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罪案现场:你所不知道的刑侦 > 第7节 >

第7节

  萧云天认真道:“二十年前的侦查技术,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先进,作为刑警,人人都想破案,但破案也是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局长您也不必太过于自责。”
  何永安道:“话虽是这么说,但身为刑警,职责使命就是侦破案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31大案』由于迟迟不能破案,导致这个杀人狂魔一直疯狂作案。
  “当时,不仅侦查条件落后,而且人民生活条件也比较落后。为什么这个杀人狂魔屡屡得手呢?当时楼房很少,群众上厕所都是去院子里的公共厕所,这样就增加了单独外出的概率,也使得凶手有机可乘。那一段时间,全市女性都比较紧张,夜里都不敢去上公共厕所,连大白天去公共厕所都得要家里的男人陪着。案件未能侦破,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心理恐慌,我们作为老一辈刑警,真是失职,有愧于人民啊。
  “后来,关于这件事的谣言越传越神,有人说,杀人犯是个武林高手,能够飞檐走壁,还会『金钟罩铁布衫还有人说,这个人是个两性人,看起来像女的,实际上是个男的,所以能在女厕所屡屡得手而不引人注意;还有人说,这不是一个人作的案,而是一个可怕的极端组织;甚至还有人说,这个人之所以没有被抓到,说不定本身就是个警察,熟悉侦查套路。
  “杀人狂魔作案六七年后,突然销声匿迹,再也没有类似的作案。至于为什么没继续作案,原因不得而知,是收手了还是死亡了,还是因为公共厕所少了、人们警觉提高了,作案有难度而放弃了,都不清楚。久而久之,这个案子的侦查就搁置了,成了一桩无头悬案,这个案件的卷宗仍属机密,现在还封在局枪库的保险柜里。
  “云天,给你说这么多什么意思呢,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再坚持一下,不怕困难,完成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要怕一时的挫折,要重新抖擞精神,还会有更艰巨的任务交付给你们。”
  萧云天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听了局长何永安的一席话,萧云天心里暖洋洋的,已经当上局长了,还把自己当年没破的案子拿出来激励后辈,他感到非常感激。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失败的经历讲出来的,尤其是身处高位的时候更是如此。
  是啊,谁能一帆风顺,一点挫折都不遇到呢?工作、生活、学习,不都是这样吗?都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怕道路有多坎坷曲折。
  萧云天还是让楚剑雄、林玄鹤继续去查访“汇火”牌冷鲜肉的经销商情况,同时安排各辖区派出所加大对农贸市场的巡查,注意观察即使不是该牌子的经销商,如果发现异常也应当及时报告。
  他自己则带着柳如雪,继续巡查那些没有开门的路边店。经过连续三天的巡查,这六个店有三个来人了,都是外出有事,当晚不在店内,或者是因为没有生意提前下班了。另外三家还是没有人来。
  就这样,范围缩小到了三个路边店。搜索的范围小了,那就比较好找了。
  两个人将这三个店附近提取的监控视频拿来,反反复复地看,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视频里面入夜后人来人往,真说不准是哪个。
  突然,萧云天看到其中一个店的监控录像,心中一动,问柳如雪,“这些尸袋分开的范围广不广?”
  柳如雪答道:“分布倒是挺广的,好几条路线,隔得比较远。”
  萧云天分析道:“那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肯定不是走着去抛尸的,尸袋多且沉,一个人两只手是拿不了这么多的,肯定是有什么交通工具。”
  柳如雪点点头道:“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面包车、小轿车,都有可能。”
  萧云天道:“那就对了,犯罪嫌疑人要拋尸肯定要拋得远一些,不能离他的住处太近,这样排查的时候很有可能引火上身。这种远距离的抛尸,如果是面包车、小轿车,有些地方根本开不进去,犯罪嫌疑人恐怕也没有时间停下车来再跑很远去拋尸。如果是自行车,载重的方式放不了那么多。”
  柳如雪接着道:“那这样看来,也就是电动车和摩托车的概率比较大一些了。”
  而萧云天看到的监控视频里,正是一个男人骑着摩托车,一个女人从后面上了摩托车,两人慢慢驶出了监控范围,过了很短的时间,又有一个女人出来了,快步走出了监控范围。
  至于这两个女子是不是同乘了一辆摩托车,从监控画面里尚且看不出来,但这些影像可以和案件中的一些特点联系起来:比如,一男两女,两名女子符合两名女性被害人的数量;又比如,男子骑的摩托车,也符合勘查中犯罪嫌疑人可能骑摩托车抛尸的特点。
  还有,这一男两女出现的时间正是在发现尸骸的前一天晚上,也符合犯罪嫌疑人作案的时间,因为从发现的尸骸来看,虽然是夏天,但尸骸还没有腐败,应该是刚遇害后不久。
  这家店需要再次重新核查!
