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当方士那些年 > 第380节 >

第380节

  “不止徐达……”我深吸一口气缓缓翘起嘴角意味深长的说。“当时和徐达一同奉命修建山海关的还有另一个人。”
  “谁?”
  “刘伯温!”
  我话一出口越千玲连忙站起来,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刘伯温是谁,而且明十四陵正是他建议朱元璋所修,他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跑去帮徐达修关隘。
  “朱元璋让徐达修建的名义上是山海关,实际上……就是其中一座明十四陵!”越千玲眼睛一亮兴高采烈的说。“这丹书铁劵留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后世帝王,明十四陵就在山海关下面!”
  我也点点头,借徐达修关隘之名修建明十四陵,不但可以掩人耳目而且还能秘而不宣,闻卓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说。
  “既然找到地方了,就别磨蹭,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
  我征求其他人的意见,都赞同闻卓的提议,如果明十四陵真在山海关下面,一旦找到开启里面的封印,我和魏雍之间的道法修为就相差无几了,这样也用不着时时刻刻防备着他,就算让他拿到玉圭,我也有阻止他上泰山祭天的能力。
  我点点头打算先赶回申城,准备一下后立刻去山海关。
  
  第47章 观沧海
  
  到达山海关是五天之后的事,登上城楼才能领略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的雄壮,山海关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站在城楼之上,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
  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西面屋檐的正中悬挂黑字白底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
  本来无心醉于这豪迈雄伟的风光之中,可真正站在这里时才不由感叹这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果真是名至实归,就连萧连山这样无聊的人站在城楼上也顿时意气风发,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顾安琪从上来到现在眼睛就没离开过手中的罗盘,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好奇的问。
  “安琪,怎么了?”
  “雁回哥,这里的风水不太对啊,如果是刘伯温所修就更说不通了。”顾安琪诧异地回答。
  事实上虽然我们按着线索找到山海关,但是再没有只言片语的提示,山海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完全就是一座城,如果明十四陵真的就在这下面,我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里是名胜古迹总不能随便找一个地方挖吧。
  听到顾安琪这么一说我也开始抬头留意这里的风景,闻卓漫不经心的走过来,扶着城墙笑着说。
  “山海关的山势来龙属于燕山山脉经东走向,而燕山龙脉有西边出自太行山,坐落幽燕平原,以华北平原为明堂,以中岳嵩山作案,余脉再往东走一直临大海,树起三叉笔架,俗名六品顶。”
  “原来你也懂风水堪舆啊?”顾安琪很意外的看着闻卓。
  “都是道家五术,多少也会一点。”闻卓笑着回答。
  我在旁边苦笑,顾安琪要靠罗盘定位勘察,而闻卓上来没多久就把这里的风水基本看得透彻,这有何止是会一点。
  “别停啊,想必你已经看透彻了,继续说。”
  “本格局龙脉雄壮,来龙久远,气势磅礴,大海广阔无边,惊涛汹涌而至,有精英荟萃之气概,山与海交汇,形成雄观。”闻卓也不含糊指着远处山脉不慌不忙的说。“安琪说这里风水不对,其实不是风水不对,安琪说的应该是方位不对才对。”
  “方位……”顾安琪一听不住的点头欣喜的说。“对,就是方位,我看了半天总感觉有什么地方和这里的风水不合适,但是就是没想起来。”
  我的手指着顾安琪的罗盘艮坤的方向一本正经地说。
  “按道理说建城的立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可山海关的关门是坐东北,向西南,这和这里的风水格局大相径庭,所以你才会感觉奇怪。”
  “那……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顾安琪大为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个立向的确有些问题。”闻卓来回看看两边也很疑惑的回答。
  我默不作声的回头看看北边若有所思的说。
  “从方位上看,这里是艮坤方向,在五行里属土,土克水,北方其性属水,而北方刚好是大海,水势旺盛,关门立向艮坤,座和向的位置均为土性,上下一心,南方火生中央土,土辅土,众志成城大有江山永固之意,不过……这山海关防御的居然不是入侵敌人,而是刻意在克制北方的大海?”
  “按照线索,提示的就是山海关,或许当时修建的时候并没考虑什么风水问题,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隐藏明十四陵呢。”越千玲在旁边说。
  我点点头,或许是我们想得太多,我让大家分开围着山海关城楼到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山海关距今也有几百年了,一砖一瓦都还保持着当年原貌,剥落的墙皮似乎像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我一边走一边试图去找到这城楼和明十四陵之间的联系,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才和其他人汇合,带回来的结果和我意料中一样,就这样找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我完全是侥幸的在赌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闻卓都想到去山势高一些的地方去看看山海关全貌,希望能有所发现,等我们登上角山,放眼望去整个山海关尽收眼底,以山海关为隘,连贯着的长城犹如一条盘伏的巨龙横贯东西。
  “他为什么会选在这里修明十四陵?”我小声喃喃自语问自己。
  “等会……你们站在这里看到的是什么?”越千玲忽然一本正经地问。
  我们都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再转头望去看了半天后,我很诧异地回答。
  “是山海关啊。”
  “是啊,千玲姐,怎么了,难道你看到的不是山海关?”顾安琪也不解的问。
  “我……我看到的是长城。”萧连山挠着头憨笑着说。
  “对啊,我也是看到的长城。”越千玲指着蜿蜒绵长的长城说。“山海关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关,可也是因为这些高不可攀形如天堑的长城之中才因此得名。”
  “嗯,这个想法对,我们或许是先入为主了,从一开始就奔着山海关来的,可山海关存在的意义却是这横贯东西的长城啊。”闻卓点点头说。
  我深吸一口气皱着眉头细想越千玲的说小声自言自语。
  “为什么会选在这里呢?”
  “原因很简单啊,你曾经也在这里修过长城。”萧连山忽然眼睛一亮大声对我说。“你当时在这里修长城是为什么?”
  我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第一个在这里修建长城的人是嬴政,据说是防御外族侵略,但现在想想也不过是以讹传讹的借口,能上泰山斗天的王者还有能让他忌惮的敌人?
  嬴政为什么要修建这些城墙,从地势上看的确是无法逾越的天堑,秦一手选在这里修建明十四陵一定有其他深意,闻卓看了半天走到我身边说。
  “这长城以山海关为隘,西起玉门关为尾,东至此地为首,犹如一条石锁连贯东西,似乎是在镇压什么东西,而山海关修建以后,这石锁就变成一条石龙,龙口向东对海,和风水方位中土克水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