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龙境秘踪 > 第214节 >

第214节

龙游江后悔莫及,此时,他杀死村民的事发,他被判处死型,他冒险逃狱,但姑娘已经被开除,那编剧也不敢再娶她,姑娘下落不明。龙游江多方打听,才知道姑娘无处可去,投奔了一个远房亲戚,他又多方寻找,才在十年后在太湖边上的吴江县一个小镇找到了姑娘。
第八卷三十六章似曾相似的爱情故事
龙随云讲的故事情节也有点太狗血了,和台湾琼瑶同学编的爱情故事有点相似,只不过把大背景从战乱换到了现在。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之中,无论你有如何的文韬武略,都不过是奔流大河中的一粒沙,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半点由不得自己。
龙随云还在滔滔不绝讲述这亦真亦假的故事。这姑娘就是龙游江到死也念念不忘的路丹枫,仅仅十年的光阴,昔日貌美如花的歌舞团演员已经成了满头白发的普通街头小贩。原来,路丹枫心灰意冷来投靠远房亲戚,只是为了避开熟人。
而那远房亲戚也只是普通职工家庭,帮不上什么忙,而她是个歌舞团演员,除了唱歌跳舞,其它的什么都不做,只好在街头做点小生意,好在江南重商,虽在当时环境下仍未禁绝,但她从未做过,一步步走来,辛苦异常。
她苟且偷生只有一个原因,肚里的孩子,在龙游子江大闹婚礼现场时,她的腹部受了重击,孩子生下来痴痴呆呆,先天不足。是母亲的力量支撑她活了下来。
龙随云找到路丹枫时,根本认不出眼前苍老世俗的女贩子就是当年清灵秀气的姑娘,她不过刚三十岁,而路丹枫却一眼认出了他。已经心灰意冷的她断然拒绝了龙游江相认的请求。而龙游江并不死心,遂入了吴江先蚕祠做了一名道士,能方便照顾她们母子。
后来龙游江听一游方道士告诉她,世上有奇珠七枚,其中有一枚叫紫微珠,有起死回生之效,也能让女人重回容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龙游江便下定决心找这颗奇珠。从此以后,他云游四海,希望能找到这颗珠子,让路丹枫重回昔日的容颜。但这一找就是二十年,想不到终于让他在这里找到,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却没机会亲手取出献给爱人。
我暗暗冷笑,这不是梁羽生先生的《白发魔女传》中的练霓裳和卓一航吗,只不过优昙花换成了紫微珠,紫微是天上的星座,紫微星就是北极星,从命理术数中主帝命,这颗珠子就算再奇诡,也不能让女人重焕青春。
“这珠子是不是六十年才一出啊?”我故意装着很好奇的样子询问,小说中的优昙仙花就是六十年才开一次,害的卓一航同学在山上苦苦等候。龙随云扭过来脸:“我不知道,他没告诉我。还有这奇事,我只是想不明白,这石上开花,花中含珠,这紫微珠古书上早有记载,难道是什么人故意留下的吧。等待有缘人。”
我也想不明白,这龙游江怎么就判定这石像能开花,而花中生珠,这珠子又一定是紫微珠。就算有人告诉我的我也不可能相信,可是如果不是,他又为什么会守在这里,只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但如果说所有的情节是龙随云瞎编的话,但这石像开花确是我亲眼所见,还有这灵兽黑犬,龙游江的留字,也许这故事真的是龙游江告诉他的,只不过又被龙随云臆想加工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龙游江来这里,又想取珠子回去,也就是说这里有通往外界的通道,如果吴漱雪和陈世安等人真在这里,我们应该有机会出去。
龙随云自称是龙游江的侄子,他们叔侄两个先后来到这里,绝不是巧合,也许龙游江知道这里的秘密并告诉了龙随云,那么龙随云也一定知道活着出去的路。我心中暗暗狂喜,但在表面上却不敢露出声色,这个人太过狡诈,他一定会在逃离前把我做掉,我要更加小心了。
我们又经过一个平台,这里的人面雕像更多,人面也更怪异,也真难为古人,想出这些奇怪的面孔,而在一处巨大的骨骸附近我们又发现了一具人的骸骨残片,这具骸骨和在煤矿里的骸骨有些相似,三分像人,七分像猴,从衣服碎片和工具上来看,应该是清朝中期的。
但在另一处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另一具骸骨,身着是青色的制式军服,身边还有一把老式的德制冲锋枪,龙随云告诉我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时的日本制式军服,这个人应该是个日本人。这具骸骨脸朝上,脊背也朝上,脖颈断裂,骸骨的其它部分凌乱,上面有齿印,显然死后被食肉动物攻击。
我已经明白这里为什么有光线了,这里两侧的崖壁平整而光滑,象一面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从前面传来的光线,在前方不远处,有熊熊大火在燃烧,我们两个踌躇了一下,慢慢地走了过去。
前面的水流中间,有一个平台,平台中间有一个洼陷的地方,正在熊能燃烧着大火,蓝色的火苗在崖壁的反射下,闪耀着诡异的光芒。我有点想不明白,这洞穴到底有多大,竟然有足够的氧气能供应这些里燃烧。
