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龙境秘踪 > 第223节 >

第223节

我只是不明白,它们到底是人是兽,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它们的战斗力可以轻易把我们撕成碎片,绝不在那个什么厌的怪物之下。
一人一兽在我们不远处,慢慢地往前走,那头黑豹似乎有意无意地回头望了我们一眼,差点把我吓得半死,但它并没有停留,而是依旧慢慢的前走,消失在浓雾之中。
我擦了额头上的冷汗,七哥我也算见多识广,但今天我两腿直打哆嗦,身子只发软。就算是在海底古城面对应龙,在埃及魔宫中面对蝎子兵,我也没有害怕过,但今天这种恐惧是发自内的,根本由不得我控制。
扭过头来,所有人都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蝙蝠更是整个身体摇摇欲坠地。可是我们还敢往前走吗,要知道前面别的还有什么东西虽然不知道,但仅仅这一人一兽都是我们不再往前走的理由。
就连刚强果断的徐惠也开始犹豫起来,毕竟前面基本注定就是个死路,毕竟我们还没有找到一定要走下去的理由。我扭过头问李大哥:“这就是你说的九婴后代?你能确定。”
李大哥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看了看前面,确定那一人一兽已经走远了,才扭过来头白了我一眼:“老七,当年我仅仅是在远方看了一眼,只是听到了声音,那半夜里,胆子都吓破了,谁能确定。”
这老小子,仅仅凭半夜里听到的几声鬼叫就吓成这样,真的是堕了笑弥陀的赫赫大名,我刚想回敬他两句,蝙蝠却拍了拍手,我们都把目光转了过去,他的脸色十分凝重,在仔细倾听。
李大哥俯下身子,又在使用它俯地听身的老把戏,我也俯下身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段我的听力和身体的敏锐性似乎又有些增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体力好象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远处似乎有打斗的声音,还有人的叫喊,动物的狂吼,只是我听不出来那些人是谁,我抬起头看着李大哥,他应该也没有听清楚,一脸的迷茫。蝙蝠用肯定的运气说:“一定是陈先生他们,我听出来有他的怒吼,还有金猿先生,是他们,决不会错。”
我心中大喜,一把抓着他的胳膊:“先生,你听没听到吴姑娘的声音,她现在情况如何。”蝙蝠一脸迷茫:“老七,我没听到过你说的吴姑娘说话,没法判定,而陈先生和孙先生我都有机会聆听过他们的声音,顾而还能记得一些。”
我不想再废话,看了一眼徐惠,似乎还在犹豫。“犹豫什么,陈队长和吴漱雪他们肯定遇到了什么问题,死也要死在一块。”我的声音高的把自己都吓了一跳,说完这句话,我头也不回地朝前冲去。
“老七,等等我们。”身后徐惠的声音有些焦急,我没有理她,在这个时候,死如果也是一种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死在一起。前面的浓雾正慢慢地消散,脚下似乎异常的平坦,我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气,想早一点飞到心爱的姑娘面前。
第八卷五十八章山海经
我听见后面徐惠骂了一句脏话,然后是纷乱的脚步,我没有理会,继续加快速度全力奔跑,随着浓雾的散去,远处的两轮亮光已经消失,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一眼看不到两边宽阔的洞穴,而在洞穴的两侧是高大古朴的建筑,有的已经坍塌,在这些建筑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窥探着我们。
前面的路是这么长,似乎你怎么也跑不到尽头,那一人一兽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也没有看到陈世安等人的踪影,后面传来了李大哥焦急的声音,我慢慢停下了脚步。虽然有碎石掩盖,但能清晰地感到这是一个平坦、宽阔的道路,两侧的建筑都是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造型古朴方正,上面似乎还雕有花纹和人物。
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碎石上,一簇黑红色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血流淌凝固而成,血很多,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在血上有一个制式鞋的印记,鞋清晰可见是45码的,在我们这个队伍里只有肌肉宋穿的是45码鞋,这应该是他留下的痕迹,只是不知道,这血是不是他的。
李大哥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头,却没说什么话,而在后面,徐惠他们几个也陆续地赶了过来。徐惠的脸都绿了,我心里有些怯劲,犯在这个母老虎手里,她不把我撕成碎片才怪。
