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大漠狂歌 > 第516节 >

第516节


老顾认真的听完了秦震的说教,然后一抱肩膀一歪头,吊儿郎当的反问道:“老神仙?专给秦始皇讲故事的?而且还都是那美好的神话故事?诶你难道就不觉得,这两个老安的所作所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秦震无语的看着老顾。
而老顾紧了紧自己的衣服腰带,然后笑道:“他们说的都是不着边际的虚幻故事,唯一的不同就是安徒生标明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而那安老头儿没标明。所以秦始皇相信了,所以就有后面的事了。不过顾爷我现在真的一点儿都不计较他们说过什么故事,我只想赶紧把我那船弄到海里去!那山上有没有神仙,有没有赶山鞭,到了不就知道了么?”
这是老顾一向的思维模式,秦震总是说他心大的能漏风,其实一点儿都不为过。他只会考虑眼前最近的问题,深谋远虑对他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这一次,大家倒是都比较赞同老顾的想法。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船先弄到海里,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瞪眼看着碣石,永远也到不了。
几个人离开峭壁边缘,都默契的看了一眼那恢弘霸气的铭文石刻,然后便开始沿着来时路,朝山下走去。
秦震在离开之前,也不由自主的又看了看那威仪千古的铭文碑,又眺望了一眼远处那片神异迷离的碣石。在这样磅礴壮观的景象面前,在千古一帝那字里行间的威仪之下,没有人会不感受到深入骨髓的悲壮和苍凉。
秦皇嬴政,他注定是一位活着是传奇,死了是传说的君王。
不管他有过多少暴政之行,此刻秦震他们大家在这禹所积石山上所看到、所了解的一切,都令他足以配得上始皇之名了。
第四十四章泽水困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走的都比较匆忙。原因是墨裳在前面走的比往常都要快,他甚至步履匆匆的已经赶超过了羽东的速度。
秦震他们大家虽然都很诧异,但是却也没来得及多问。
而令秦震一直比较在意的是……之前墨裳随手抓了一把石子,但是他到现在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期间也没见他有什么动作,更没有什么异常。只是自那之后他就开始和老顾一样着急下山,而且现在眼看他的速度是越走越快。
这么明显的事情,连秦震都看出来了,羽东怎么会不知道?
所以这会儿羽东快步追上了墨裳,然后看似无意的低声问了一句:“到底是什么?”
这种直截了当的问法,很符合羽东的行事作风。
墨裳的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他只是停住了脚步,并且对羽东缓缓的摊开了右手。
秦震他们都十分好奇的凑了过去,想看看墨裳的手心里到底有什么玄机。不过事实和他们想象的一样,墨裳的手里,不过就是那几颗石子。
秦震无法理解的看了看墨裳,然后又转头看了看羽东。果不其然,羽东的面色也沉重了起来。
还没等他们张口询问,羽东就看着墨裳沉声问道:“泽水困?”
墨裳面沉似水的点了点头。
秦震在一旁疑惑的又看了一眼墨裳手中的那一把石子,可看来看去也就还是一把石子。实在是看不出个所以然。
他不能理解羽东到底是怎么一眼就看出了墨裳所占之象,更不能理解墨裳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占出了这什么“泽水困”的卦象?难道,他催眠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无形之中,占卦也能在无形之中?
羽东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正色的对他们大家说道:“现在开始做好了入水的准备,以防万一。”
“怎么了……?你们到底看出来什么了,怎么那么突然?”秦震隐隐有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
墨裳这时候对他们大家伸出手,并且悠悠的开口说道:“坎下兑上泽水困,是困卦,主困境求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可不太妙的是。以此推算我们出路的话。兑为阴为泽;坎为阳为水,喻凶险,困水中。”
虽然墨裳的这番易经卦象说的比较深奥,但是再不开窍的人也能听得懂最后那两句话的意思。
不过羽东大概是为了以防他们真的听不懂。特意强调了一下说道:“墨裳的意思是。我们会有凶险。而且就在水中。依我看……这座山要沉回海底了。”
羽东的神色淡然,语气镇定。说的就好像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样。可是这话无疑让秦震他们感觉头发根儿都竖起来了!
秦震十分惊诧的看着羽东和墨裳,犹豫了半天才问了一句:“我绝对相信墨裳的本事。但是这《易经》真的会百试百灵么?而且墨裳你的方式很特殊……好像也不太像是周易啊……”
其实秦震这么说,完全就是在给自己找个侥幸的理由,找个可以不去相信这座山马上就要沉回海底的理由。他们现在可是处在茫茫大海的正中央,这山一下沉,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场九死一生的灾难!
所以秦震宁愿相信是墨裳出了错,也不希望易经的卦象果真应了验。
而且秦震也真是闻所未闻墨裳的这种占卜方式,他几乎是什么都不需要做,卦象自呈现……
对于秦震的这个问题,羽东和墨裳一边带着大家继续往回赶,一边为他们解释了秦震心中的困惑。
刚刚墨裳所说的“泽水困”,确实是六十四卦中的卦象。之所以能令羽东和墨裳都如此笃信,也是有着必然原因的。
《易经》绝对算是中国最古老的传奇文献之一,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
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他们几个人看来已经是无可避免的接触了三分之二了。
据墨裳介绍,《易经》听起来像是一本古书,但其实它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三本古书的内容。
当然,时至今日《连山》和《归藏》早就已经失传了。而且真正的《易经》由于成书太早,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没有人能看得懂了。
偏偏墨裳这位孤竹后裔承蒙君王所传,珍藏下了不少商周时期的古物。在特殊的家族情况影响下,他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易经》。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易数占算会令秦震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伏羲大帝创造了先天八卦,夏禹首次将其扩充至六十四卦,并记载于《连山》书中。在《连山》里,“艮”才是第一卦。
到了商朝时期,这六十四卦又被记载于《归藏》,并以“坤”为第一卦。
《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周文王最后一次详细研究易经,并且最终以“乾”定为第一卦。这也就是今天大部分人所了解到的《周易》。
很明显,墨裳所掌握的,绝对不是今天大众所见的《易经》。说不定他还真的看过最早的《连山》和《归藏》呢?这大概也是羽东如此深信的原因之一吧。
《易经》最早存在的原因,确实是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的。可是千古流传直至今时今日,它的影响却已经遍及了中国的哲学、宗教、天文、医学、军事等等……
所以羽东才会说:“这,也是军事的一部分。”
在震惊之际,他们大家已经远远的能看到那艘正尴尬的停在山上的游艇了。
老顾一边张望着一边大喊道:“东少!让你们这么一介绍,那卦象要真是死准死准的,那这山也就是铁定得沉回去了啊!那咱们不就彻底歇菜了吗?!我上有八十岁老娘,下有没过门儿的媳妇儿,我可不想死在这儿啊……”
老顾的话音刚落,这禹所积石山就好像是和他开玩笑似的,十分配合的微微颤动了一下。这一下,差不多是五级左右地震的晃动状态。不至于天塌地陷,但是也足够让他们大家都能清晰的感觉出来。
就这一下子,老顾的脸就白了。马上开始四下寻找能躲藏的避所。他是按照地震逃生的方式想的,但却忘记了这就是一片荒山,根本就没有什么躲避的地方,而且还正孤零零的伫立于大海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