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帝王秘葬 > 第13节 >

第13节


崔得金见苗君儒眼中有少许不屑之色,便继续说道:“我知道苗教授见多识广,以为那块石头是个磁场,把古代的人和声音都录下来了。可是你不知道,如果雷电天气有人站在鬼影石的前面,会把人吸进去。”
苗君儒“哦”了一声,问道:“你亲眼见到有人被吸进去吗?”
崔得金说道:“我听别人说的时候,也像你一样不相信,可是我亲眼见到两个人被吸进去了。被吸进去的是他们的裸身,身上的衣物和武器都落在鬼影石前。”
苗君儒问道:“当时那块石头前面有几个人?”
崔得金说道:“包括我在内,有七八个人。鬼影石的吸力非常大,那两个人被吸进去时,我们怎么都拉不住。”
苗君儒继续问道:“是不是他们两个人距离那块石头很近?”
崔得金摇了摇头,说道:“距离鬼影石最近的是我……”
正说着,亭子另一边传来叫声:“崔干事,你过来看一下!”
苗君儒和崔得金走过去,见刚挖出的土坑内露出一截圆乎乎黑黝黝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李大虎他们也围了过来,指指点点地说着。
崔得金说道:“埋在地下的,肯定是古物。苗教授,这方面你在行,你看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露出来的部分大约一尺,呈圆柱形,直径约二十厘米,上下一样粗细,苗君儒用棍子轻轻敲了敲,感觉是铁的。若是铁的东西,埋在地下那么多年,通常都会氧化生锈,不可能连一点锈迹都没有。他用手拍了拍那东西,说道:“继续往下挖。”
往下挖了两三米,仍是老样子,不知道这根柱子埋了多深。几个游击队员躺在土坑边喘着粗气,不愿再继续挖了。苗君儒跳到坑里,用手抚摸着柱子,柱子通体光滑,没有任何雕琢的纹理,看了半天,连他都不知道柱子是什么材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是铁。
游击队员在其他地方挖了一个坑,把那死去的通讯员埋了,又找了一根粗树枝立在坟前,用刀削出一个平面,也不知道该在上面写些什么。崔得金想了一会儿,用刺刀在木板上刻下“无名烈士之墓”几个字,算是对死者有一个交代。
干完这些活,天色已经不早,崔得金说道:“苗教授,还没走到皇帝谷口,天都已经黑了,我看今天晚上就在这亭子里歇息吧。”
李大虎也说道:“晚上进去不好,我看就在这亭子里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动身。”
老地耗子低声说道:“大当家的,我听说这个亭子邪门得很,能把大活人变成僵尸,要不,我们再往前面走一点,找一处避风的地方歇息,你看怎么样?”
崔得金说道:“要走你们走吧,我的人留下。”
李大虎哈哈大笑道:“一起来的,怎么可以分开。兄弟们,别让八路笑话我们胆小。今晚就住这里,这么多人还怕了一个破亭子不成?老地耗子,要是我变成了僵尸,你一枪把我崩了。苗教授,你不是说会法术吗?帮忙看看这亭子,到底邪门在哪里?”
苗君儒没有搭话,仍在坑内看着那根柱子,出外考古这么多年,像这样的东西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服输的性格和对考古科学的执着,使他顾不上和崔得金搭话,低着头仔细看着面前的柱子。看了好一阵子,他跳出土坑,朝四周的山脉看了看,拍了一下脑袋,自顾自地说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崔得金忙问道:“苗教授,你想到了什么?”
苗君儒指着周围的山脉说道:“你看,四周的山势都比较陡峭,但高度都低于这里,唯独我们这里比较平缓。如果皇帝谷真有墓穴的话,从风水学上来说,这里就是文峰所在。如果文峰太平,则失去其作用,故而在地下埋一根柱子。有了这根笔杆,就成了真正的文峰。曹操虽是一代奸雄,却是一个有修养的文人,一生崇尚文学,所以他希望后代出文人。”
崔得金问道:“按你的意思,可以肯定葬在皇帝谷里的就是曹操了?”
苗君儒说道:“我只是这么推测,还不能肯定。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根柱子的长度应该在三丈以上。不要说我们这几个人,就是再加上十几个人,也不见得能挖得出来。”
崔得金看着皇帝谷那边,说道:“从这里到皇帝谷口,最起码要走大半天,苗教授,今晚就在这亭子里住下,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再过去,你看怎么样?”