但徐惠并没有批评我,她的语气很诚恳:“老七,他们困在里面,大家都很着急,可是越到关键的时候,我们越要学会冷静,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算上是个老队员了,连服从纪律、服从命令这最基本的一条规定怎么都记不住。”
他的语气虽然委婉,但我仍然听的满头大汗。徐惠接着说道:“你要记着,我们是他们的最后希望,我们如果因为莽撞,不仅会断送我们的性命,也会断送所有人的性命。”他的语气渐渐严厉起来:“你要牢记,越到关键时候,越到最困难的时候越要学会冷静,学会权衡轻重得失,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
我正难以下台,却听得范教授一声惊呼:“大家快来看,大家快来看。”他的声音十分急迫,把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吸引了过去。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谢天谢地谢谢范教授。
在我们站立的不远处是一座高大的建筑,上面厚厚的浮尘被人擦去了一大半,范教授正指挥高奇他们用清水擦洗。这里的所有建筑都更象一块整体雕刻而成的石碑,清水冲洗过的地方是雕刻的图画,图画为阴雕,凹处用朱红的矿物填充。
我们一步步地向后退去,越远越能看到这幅画的全部,画的下半部冲洗后十分清晰,画的上半部分虽然被尘泥覆盖,但仍能看出大致的样子。画面上一个高大威猛的人,他拿着一张“大弓”,正朝天上一只大鸟射去,而大鸟下面的林木已经被风吹凌乱不堪。
让人震惊的是那张“大弓”,我只所以重点标注,因为它看起来很怪异,呈半月形,上面的箭很粗,比例有些凌乱。
而且更奇怪的这张弓是被壁画上的主角平端着,角度向上呈45度左右。那不象弓箭,倒有点象现代加粗了的弩。范教授满脸红光泛现,连身体都在抖,他用手指出那石碑:“找到了,想不到我们真的找到了。这就是大羿射风图。”
大风是后羿射的几种怪物之一,相传这鸟极大,飞起来卷起狂风暴雨,《山海经》中说后羿缴大风于青丘之泽,青丘是地名,也有人认为是国名,许多人解释为在今山东高青,但也有人认为是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但那人拿的兵器到底是弩还是弓,还是别的什么兵器,实在看不明白了。
范教授告诉我们,在山西陶家寺的挖掘中,曾经在一个残缺的陶盆碎片上发现了有人在射杀怪物的图片,而在山西太原的一座晋墓中发现了木简残片,上面描绘的也有累似的情况,当时有许多人认为是《山海经》的图画版。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这些木简在从棺液里捞出来不久便因氧化而变黑。
说到中国神话,就不得不说说《山海经》这本书,《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全书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含单独一部〈海内经〉)5卷。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篇,未把《大荒经》(含大荒经类的那一个《海内经》)计算在内,因此也有人认为这5篇是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所增加的。
《山海经》成书极早,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山海经的语言风格是一种看图说话的风格,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有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早在汉代以前就有“先有图,后有经”之说。
但在流传的过程之中,在没有印刷技术的上古,雕刻图画的难度要远高于文字,因此只留文字,不存图画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看着范教授激动的表情,难道龙随云说的是真的,这里真是有穷氏的藏身之地,那么中国的古文明史将会大大提前。要知道中国的信史是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开始的,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过,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弃而不用,在《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
第八卷五十九章大厅里的金字塔
甲骨文的出土把中国的文明史往前推了近五百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争议颇多,但总算提出了夏代和商代的世系表,让人们再一次相信《史记》等文献记载的上古中国史并非全是神话和臆造。
