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黑色纪元(上) > 第339节 >

第339节

“写书的人大多都是骗子。他们用谎言欺骗更多的人,用不值得相信的文字掏空读者腰包。只有傻瓜和白痴才相信书上的话。”
“可是,您刚才提到柏拉图……”
“柏拉图是个幸运的家伙。他出生在古代希腊,那地方距离亚特兰蒂斯大陆原址很近,能够长时间存在文明,当然会不可避免遗留下部分可供查找的痕迹。虽然我没见过柏拉图,也没机会跟他说过话,但我能够猜到柏拉图一定是找到了亚特兰蒂斯的遗物。也许是一台破旧电脑,也可能是某个亚特兰蒂斯人的笔,或者是其它一些什么东西……柏拉图以他那个时代的理解方式,对这些遗物进行研究,这才有了后来那本《对话录》。按照书中所述,亚特兰蒂斯大陆是在公元前12000年至9600年左右一场超强自然灾难毁灭,残骸移植随之沉入大海……”
“这都是他妈的废话!要知道,柏拉图既没有亲眼看到灾难发生,那个时代也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够用作证实。按照我的理解,柏拉图只是记录了遗留信息的部分文字,加上他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资料。”
苏浩看待老胖子的目光有所变化:“您……见过他们?我是说亚特兰蒂斯人。”
“当然见过————”
王启年很是自傲:“那些家伙长得很丑,没我这么帅。”
“那么,能详细说说吗?”
老胖子看着苏浩,目光有些闪烁。
“其实,那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你们不肯相信……”
“我愿意倾听。”
“故事源头,还得回到我此前说过的诺亚方舟。其实,早在斯大林时代,苏联人就已经开始对高加索山进行搜索。这听起来颇为荒谬,但的确是真的。在苏联时代初期,斯大林下令对东正教进行严厉打击。苏联境内几乎所有教堂都被关闭,甚至炸毁,神职人员被勒令还俗或关进改造营,流放西伯利亚。在欧洲历史上,有很多典籍和资料都由教会负责保管。在1932年查抄乌克兰一座教堂财产的时候,当时的苏联内务部发现了一份手稿。上面记录着亚拉腊山峰的坐标,以及诺亚方舟和亚特兰蒂斯等一系列词语。由于年代久远,手稿上很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然而,就在手稿末页,查抄者看到了几百年前教廷留下的特殊印记。”
“对高加索山脉的搜索,最初是按照历史考察方面进行。根据冷战结束后解密的部分资料表明,苏联人当时的确在亚拉腊峰上找到了某些神秘物件。由于斯大林时代的严苛保密制度,再加上东、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很多相关资料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被克格勃最高领导人下令销毁。不过,那个时候苏联国家体制已经混乱,他们没能毁掉全部秘密。我们详细研究过遗留下来的部分,发现那是一些远远超出该时代的高新科技。苏联人一直在努力解读,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部分加以运用。T34和战争末期出现的JS系列坦克,以及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一系列成果,都是这些技术的逆向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最终没能打赢斯大林,苏联人的技术优势一直保持到战后。1961年,他们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宇宙飞船‘东方号’,赫鲁晓夫出尽了风头。”
“事实上,察觉到亚特兰蒂斯人存在的不仅仅是斯大林,希特勒对这种神秘的智慧生命同样有着联系。只不过,当时的纳粹德国没有发现类似亚拉腊峰之类的遗迹,而是为了得到朗基努斯之枪,在维也纳的霍夫堡博物馆里找到另外一份手稿。很遗憾,二次大战结束的时候,手稿原件被纳粹分子焚毁,盟军只得到部分残片,并根据保持固定形状的纸灰,复原了其中部分内容。”
苏浩凝视着王启年:“所以,美国人继承了那些科技?”
