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从墓里来的男人 > 第133节 >

第133节


三天后。
今天是正月十五!
说话从来不靠谱的周星,今天没来,找了个从清水县来江州做生意的人带了个话给施慕白,说他父亲病了,他得替他父亲出远门走一趟货。为此,施慕白也不说什么,也让那个商人带回了一句话,替他向周伯父问安。
乔仁去了临安,也还没有回来,连个信儿都没有。
所以今年的元宵节,乔府很冷清,甚至是在担心中度过的。
就连施慕白也是在不安中度过今天的一分一秒。
因为今天就是那“鬼”给的三天期限,如果要对自己动手,也就在今晚了。
夜幕降临,江州城到处灯火阑珊。
虽然乔府今晚是冷清的,但江洲城不会因为他乔府冷清而冷清,大街小巷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猜灯谜的猜灯谜,出对子的出对子,还有善男信女聚集在河边放河灯。
乔枝本想拉着施慕白出府去放河灯,但被他拒绝了,说自己有点不舒服,你要去自己去吧。对此,乔枝和杏儿两人去了,她们去看热闹,毕竟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不能就这样无聊的度过。同时施慕白也将细水给打发去了,今晚有大事发生,不能让外人在场。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随着午夜的来临,被葱郁翠竹包围的小院里,没有任何灯光,静得可怕,就连那风吹动竹叶的声音也似乎压抑了起来,生怕惊扰到了他。
书房里,墨汁一样的黑。
他施慕白坐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闭着眼,等着,耳朵在无声中聆听着周围的一切……
只是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他那一直不曾摘下过的手套在这个时候摘下了。一双白皙的手就这样暴露在了墨汁一样的空气里,让空气尽情的腐蚀侵灼。
忽然,他一直聆听着周围一切的耳朵动了一下,听到了什么泥土松动的声音。
与此同时,小院的厢房后面出现了一个人影。
厢房后面有一道土坎,土坎上是葱郁的翠竹,这土坎起着围墙的作用。这个人影就是从土坎上面跳了下来,在黑暗里走了出来,只是刚刚从拐角出来,就啊的一声惊叫了出来,伴随着身子一退。
一道刺眼地分叉亮光也一闪而过,替代的是面前多了个黑影。
“有门不走,为什么走这里?”这是施慕白的声音。
惊吓了一身冷汗的细水,知道了前面这人是施先生,才长长地松了口气,然后诺诺地解释:“这不是很晚了吗,我本也想走前面的院门,可我推了推好像反锁了,我又不好叫施先生你给我开门,所以我,我就穿过竹林从后面土坎上跳下来……”
“手里拿的什么?”他问。
“这是我在逛灯市的时候买的黄金糕,这个很好吃,我给你带回来的。”说着话她就将手里的这包东西递向他。
他在黑夜里看了这递来的东西一眼,没有接,转过了身去,走了,留下一句:“很晚了,早点睡。”
细水就这样忐忑地望着他回屋去的身影,她很疑惑,这么晚施先生为什么还没睡?难道是听到了自己刚才的动静,可是自己从后面的土坎上跳下来已经很小声了啊……
还有,自己方才好像看到了什么亮光,那是什么东西?
回到屋里的施慕白,坐在了自己床边。
屋子里依旧没有点灯。
此刻他就这么静坐着,他在想那“鬼”今晚为什么没来?不是说给自己三天期限吗,难道三天后的惩罚不是杀自己?
这一夜,神经高度紧绷的他一直没睡。
天亮后,他也不打算睡了,毕竟自己从没有睡过懒觉,一旦去睡了,不引起怀疑吗。所以依旧像往常一样,拿着一根长笛出了院门,站在沟渠上的石板上面向整个后花园吹起了悠远绵长的笛声。
吃早饭的时候,细水突然好奇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施先生,昨晚上我好像看见你手里拿了一个亮亮的东西,还有很多分叉,那是什么啊?”
吃饭的施慕白,身子明显一怔,抬眼望向她,良久才疑惑的问:“什么亮光?我昨晚手里没拿什么啊。”
“有,我看见了,一闪而过,就是我吓了一跳的那个时候。”细水记得很清楚。
“胡说,我看你是惊吓过度,眼冒金星看花眼了。”
“不是,我……”
“好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下去吧。”
细水哦了一声就下去了,只是边走边嘀咕“难道我真看花眼了?”
整整一个上午,施慕白都待在小院里没有出去过,一直坐在书房里看书。期间乔枝也来了,但玩了一会儿后,就走了,因为她姑姑乔小凤来了,叫她过去陪着说说话。
乔小凤来府上后,就直奔了静心斋。
静心斋是老夫人住的地方,所以乔枝也被带到了奶奶住的静心斋。不过进去后,里面所有丫鬟女佣全部被叫出了屋,就剩下乔枝,乔小凤,以及老夫人。乔枝觉得气氛有点怪,紧接着乔小凤就问了她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到了傍晚时分。
整个乔府的护院家丁全部集结了起来,足足三十号人在陈管家的带领下朝后花园来了。
这个时候的小院里,细水正坐在厨房前面一角的水井旁洗衣服。
突然,院子外面有了嘈杂的声音,紧接着院门嗙的一声被踹开,吓了她细水一跳,抬眼望去,无数身着黑色衣服的护院家丁冲了进来,人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凶神恶煞的喊着“人呢?”
“施慕白在哪儿?”陈管家领头,一脸恶相的瞪着她细水喝问。
细水这个时候完全吓得说不出话,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用手指向正屋。
“施慕白,施慕白你出来!”陈管家冲着正屋喊。
“出来!出来!”那些护院家丁也跟着吼。
声音覆盖了整个院子,声势浩大的他们仿佛要拆房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