山西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也会伴随着大量的煤气,也就是瓦斯,我明白这是在利用瓦斯,可是我想不明白,我们的先民是怎么把瓦斯引了过来,又怎么样控制他们只燃烧不爆炸。这些火焰在这里已经燃烧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我能不能找到答案。
有火光就有温暖,在这附近我们又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是一名警察,尸首已经残缺不全,剩余的部分也已经腐烂,发出难闻的气味,但是周围残留的几件物品也能证明他就是早期进入的当地搜索队了员。
在他的尸体周围,我找到了一个标记,一个箭头,尾部带着一朵小花,我的心跳加剧,这是九龙会的标记,难道是铁汉和蝙蝠他们。看来,他们先我一步已经进入到这洞穴里。也许徐惠教导员正和他们在一起。
龙随云也仿佛发现了什么东西,我们两个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新发现,只是隔了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第二个燃烧的洼地。在这里还有一只凌乱的骸骨,不是人的,而是一头巨大的爬行动物。
第八卷三十七章人头的魔力
能看出来是因为它的头骨,头骨约有一米左右,宽约四十公分,布满锋利的牙齿,从这来看,这只爬行动物的整体长度应该有五米左右,这个头骨象极了博物馆里的一种食肉恐龙。这个头骨上还残存着一些腐肉和组织,仔细看还有几个弹孔,从组织腐烂的程度上来看,这个爬行动物死亡的时间应该在六个月以内,也就是说它很有可能是被陈世安他们杀死的。
这个发现让我又惊又喜,喜的是我们已经渐渐发现了陈世安他们的痕迹,惊的是在这地下洞穴里还存在着更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生物。可惜除了匕首,我一无所有,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
我们在这里休息了一会,龙随云依旧是喝酒,并不补充水和食物,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算起来也有三天了,仅仅靠喝酒补充体力,他到底是人是鬼?我对他越来越捉摸不定,我们同行这三天,他虽然有时喜怒无常,但说他是杀人无数的恶魔,却也实在不象,他更是个落魄的浪子,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越往前走,洞穴中人工开凿的痕迹越明显,上下坡已经不是原石堆积,而是整齐的台阶,一些石柱和崖壁的拐弯处,还能看到一种夸张的花纹,这些纹饰开始还很少,但越来越多,越雕越繁复,粗一看起来非常象兽面纹,但仔细看却很不一样。
因为在博物馆工作过一段时间,我对中国古代的纹饰还是有一些了解,一般来说分为十七大类,每种纹饰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如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战国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汉代,眉上竖且内色,眼眶略有下坠,鼻梁出现了细线划纹,身体与战国时没有差别,只是尾部出现由两个卷纹只有三条腿。不同的纹饰对断明一个器物的年代有着重要的作用。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
但这些纹理更加粗放,凶狠,虽然寥寥几笔,但把这些野兽的痛苦、挣扎、凶猛、惊慌表现的淋漓至尽,让人触目惊心。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纹饰展现了残忍和人性的双重合一,仅从手法上来说,已经达到明朝时的水平,但里面展现的内容却各明朝的优雅、方正一点也挨不上边。
随着纹饰的越来越繁复美丽,人面石雕越来越大,动物的骸骨也越来越诡异,终于在一处平台上,不再是人面石雕,而是人的头骨,数以百计,有大有小的,有长有短,但我可以肯定那都是人的头骨。
他们被整齐的排列着,他们上面被涂上了赤红的朱砂,显得异常诡异。如果有人类学家一定会如获至宝,博物馆里一位老先生曾经告诉我,在晋西北的一次考古工作中,科学家曾经挖过一个大墓,大墓被盗挖,里面只有一堆堆头骨,头骨大小不一,形状怪异,当时引荐轰动。
后来贾兰坡先生鉴定后认为,在古代的原始社会中,一些人类发生病变,而当时的人们会认为这样的人有很大的能力,便会注意收集,做为祭祀仪式之用。这种理论也一直占据主流,但当我们眼界随着国门打开时,才发现在古埃及、古美洲甚至古印度都有这类的现象。
越往前走,龙随云的话越少,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物体,多么奇诡的景象,都提不起他的兴趣,他仿佛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走到尽头,去做完他的事。他的心中埋藏着无数的秘密,有些也许永远会埋藏起来。
