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大漠狂歌 > 第485节 >

第485节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名鼎鼎的术士徐福带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以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法。
可是结果可想而知,徐福并没有为秦皇带回来什么可喜可贺的好消息。
就这样过了4年,秦始皇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他开始了“始皇东巡”的伟大行程,并且亲临碣石山,自己给自己歌功颂德。命人刻下了闻名于世的《碣石门辞》,以此来赞颂他自己功盖三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奇功!
想以此方式来昭示碣石山或渤海之中的“仙人们”,他是多么的有资格获得长生不老,江山万代的殊荣。
虽然屡次的东巡、屡次的求仙,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并不影响秦皇以后的皇帝们为“碣石山有仙人”这样的传说而着迷。
汉武帝“东巡海上至碣石”为自己修建了汉武台。
曹操“东行碣石,以观沧海”。
司马懿“登碣石山以求仙,并追思始皇功德”。
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还有后来的隋炀帝也都踏着历代帝王的脚步,“登高望海,以求仙”。
唐太宗李世民途经碣石,也留下了“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这样的名句,以记功德。
就连伟大领袖在渤海抚今追昔的时候,也吟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句。
所以说,碣石这个地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古今帝王寻仙的必经之路!而且它濒临渤海,与许多传说中的神仙府地极其相似。这也难怪当初那些皇帝们,个个都对此深信不疑。
可现在秦震所考虑的问题是,如果羽东要找的真是这个布满帝王踪迹的“碣石”,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第十六章作客
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至今也无人能断定“东临碣石”的这个碣石到底是在哪里,甚至说碣石到底是什么都很难说。
是一座山?还是只是一块大石头?当然还有可能是其它的一些东西……
总之唯一能够肯定的,仅仅是它位于“渤海之滨”。
虽然说在中国的四大海域中,渤海这个内陆海的面积是最小的。可饶是最小的,渤海的面积也有7.8万平方公里,并且三面环陆。这就造成了那所谓的“渤海之滨”沿岸面积也大大的增加了。
至于那神秘的碣石,来头更是不小。它早在几千年前就被载入到《山海经》、《水经注》这类颇有神异色彩的山川地理古籍之中了。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是:濡水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山顶有大石,如柱,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
这濡水,就是今天河北省内的曲逆河。这样一来,就缩小了“渤海之滨”的范围,至少可以确定了碣石确实是在河北省的境内。
如若不然,渤海海岸濒临辽宁、山东、河北和天津市这三省一市之间,别说是找一块石头,就是找一座山也不容易啊!
另外“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被看做是碣石的一大特征。当然。只要它还存在的话。
古往今来研究碣石的学者向来不少,因为那是寻仙之道的根源。到了近代之后,大致将碣石的定位归于了以下两种:一是碣石沦海说。
这种说法是说古碣石山在六朝以后就已沦入深海了,其沉沦之地大约是在与昌黎县比邻的乐亭县附近的渤海海域中。
还有一种是古今碣石皆为一山说,这种说法就是认为古碣石山就是现在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碣石在近两千年内从未沉入过海底,一直巍然耸峙在渤海近岸。
所以说羽东如果打算从秦始皇东巡开始下手调查,那这座虚无缥缈的碣石山也并不好找。它和瀛洲、蓬莱、方丈那几座仙山差不多。众口不一,传说各异。
当车穿过城市中夜的繁华,停在了秦震家门口的时候,秦震心血来潮的对羽东问了一句:“这大半夜的。你不会还有事儿吧?”
羽东微微皱了皱眉回道:“没有。怎么了。你有事?”
秦震十分满意的一拍手笑道:“没事儿就行,来来,下车进屋。认识那么长时间了,还没来过家里。命都过了。咱不能不过家。正好。咱俩好好聊聊那河北省的问题。”
“……”羽东稍稍犹豫了一下。可就在他犹豫的功夫,秦震就已经下了车。
其实羽东犹豫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让他这样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来个“促膝而论、秉烛夜谈”……那得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而且羽东也了解秦震。他现在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的问题等着要问。这个所谓的“好好聊聊”想必时间不会太短……
不过不管怎么说,朋友之邀,都到家门口了,也不好再推辞。最主要的是秦震根本就没给他推辞的机会,人家早就已经直接开门去了。
在略有些无奈和不得已的情况下,羽东还是走下了车。有些事情,也确实是聊聊比较好。毕竟接下来他们是要同行的,秦震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是个事儿。
跟着秦震进了门,就见秦震一边随手扔下外套,一边对身后的羽东说着:“跟你那豪宅别墅大公馆肯定是比不了,你别介意啊,随便坐、随便坐,想坐哪儿就坐哪儿。我这就是炕连地、地连炕的状态。顾杰每次来的时候都得自己扒拉出来地方呆……”
秦震一边说着,一边去厨房烧上了水,准备给羽东沏点茶。这基本的待客之道,还是多少得有些的吧。
羽东随便找个沙发坐了下来,他整个人和整个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今天还穿了一身高贵正装的他,那风雅华美的状态更是和秦震这“简易的巢”不太搭调。
秦震这会儿正好举着杯出来看见羽东,不由得苦笑了声说道:“人家都说人的外表在衬托,可是我看这句话不太准。像你这样的,坐在哪儿也不影响您那身上的万丈光芒。”
说着,秦震将茶杯放在了羽东的面前,又说道:“我这儿可没有武夷大红袍,翻箱倒柜给您找了点儿云雾,您了就凑合喝吧。这也就是你罢了,老顾平时来的时候,都得自备烟水。”
羽东听后不禁笑了笑道:“云雾挺好,始于汉代,千年历史了。”
“哟?没想到东少对茶还挺了解啊?”秦震一边说着,一边自己先喝了两口。
放下手中的茶杯,秦震感慨似的叹了一句:“哎,我是真没想到啊!竟然能和你在我这乱七八糟的家里喝茶聊天!想想跟做梦似的……”
羽东抬眼看了下秦震,轻轻啜了一口茶,轻笑不语。
“人家曹操和刘备是煮酒论英雄,咱俩嘛……只能煮茶论河北省了……来来,跟我说说吧,你到底要去河北找谁?”秦震点上烟,只等着羽东给答案了。
而羽东也似乎是早就想到了,秦震对这个问题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既来之则安之,索性也放下了茶杯,抬头问向秦震:“你对河北,了解多少?”
“河北……你这指的是什么呢?要说跟秦始皇有关的嘛,我知道他出生在河北省邯郸……这算了解么?”秦震讷讷的回着羽东。他不明白羽东所说的这个了解是哪方面的了解,不过知不知道也无所谓了,反正凡是不知道的,他都想听。
羽东摇了下头说:“不光是秦始皇,我说的是对河北从古至今的变化、历史、地理、人文……”
“不了解!”
还不等羽东说完,秦震就果断的回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