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冥判 > 第249节 >

第249节

  观音大士无奈道:“此事我不该说的,可是你以现在之力不要说去想打败四大力士了,就是十个陈梦生也不是他们的敌手啊。我只能给你提个醒,要不然以你的脾气还要闯出更大的祸端。天界之上也和人间一样,佛道之争面和心不合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
  陈梦生苦笑道:“一场封神之战死了那么多神仙,结果都是有力者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做神仙也难啊!想你观音大士本是我师叔慈航道人,如今却已成了菩萨。”
  观音大士笑道:“我已忘我,忘我即是无我。你应该明白天尊为什么要责罚你师傅了吧?”
  “弟子明白了,是因为中原大地眼下道盛于佛。师尊是不想我出了事被人家说成是道家纵容弟子,可是我还是想去救我师傅啊,还望观音大士能帮我一臂之力。”陈梦生知道了自己惹出的祸事,归根结底还是元始天尊怕被人说闲话伤面子啊!
  “呵呵,你若是三世之前能这般懂事,你师傅就省心了。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我就随你走一遭吧。但是我只能是暗暗的助你不能出手,免得佛道两家又起事端。”观音大士念起咒诀朝着地上虚划了一下,陈梦生诧异的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太华山中正要去赞叹观音大士的缩地术的神奇,可是哪里还有观音大士的身影啊……
  “哈哈哈……,你怎么又来了。哈哈哈……,五谷星你难道真的不怕死吗?”在陈梦生的面前闪出一人挡住了去路,不用看听声音就知道是财力士了。
  陈梦生作揖道:“力士守在太华山中就是想我不再回来,可是只要我不死就要上山去救我师傅于苦难之中,财力士还请你通融让步,日后相见也不至于伤了同门和气!”陈梦生知道有了观音大士的暗中相助,心中是一片笃定。
  财力士愣住了,看了看陈梦生道:“呜呜呜……,我看你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呜呜呜……,天尊虽说是没让我们杀了你,但是也没说不能杀你啊!呜呜呜……,你何苦又上太华山来自寻烦恼呢!”
  陈梦生冷冷的笑道:“既然财力士不肯相让,唯有得罪了!”陈梦生沉腰列步,脚走斗罡七星向着财力士射出一道火圈。
  财力士狂笑道:“哈哈哈……,你这是不知死活!哈哈哈……,不让你看看我们的手段,真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啊!”财力士手里一扬起打出了一片金光,金光如浪澎湃卷袭陈梦生的火圈。转眼间金光包纳住了陈梦生的火圈,火圈在金光里被强压成了一团。
  “唉!这个倒霉孩子偏偏是要找死啊,呜呜呜……,我们只能是成全他了。呜呜呜……”眼看着陈梦生破地狱咒的火圈被金光压成了拳头大小的时候突然间就爆裂了开来,强大的爆裂之势一下子就反包起金光呼啸着激射财力士胸口。
  “呯”财力士被灰色的火球打的高高掀起,重重的落在了山石上。财力士不可置信的揉着胸口看着陈梦生,口里念了几句法咒就化成了两个肉身一前一后的夹击陈梦生。两人同时抬手打出了两条比柱子还要粗的金色雷霆,雷霆在空中好似千军万马奔腾对着陈梦生的前后心极速打来。
