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风水鬼师 > 第77节 >

第77节

当时老曾对阴阳数术还没有理论上的涉猎,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他还是个忠诚的唯物主义者,信奉马列主义,是个共产党员,不信鬼神那一套。所以他感觉到周围空气剧烈变冷的时候,老曾还以为是变天了呢,不过这种天气,再怎么变,也不至于冷成这样啊。他见大有一家三口也都冻的面皮发紫,在渔船上上上下下的跳动取暖,敏锐的感觉到情况不对。而他把青铜龟面上下翻了翻,赫然发现这锻造工艺,可能是青铜器时代的东西。这信德和尚死后脸被啃去,却又被罩上青铜时代的青铜面具,显然不会是谋杀案,因为没有哪位杀人犯会阔气到用这种价值连城的东西来折磨人。
老曾觉得信德老和尚之死,必定另有隐情,他建议大有他们把面具送交国家鉴定,石龟失踪、青铜龟面、老和尚体内寄生的奇怪生物,都需要集合国家的力量才能破解这些谜团,自己怎么倒腾都没用。
大有他爸问老曾,说:“交给国家是下一步的事情,老曾我问你,这青铜龟面是什么时代的东西?”
老曾如实告诉他了,这可把大有一家三口给乐疯了,三人不顾寒冷,在渔船上又唱又跳。大有他爸说:“对门那罐铜钱还是宋朝的,老王就发迹成这样,咱们这块青铜龟面具可比老王那早了不少年,一定可以卖出大价钱。”
老曾跟他们讲政策说道理,费尽唇舌,大有一家三口哪里肯听,大有他爸从老曾手里夺过青铜龟面,又一把将信德老和尚的尸体推进长江里。就在老和尚尸身滚落水里的时候,老曾看到从他嘴巴窟窿、鼻孔、眼睛、耳朵各个窟窿里伸了许多这种蛇一样的东西出来,在半空中舞出一道道黑影,十分可怕,老曾胆子都吓麻了。
老曾劝大有一家太过厉害,被大有一家认为别有居心,大有身强力壮把他推下渔船,一家人驾着渔船离开码头,划进滚滚长江深处。
当晚老曾做了一夜噩梦,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听到街坊邻居在传,说一大早就有水警到大有家来了,来了不少人。老曾找个相熟的邻居打听,才知道大有三父子的渔船早晨在江面上被水警的巡逻船发现,渔船正一路顺水乱漂,漂到了警戒区,水警喊话渔船一直没应答,水警便登上渔船,发现渔船上的三个壮年渔民都死了。他们死状特别离奇,从老到小,一个个七窍流血,水警上船的时候,他们的血还没流干,就这么活生生的淌了一船都是。按理说深夜捕鱼的渔船,船上应该捕捞到了许多江货,可这艘船上,一条鱼都没有。s。好看在线>
水警觉得有问题,这件事肯定不是一般的谋杀案,就将案子送交上级部门查办,自此以后,也再没听说过青铜龟面的消息。大有一家三口的死,也成为悬案,后来老曾听人说过大有家三口被法医解剖,发现尸体里都是空的,内脏都没了,非常奇怪。
警察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任何消息出来。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只是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奇事而已,真正知道真相的,只有老曾一人,老曾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说了也没人能信。
说到这里,老曾叹了口气,说:“一眨眼,这都几十年过去了,记得这件事的人,早没几个了。”
我问老曾说:“你有没有亲自去寒风寺看过,石龟遁走这种奇事,我总觉得很不对劲。”
老曾道:“可不是,第二天听说大有他们都死了,我下午就去了寒风寺,那的确是坐古寺,寺庙临江而建,庙前江水浩荡,迎面就是横江而过的轮船汽笛。我打听了石龟的位置,石龟遗址上早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大多是附近的渔民,石龟遗址上,还能看到一些石龟在此停留多年的痕迹。围观的人说,这只石龟在水下不知道呆了多少年,听说有寒风寺的时候,就有这座镇寺的石龟了,这石龟不是沉了江底,而是自己游水走了。它在寒风寺受了几百年香火供奉,早就有了灵气。与寒风寺石龟遁走相对应的,就是主持信德老和尚失踪,公安机关来调查了多次,都没查到老和尚失踪的线索,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成了当地八十年的一桩大悬案。[棉花糖]”
老曾说了这么多寒风寺的怪事,却跟黑影对我说的话没有任何联系,她一再强调我在寒风寺对她发下誓言。完全是扯屁,我连寒风寺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去对她发誓,我想这黑影一定是认错人了。
老曾说:“寒风寺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信仰。以前我是无神论者,虽说爷爷的噩梦一直困扰着我,我只觉得是梦,经历过寒风寺的事情后,我再反思我爷爷托给我的怪梦,就觉得有问题,从此开始钻研玄学术数,也明白了不少道理。”