老胖子回望了他一眼,以惯常的淡漠口气说:“不完全是那样。希特勒得到手稿后,把寻找亚特兰蒂斯人的任务交给希姆莱负责实施,对外则谎称是为了寻找圣杯。这份手稿,与苏联人得到那份有部分内容重叠。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希特勒疯了,在英国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居然会掉过头去进攻苏联。实际上,他真正的目的,是高加索山上的诺亚方舟遗迹。”
“德国人得到的手稿内容远远要比苏联人更加详细。为此,希姆莱拨出巨额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分派考察队。其中,以海因里希。哈勒的进展最为顺利。他们按照手稿指引,在西藏找到了沙拉巴姆洞穴,得到了另外一些科技存储器。也正是根据这些,才有了后来希特勒下令研发的‘E’系列战车、Me609重型轰炸机、Me163喷气机等等……由于时间、资源,以及当时的思维理解方式等条件所限,这些兵器大多停留在纸面设计阶段,只有很少一部分制造出实物。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些超时代兵器的确威力巨大,先进程度足足超出盟军。如果不是数量太少,加上此前阶段消耗了几乎德国所有武装力量,战争恐怕是另外一种结局。”
“二战结束后,盟国接收了纳粹的全部科技。从不相信,难以置信,到最后确定,美国人对亚特兰蒂斯的浓厚兴趣丝毫不亚于希特勒。他们设立了51区,以手稿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到处寻找亚特兰蒂斯的线索。1948年,由美国陆军组建的科考队在南极登陆,他们按照手稿指引,找到了位于南极大陆核心位置的巨大洞穴。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三十余名早在六年前就抵达的纳粹军人……”
“1948年?”
听到这里,苏浩打断了王启年的话,疑惑地问:“我从未看过这件事的相关记录。”
老胖子扬了扬眉毛,说:“很正常。因为这些事情从未解密,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绝密档案库里,这份档案的解密权限属于最高,也就是无法认定解密时间。”
“这不合常理。”
苏浩面露思索,继而猛地抬起头:“等等!难道,他们在洞穴里发现了什么?”
“不是发现,而是遭遇。”
王启年神情淡然的回答:“整个科考队定员一百六十三人,半数以上都是身强力壮,经过特别挑选的士兵。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按照当时美国国防部的评估,战斗力相当于一个正规作战营。他们在南极洞穴里全军覆没,如果不是一名随队摄影师从开始就负责拍摄,死后机器仍在正常运转,我们也不会知道后面发生的那些事情。”
苏浩觉得眼角在微微抽搐:“您刚才说过,他们遇到了更早抵达洞穴的纳粹军人?”
“准确的说,是一群身穿纳粹军服的丧尸。”
王启年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在苏浩听来却很冷:“摄影机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彩色胶卷,战斗画面就跟你在废弃城市里经历的差不多。没有人活下来。两周后,增援部队找到了遇难者尸体,被病毒感染的纳粹军人全部失踪。除了录像,还在死者身上找到一个录音机。除了枪击和喊叫,在那些痛苦无比的求救声中,我们能听见濒死者把那些失去理智,攻击力强大,悍不畏死的纳粹军人称之为‘丧尸’。”
“美国人从未公开过这些。事实上,任何国家都不会曝光诸如此类的秘密。除了在民众当中引起恐慌,泄露不必要的机密,根本没有任何好处。然而,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转移民众视线,‘电磁时空弯曲’之类的理论也很快出现。”
苏浩觉得大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震荡,以至于不知道究竟该不该相信王启年的这些话。但他很清楚:老胖子没理由欺骗自己,也根本没必要这样做。
“冷战,实际上是美苏两国当时为了争夺手稿和亚特兰蒂斯遗迹之间的表面现象。美国人一直没能找到那些失踪的纳粹军人,南极大陆的洞穴研究从战后持续至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那个洞穴很神秘,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挡住了所有想要进去的人。在那里,前后几十年,死亡了大约两万多名美国人。由于他们前往南极的时候,给家人留下的信息大多是远洋航海,或者前往战乱地区执行任务。家属都以为他们死于海难或战争,其实这些人的尸体都躺在南极洞穴里,甚至连运出来安葬都无法做到。”
“1968年,美国气象卫星在北极圈附近拍摄到一个黑色部分。经过实地考证,那是一个巨大的地底洞穴入口。首批前往考察的探险队发现,在北极洞穴附近居然有几种特殊的苔藓存活。此前,在北极冰原从未发现过这些植物,而首次发现它们,是在南极。根据这一点,当时就有人提出:南极洞穴与北极洞穴之间很可能是相互连通的。”
“气象卫星拍摄的照片被美国政府封存,他们与1969年五月派出新的考察队前往北极。考察队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极地掘进车,尽管如此,遭遇情况仍然与南极相同————进入洞穴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公里后,掘进车引擎被一股奇怪的能量干扰而停止运转,队员们开始出现头晕、流鼻血、四肢麻木、心跳加速等症状。为了避免伤亡,考察队不得不中途返回。就在他们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非常偶然的,发现了一块镶嵌在洞穴山体表面的巨大冰块。”
“冰块里封冻着一个人类。按照当时的环境分析,很可能是极地风暴穿越洞穴造成的结果。冰块里的人身穿纳粹军服,四肢扭曲……考察队立刻呼叫负责运送的军方驱逐舰予以支援。一个月后,装载冰块的战舰抵达美国本土。联邦科学院和51区立即抽调人手,对冰块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尸体携带的身份铭牌,他们在纳粹党卫军人员名册里找到了对应姓名。而南极与北极之间可以通过洞穴相互连通的理论,也被证实。因为……那具尸体身上找到了二十二颗子弹,通过金属成分和射击力量分析,判定为1948年南极考察队使用的防冻式样特供品。”
苏浩耸动着喉咙,艰难地问:“您是说,那头丧尸穿越了洞穴,从南极跑到北极?”