  陈梦生的身上泛起了一道青气护盾,两道雷霆打在了护盾上竟然会被反弹了开来,沿着原路更加凶猛的分击财力士的两个肉身。财力士大骇出手想用方孔钱去阻挡,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将财力士击飞有十丈远。金色的方孔钱让雷霆劈成了齑粉。财力士灰头土脸的爬了起来,看着陈梦生不禁有了一丝惧意。
  “呜呜呜……,这个倒霉孩子好生厉害啊。不用我们的本命先天功是对付不了他呀。呜呜呜……”
  “哈哈哈……,有点意思啊。我们很久都没被打的这么惨了,哈哈哈……,我还就不信了啊!哈哈哈……,金枷玉锁!小子毁了我们的法宝,你去死吧……”
  
  第313章:气死的人(上)
  
  财力士这次是动了真火,自己在昆仑山辛辛苦苦炼成的宝贝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陈梦生给打成了齑粉。心里是恨不得能生食其肉顿时间就下了狠手,不顾元始天尊的指令就要自作主张杀了陈梦生。太华山上一时间是风云变色金光大盛,只见在那金光之中显出了无数道烧的通红用金子做的金镣子铺天盖地的飞向陈梦生。金枷玉锁又被叫作为诛仙锁,凡是被这玩意锁住了就是大罗金仙也难逃被灼骨焚心之厄运……
  陈梦生已经是灵根尽失了,就靠着赤精子教他的二十四招魂度鬼的道术。对付孤魂野鬼是绰绰有余了,可要是遇上了仙家道术就难以与其抗衡了。金色流火枷锁团团围住了陈梦生,万般无奈之下陈梦生大吼了一声,以破地狱咒反攻枷锁。陈梦生的天火在密密层层的枷锁金火中就犹如是螳臂当车,转眼间陈梦生就要身遭不测了……
  忽然之间太华山中平地一声雷,普天降下了甘露。不论是财力士的金火还是陈梦生的天火一同被甘露消弭于无形之中。半空传来了高声佛语:“南无阿弥陀佛,修行之人应该以善为本。财力士你已经动了无名火,你这是修的哪门子心啊?你的法宝是让你惩治那些被钱财迷失了心窍在人世间作恶之人,你怎么拿来对付起同门的人啊?”
  财力士抬头一看吓的脸如土色,那半空中观音大士打坐在莲花台面沉似水不怒而威。财力士在昆仑山这么些年,当然是知道当年的十二金仙个个都是神通广大之人,自己只不过是小小的玉虚宫力士岂能敢和慈航道人叫板啊。慈航道人受入了佛道被人称为观音,可她的本事可要胜出自己千百倍啊。
  关于慈航道人该换门庭的事,在玉虚宫不是什么秘密。道教创始原灵麾下有着四大弟子,大弟子鸿钧老祖,二弟子混鲲祖师,三弟子女娲,四弟子陆压。其中大弟子鸿钧老祖门下又有众多的徒弟,大弟子是太上老君,二弟子是元始天尊,三弟子是通天教主……,把一个偌大的道教分为了阐教和截教。
  一场封神之战让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金仙中有不少人都厌倦了同门之间的厮杀,纷纷受了戒转入佛门。文殊广法天尊转化为了佛教的文殊菩萨,普贤真人转化为了佛教的普贤菩萨,慈航道人转化为了佛教的观音菩萨,还有惧留孙也是转化为了佛教。当然也不是单单元始天尊的门下有道人转为佛教,混鲲祖师和通天教主门下也有道人转为佛教。反正像财力士那种微末道行的神仙是不敢去说他们什么坏话的……
  财力士一改哭哭笑笑的神情,上前几步跪拜正色道:“观音大士请容弟子禀明,此事只因为我们四大力士受命天尊看护太华山不让赤精子和他徒弟相见。还请菩萨明鉴!”
  观音看了看财力士不悦的说道:“我虽说是皈依了佛门,但是眼前这陈梦生却是我师兄的爱徒。他在人间的所作所为人神皆是有目共睹的,他犯下的错事也是遭狐妖的暗算又被有心之人以公报私罢了,你在玉虚宫里应该是比我更明白其中的原委吧?”