老曾跟我聊了半天,天都快亮了,我却没从中发现任何自我解救的办法,这黑影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我想得找机会去寒风寺看看,解开这个黑影之谜,否则我睡觉都睡不踏实,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呀。
老曾回了房间,我又倒头呼呼大睡,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
老曾为我做了酸菜鱼火锅,熬了肉汤,又做了几个特色小菜,我尝了尝味道,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吃呢。老曾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顿时又高大不少,这个老头儿,名校毕业、博学多才,会收拾家务,还能做一手特别可口的饭菜,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就是个完人。
吃饭的时候,老曾说他一大早就去了档案馆,查阅了一些资料,又给一些历史考古研究学者发了邮件,把明妃玉尸的资料传了过去,希望得到进一步的信息。
他查明妃的时候,特别了解了一下明妃的老公朱祐杬,发现这朱祐杬其实并没有当皇帝,他是死后儿子当了皇帝,被追封的谥号叫做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明妃为何会葬在湖北,源于朱祐杬的受封地为湖广安陆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钟祥,朱祐杬死后他儿子明世宗为他在钟祥修建了庞大的明显陵。
老曾说:“这明妃玉尸其实并非皇妃,而是朱祐杬的一位王妃。朱祐杬生前不受重用,被封到湖广安陆这种地方,一生郁郁不得志,是位没什么实权的王爷,要不是他生了个皇帝儿子,史书上都没有多少关于他的记载。”
按老曾的说法,正史上都没有关于明妃刘楠的记载,朱祐杬记载在册的王妃有两位,一位是兴王正妃蒋氏,也就是明孝宗的生母,另一位则是兴王淑妃王氏,跟刘楠都没关系。老曾还查过朱祐杬的公主,正史记载他一生生了四位公主,四位公主都是正妃和淑妃所生,而且都成年了,并无幼年夭折的公主。
我说:“这就怪了,明妃刘楠这么漂亮,应该是朱祐杬非常宠幸的一位妃子,朱祐杬怎会不在正史上为她记一笔呢?”
老曾说:“这种不能记在正史上的妃子,历代王朝都有先例。比如出身不好,不是明媒正娶的,或者受过惩罚的,都被史官一笔勾掉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我很遗憾,史书上都查不到,难道明妃玉尸之谜,就要这样一直悬而不解么,我还有很多疑问留在明妃古墓中,玉尸之谜不解,整件事就无法推进下去。
老曾说:“关于明妃刘楠的事迹,正史不提,野史上却有记载。我查阅档案的时候,在一位明人笔记中看到有关明妃的记载,说明妃善用妖邪之术,兴王十分宠幸她,兴王对明妃刘楠的宠幸已经到了无法节制的地步。正妃蒋氏以刘楠蛊惑兴王为由,处处刁娜刘楠。笔记中提到刘楠的次数不多,不过这条线索也能解释为何刘楠不葬在兴王封地钟祥,却葬在咱们济城了。刘楠英年早逝,说不定也跟正妃蒋氏不容刘楠有关。”
我们正商量着,老曾电脑上突然响起来邮件的声音,老曾丢下饭碗去收邮件,我继续享受着老曾做的美味。老曾跑过去几分钟就叫我一起过来,我只好放下碗筷过去,见老曾正在查看一封长邮件。
我粗略扫了几遍,原来是一位历史学教授给老曾发回的邮件,那教授就是研究明史的专家,据他邮件上说,兴王的确有一位叫刘楠的妃子。这位叫刘楠的妃子来历不明,却被兴王朱祐杬一眼看中,封为侧妃。刘楠自称是明王朝开过元勋刘伯温的后人,善阴阳数术,尤通奇门遁甲之术,能随风遁形,来去无踪。
刘楠的受宠遭到正妃蒋氏妒恨,蒋氏处处算计刘楠,却被刘楠偷偷化解,迫于正妃压力,兴王府上上下下处处为难刘楠,刘楠都能以自己的阴阳数术轻松化解。后来,在兴王宠幸下,刘楠很快怀了身孕,六月不到就诞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福如,封为永福公主。说也奇怪,兴王身体一向很好,自打刘楠怀孕后,兴王就卧病在床,等小公主满月的时候,兴王朱祐杬的病变得更重。
王妃蒋氏借兴王病重之时将刘楠下了大狱,彼时兴王玉蒋氏的儿子朱厚熜已经登基称帝,为明世宗,蒋氏虽没有名分上的皇太后,却是实际上的太后,权倾天下。刘楠下狱不到一个月,蒋氏又染上风寒,病了不到三天,就撒手人寰去了。
