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藏地寻秘 > 第39节 >

第39节

他策马冲过去定睛一看,认出那个喇嘛正是那晚在歌乐山云顶寺见过的那几个红衣喇嘛中的一个。
他大惊失色,随即问道:“你不是神殿的僧人么?既然蒙力巴已死,你还留在外面做什么?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红衣喇嘛转身站定,朝苗君儒施了一个礼,用藏语说道:“我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件事知道多少?”
苗君儒想不到这个红衣喇嘛说出这样的话,在歌乐山云顶寺的时候,那个神殿护法就想执行宗教法规,将叛僧蒙力巴处死,被他一番纠缠之后,结果蒙力巴被别人用枪打死了。
照扎西贡布说的意思,蒙力巴原是神殿僧人,因犯事被责罚,后来逃出神殿,勾结汉人偷走神殿的至宝--绝世之钥,由于害怕被神殿护法追查到行踪,所以才躲在歌乐山云顶寺的那间密室里,不让人知道。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扎西贡布一行人查到飞天鹞马长风的行踪后,最终找到了蒙力巴。
尽管苗君儒对那件事不太理解,可那是人家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多管,加之事后扎西贡布和神殿护法没有再出现,所以他也就不再去考虑那些问题。眼下见这红衣喇嘛那么问,当下心中不免升起很多疑团。
心中虽然在考虑问题,但是口中却说道:“其实这件事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这次来西藏,是受人之托寻找宝石之门,你们是不是还想夺回神殿的圣物?”
红衣喇嘛说道:“我们已经查到绝世之钥在什么人的手里!”
苗君儒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为什么不去夺回来呢?那可是你们神殿的圣物呀!”
“我们只是奉命行事,神殿的圣物最终是要回到神殿的!”红衣喇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在我们回西藏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说,如果苗教授出现在西藏,就要我来找你,并告诉你一件事!”
苗君儒又是一惊,是谁料得那么准,知道他会来西藏呢?当下问道:“那个人是谁,他要你告诉我什么?”
红衣喇嘛往前走了几步,说道:“他还要我送给你一样东西。”
苗君儒毫不防备地策马来到红衣喇嘛身边,正要把头凑上前去听,突见红衣喇嘛从身上拿出一把藏刀,朝着他的头便剁。
苗君儒惊出了一身冷汗,仗着他的武术功底,身体往旁边一斜,堪堪躲过了那一刀。还未等他从马上起身,那红衣喇嘛已经跃起,凌空第二刀砍到。
苗君儒斜着身体,伏在马背上凌空飞起一腿,踢在那红衣喇嘛的肚子上,将其踢出几米远。
待那红衣喇嘛从地上爬起,苗君儒说道:“现在我才知道,你根本不是神殿的僧人,你和孟德卡他们一样,都是神鹰使者!”
那红衣喇嘛朝身后大声喊了几句,只见那支队伍后面的几个红衣喇嘛飞快跑了过来。
苗君儒自认对藏族的几种方言有所研究,甚至可以说上几句,可是他听了那红衣喇嘛的话之后,不仅皱起了眉头。
从音律上分析,那绝对不是藏语,而是类似于古印度梵语的一种语言。他有一次在伦敦参加全世界考古工作者会议时,听一个叫菲特利的德国的考古学家说起过那种语言。据那个考古学家说,这种语言在地球上流传达数千年之久,比古印度的历史还悠久。这种语言具体是怎么流传下来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菲特利还说过,在印度北部的莽莽大山中,还有很多与世隔绝的部落,有些部落还保留着原始的习俗,宗教信仰为一种婆罗门教的分支邪教。
在公元前1400多年的古印度吠陀时代,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古代的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婆罗门”源于“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祷”或“增大的东西”。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雅利安人相信,借着苦修、祭祀奉献,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赐福。婆罗门由于掌握神和人的沟通渠道,所以有最崇高的社会地位。
受历史变迁的影响,婆罗门逐渐产生了很多分支教派,有些教派明显带有邪恶的教义色彩。那些邪恶的教派受到正义力量的打击之后,渐渐从历史上消失了。但是也有一小部分邪恶教派,遁入深山老林之中,数千年来并未灭绝,而以一种神奇的力量生存着。
菲特利在几年前深入到印度北部地区进行考古,至今再也没有出来。野外考古工作险难重重,每年都有不少杰出的考古学者,在野外考古时遇难。
从方才和那红衣喇嘛交手的两招看,这些所谓的神鹰使者,行为虽然有些诡异,但是功夫却高不到哪里去。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他不敢大意。看着这几个红衣喇嘛一步步逼近,他的心里已经想出了对策,双腿一夹马肚,那马嘶鸣着,刨蹄往前强行冲了出去。
他冲到队伍的前面,勒马大声道:“对不起,活佛,请把尸王还给我!”
