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风水鬼师 > 第83节 >

第83节

提到赵廷如的时候,老曾也非常奇怪,说一个普通人怎么会通过呐喊就把人震晕,特别还是赵司令这种人物,他有些想不明白。
我笑了笑,说:“别说你了,我一整晚都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赵家大公子赵廷如都活了七八十岁了,还一个半大小伙子的样儿,整的风度翩翩,小姑娘见了一准儿要被迷住,谁会想到他已经是个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呢?再说以他的行为谈吐,处处行云流水,僵尸一眼就能看出来,赵廷如怎么看怎么就觉得他是个人,还是人里面的强者。”
老曾凝眉苦思了半天,说:“你说赵廷如长的很白,甚至白的有点儿不正常?”
我点了点头,又补充一句说:“你可能要怀疑赵廷如是尸白,其实并不是这样,他的白非常独特,绝不是人死后的苍白,而是一种光滑的白,有点像一尊月光下的瓷器,简直就差能反光了。”
老曾站起来,背着手在客厅里转了几圈儿,重复着我刚才说的那句话,默默念叨着说:“像月光下的瓷器----瓷器----”
他突然扭头瞪着我,说:“赵廷如的样子,是不是跟明妃古墓中的玉尸有些像?”
经老曾这么一提醒,我回忆起石棺中明妃栩栩如生的样子,再对比昨夜月光下浑身放光一样的偏偏公子赵廷如,我突然觉得这两人极为神似。虽说一个是活人,一个是百年老尸,但他们肢体的某些地方,的确非常相像。
老曾听我确定了,一拍巴掌说:“这个赵廷如身上绝对大有线索,咱们可以好好挖挖,挖出他的秘密,说不定就能牵涉到明妃玉尸呢。”
我说:“老曾你可真能异想天开,先不说赵廷如有多狡猾,咱们那点小心思他还不一眼看穿。其次,赵廷如昨晚在赵家老宅做的事你也都看到了,一个呐喊让执念长达八十多年的鬼魂飞魄散,又一个呐喊让他爷爷赵司令都昏迷过去,你说我怎么敢去挖他的线索,这不存心找死吗?”
老曾说:“这事急不得,我们要找时机。另外,你能不能根据自己对青铜鼎的印象帮我画张草图,咱们再沟通,我让人把你见过的青铜古鼎给描出来,再做相关专家查阅资料,这种东西如果有特殊背景,史料里说不定会有记载。”
老曾替我找来纸和笔,我边画边说,把青铜鼎的大的轮廓和小的细节,详详细细的说给老曾听。我说完之后,老曾便用他那支生花妙笔,把那尊青铜鼎给活生生的画了出来,真就是我晚上看到的那尊。
老曾沉吟说:“省城大人物找赵老太爷盗的墓,不要明妃玉尸,也不要明妃遁迹(奇门遁甲术的要旨),却为了一具童尸,这尸体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再说回那尊青铜鼎,从图上看去,的确是平平无奇,只是一尊年代久远的青铜器而已,明朝的陪葬品已经能做到非常精致了,墓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
老曾的疑问,也恰是我的问题,我双手一摊,说我也不知道。
老曾用相机拍了手绘图的高清图片,给他相熟的考古专家写了长而详细的电子邮件,我则坐在餐桌前,把老曾准备好的食物一股脑吃了,老曾忙完过来,桌子上已经只剩下半碗稀粥了。
老曾笑说:“年轻人好胃口,就是要多吃,吃好了长身体,就又乐呵呵的忙去了。”
吃饱之后,我去房间里补觉,睡了一会儿,突然就觉得有人推我,我一半眯着眼睛,看到推我的人是我师父李半仙儿,我懒得理他,继续睡觉。
李半仙儿突然对我说了句话,说:“我已经告诫过你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要继续追查进去,前面很可怕的傻小子!”
