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天国的封印 > 第83节 >

第83节

“您真的是来寻找‘虫洞’的?”
“没错,我是来寻找‘虫洞’的,但至于能不能找到,找到的是宇宙中早已存在的‘虫洞’还是人为制造的‘虫洞’,我就不知道了。”汤宇星边走边四下张望,“如此巨大的荒漠,想要找到它,谈何容易。”
“您为什么认为这里有‘虫洞’?”随着他的目光,我看到的只是望不到边际的黄沙。
“你听说过关于罗布泊的传闻吧?我指的是那些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传闻。”
“您是说那些神秘的失踪事件?”见到他点头后,我疑惑起来,“我经常听人说起这些事,可这些事太玄乎,我只是当故事来听。”
“地球这么大中国这么大,为什么这些传闻没有出现在别的地方,偏偏出现在这儿?”他停住了脚步,面无表情地看着我。
“我……不知道。”对于谣言的传播过程,我向来不清楚,也不关心。
“我本人很喜欢研究传闻或者说谣言。不过我从来不关注传闻最终的结果,因为结果一定会被人无限地放大,我关注的是为什么传闻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地方!我说了,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可为什么关于神秘失踪的传闻单单集中在这儿呢?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这些传闻中的事件的确曾发生过,当然可能没有后来传播过程中那么夸张;第二种可能是有人刻意在这个地方制造传闻,让人们产生好奇感,或者说产生恐惧。”
听到他这些分析,我脑中突然出现了一句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当事人来询问,可在罗布泊发生的神秘事件没有当事人——因为当事人要么失踪了,要么失忆了,所以我们根本无法验证这种情况的真实程度,这也就是这些传闻的可怕或者说神秘之处。当然还存在另一种边缘当事人,就是这些事件的旁观者。比如我现在突然失踪了,那么你和我的队员就是边缘当事人。但即便找到这些人意义也不大,因为他们只能证明我的失踪而不能证明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何况这些人的话有多大的可信度也很难确定。即便边缘当事人能证明失踪事件确实存在,可由于他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这些人的证言无法被别人采信,甚至别人会妖魔化这些人,认为他们脑子有病或者说想出名想疯了,又或者他们会被某些部门强行要求闭嘴。因此,很多离奇事件的旁观者最终都会选择沉默。”
我记得我曾看过一些电视节目,采访的就是一些离奇事件的经历者或者见证人,他们有的看到了外星人,有的看到了龙,有的经历了别的匪夷所思之事,反正这些人在电视上被主持人和无数专家学者质疑和嘲讽,甚至还有精神病医生对这些见证者进行精神分析,总之,根本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人所经历或者所见到的事情。我甚至觉得,这些人是因为妒忌而不愿意相信他们的话——凭什么这么惊险刺激、匪夷所思的好事你能遇到而我遇不到?凭什么你能见到外星人我却见不到?凭什么龙会出现在你头顶而不会出现在我这儿?凭什么你今天晚上躺在床上明天一睁眼就能出现在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我就算睡死还是在这张床上?你算老几啊?所以,你想出名,你在炒作,你在胡说,你在放屁,你脑子有病!
“显然,第一种情况是无法证实传闻真实性的,而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人为制造的——也无法证实。因为既然是人为制造了传闻,那么制造者当然不可能告诉你真相,除非他们主动说出或者意外发生。”汤宇星点着了第四根烟。
“有人故意制造传闻?”我有点难以置信。
“这种事很多,大多很拙劣。国内出现过这种情况——有些城市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提高本地的旅游收入,会刻意伪造一些神秘现象,吸引别人的关注,甚至会恬不知耻地重金邀请一些学术界的败类去证明这些事件的可信程度,呵呵,这些实在太小儿科了。”他说到此处时一脸的不屑,尤其是提到学术界败类时更是满腔怒火,好像身边就曾出现过这些败类一样,“不过美国曾发生过一例人为制造恐怖事件的案例,并取得了成功。在美国某地曾有一个著名的鬼屋,关于它的传闻很多,因此很多探险者前去探秘,但这些探险者要么是遇到恐怖事件后望而却步,要么真的发生了意外,因此所有人都不敢再去那个地方了,那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鬼屋’。后来在该州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人们才知道,那是美国政府一个情报部门的所在地。政府为了不让任何人发现和打扰这个地方,因此编造了‘鬼屋’的传说,并制造了几件离奇的杀人事件,最终使得这个神秘部门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各种见不得人的工作。”
“哎,这种事也就是发生在美国,州政府能干预和阻止联邦政府的工作,要是换个国家,地方政府哪敢这么做啊。”我小小地愤怒了一下。
“呵呵,不扯那么远了。通过上面的分析,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传闻的真相,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能提醒我们——这个地方很有可能确实发生过不同凡响的事情。”
“您是根据这个来罗布泊的?”我心里有些不解和不满——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仅凭未经证实的传闻就大费周章地进行调查,这显然有些违背科学常理。
“呵呵,当然不是!这只是我来这儿的原因之一。就像侦办案件一样,既然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很可疑——即便只是传闻甚至谣言——那我们就不能忽略这个人,对不对?根据这些关于罗布泊的传闻,无论这些人是被外星人带走,还是误入‘虫洞’,反正这些传闻跟我要调查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不能不重视这个地方。另外,这个原因只是我来罗布泊众多原因中最荒诞,也是最经不起推敲的一个,另外的原因才是最为关键的。”
随着他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另一条干枯的河谷,这条河谷与营地所在的河谷在不远处交汇,而在更远的地方,我依稀能看到第三条河谷。
“这是车尔臣河河谷,营地附近的是孔雀河河谷,那……”汤宇星朝远处指了指,“那是塔里木河一条干涸的支流的河谷,这三条早已干涸的河谷就在罗布泊附近汇聚,而汇聚点不远处就是楼兰古城。刚才老廖带你来的路上,应该经过了楼兰古城吧?”
