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令不信,质问万元娘:“你一个妇道人家,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这婆子不但被勒死了,还差点被勒断了脖子。这定是男人所为。”
万元伏在地上,听了这话浑身一震。
万元娘凄厉地尖叫道:“妇道人家?我自打嫁了万家来,啥活计没干过,啥苦没吃过,我干得比几个男人还要多,啥时候当我是妇道人家?她不是人,大人哪,这贼婆子不是人哩――我恨不得喝她血、吃她肉。我要把她煮了,一块一块吃她肉……”
梅子寒大怒,骂道:“毒妇,焉敢如此对待公婆?不孝的东西!”
那媳妇却疯狂大笑,不顾万元的拉扯,说宁愿给猪狗做儿女,也不愿意给这贼婆做儿女,这贼婆吃儿孙的血肉。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都说这万婆子罪有应得。
梅县令烦恼极了。明明是一桩杀母案,犯得乃是十恶不赦之罪,死者却偏偏被人骂罪有应得,他要怎么判?
不等他想好,那媳妇却一头撞在墙壁上,虽然暂时没死。看样子也活不成了。
万元娘满头是血,对万元吩咐道:“你要是不把弟妹拉扯大……娘做鬼也不放过你,你爹也不会放过你。你……你要记住:娘没错!是你爹托梦要我勒死那老婆子的。你爹说了,咱不给她当儿女。告诉你弟弟,娘……娘想他。”
万元的弟弟投军去了。
万元不敢离家。怕他走后,家里没人能压制奶奶,所以就让二弟去了。他则留在家里照顾娘和下剩的弟妹。
听了娘的嘱托,万元眼中一滴泪也无,木然点头,不等大夫来,那媳妇就死了。
一场闹哄哄的剧目,才一个时辰,就落下帷幕。
梅子寒心中极度不安,不想再多生事端。于是胡乱判了儿媳故杀婆婆,自杀谢罪,草草了结此案。
他忙得很呢。桃花谷还有五六具尸体等着查死因呢!
也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公孙匡当天下午就放了孙铁等一干人。
可是,孙铁等人却不肯走。
公孙匡听了镇军禀报。疑惑极了,便来询问缘故。
孙铁好整以暇地说道:“听说外面刚死了人,这时候我们可不敢离开,不然的话,这杀人的罪名怕是就要落到我们头上了。说不定大人就凭这个把张家定个谋害朝廷公差的罪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大人之前那么谨慎,连找小娃儿都不让,如今出了命案,倒要放我们出去,这可有些蹊跷了。我看大人还是谨慎些才好。”
孙鬼也叫道:“就是。咱们哪儿也不去,就呆在你们眼皮子底下。这样的话,外边哪怕闹翻了天,也不与咱们相干了。”
公孙匡大怒,拂袖而去。回到上房坐定,喘气不止。
这天晚上,公孙匡在湖边的桃花林里埋伏了百来个镇军,又命几个人彻夜不眠,来往巡查。
大半夜过去,一直到凌晨,都没有动静。
正当军汉们昏昏欲睡,张嘴打哈欠的时候,忽听“哗啦”一声水响,伴随着“啊”地一声凄厉惨叫,划破了静夜的长空。
军汉们一个激灵,睡意全无,纷纷涌向湖边。
有人点燃火把,亮光照见湖面荡开的层层涟漪,两个军汉正恐惧地望向水中,浑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众人安慰、喝骂,好一番催逼,那两人才缓过劲来,说他们正在湖边走动,听见一声水响,等回头,童大发就不见了。
童大发就是那个失踪的军汉。
营指挥使大骂道:“没用的东西!”
又对埋伏在旁边的林中军汉们喝道:“不是让你们盯着湖里吗,怎么就没发现有人从湖里冒出来?”
一个军汉颤抖道:“大人,小人一直盯着湖里。小人发誓,绝没看见人,什么也没有,那童大发就滑下水了。”
“胡说!”营指挥使虽然心里打鼓,却不大相信。
那人就拉着他到自己躲藏的地方,趴下后告诉他道:“这么趴着,借着天上星光,水面也灰白一片,要是有什么必定能看见。”
营指挥使试了下,果然如此,但他还是不信,认定这汉子肯定是打瞌睡,才错过了。
接下来,自然是草木皆兵,湖边亮起了好几只火把,众人都盯着湖面,直到天亮。
天亮后,湖面上又飘起一具尸体。
谷外的乡民听了,都神秘地议论说,这是贪官惹怒神明,遭报应了。
公孙匡听人回报后,自然没好心情,在湖边仔细查看,也是一无所获。
太阳升起后,满谷的桃花灿若云锦,湖边爬满了大大小小的乌龟,鸟儿悠闲地鸣叫,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公孙匡和梅子寒盯着那只最大的乌龟,只觉心底发寒,浑身不得劲。
莫非,这乌龟真有蹊跷?
第174章流放
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应对这事的时候,朝廷来了旨意:将张家全家流放北地。
原来,永平帝下旨抄张家,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张杨的亲朋故交、同年师兄弟等纷纷上书,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事,大靖律法亦没有这项规定,而张杨也辩驳说,张家迁入桃花谷,发现那些乌龟后,他父兄已经下令不准惊扰,更遑论吃乌龟了。
这些人中有张杨岳父曹渊、赵耘岳父汪正松以及周夫子弟子门生等,个个都言之凿凿,端出律法条文,又指出胡镇乃一世家纨绔,曾在清南村欺男霸女、无所不为,连童生试都敢插手,其言辞不可信云云。
这情形却让永平帝更加愤怒,一腔怒火不得泻出。
他亲自下旨,责令大理寺和刑部比照“十恶”中的大不敬,火速定案,将张家一家都定了流罪,流放两千五百里,竟然绕过了大理寺正卿汪正松。
永平帝乾纲独断、一意孤行地定了此事,以为会引起极大风波,不料,先前反对的人都静悄悄地一声不吭,再无人提此事,连张杨也不喊冤了。
这反常行径虽让他疑惑,却再不肯转圜,遂派快马去湖州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