  财力士的脸噌的一下变色了,躬身行礼道:“我们四个力士只知道听命行事,不管其他缘由。”
  “呵呵,枉为你在人间游历散尽家财于穷苦之人,竟然也是如此顽固不化。你要是等陈梦生他回复了道行,阻拦他上山我必定是不会插手,可现如今他的道行不过是原来的一成。你若是持强凌弱我岂会是坐视不理!”观音大士的话谁都听的懂,她是暗暗责怪财力士方才下了狠手。
  财力士连声赔罪道:“弟子不敢,还请观音大士恕罪,弟子这就马上离开太华山不再为难陈梦生了。不过朝阳峰上的气力士性如烈火就不好说话了啊,要不由弟子代为去劝说他吧。”
  观音长叹了一声道:“不必劳烦财力士了,那气力士本是个皇帝偏偏让他的老婆给活活气死了。从此性情大变也真是难为他了,财力士请便吧。我与陈梦生一同去朝阳峰就是了,南无阿弥陀善哉,善哉!”财力士做了个稽首就飞身离去了。
  陈梦生在一旁听着暗暗吃惊的看着半空中的观音大士,心想着不对啊?师傅他老人家没跟我说起过那个气力士是什么皇帝啊?脱口向观音大士问道:“观音大士,你们刚才所说的被老婆气死的皇帝是怎么回事啊?”
  观音大士飘身落地笑道:“呵呵,那气力士亦非是昔日的气力士了。只不过那时你还在封神台中,故而不知道。此地离你师傅的朝阳峰还有些路程,我与你边走边说吧……”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初姓拓跋,后改姓元。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自幼由太皇太后冯氏抚养长大,崇尚中原文化,亲政后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皇帝。
  可是拓跋宏一辈子注定和姓冯的女人有说不完的过节儿。第一个姓冯的女人是他的奶奶冯太后。本来冯太后可以安安心心做太后,但是拓跋宏他爹献文帝拓跋弘却不想安安心心做皇帝。这个拓跋弘是个不务朝政的典型,他看见大臣就头疼,看见奏章就撞墙,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却整天想着与木鱼为伍。他想撂挑子可以,但是必须先留下一个儿子替他受死才行。终于在皇兴元年(公元四六七年)生产出了儿子拓跋宏。拓跋弘认为自己很快就要解脱了,高兴得当即大赦天下。但是,北魏这个帝国有个很差的传统,如果某个女子生的儿子做了太子,那么她就要掉脑袋,为的是防止出现第二个吕后。所以,拓跋宏早早就成了没娘的孩儿。
  没娘的孩儿自然没娘养,养他的是几个宫女。不知是宫女调教得好,还是他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亲。他四岁那年,拓跋弘身上长了个大脓包,那个疼呀。拓跋宏就亲口给老爹吸出脓水,没多久,脓包就好了。为此,举国上下都惊奇了好一阵子。老爹拓跋弘心里乐坏了,总算找到理由可以退位了。在第二年,他下诏传位于幼子,自己正式退休。谁知道即位那天,拓跋宏在自己大喜的日子却哇哇大哭,其父问他为何?他回答了一句:“代亲之感,内切于心。”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深的道理,举国上下再一次折服了。
  拓跋宏毕竟是个小孩儿,小孩儿连自己的眼泪都管不住,哪还管得了天下。于是他奶奶冯太后不得不再次出来垂帘听政。冯太后执掌乾坤,雷厉风行,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小孩儿拓跋宏,她也是谆谆教导,一丝不苟。但是冯太后同时也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看到小孙子这么聪明,生怕将来孙子也不听使唤,因此多次想废掉拓跋宏的皇位。隆冬时节,北风萧萧雪花缥缈,给小孙子穿了件很薄的衣服,然后领到一间和外面一个温度的屋子里不给他饭吃,这一饿就是三天,拓跋宏差点饿死了。关键时刻,一干大臣们站了出来,又是哭、又是磕头,好话说了一大箩筐,才算融化了冯太后那颗冰冷的心。
  自此以后,拓跋宏开始学乖了,有话藏着,有心思掖着,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送进冯太后耳朵里,认认真真做孙子。冯太后一瞧孙子这么“乖”,也就渐渐放心了,越发地为所欲为。在宫中淫乐无道拉着一帮奴才,把自己的党羽安插到了各个要害,真比当年的吕后还吕后……