我点了点头。
“在这三条河附近,不但有楼兰古城,还有尼雅古城,以及喀拉墩、米兰、尼壤、可汗和统万等众多古城,而在这些古城北边,有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你能想到是哪儿吗?”
顺着汤宇星手指的方向,我除了看到荒漠外一无所获。北边?
我摇了摇头。
“罗布泊除了有千年古国以外,还有什么?”他尽力地启发着我。
我开始挖空心思地想——罗布泊?这个名字在我介入整个事件之前,就曾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知识库中,让我总觉得它倍感亲切。可是,可是它里面到底还有什么呢?我开始把与传说和古城相关的所有信息从脑中删去,仅留存了“罗布泊”这三个简单的字眼。很快,在没有别的信息的干扰之下,我迅速意识到这三个字代表的别的含义。
“核武器试验场?!”这个含义一出现,我脑中顿时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汤宇星眯缝着眼一脸严峻地看着远方。
“没错。政府在罗布泊建立核武器试验场,一个原因是这里全是沙漠,千里无人烟,可以将核试验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重水资源。”他将目光从远处的北方转向了近处的河谷,“制造核武器必需的重水资源,就在这三条河中。而最初发现这些的是一个极为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
“彭加木”这三个字的爆炸性不亚于原子弹。
看到我的表情后,汤宇星微微笑了一下。
“看来你听说过他的传闻。”
“嗯。”
“可惜,他到底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他叹了口气,“没准,他现在正在某个地方看着咱们呢,呵呵。好了,不说他了。其实他的失踪跟别的失踪事件一样,也许永远无法证实。他失踪的事情之所以如此轰动,只不过因为他太著名了。”
“可是,可是政府曾费尽力气去找他……这难道不可疑吗?”我想起了自己跟杰克聊起的关于彭加木的传闻。
“当然可疑……可又能怎样呢?如果他去了另外一个时空,我们现阶段不可能知道;如果他的确发现了什么而被政府或者军方隐藏了起来,我们现阶段更不可能知道!所以,忘了他吧!咱们还是把目光集中在这里的重水资源上吧。”
“好。”我点了点头,“重水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是进行科学实验和核试验必不可少的资源……不过它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衡,咱们国家在发现罗布泊之前曾花费大量外汇购买重水。”
“没错,所以重水和稀土一样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如果一个国家缺少这种资源,会在很多地方受制于人。”
“看来老天待我们不薄啊。”
“呵呵,的确不薄。刚才说了,发生时空弯曲的前提是光的弯曲,无论是外力还是内力,只有强大的场才能使光发生弯曲。而重水资源的过分集中可以释放强大的场,具有发生时空弯曲的可能性。同时,想要人为制造黑洞或者虫洞,同样需要这种稀缺资源。罗布泊是中国重水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科学检测所发现的能量场最不稳定的地方,所以……”
“所以这是您来这儿的科学依据!”有了传闻和科学的佐证,我越发确信此处非同寻常了。
“这也只是科学依据的一部分。好,现在谈完了传说、物理学和化学的依据之后,我再跟你说说我来这儿的第三个原因:考古发现。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很多类似刚才我们所见的太阳墓葬,传说有一千多座,目前总共发现了三百三十座,半数以上在这三条河汇聚之处的附近。经过考古发掘后的碳14确认,这些墓葬通通是三千多年前建造的——通通建于三千多年前——这说明了什么?”又一个问题抛向了我。
“所有墓葬都是三千年前建造的?……没有发现别的时期的吗?”我依稀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玄机所在。
“没有。”他摇了摇头,“不过你这个疑问问到了正点上,同时这也是所有考古学家的疑问——既然这个地方曾有人类居住,那为什么没有四千年、五千年前的墓葬?为什么没有一两千年前的墓葬?又为什么没有几百年前的墓葬?为什么所有的墓葬都集中在那一个时期?”
我虽然很困惑,却越来越兴奋。
“比如说,我在一所房子里只发现了你五岁到十岁期间的痕迹,其他时期的痕迹一无所有,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只在五岁到十岁期间生活在这里,而之前和之后根本没有住过那儿!对吗?”
我一言不发地点头。
“无论住在罗布泊的是什么人,无论他们是从哪儿迁徙过来的,总会留下痕迹——无论是文字的、传说的还是考古的。可他们三千多年前突然出现在这儿,没有留下任何先前的痕迹,然后又毫无痕迹地突然消失了……”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之前的痕迹被沙漠掩盖了,人们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而之后这个族群真的就彻底消亡了呢?”
“你的逻辑很严密,也很合理,可你作为历史系的学生应该知道,在汉朝时,中国的古籍中出现了关于这里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