苗君儒见那几个村民和游击队员分别在旁边的山林内寻找干柴,以备晚上烧火取暖用,就算他不答应也没用。
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吃了一些烤地瓜,围着火堆各自找地方躺下。苗君儒坐在火堆边,听着他们说话,崔得金坐在他的对面,从挎包中拿出小本子,借着火光用铅笔头在本子上写着。
李大虎和老地耗子低声说着话,丑蛋和齐桂枝依偎在一起,显得很亲热。
时已入秋,山区的夜里很冷,山风从外面吹来,有些许的寒意。苗君儒紧了紧衣服,和衣躺下,眯上眼睛想着这几天来发生的事。兴许是太累的缘故,他想着想着竟睡了过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苗君儒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在野外考古多年,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当危险来临,便会从睡梦中惊醒。
他睁开眼睛,见火堆已经熄灭了,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那几个村民和游击队员都睡得很沉,亭子内的鼾声很响。他仔细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崔得金。
亭子外月色如银,好像有人在说话,声音显得压抑。
他偷偷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去,侧身在阴影里,见不远处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正是崔得金,另一个则不知道是什么人。他们低声说着话,说话的声音很低,隐约听到“……明天……所有人……应该是……很多……”之类的话,不过,这些话里,有两个词引起苗君儒的注意,那就是“……药品……黄金……”
临走的时候,那个人拍了拍崔得金的肩膀,转身走了。待那人的身影消失在山道上,崔得金说道:“苗教授,出来吧。”
苗君儒走了出去,在距离崔得金四五米的地方站定,问道:“李大虎他们呢?”
崔得金说道:“在你睡着的时候,他们就走了。那个土匪头子还要我跟你说一声,在前面的山坳里等我们。”
苗君儒问道:“刚才那个人是谁?”
崔得金说道:“你没必要知道。”
苗君儒说道:“你在火堆里放了迷香,所以他们都睡得那么死。你坚持要在这里住一晚,是为了方便和那个人见面,是吧?”
崔得金并不否认,说道:“苗教授,作为一个考古学者,难道你不想揭开千古之谜么?”
苗君儒说道:“有些历史之谜,宁可让其隐没于历史中,也不能让后人知道真相。你不是做学问的,你不懂。”
崔得金说道:“我是不懂,但是我知道,曹操生前挖了那么多帝王的陵墓,可是传到他儿子曹丕的手上时,连赏赐有功将士的钱都没有了,那么多黄金和宝物,你猜藏在什么地方?”
曹操生前赏赐有功将士,都是很豪爽的,除了黄金白银外,还有女人和布帛。《三国志》上说他为了拉拢关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小说虽然有杜撰之嫌,但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的金银很多。
相对于曹操,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则很吝啬,史料上很少有他们赏赐有功之臣的记载,即便有,也是相当刻薄的。正因为如此,在曹丕死后,一些有功之臣倒向了平易近人的司马懿。司马懿跟着曹操那么多年,学了不少曹操的性格和笼络人心的手段,所以《晋书》上说他“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齐王曹芳即位后,实际上掌权的人是司马懿。司马懿攻公孙文懿的时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兵士们还穿着夏装,当时的朝廷已经财政赤字,没钱给军士购置冬衣。司马懿打退了东吴之兵,凯旋还朝后,曹芳会集百官,盛宴庆贺,并对司马懿并司马师、司马昭厚加赏赐。司马懿父子三人所得到的赏赐,只不过数百匹薄绢和几块封地而已。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西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派人挖掘高平陵和寻找真正的高陵。史料中称司马炎即位后生活极为简朴,几乎是“衣为粗布食为粥”,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他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
晋武帝为什么要那么做,归总就是两个字:没钱。为时仅五十一年的西晋王朝,纵观其历史,竟如魏朝一样,对于有功之臣的赏赐,大都用土地和布帛,极少用金银。虽说有“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流传下来,可那也许是后代的文人根据传说写出来的。就如一个即将饿晕了的人,希望得到一大碗肉一样。贫穷的西晋王朝,多么希望国内有石崇与王恺那样的富裕户呢?
结合所有的历史疑问,不难看出,魏晋之前大量的黄金白银都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唯一可以让人揣测的,就是被曹操带到了地下。因而自西晋以来,历朝历代都没有放弃寻找真正曹操墓的行动。
苗君儒说道:“你认为真正的曹操陵墓里会有数不清的黄金和白银?”
崔得金说道:“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那么想。姓李的土匪,不也想拼了命进去……”他望着苗君儒的身后,眼中露出惊骇之色。
苗君儒也感觉到身后有脚步声和沉重的喘息声,不止一个人。他的身形一晃,已经退到一旁,转身望去,见几个人从亭子里走出来,步履僵硬迟缓,目光呆滞,就像一具具僵尸。他惊道:“老地耗子说这亭子能把活人变成僵尸,原来是真的?”
崔得金说道:“你不是问我为什么不在这里安排观察哨了吗?答案就在你面前。在亭子里休息的人会被亭子收了魂,变成行尸走肉,而且还会吃人。”
苗君儒说道:“你既然知道,还要大家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