  终于,小孩儿拓跋宏长成了翩翩少年,冯太后送佛送到西,干脆连婚姻都替他包办了。新娘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侄女冯媛。公元四九○年,即太和十四年九月,斗败无数人的冯太后最终没能斗过阎王爷,驾鹤仙游去了。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这一点在拓跋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活命,他在冯太后没死的时候呆若木鸡,养晦韬光,冯太后一死,他就立即从木鸡变成了雄鸡,首先干的一件大事就是迁都。当时北魏的首都是平城。然而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心脏要挪位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对拓跋宏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洛阳地处中原,历史上是东汉、西晋等王朝的首都。在五胡乱中华的时代,这里是北方汉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皇后冯媛却处处和拓跋宏为了迁都无理取闹,拓跋宏忍无可忍之下就废了皇后……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君王不可一日无后。拓跋宏在大臣的催促下只好是又选了一位皇后,那皇后也不是外人正是冯媛同兄异母的姐姐冯润。娶个这位皇后后,少年明君的恶梦从此开始了……
  
  第314章:气死的人(下)
  
  冯润小名妙莲是和冯媛一同进宫伺候拓跋宏的,只不过是冯润是庶出又恰逢拓跋宏选皇后时身染疾病所以一直是和拓跋宏感情很好。冯太后怕她的病会传染给拓跋宏就远远的打发冯润去了尼姑庵做了姑子,皇后冯媛被废之后拓跋宏被想起了冯润。叫人将冯润带回了宫中,后来还册封她为皇后。
  冯润是个心狠手辣的女子,在皇宫里除了冯润外还有个十分得拓跋宏宠爱的高美人。冯润很难容忍高美人与她争宠,暗中设计就害死了高美人得到了拓跋宏的专宠。温存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南方大齐又蠢蠢欲动了。拓跋宏无奈告别了冯润挥刀跨马上了战场,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霸业!
  冯润在后宫之中难捺寂寞在宫里找来了一个假太监,每天淫乱后宫之中。冯润有了假太监伺候着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开始把势力伸向了皇宫大臣们。谁敢不听从她的话就会被冯润给残酷的杀死,朝堂里再无人敢与冯润相悖了。冯润愈发肆无忌惮的滥用起了奸人,整个北魏朝庭被个冯润搞的是乌烟瘴气……
  冯润有个兄弟是北平公冯夙,此人是个酒色之徒。在皇宫里看见了拓跋宏的六妹彭城公主,彭城公主貌美如花丈夫又死了寡居在宫中。冯夙一看见她垂涎三尺,回去就找冯润要彭城公主。冯润当即答应,传召彭城公主让她嫁给冯夙。彭城公主是个烈性女子,平素对冯润的作为就敢怒不敢言,这次惹到自己头上彭城公主连夜带着下人逃出洛阳冒着连绵大雨去前方找拓跋宏那里去告御状了……
  彭城公主找到了拓跋宏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告诉了他哥哥冯润在后宫中专横跋扈淫乱内宫。拓跋宏听着彭城公主的话,浑身的血都涌到头上知道了冯润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与自己甜甜蜜蜜的纯真少女了。做为皇帝连自己的后宫都起火了,做为男人连自己的老婆都给自己都让个假太监戴了绿帽子。拓跋宏口中喷出了鲜血,人气的晕死了过去。
  这战是没办法再打了,拓跋宏气的病倒了。北魏大军开始撤军了,消息传到冯润的耳朵里吓的她是六神无主了。也不知道是听谁出的主意在宫里请来了巫师下了诅咒,希望彭城公主和拓跋宏都最好死在路上。没料到拓跋宏和彭城公主还是回到了洛阳,拓跋宏在宫中清理出一大群与冯润有染的假太监又肃查了皇宫大臣把奸侫小人全都被抓了起来受了剐刑,拓跋宏忙完了这些只觉得心口是一阵绞痛……
  轮到要处置冯润的时候,她又是装疯又是撒沷。把拓跋宏气的是七窍生烟,处杀皇后是件大事为了维护皇族的颜面,只能是后宫里的丑事掩藏起来。可是冯润之罪绝无理由开脱,拓跋宏气极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命宫女在冯润身上偷偷的藏了把刀子,等冯润见驾时被拓跋宏当场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