王启年语调平静:“这是唯一的解释。1988年,美国人以尸体骨骼为基础,制作了一副电脑外观模拟图。在1948年留下来的那份录像里,他们找到了与尸体对应的人。其中有两次停留时间一秒以上的主要镜头,四次瞬时微闪镜头,经过电脑清晰化处理,面部特征最终得到确认,是同一个人。”
苏浩深吸了一口气:“他们……那具尸体……真的是丧尸?”
老胖子缓缓点了点头:“冰块里的尸体被严密控制,于1951年3月进行解剖。美国人以他的皮肤为基础,制造了部分细胞培养液,在六十多种哺乳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全部都被感染,没有一例幸存。其后数十年,美国军方致力于研究该病毒的疫苗,却没有丝毫进展。”
“您的意思是,那种病毒,就是造成一年前病毒风暴的根源?”
看着苏浩那张充满迫切和紧张的面孔,王启年神情复杂的摇摇头:“东西方文化对于政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但美国人不是疯子,他们不会干出毁灭自己族群这种可怕的事情。然而,一年前的灾难,与冰块里的病毒,都是同一种东西。”
第166章谜C
苏浩睁大了眼睛。在灯光下,他的眼瞳四周充满血丝,一片鲜红。
“是谁释放了它?究竟是谁?”
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令人恐惧的杀意。
王启年的声音平淡且温和:“你已经知道了答案,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是亚特兰蒂斯人。”
不等苏浩做出反应,老胖子继续未完的话。
“当然,病毒这种东西和人类一样,拥有自我进化和强化的能力。美国人在那个时候发现的病毒,与现在的病毒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环境变化和自身进化速度等问题,感染能力和存活能力都要更弱一些。其实,在各国的历史记载当中,一直都有类似丧尸的存在。古埃及、中国、法国大革命、伊斯兰圣战、印度宗教战争……它们或多或少都出现过。限于当时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录者的概念,病毒也没有造成大规模扩散事件,因而有很多信息都被后人忽视。以至于建国后,我们在罗布泊进行核爆试验与勘测过程发生的一系列怪异事件,都被当做科学无法解释的非自然问题处理。”
苏浩反问:“罗布泊?”
王启年面色淡然:“你应该看过一部分关于地质学家彭加木的研究资料。其实,在西北荒漠,当时进疆部队的确发现了一座古城。规模不大,从残存的建筑风格判断,实际建造时间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由于人烟稀少,缺水,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在部队入疆以前,该地区从未有过详细的勘察图纸。但是很奇怪,在内战时期,盘踞新疆的马家军里,有两名旅长各自拥有一份所谓的‘藏宝图’。上面大多数图案和线条,文字非常模糊。他们都对照地图临下摹本,派人携带图纸前往寻找,却没人能够活着回来。久而久之,两个人对寻宝丧失了兴趣。解放后,两名旅长家产充公,查抄人员意外发现了两张完全相同的地图。通过一系列勘察和观测,最终锁定为荒漠中央干河床南侧的废城。”
“进疆部队在废城附近展开搜索,发现了一条通往地下的走廊。当时参与搜索的总共有三百余名官兵。在那种时候,此类搜索任务目标主要是清剿残敌,对于某些科技概念的理解,部队指战员无法,也根本不可能达到美国人的程度,更谈不上携带仪器之类的事情。当时,他们的无线电联络只维持了不到两小时就被中断,基地方面紧急派出飞机寻找,却在距离废城六十多公里的位置遭遇磁暴和沙尘,三架侦察机全部失事。当晚,又派出多支救援队,连同当地牧民展开大规模搜索。至天明,终于在荒漠边缘发现了四名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