队伍停了下来,苗君儒看到尸王就躺在那活佛的身边,样子像睡着了一般。那活佛从抬轿上坐起来,缓缓说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那几个红衣喇嘛再次围了过来,虎视眈眈地望着苗君儒,只等那活佛有所表示,便不顾一切地往前扑。
苗君儒从身上拿出舍利佛珠,佛珠在阳光映射下,发出夺目的光芒,那些红衣喇嘛顿时退到了一边。
汗血宝马打着响鼻,不住地在原地跳跃着。
当苗君儒与活佛的目光接触时,顿时感到一股透心的凉意,身体渐渐酥软起来,他心中暗叫不妙,忙将目光移向别处,饶是如此,那颗心却莫名其妙地猛烈跳个不停,就如同经过剧烈运动之后的样子,极度疲乏与虚脱。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强作镇定说道:“我还以为你是寺院的活佛,原来你们是邪魔歪道,我这串舍利佛珠上有几十位高僧的法力,如果你想试一下的话,我可以奉陪!”他高诵一声佛号,接着道,“佛法无边,回头是岸!”
“我可不怕你手上的舍利佛珠。”那活佛说道,“不过,我可以把尸王还给你!”
那活佛用那种语言叽里咕噜地对那几个红衣喇嘛说了几句,接着用手轻轻拍了拍尸王的头顶,尸王有些茫然地张开眼睛,竟如同刚睡醒一般,他一看到苗君儒,喉咙里发出一声兴奋的叫声。从抬椅上飞身跳起来,几步窜到苗君儒的面前,被苗君儒一把拉到马上。
苗君儒看到尸王的嘴角有一丝血迹,忙朝那活佛大声问道:“你给他吃了什么?”
那活佛举起右手,让苗君儒看清了他手腕上的一道伤痕,缓缓说道:“他是僵尸,天性就要喝血,我只让他喝了几口我的血而已。你放心,一个月之内,他像个正常人一样,但是一个月之后,如果你没有兑现你的诺言,他就会魔性大发,吃掉你们所有的人。从此以后,没有人能够收服得了他!”
说完后,他把身体往后一躺,队伍随即继续前行。
苗君儒惊奇地看到,那些喇嘛往前走了大约200米时,居然如影子一般,在空气中消失了。他若有所思地望着那些喇嘛消失的地方,他不禁想起了由那枚绝世之钥而牵扯出的种种不正常事件,也许那个神秘而邪恶的组织,已经将魔手伸到西藏的各个角落,整件事的背后,是什么人在操控着一切,其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第十一章奇泉边上的问题
定日,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北面的一个大城镇。说是大城镇,其实这里的常住人口还不到1000人,可是每当赶集的时候,这里汇集了大批来自山南山北的生意人,有汉人和回民,也有尼泊尔人和印度人。
苗君儒赶到这里的时候,正值大集,蜂拥而来的生意人将本来就不大的集市挤得水泄不通。在吆喝和争吵之间,各自购买或者交换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赶着牛羊离开。
那尸王自从喝了活佛的血之后,整日都晕晕沉沉,就如同一个没有睡醒的孩子。苗君儒让尸王趴坐在马上,自己下马牵着缰绳,随着拥挤的人流往前走。不料这里的人看到他牵着的马匹,纷纷如躲避瘟神一般避开。
他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身为考古学者,对很多地方的民俗风气还是了解的。
这里地处藏南,离世界排行第六的卓奥友峰[注]没有多远,卓奥友峰属喜马拉雅山脉,东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邻世界第十四座高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山体高大,雄伟,壮丽,东西排着七座雄伟的山峰,人称“七兄妹”。第一个名叫“乔若布撒”[注],第二个名叫“齐乔雅”[注],第三个叫“乔乌金祥夏”[注],第四个叫“乔阿刚布岗”[注],第五个叫“丹真乔”[注],第六个叫“乔夏布加玛尼”[注],第七个叫乔乍林嘎姆[注]。
卓奥友峰西侧山下,是兰巴冰川的源头--著名的兰巴山口。在兰巴山口下,有一条通向南北的小路,它是西藏通往尼泊尔和印度古老民间通道。定日能有如此的繁荣,与那条古道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传说,这些“神”掌管着这一地区的福祉平安大权,对通过这个区域订有清规戒律。如只允许牛羊通过,不允许马驴来往,并派一座马头状的岩石山来看守门户。相传,凡是高头大马通过,必遭雪崩而亡。曾有一个尼泊尔那边过来的富商为能从此而过,将马头安上两个牛角,结果刚刚过山口就人仰马翻、滑坠于山下,从此再没有马、驴敢从此通过。
这一地区的藏民看到马和驴,就像看到瘟神,哪里还敢近前?不过,仍有很多不信邪的外地客商骑着马来,毕竟骑马比骑着牦牛,不知道要快多少。但是那些客商知道这里的规矩,一般都把马匹留在镇外的山谷中,绝对没有人会牵着马在集市上晃悠。
苗君儒以为董团长他们已经找到了康礼夫,并且在这里等他,可他转了大半个城镇,居然没有看到几个汉人,更别说穿军装的汉人了。
他从格布所在的那个城堡过来,经过拉孜的时候,打听到有十几个汉人士兵往这边走了,所以才一直追过来。从拉孜那边往西南方向走,只有一条路可到达定日。和董团长分手的时候,董团长说了在前面等他,就算不在这里,也应该经过这里才对呀!
又找了几个当地人问了一下,得到相同的答案。
苗君儒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些憨厚的藏民,令他不解的是,董团长和康礼夫他们是从哪条路过去的,或者还在他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