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广场,地下水奔流着穿行于其中,除了人面雕像,巨大的骸骨,中间有一个平台,在平台上有一个雕像,约有三米多高,高髻长带,腰间缠布,方脸大眼阔口,背负长弓,凝视远方,神态肃穆。
“这人难道是后羿?”我按捺不住好奇心,龙随云目不转晴地盯着,仿佛根本没听见我在说什么,我又重复了一遍,他才扭转头:“也是也不是。”
我愣在哪里,什么叫也是也不是,龙随云看穿了我的想法:“说他是因为他确是后羿,说他不是是因为他不是你心中的那一个后羿。”看着我还没反应过来,他接着说道:“我已经告诉过你,后羿是有穷氏部落的首领的名字,这个人应该是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但并不是射落太阳的哪位后羿。”
龙随云说的神色庄重,我却半信半疑,要知道有穷氏部落的穷(上古音g?w?m)是通穹(上古音??w??)。《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释名·释兵》:“弓,穹也。”有穷氏可能是以善于造弓而得名。人类是先认识天空以后才发明弓的,而不能是相反。“有穷后羿”很可能就是在以善于造弓而得名的有穷氏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人物。
《左传·襄公四年》孔颖达疏:“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穹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清代李玄伯认为,穷石为穷丘之误,穷是羿的图腾(《中国古代社会新研》)。
根据史书上记载,有穷氏是东夷部落,位于山东半岛,在后羿夺夏失败后,再次退回了山东半岛,怎么会在这里有他们的雕像。这家伙莫非在此胡说。
第八卷三十八章历史的迷雾
我笑了笑,有些不怀好意地问道:“那我在这里是不是能见到射落太阳的后羿的雕像,还有可能见到成为第六代夏王的那位后羿。”我是在故意考问他,据史书记载,后羿被寒浞杀死后,儿子被杀,老婆也被寒浞占了,余部重新退往山东半岛。
龙随云哼了一声:“老七,你小子装糊涂吧?取代夏王的后羿被他的弟子寒浞杀了,尸体八分,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其余部退到了这里。”他顿了一下:“事实上山东山西并不一定是指现在的山东省和山西省,在古代有以太行山为界划分山东山西的,也有以吕梁山为界的,老七,你读书读死了。”
我顿时语塞,脸也热了起来,多亏此时,龙随云的目光专注在平台上,我急于扳回颜面,突然想到一点:“就算是这里有可能是古代的山东,你说嫦娥是夏代有穷后羿的老婆,那后羿被杀,嫦娥被抢,可嫦娥已经奔月了,又怎么会被抢?龙先生你是不是也把历史和神话混为一谈了。”
龙随云从鼻子里发出了哼的一声:“你怎么知道后羿就一个老婆,古代的部落首领,贵族有几个遵守一夫一妻的,战国时跳河的屈原在其代表作《天问》中,提出了一个特别版本的后羿及其妻子的传说。屈原认为,后羿的妻子不是嫦娥,而纯狐,是洛河河神的妻子。又说在后羿被寒浞杀害以后,纯孤又嫁给了寒浞。”
他笑了笑:“很有可能夏王后羿本就几个老婆,一个奔了月,一个改了嫁。”这家伙的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这家伙接着说了一句:“老七,你去过日照吗?”我摇了摇头,高中以前我哪里也没有去过,大学和研究生在山城读的,就算课外实习也主要在西北,而在工作后也没有机会去。
龙随云说外这句话,慢慢地往前走,我跟在后面,我们来到平台之上,他围着雕像转了一圈:“这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有穷氏最隐密的藏身地青岳,在山东日照有个地方叫尧王城,许多人认为那里才是真的尧时代的都城,在其附近的天台山上,有后羿墓和嫦娥墓,把尧和后羿、嫦娥联系在一起,那里的策划者和你的历史水平差不多。”
他说话时也不忘了讽刺我一句,这小子,真把自己当历史学家了,我反问一句:“你认为你一定是对的吗?毕竟哪里有墓算上是物证吧,你所谓的嫦娥是夏时后羿老婆的理论只是你的假说吧了,我更相信物证。”
我的挑衅果真起到了作用,龙随云被呛的连声“呸呸,小毛孩懂个屁,中国牵强附会的太多了,找个无主坟包就拉上名人,中国的嫦娥墓怎么也有十来个,山东日照有、江苏镇江有、河南开封也有,连梁山伯和祝英强都能有十几个老家,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我被噎的直翻白眼,只好分辨:“也许那里是真的,你怎么会知道,难道你钻到墓穴里看了。”龙随云顿了一下,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我真钻进去看了看,里面最多不超过明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