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当方士那些年 > 第148节 >

第148节

  “你们都在想武则天是用什么办法登帝位,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其实她并不想当皇帝,而是有人非要让她当呢?”
  “清姑姑,这怎么可能,谁好好的会……”我话说到一半突然停断下来,表情惊讶的慢慢说。“难道是……是李治把帝位让给武则天的?!”
  “帝君是万人之上的王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每一位帝王都恋栈权力,皇权江山孰轻孰重高宗李治岂能不知,能让武则天同朝听政,是因为高宗对武则天绝对的信任和倚重。”清扬说到这里声音慢慢变的低沉。“或者说,他身边已经没有可以帮到他的人了。”
  秋诺给清扬沏茶,想想清扬的话也感觉挺有道理。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关陇贵族把持朝政,武则天在通过立后的事情上,帮助高宗李治打击元老大臣势力,重振皇权,从这一点看,武则天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治国能手。”
  “太子李弘死后,新太子李显碌碌无为不堪大用,高宗李治很明白一旦自己驾崩,被平息的关陇贵族势必会卷土重来,李显没能力和这些权臣抗衡,所以,他必须培养一个能稳固江山社稷而且自己又信任的人。”清扬淡淡地说。
  “这么说,武则天是高宗李治一手推上帝位的!”我喝了一口茶恍然大悟的自言自语。
  “登上九五之尊又能怎么样,武则天为李家背负了江山,到头来留下的却是千古骂名。”清扬的表情有些惆怅。
  我还是一脸疑惑的抬起头说。
  “清姑姑,就算武则天并不想当帝位,可这和乾陵又有什么关系?你刚才不是说有办法进乾陵吗?”
  清扬嫣然一笑,意味深长的对我说。
  “乾陵有一块无字碑,是武则天留下的,你去无字碑,怎么进乾陵的办法都在这块碑石之上。”
  “无字碑?!”
  清扬笑而不语,我知道剩下的一切还要自己去解决,清扬言尽于此也不好多问,连忙起身告辞。
  
  第15章 无字碑
  
  秋诺留在清扬要和她母亲相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清扬谈完我总算有些头绪,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越千玲和顾安琪重返乾陵。
  之前来的时候我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乾陵的风水上,其他细节并没注意,清扬语出惊人,进入乾陵的秘密竟然在无字碑上。
  武则天的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无字碑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这座在耸立千年的石碑并没有它身后那座旷世皇陵耀眼夺目,安安静静的竖立在旁边见证着这千年来的变迁和浮华,似乎在静静等待着什么。
  我仰着头看着无字碑,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
  我看看四周没什么游客,快速的翻进无字碑的围栏,如果无字碑里有机关,在底座下面应该有空心的地方。
  我把整个底座敲了一个遍也没有任何发现,从下面闭合的程度看,无字碑契合相当完整,如果按照清扬的说法,进乾陵的秘密在无字碑上,我第一个想到的,既然乾陵没有入口,会不会无字碑就是乾陵的入口。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在墓葬机关里,有关密道的设置都和无字碑格格不入,而且无字碑距离乾陵距离太远,两者之间似乎怎么想都没有关联。
  我突然回想起清扬和自己谈的话,清扬一再强调要进乾陵,先要明白乾陵里埋葬的是谁,和她谈完,似乎清扬给自己诠释了一个和史书中记载完全不一样的女皇武则天。
  清扬让自己来乾陵参悟无字碑,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恐怕领悟错了清扬的意思,也许无字碑根本没有什么机关,清扬让我来,是让我明白无字碑的含义,或者说武则天为什么要立这块奇怪的石碑。
  我低头想了想,坐在一边的长椅上若有所思的说。
  “千玲,你搞考古的,这无字碑有什么来历和典故吗?”
  “没有,这无字碑一直是考古界的想要解开的难题,很多前辈一生都在研究这块碑石,不过各有各的说法。”越千玲淡淡一笑坐到我旁边说。“至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去乾陵里面问女皇了。”
  顾安琪买了几瓶水回来,听到谈论的话题咋着眼睛说。
  “我爸也曾经给我提起过无字碑的事,我记得他说过,很多学者揣测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的用意,但他看来,武则天算得上千古一帝,纵观历史可以和她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秦始皇,留下无字碑或许是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成就。”
  “这个想法其实很普遍,就连我认识的几个考古界的泰斗对无字碑也是这样定论的。”越千玲点点头说。“事实上,这个说法也很符合武则天的性格,她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这么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我想了想慢慢摇摇头,这样的武则天和清扬诠释的武则天似乎完全是两个人。“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从一个才人到皇后不会仅仅是因为运气好,从她当皇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谋算人心的本事有多强,既然这么有心计的一个女皇,又怎么会做出留下一块无字碑表示功高德大,而且从她选址乾陵的事来看,武则天并不是一个恋栈权势的女人,所以这个说法我认为不符合武则天这个人的性格。”
  “那还有另一种说法,在考古界也有很多人坚信这个可能,就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越千玲认真地说。“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不会吧,为了当皇后杀自己亲生女儿?”顾安琪瞠目结舌地说。
  “后宫中的争夺远比想象的要惨烈,能母仪天下并不是靠贤良淑德,事实上这只是开始,武则天当皇后后,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在朝中诛杀权臣,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时关陇贵族把持朝政,要想母仪天下没有点举动恐怕没有谁会白白送一个皇后给她,虽然武则天杀伐果断,但从历史上说,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很中肯地说。
  “如果说这是为了巩固皇权,似乎也说的通,但是武则天其后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越千玲据理力争严肃地说。“武则天后期所作所为完全是处于私心和个人利益的角度。”
  “当时高宗在世,虽然武则天贵为皇后,但是真正的帝王依旧是高宗,你认为高宗昏庸到会任由皇后扰乱朝政的地步?”我反问。
  “你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是武则天所做,可实际上背后都是高宗李治在筹谋,武则天只不过是一个实施者而已?”顾安琪有些明白的问。
  我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
  “古有吕雉杀忠良,是为了不脏刘邦的手,武则天这样做难道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如果这个也不对的话,还有一个观点,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观点挺好,如果我是武则天……”顾安琪在旁边听完很认真地说。“到最后还真是左右为难,写什么都不好,还不如不写。”
  我还是摇了摇,若有所思的说。
  “虽然这个观点靠谱,各方面也能说的过去,不过仔细想想还是牵强附会,完全不符合武则天这个人的特性。”
  “这有什么不符合的,武则天功过众说纷纭,与其让自己去书写对错,还不如让别人去评价,这样还能显示她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