我一紧张,就吓醒了,听到老曾正激动的跟打电话,话里不时提到青铜古鼎的字眼儿,我听老曾说:“你真知道这尊古鼎?”
第107章蟒蛇抱笋风水局
后来老曾沉默了很长时间,我猜是他一直在听对方说话,看来电话那头的那个人对这青铜古鼎了解的非常详细,否则不会对老曾说这么多话。这青铜古鼎太神秘了,我忍不住一屁股坐起来,径直走到客厅,就看到老曾坐沙发上,正边听电话边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我坐他身边,顺便瞟了一眼被画的乱七八糟的白纸,上面依次写了“龙生九子”、“楚王伐随”这样的字眼儿,我看的莫名其妙,老曾见我过来了,就跟电话里那人说了两句客套话,把电话给挂了。
我问老曾说:“找到线索了?”
老曾说:“我一位朋友是武汉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著名的楚文化研究学者,他看过图片和资料后,觉得这尊青铜鼎跟楚武王熊通生前非常喜欢的一尊青铜器很相似,不过他还不能确定,这位佟教授邀请我们去省城武汉一趟,他亲自跟我们沟通交流,说不定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出来。”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问老曾说:“不是明妃古墓里出土的东西么,怎么又扯到楚国时代了,那得多遥远呀。”
老曾抽了口烟,望向窗外,显得异常惆怅,说:“越深入这件事,我越觉得背后牵扯异常复杂,不但涉及一些阴阳数术,还贯穿历史朝代。这中间庞大的线索令人心寒,却让我兴奋,我能预感到这一切背后的结果,必定是石破天惊的。小大师,你有没有从中嗅探到历史的神秘味道?”
我十分无奈,说:“我没嗅到什么狗屁历史味道,我倒是嗅到了恐怖片的味道,这事儿越往后越可怕,我真担心我可怜的小心脏能不能扛得住。”
老曾笑着拍了拍我的手,说:“人这一辈子,就是要经受点儿事情。有的人平平淡淡庸碌过一生,有的人轰轰烈烈经历了别人十辈子都难遇到的大事,哪怕只是一刹那,那也是独特的、辉煌的,令人振奋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正在追查的事情,很有必要继续下去。”
我望着老曾坚定的眼神,心里突然一阵感动。在所有人眼里,我做的这些事都是无聊可笑的,只有在老曾眼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崇拜我,支持我,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无比坚定的信念支撑,我眼圈儿有点儿红了。
老曾说:“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有多少人一直做着重复的工作,接收着没有任何区别的价值观,过着一睁眼就能看到明天的生活。可是咱们不一样,虽然咱们没有特别的社会地位、没有突出的物质生活、没有俗世里公认的优越条件,可咱们正在经历的神秘世界,太独特太刺激了,有些人一辈子就活在固定的圈圈里面,可咱们却走进了另外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神秘世界,对这种神秘世界的探索,这就是咱们的财富和特质,也是支撑咱们继续前进下去的动力。”
我被老曾的慷慨陈词搞激动了,以前对自己的卑微认识一扫而空,突然觉得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别人眼里的正确价值观对我来说也不重要。我喜欢做现在的事情,我更对摆在我眼前的神秘世界充满渴望,虽说这个世界太血腥太恐怖,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办法扛下去了,可我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向往,我仍然努力的在提高自己风水玄学的本事,渴望继续挑战下去。
