说我不问了,不想知道了,但被气势死死压住的我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蒲扇散人嘿嘿一笑,紧张的感觉顿时消失不见,他说:
“既然小友开口,那告诉你也无妨!我这拐”
...
第251章四大散人之双剑散人
“我这拐啊,一旦放下,那”
“那什么?”
铁拐散人很会吊人胃口,把我们都吊得无比好奇,铁拐散人才哈哈大笑道:
“我这铁拐,若把它放下,健步如飞!拄上就瘸。”
那你还拄着它干嘛,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气氛顿时就冷掉了,铁拐散人实在是太会讲冷笑话了。然而铁拐散人并不觉得楼被他带歪了,而是对蒲扇散人说:
“蒲扇师弟,还请快去真理帮为兄买两个馒头,为兄来时赶得及,两顿没吃了”
好么,铁拐散人不光打扮得随性,做事风格也像个要饭的。
烧纸道人请附近其他的道门中人去买了早点给铁拐散人吃,我们四个人依旧等在镇口。估计今天一整天我们都要等在这里,因为其余两位说不准什么时候能来。
铁拐散人就像上辈子都没见过饭一样,使劲儿地吃着早点,连后槽牙都要甩出来了,不过也没人挑剔他的吃相就是了。待他吃得差不多了,烧纸道人这才问他道:
“铁拐道兄,另外两位道兄他们谁会先到,谁会后到?”
这是一个迎接顺序的问题。烧纸道人似乎只知道蒲扇散人会先来,其他散人谁先谁后都不得而知,可能后两位散人的性子不太好伺候,所以问清楚来者先后做个准备。
铁拐散人把最后的一点油汤都舔吧舔吧吃了,这才说道:
“耍剑的会先来一会,采花的可能要晚一些,等傍晚才能来与我们碰面。”
烧纸道人点了点头,表情上似乎轻松了许多,。看来采花那位不是好相与的。等等耍剑好说,采花这是什么鬼,莫非真是破窗而入一夜**枕千人玉臂尝万点朱唇那个采花?道门似乎是有房中术的
我顿时产生了无尽的不好的遐想。
啪!
烧纸道人在我后心拍了一下,打断了我的浮想联翩,我一身冷汗立马就下来了。我现在业力缠身,正是容易被外魔入侵的时候,这时候不该想太多。
“小兄弟,莫要多想,那位采花的散人行事正大光明,绝非鸡鸣狗盗之辈。不过马上要来的这位耍剑的散人厉害非常,论起剑术来恐怕武当掌教也未必强过他,老道看你好像也有一柄宝剑,可以让他点拨一二。”
于是我对即将要来的耍剑的散人,无限的期待。
在龙虎山管辖的地界,符箓无疑是老大,使剑的都是非主流。而就有这样一位大非主流,背着两把宝剑大摇大摆的来了。
只见又有一人,从远方缓缓走来。身穿米黄色长袍,松松地扎了一个道髻,身背两把长剑,缓缓走来。来人身高九尺,瘦如竹竿,走起路来有飘飘欲仙之感。与其说他走在路上,不如说他每一步都踏在了风力,自有一阵清风载着他缓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