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黑色纪元(上) > 第634节 >

第634节

苏浩不知道自己刚才的动作是否被对方看到。他在附近没有观察到预警机的踪影,海面上也没有舰船航行。也许,孙湛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逃生。
正想着,发散开的思维末端已经感觉到几个高速接近的信号。总共有四个,它们体积庞大,时速大约为三十海里左右。狭长的体型和全金属质地,显然是几艘正从预定海域赶过来的战舰。
阿尔法基因药剂对大脑的改造效果尤为显著。苏浩的思维探测半径已经扩大到五十公里。这种可怕的距离根本不是强化人能够想象的。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视距,发达的脑域几乎成为主管意识对外界探知的唯一器官。这让苏浩一时间隐隐有些恍惚。他甚至觉得,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眼睛和耳朵说不定都会产生退化,有相当大的可能从自己身上彻底消失。
无用的器官就是累赘。这是生物进化史上被多次证明的现实。
不,不仅仅只是战舰。当苏浩抬起头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刚才的想法明显有错误。视觉应该是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效果。比如现在,他仰望天空,看到了数十架从远处大陆方向而来的飞机。那是一个由不同机种组成的飞行编队。有预警机负责对海面进行搜索,有大型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还有几架轻盈的战斗机护航。就在这些人造飞行器的最上方,还有三架空中加油机在缓慢逡巡。
正常情况下,这种怪异的搭配很难在战场上看见。显然,它们的目标就是自己。孙湛那些人并不认为区区几枚导弹就能致苏浩于死命。有了充足的燃料,空中编队可以在附近海域逗留很长一段时间。它们的目的就是找到苏浩,将其击杀。
又有更多的舰船信号进入思维探测范围,林林总总已经超过五十余艘。苏浩根本顾不得仔细辨认具体船型,急忙一头扎进水里,朝着舰船缝隙最大的方向急速潜泳。
搜捕是全方位的。对方使用了他们能够动用的所有兵器————在水下,苏浩又发现了六艘外形与鲸类似的大型潜航机械。
毫无疑问,那是海军才有的战用潜艇。
苏浩没有犹豫,他以异常敏捷的泳速斜斜插向海底,仿佛一道诡异的线,急速贴近一条成年双髻鲨,伸出双手,狠狠抓住鲨鱼腹部灰白色的厚韧表皮。
从空中坠入水中的一刹那,苏浩已经用发散开的思维意识牢牢锁定了范围内所有大型海洋生物。
有一头鲸鱼、六条鲨鱼。除此而外,还有一群体型偏小,尚未成年的金枪鱼,以及几条蜷伏在海底沙面上的细长海蛇。
苏浩选中了这条体型比自己略大的双髻鲨。虽然他是进化人,可人类体型并不适合在水中高速移动。没有鳍,也没有蹼,更没有喷水或者适于水中滑翔的辅助工具。想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离开这片海域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善泳的海洋生物。
突然附上身体的苏浩,使正在悠闲寻食的双髻鲨大吃一惊。他的手指深深插进鲨鱼表皮,紧紧将其抓住。突如其来的剧痛,加上完全陌生的人类气味儿,使双髻鲨顿时变得凶猛起来。它将身体来回乱扭,长大布满利牙的巨口四处乱咬,却怎么也无法将苏浩甩脱。无用的狂暴持续了近半分钟,愤怒的鲨鱼再次释放出令人畏惧的凶悍,它将身子在水中一曲,朝着幽深的海底笔直猛蹿。
苏浩并不缺乏氧气。有一百多例“工蜂”进化人曾经在实验报告中提过:基因药剂对身体的改造效果当中,以肺部尤为特别。它的储氧能力超过普通人三十倍,肺泡体积却没有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除了运输氧分子,还同时承担着储存的任务。即便是在水下做匀速游动,足以维持二十个小时,甚至更久。
飞行编队已经抵达苏浩坠落的海域。这架F22从内华达基地起飞的时候,就不断发射出身份识别信号。孙湛在航线沿途布置了多个监控站点,进入领海范围后,更有多架预警机负责接收信号,座舱弹射这种事情自然无法瞒过监控镜头。尽管搜索舰队指挥官对苏浩没有打开降落伞,直接坠入海底的举动心生疑惑,却并不认为这种做法足以致死。
强化人在很多危险场合下都能生存。高空坠落对普通人当然是致命的。现在,却不一定。
空中的轰鸣越来越清晰。以坠落点为核心,四架大型战略轰炸机分别占据了周围的空中节点。随着巨大的机腹舱门徐徐打开,多达数百枚特质弹头纷纷从空中洒落,瞬间布满了上千平米的整个海域。
小巧的弹体在水中炸开,将整块水面染成如牛奶般浑浊的乳白色。这种液体渗透力极强,加上金属弹体下坠产生的深度,不过几秒钟时间,水下近百米的深度都被它们占据。如果此时有一台摄像机从海洋横断面拍摄,一定会发现,原本清澈的水体已经变得浑浊,无法看穿其中。
双髻鲨带着苏浩已经蹿至两百多米的深度。尽管如此,苏浩仍然觉得体表皮肤有微微的麻痒。
这是一种专门为海军开发的战用高效毒剂。在指定范围内释放,可以在短时间使区域内所有生物造成神经中枢麻痹,引发呼吸不畅等死亡效果。
海面上迅速飘起一片鱼虾浮尸。它们不断从海底升起,层层叠叠,很快占据了整块洋面。尽管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却足以看到触目惊心的可怕场景。
