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天国的封印 > 第86节 >

第86节

汤宇星捡起了刚才的那根木棍,在我眼前比划起来。
“不是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吗,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按照您的观点或者说量子物理学家的观点,这个论断岂不是不成立了?”
看着他手中的那根木棍,我觉得他的说法实在牵强。
“呵呵,这个论断的提出是基于传统的物理学理论,而在量子物理学理论中,这个观点已经不成立了或者说被发展延伸了。传统物理学和传统数学中的这个观点是建立在‘欧几里得空间’之上的。欧几里得你应该知道,是几何学的创立者,他在理论上完善了我们所处的这个简单来说由长宽高构成的三维世界,‘欧几里得空间’规定了我们这个三维世界的有限性。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量子物理学的出现,三维的‘欧几里得空间’已经被‘希尔伯特空间’取代,‘希尔伯特空间’突破了三维世界的有限性,建立了一个多维的世界。”
说完这些莫名其妙的空间后,他微笑地看着一脸困惑的我。此时的我终于体会到历史系学生听量子物理学时的痛苦了。
“好吧,我说简单点。咱们还拿这张面巾纸举例子。”
他放下木棍,从地上捡起了被他戳了一个小洞的面巾纸。
“现在这张纸上只有一个小洞,这个小洞存在于由‘欧几里得空间’构成的三维世界之中,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它之所以现在是独一无二的,是因为这张由两层纸构成的面巾纸还没有被我揭开。但你刚才也看到了,其实这张纸有两层,也就是说其实有两个小洞,它们现在只是由于时间和空间叠加在一起而彼此发现不了对方。由于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加在了一起,因此用三维世界中‘欧几里得空间’的眼光来看,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我强调一下,三维空间里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建立在传统的物理学规律之下,也就是时空不发生任何的扭曲,整个世界只存在一种时空,‘欧几里得空间’规定的只是同一时空内的维度。如果时空发生了扭曲,出现了多个时空,那么‘欧几里得空间’就无法作出任何的解释了——当时空发生扭曲后,原本叠加在一起的时空发生了分离,于是‘叠加’变成了‘平行’,然后我们会发现,哦,原来还有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东西存在啊。那么,现在我就要问了,这个跟它一模一样的东西是原本就存在呢还是新诞生的?”
他问了我一个显然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接着说。”
当我进入了他的逻辑之后,我发现原本晦涩的东西原来并不那么难懂。我记得以前在读一些哲学著作时,也常常会觉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后来丁教授告诉我,我们之所以对某些非本专业的东西不知所以,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那套理论的逻辑,一旦你进入了它的逻辑,就会拨云见日。此时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奥秘。
“显然,那个跟它一模一样的东西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在三维世界中发现不了而已,因此在‘欧几里得空间’看来,它俩就是同一个东西。但既然它俩分明是两个东西,那按照最基本的物理学常识来分析,两个物体之间总有距离和空间吧?那这个空间是什么呢?就是‘希尔伯特空间’。也就是说,‘希尔伯特空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处于平行时空的物质给隔开了。你现在能看到我,因为咱们都在‘欧几里得空间’之中,但你看不见‘周皓’,那是因为你和‘周皓’之间被‘希尔伯特空间’给隔开了。我说明白了吗?”
“明白,您的意思是,每一个物质都有一个处在平行时空中、跟它完全一样的物质存在着,只不过是被‘希尔伯特空间’给隔开了。”
我长出了一口气。
“对。不过我稍微纠正一下,并不是只有一个跟它完全相同的物质,而是有无数个,因为平行时空不只一个,‘周皓’不只一个。”
我点了点头。
汤宇星见我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显得轻松起来。
“可是……汤教授,恕我直言,我觉得这套理论似乎建立在假说之上,有点主题先行……我的意思是,这套理论听上去像是先提出了一个假设,然后想尽办法非要证明这个假设的合理性……”
我咬了咬牙,鼓着勇气说出了自己最大的疑问。
“很好!很有钻研精神!”听完我的疑问,他非但没有不满,反而很赞赏,“我接下来就要告诉你,为什么量子物理学家会提出这个假设。”
好吧,洗耳恭听——这帮量子物理学家真不是人!