在西方有部分史学家很搞笑,对凡是没有实物考证,只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史一律否认,他们至今认为夏是周人臆造的一个朝代。而对西方世界文明史,恨不得连神话中的人物也算上。
如果这洞里的墓地真是尧时代的后羿墓地,那等于把中国的文明史又往前推了几百年,不但夏被确认,那么甚至传说中的唐、虞两朝也是信史,那将是何等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徐惠显然没有范教授的乐观情绪:“这说明什么,一个人在射一只鸟,谁能断定这人就是后羿,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只能说提供了一种可能。”李大哥也点了点头:“这里的构图方法象极了汉代的雕刻手法,由于没有相关佐证,我们还不能下太早的结论。”
徐惠扫了我一眼:“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到陈世安他们,当一切都安全时再开展学术研究不迟。”这句话深得我心,李大哥急忙附合道:“山洞传声音要远的多,我估算老陈他们几个离我们还要有相当一段距离,但不管怎么说,总算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下面我们更应该处处小心。”
徐惠点了点头,她显然并没有想征求我们几个意见,我们几个依旧保持一个战斗队形,我和李大哥走在最后,徐惠断后,范教授和蝙蝠在高奇、曾为的搀扶下走在中间。
不知道为了什么,凤鸣剑在我手里不停地颤抖,似一条游动的蛇。李大哥的脸色凝重,我们往前走,心情却越来越沉重,两边巨大的石碑,一个接着一个,有两条蛇在其中穿行,大约每隔十个石碑左右有一个雕像。石碑上被尘泥覆盖,看不清上面的内容,但雕像可以看的清楚,是人的雕像。其中一尊的脑袋占了身体的三分之一,而另一尊的两只眼睛凸出在外,象软虫类的触角。
我真不知道这种夸张的雕刻方法有什么意义,却听到身后的范教授不住地惊叹,“噢,这是长颈人,真的有啊。”下一句又高八度:“纵目人,这是纵目人,老徐,你还记得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吗?”
空旷的山洞里他的声音又高又尖,我直怀疑,他是不是厌的毒没消干净,或是金针刺血真的损害人的神经。不知怎么,我突然想起我的导师,当年师兄去新疆时带回了新疆北倪的标本时,导师那时的表情,也是合不拢嘴,最起码说了十几遍的要请朱师兄吃饭,后来饭是吃了,好象还是朱师兄掏的钱。
我能理解他们对自己事业的执著和喜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溶化在血液之中的爱,这种爱是那样的纯粹,各名利无关,和金钱无关。但李大哥的脸都已经拧成了麻花,不时地回头往后看。
我们走的这个通道,又直又宽,根本不可能是天然的,加上两边的雕像和石碑,这种浩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想象在远古时代是怎么完成的,一般认为,青铜出现在夏代,铁出现在战国时代,虽然现代考古学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铜,但铜的坚硬度并不理想,纯铜的硬度在莫氏三度,比起大部分石材硬度都要差一些。
而且这一次进入这洞穴里来,虽然见了许多雕像,骸骨但并没见金属制品,这也说明金属材料的应用在当时很不普遍,在如此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并不比埃及的金字塔差。毕竟有穷氏只是一个部落,力量也有限。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血腥味,这种血腥味让我们每个人都警觉下来,远处有猛兽大声吼叫,李大哥看了看脚下杂乱的脚印,眉头紧皱。徐惠让我们靠边走,李大哥、我、高奇带着范教授走左侧,徐惠和曾为扶着蝙蝠走右侧。
再往前走不多远,地面第一次出现了一具尸体,是一只体形庞大的山魈,头颅被凿开,体内的血肉仿佛被吸干一般。李大哥没说什么,只是示意我们要小心。我们蹑手蹑脚的往前走,生怕一个不小心,惊动躲藏在黑暗之中的妖魔。
前面是一头蜥蜴的尸体,说它是蜥蜴,倒不如说它是鳄鱼,体长四米多,身披厚厚的甲片,更象是侏罗纪公园里的一种恐龙。它的腹部被掏空,不见了内脏,有两只象猫一样的小动物在撕咬着腐烂变质的肉。
在这只蜥蜴的不远处,有一只会飞的猴子,全身被打成了筛子,在它前面的不远处,是一个人的下半截,从鞋来看,不是我们的人,这种鞋是一种专业伞兵鞋,老美的空降兵专佩的,但据说是中国生产的。
在这个人尸体旁有一个背包,还散落着一只瑞士SIGSG55式5.56mm突击步枪,这种突击步枪的弹匣能装50发子弹,我一个箭步窜了过去,取出这把枪,拉了一下,还能用,我把背包掂起,急步窜了回来。
打开背包,有一个小包,非常精致,然后是两枚手雷,一把手电筒,一个打火机,然后就是一个钱夹,钱夹里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美丽的金发女人抱着一个呀呀学语小孩正散发着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