在冲动和激情面前,我早把李半仙儿的告诫抛在了脑后,我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生死都有注定,如果我真在这条路上过早的死了,那一定就是定数。
我看了今天的日子,是合适的选阴宅的日子,便通知了老曾。老曾中午为我准备好饭菜,又跟武汉那边去了电话,约定了三天后见面,一起商量那尊青铜鼎的诸多细节。
吃过午饭,我先寻思了一下,目前来说济城郊区东面有庞大山脉,这山脉自西延绵而来,西方是万祖之山昆仑发山之地,而长江之水又是从昆仑携万千气势而来,山龙水龙汇聚之地,必定会生有吉穴。
老曾专门包了一辆小面包车出城,专门作为我们一路寻龙点穴的专车,我们下午跑了四五座高山,终于在济城外的一座靠近小镇的大山上找到一处风水绝佳的吉穴。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和老曾上到山顶的时候,太阳已经西落了下去,天边的一抹血红照的整座树林仿佛涂上了一层鲜血,四处红的透亮,在这孤独的山上,我们看了不免心悸。我站在山顶上极目望去,只见远处山峦携万钧气势滚滚而来,又回环曲折的在此山气势一挫,随后顺着山尾气势缓缓降了下去。
凭我对李半仙儿所授半卷奇书上的理论理解,这山上定有龙脉,而且龙气会在此地结气。我拖着罗盘走了半天,却没找到龙脉结气之地,正自气馁呢,就看到一个山坎子下面有汩汩流水的声音。
我和老曾爬了这半天山,也口渴的厉害,就顺着水声找过去,山坎子下面有一块劈下来的石壁,这石壁下有一处清泉,泉水清亮,我和老曾趴在水边喝了个肚子饱,直打饱嗝。
老曾笑说:“这天然清泉比咱们花钱买的矿泉水可干净多了,也好喝多了,下次来要带水壶来,多带点回去。”
我正要回应老曾的话,突然就看到迎面石壁裂缝里,爬出了一条胳膊粗的蟒蛇。这蟒蛇蛇头从裂缝里爬出来,看到有生人也不害怕,自己贴着石壁爬出来,竟然有七八米长,它一直爬到泉眼边上,老曾还在喝水和,赫然看到这么可怕的东西,吓的翻身掉进了泉水里。
我急忙伸手去拉老曾,好在泉水不深,老曾出了水面,眼睛还木愣愣的盯着蟒蛇。
那蟒蛇瞟了我们一眼,也不惊怒,便自顾自的滑着身体钻进草林子里去了。我本能的觉得这蟒蛇非常奇特,拖着老曾跟着蟒蛇消失的方向一路找过去,在山壁后面找到一片非常小的竹林,说是竹林,其实只有几十棵竹子,竹林后面有一排长在山壁上的竹笋。
我就纳闷了,这竹笋怎么长到山壁上去了,这不合自然规律呀。我和老曾就走了过去,走近一看,才发现一大排竹笋后面,竟然藏着一座山洞的洞口,那竹笋下面还躺着一块天然形成的打石头,石头托住竹笋和山洞,像是从山底下长出来的。看那石头形状,赫然就是一只非常抽象的蛇形。
我想起半卷残书里提到过这种格局,叫蟒蛇抱笋,意为送子之穴。先人在此种风水各种下葬的,会子孙满堂,连发个五代十代都是非常正常的。
我一拍巴掌,对老曾说:“有了,此地就是下葬你爷爷的最好风水吉穴。”
我把这出风水局的来由一一对老曾说了,老曾听的目瞪口呆,非常怀疑的说:“不能吧,我老曾都六十出头的人了,那还能有什么子嗣。你那书是不是写错了,或者小大师你脑子里装的东西多,给记错了?”
我拍胸脯保证,绝对没错,他爷爷只要葬在这里,要不了三年,他曾家就会添个大胖小子。
老曾嘴上不信,脸上却乐开了花,看他那副样子,恐怕连心都要醉了。
我看了洞穴朝向,以风水罗盘排盘,又查了这几天的日期,选了个葬的吉时,正是明天辰时。彼时天地初开,第一缕阳光才温暖大地,这蟒蛇抱笋的风水格局受天地之气滋养,正是阴阳之气最为柔和的时候,最适合提棺下葬了。
老曾说:“既然时间确定了,咱们就早点回去,时间这么紧,我怕赶不急了。”
说着,老曾就猴急猴急的拖着我下山去了,他上山的时候累的够呛,这下山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路跑的飞快,生怕准备工作没做好,耽误明天下葬的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