刘楠的可怕传说传到明世宗耳朵里,为了替母报仇,他找了许多风水师、道士、和尚商议对策。有精通茅山道术的道士说,这刘楠乃是成了精的妖邪作祟,要制住她,一定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等到7年之后,建下一座通阴奇墓,在月圆之时为刘楠和永福公主朱福如下葬,下葬地址还有诸多讲究。设局之后,一来可以制住刘楠的妖邪之气;二来这该处墓局风水独特,乃是万山之祖滋养出来的帝王局,再加上刘楠上千年炼化出来的妖邪之气反哺风水局,便能保大明江山数百年屹立不倒。
刘楠死后没过多久,一直卧病在床的兴王也一命呜呼了,明世宗根据风水师和道士的建议,在兴王封底建造庞大的明显陵,在风水格局上,显陵与明妃陵南北相望,是北斗七星天枢和开阳所指的位置。
教授在邮件末尾说:“阴阳数术一直贯穿中国历史,有时候甚至在历史变化中起到难以磨灭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功绩。”
第98章大公子的目的(为冄福如加更)
看完邮件,我和老曾都呆坐在餐桌前,脑中全是邮件上令人震撼的内容,明妃刘楠的身世惊人如此坎坷。s。好看在线>以我对阴阳数术的了解,刘楠精研奇门遁术到了这种程度,不可能是邮件中所谓的千年妖精。奇门遁甲是人的术,而非妖的术,就算某些成了精的东西得到了奇门遁术,它们毕竟不是人,没有人的智慧和逻辑能力,根本不可能领悟出奇门遁甲阵的精髓。
我反倒相信刘楠自称刘伯温后人的说法,因为据我所知,中国古代研究奇门遁术集大成者也就只有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奇人。刘楠自称大明朝刘伯温的后人,总比茅山道士所谓的她是千年妖精更实际一点,只有人才能修炼人术。
老曾说:“明妃玉尸棺材里童尸的真实身份现在是清楚了,可依旧很难找到是谁盗窃了童尸永福公主。对方既然有本事穿过奇门遁阵,无声无息的盗走公主尸体,为什么会留下明妃遁迹和明妃刘楠的尸体在古墓中,这些都非常不合乎清理。”
我仔细想了一下,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永福公主朱福如的尸体比奇门遁迹和刘楠的尸体具有更大的价值。同时,盗墓贼又不喜欢明妃之墓被盗的消息过早的放出去,他要隐藏自己的身份。”
老曾对我的意见大为赞同,我想:“真有这种本事的人肯屈尊来盗窃童尸,想必这童尸一定有巨大的作用。他不要明妃遁迹所载的奇门遁甲秘术,就是为了隐藏已经盗取童尸的秘密,想来显然是要夺这童尸的人不在少数,这么说起来童尸的价值,就越发贵重了。我真想弄明白,这几百年前的童尸,就算她是位公主,她的重要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方面。”
这个答案在目前看来,显然是无解的。
老曾说:“他上午已经通知了文物局,江边秃头山上有明朝大墓,希望文物局能联络相关考古专家发起保护性发掘,真正揭开明妃玉尸的真面目。有些东西,以咱们的眼光和资源,根本就难窥探到它神秘的九牛一毛,这些事还是需要他们来做。”
对老曾通知官方的做法,我没有异议,反正玉尸落在官方手里总比落在赵家人手里强。
我们吃了午饭,老曾又给我泡了满满一壶好茶,我们边喝茶老曾边给我复习功课,本来老曾想我下午就去替他爷爷选墓地的,但今日时辰不宜寻龙点穴,我们只好推到明天再办这件事。
功课复习到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我也累的够呛。老曾这个人太博学了,这一下午的时间,他又把高中基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给我过了一遍,老曾课讲的好,几句话就能说明一个问题,所以我也学的很快,只是一下子给我灌输这么多东西,我有点难消化,想问题想的脑子疼。
老曾见我太过疲倦,就合上书,说:“下午就先到这里吧,我去买菜,你自己玩玩电脑,等吃了晚饭咱们继续复习。”
我点头答应了,这时老曾家的门铃就响了,老曾去开门,就闯进来一个头顶花布头巾,穿着白色t恤,身材微胖的男人。我当时就愣住了,心想这到底是男是女呀,这幅打扮少数民族都不收吧?
老曾也愣了,拖住冲进来的花头巾说:“哎,你是谁啊,你找谁,怎么莫名其妙乱闯人家家里呢?”
花头巾揭开头巾,我跟老曾都愣住了,那是一张极为丑陋的脸,丑陋到连我这种长相平凡的人都有种想吐的欲望,花头巾的脸上竟然长满了深浅不一的尸斑。从额头、鼻梁、嘴巴、到脖子,到处都是形状颜色不一的斑纹,我费了好半天才认出来,这花头巾就是我的班主任老师老胡。
老曾也认出来他了,关了防盗门把他拉沙发上坐下,说:“老胡,你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了?”
老胡眼泪顿时就出来了,指着我说:“你别问我,我已经没勇气说出来了,你问他,他全都知道。”
老曾迷茫的望着我,于是我就把老胡家与赵家的渊源,和他是死人配阴婚复活的结果,如今又遭遇尸化回去的命运一五一十的跟老曾说了。老曾听的又是惊讶又是同情,而老胡早已流了一身的眼泪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