“量子物理学家是通过观测、测量和计算提出的平行宇宙假说的,他们还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我先跟你讲讲测量和计算——当然,既然你没有量子物理学和弦理论的知识储备,那我就说得尽可能简单点,我只告诉你他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至于过程你自己可以查阅相关的材料,好吧?”
“好。”我点了点头,“我看我就没必要查那些资料了,反正我也看不懂。”
“呵呵,查查资料至少能知道我有没有骗你。好了,咱们言归正传。科学家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物质大规模分布的测量发现,在距离宇宙中某物质10的28次方米之外,有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物质;而在10的92次方米之外,有个半径一百光年的区域与该物质所在的区域完全一样!——这个结论说明什么?说明在距离你10的28次方米之外,有一个跟你完全一模一样的人!而在10的92次方米之外,有一个跟现在的世界一模一样的世界!”
“这……”听到这些数据,我立马抬起头朝天空中看去。遥远的地方竟然存在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人?
可转念一想:不对,他不是说我和“我”被希尔伯特空间隔开了吗?可“10的28次方米”是一个“欧几里得空间”的距离概念,这不是矛盾了吗?
“教授,不对吧,您不是说时空只要不发生扭曲,我就看不到我吗?可按照这个数据,假如我的视力无限好,那即便不发生时空扭曲我一样能看到另一个自己啊?”
我连忙把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
“有道理!”他高兴了,“宇宙中的能量无时不刻不在变化着,宇宙中的黑洞和虫洞也不可计数,因此在测量的过程中,光随时都在发生扭曲,时空扭曲也随时都在发生,因此测量的数据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这两个数据只是在那次的测量中得出的结论,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数据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那次观测和测量的重要性不在于数据,而在于他们证实了在时空扭曲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发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物质!”
说完这些后,他静静地看着我,等待着我发问。
“可是……可是我不明白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的。我的意思是,我怎么才能测量出此时我与另一个我之间的距离呢?”
我一头雾水,而且雾水越来越重。
“问得好!我来问你,你现在能看到你自己吗?”他眼中闪出了一些火花。
我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然后一脸的不解。
“能啊。”
“我的意思是,你能否像看见我这样看见你自己?”
说完,他在我面前原地转了一圈。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的意思是我能不能看到一个完整、独立、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另一个我?”
“没错。”他笑过之后,坐了下来。
“当然不能。”
“没错,你不能,那是因为光没有发生扭曲,所以你只能看到你身体的局部,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独立存在的‘周皓’。但是你想象一下,你现在平视前方,你的目光通过发生扭曲绕地球一周,抵达了你的后背、头顶等所有的部位,那你是不是就能看见‘周皓’了?”
“呃……能……不过我只是通过光的扭曲看到了我自己而已,这并不能证明我见到的是另一个我啊?”
“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你在看着‘你’,那么请问,究竟有几个‘你’?请注意,前提是不借助任何工具!”
“这……”
我挠了挠头。
“呵呵,时空扭曲导致另一个你出现啦!好,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不能测量出你与另一个你之间的距离呢?”
他开始公布答案了。
“这不就是地球的周长嘛!”我恍然大悟。
“没错啊。所以,如果光扭曲导致的时空扭曲是稳定的话,那么科学家通过测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质之间的距离就能计算出宇宙的半径和直径了。不过由于我们正处于宇宙大爆炸的早期阶段,时空扭曲很不稳定,因而所有的数据都在不停地变化,如果哪一天宇宙大爆炸停止了,时空扭曲稳定了,那就到了揭晓宇宙真实面目的时刻。好了,关于观测和测量说完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问题了。其实虽然我没有什么问题,但我对这些复杂的理论还是有些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