远处的水下,传来一阵水流被推开的动静。紧接着,是海底沉闷轰鸣的爆炸。潜艇发射了鱼雷,目标正是那头在深海中觅食的鲸鱼。它体积庞大,笨拙的动作在中毒鱼群里显得尤为特别。抱着宁可枉杀也绝不放过的残酷概念,围捕苏浩的部队并不介意在鲸鱼身上浪费一枚鱼雷。
这是一张非常庞大的,立体的网。
空中、海面、水下,被大量的监控仪器笼罩着,各种探测信号在战舰与飞机之间来回传递。从苏浩坠入海面到第一批飞机抵达,前后时间不过五、六分钟而已。严密的封锁即便是一只蚊子也无法逃出去。这种说法绝对不是类比夸张,而是令人畏惧的现实。
潜艇不断声呐扫描海底和水下,舰载中央电脑对搜索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将这片海域内所有生物按照体型大小逐一划分。狭小的鲱鱼、螃蟹、虾贝当然不可能与苏浩联系在一起。海豚、鲸、鲨鱼之类的大型鱼种却被列为重点监控目标。因为它们体积与人类相似,苏浩极有可能混在其中。当战略轰炸机投下炸弹,释放出大量浓缩毒剂后,海域内的生物纷纷死亡,屏幕上的监控目标也不断减少。到了最后,只剩下鲸、鲨鱼等寥寥无几的幸存个体。对于它们,潜艇部队直接用鱼雷或水下导弹来加以区分。
直接命中,爆炸,当场横死的,就是鱼雷。
否则,就是苏浩。
“不能给他留下任何生机,一定要将他当场格杀。”
这是孙湛给舰队和空中编队下达的命令。不过,他并不知道,当自己满面狰狞,言辞剧烈咆哮着这些话的时候,接受命令的部队官兵其实都抱着和他相同的念头。这种思维并非来源于孙湛,而是在更早些时候,来源于赵志凯签发的军部特殊指令。
太阳升起来了。整个海面被淡淡红光笼罩着,照亮了那片正在不断被稀释的乳白。
死亡的鱼类越来越多。泛着白肚皮的鱼群在海面上随波逐流。海洋生物之间存在着人类无法理解的神秘联系。就像现在,远在十几公里外的鲨鱼和海豚,居然能够察觉到这里有大量食物。它们无比激动的狂泳过来,却对这里的危险毫无察觉。只要进来了,就再也无法离开。
这种做法在和平时期是绝对禁止的。这意味着在领海范围内大规模摧毁经济鱼群,造成该海区生物绝种。然而,为了对付生死仇敌,无论孙湛还是赵志凯,早已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
又有几艘舰艇从大陆方向过来,它们在外围逡巡,远远关注着混乱的海面。在舰队司令的指挥下,四艘拖船分别挂着拖网,从封锁区域外面横向放网,将海面上飘浮的鱼尸全部网罗进来。当拖网被渐渐收拢,船上又跳下数十名身穿潜水服的蛙人。他们在密密麻麻的死鱼当中来回搜索,确定收获物当中没有发现人类尸体,这才对拖船发出信号,松开网钩,把这些莫名横死的水中生物拉到远一些的海区扔掉。
抵达指定位置的各型潜艇已经多达三十二艘。这里属于大陆架的范围,海底地形有着坡面延伸的倾斜度。尽管声呐和曲线扫描已经反复进行过多次,却没有发现丝毫异常。
第361章搜捕
一切都那么安静。
大量鱼类死亡,浓缩毒剂在海水中的蔓延,使这片海域彻底变成沉默的死地。随着时间缓缓过去,大型海洋生物的尸体也不断付出水面。其中,也包括那头被苏浩抓住,疯狂乱窜的双髻鲨。
舰队司令是一个年过五十的中年人。由于保养得很好,外表看上去不过是四十左右的样子。他身材高大,将军服和大盖帽使其看上去威风十足,气度不凡。事实上,因为相貌和外表的缘故,他在军中一向有很多女性支持者,反而与自身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他一直皱着眉头,对女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英俊面孔,充满了愤怒,扭曲得有些变形。
还是没有找到苏浩的尸体。那个男人仿佛是在空气中直接消失,丝毫不见踪影。
该做的都做了。空中编队已经加大了毒剂抛洒范围,在核心海区周边扩大了三倍面积。舰队第四次扩大了搜索区域,各种支援船只数量增加到上百艘。负责监控的士兵对每一个可疑信号反复核对过,期待之后,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在海洋上搜捕,的确要比在陆地上抓人困难得多。即便是区域锁定,仍然有着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难以克服的障碍。
不过,在汪洋大海上,目标肯定无处可逃。就算他携带着拱氧设施,也维持不了多久。何况,情报人员分析过预警机捕捉到的模糊画面,弹射座椅与F22分离的时候,没有携带额外的特殊装置。这片洋面被监控得没有任何死角。可是为什么,那家伙居然连头也不冒。难道,他的潜水能力比鲸类还要出色?根本不需要氧气,能够在海底憋上几天几夜吗?
一名身穿白色海军制服的中校走过来,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将军,搜索部队发来第二次报告,仍然没有找到叛逃人员的踪迹。”
在军部下发的官方文件中,苏浩被称为“叛逃人员”。
舰队司令抬起头,透过舰桥舷窗,注视着外面晴朗的天空。
时间已经过了上午九点。此刻,海面上风平浪静,令人发腻的乳白色毒剂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浓。它被海水浸润得很淡,仿佛一股溶于水中的淡淡白雾。尽管如此,毒药的威力仍然存在,不远处拖网里那些挤挤攮攮的死鱼臭虾,就是最好的例子。
搜索时间前后将近六小时,立体搜索网的严密程度的确无懈可击。舰队司令百思不得其解:苏浩究竟在哪儿?
如果他死了,尸体应该会浮出水面。这一带水下有多达数十艘潜艇负责警戒,任何体型稍大的海洋生物都会遭到攻击,海底也不算太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死者尸体根本不可能被鱼群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