  萧云天再次带队来到这家路边店,门头上写着“美容美发、足疗按摩”,连个商号都没有,真是简陋到了极点,卷帘门仍然拉着,看不到里面的任何情况。
  把附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找来后,找出了这所路边店的房东。房东一脸惊讶,他不知道为什么警察要找他,有点手足无措。
  萧云天问他:“你别紧张,问你个事,租你房子的是什么人,最近几天怎么都没有开门?”
  房东先问道:“她俩不会有什么违法的事吧?”
  “她俩?”萧云天一听,监控视频里的那两个女人果真是从这个店里走出来的,“她俩暂时没有查出什么违法的事,只是有一个案子可能牵涉到她俩,要找她们了解一些情况。”
  房东听后道:“那就好。租我门面房的就是两个女的,一个女的听着是咱们西边海西市的,有二十七八岁吧,另外一个女的年纪大一些,得四十出头,口音倒听不出来是哪里的。我把房子租给她们后,也基本上没有管过,每个月过来收房租就行了,因为这几天还没有到收房租的日子,我就没有过来,也不知道她们俩到哪里去了。”
  柳如雪插口问道:“平时这种连续几天不在店里的时候有过吗?”
  房东答道:“也有过,但不是很多,我这是门面房,房租不算低,她俩如果不营业那就白白浪费钱了。”
  柳如雪继续问:“那你知道她们两个平时除了这个理发按摩,有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比如黄赌毒这些行为有没有?”
  房东为难道:“当时租给她们房子的时候也跟她们说过,不要干什么违法的事情,不要连累我这个老实人。我跟她俩要的房租高,她俩也答应了。至于除了理发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生意,我真不清楚。不过从行为举止来看,不太像是正经人。这都是我猜的,我也没见过啊。我给你说了这些不会惹事上身吧?”
  萧云天安慰他:“放心吧,我们只是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她们要是有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果你不知情,也不会牵涉到你的。这样吧,我让我们的人马上回局里办搜查证,搜查证一过来,你就帮忙打开房门,我们要仔细搜查一下这家店。”
  “好的好的,只要不牵涉到我,我一定全力配合公安同志。”房东也没有什么意见,马上就答应了。萧云天也着手安排柳如雪回局签发搜查证。
  12.新发现
  搜查证顺利办下来了,萧云天邀请居委会工作人员、房东一起旁观搜查,一方面做个见证,另一方面也是接受群众监督。
  房东打开房门,房间不大,靠门的门厅有两把椅子,墙上一面镜子,镜前的摆台上胡乱放着一些理发用的工具。椅子后面有一个长条沙发,胡乱地摆放着一些女人的衣物。往里面,有两个用隔板隔开的格子间。
  柳如雪带领技术人员进屋勘查。刚一进屋,就发现地上有一些零乱的烟头,柳如雪命人将这些烟头小心地提取进证物袋。烟头的烟蒂上一般留有人的唾液斑,属于体液的一种,可以通过DNA鉴定得出基因图谱。
  在沙发的一角,柳如雪发现一个小小的电话本,上面记载着若干电话。电话本的封面上,写着“李玉芳”三个字。
  再往里继续搜查,发现了若干个还没有拆封的避孕套,都是一些不知名牌子的劣质避孕套。其他勘查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没有发现被害人的血迹、尸骸等与本案有关的证物。勘查结束后,萧云天带队火速回到警局,让法医技术人员迅速鉴定提取到的这些物证。
  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果不其然,其中一枚烟蒂上检测出了被害人王秋芝的DNA,另外几枚烟蒂,有的没有检出基因分型,还有一枚烟蒂上检出了一名男子的DNA和一名女子的DNA。
  案件到此也算有些小的进展,毕竟被害人所处的位置已经确定,侦查范围进一步缩小,可以以这个被害人的美容美发店为中心,进行半径搜索,搜索周边的屠宰门市。
  根据搜查到的那个小电话本,萧云天试着拨打了上面的几个电话,问是否认识一个叫“李玉芳”的女人,有些人说不知道,有些人说只知道这个女的叫“芳芳”,大名叫什么并不知晓。
  萧云天将电话本从后往前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吴昌民的名字,于是按照号码拨打过去,显示是海西市的手机号码。电话拨通后,吴昌民称李玉芳就是他的妻子,一直在海东市打工,最近没有回来过。
  看来另外一名死者极有可能是和王秋芝同在一店的李玉芳。萧云天于是通知吴昌民带着孩子、身份证户口本到海东市公安局重案侦缉队来一趟,有事情需要他配合。
  吴昌民心急火燎地带着十岁大的儿子,从海西市赶过来,问萧云天到底出什么事了。萧云天对他说,现在暂时怀疑李玉芳失踪,一件案子的被害人可能与李玉芳有关,一切都需要进行DNA亲缘关系鉴定后才能得出结论。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明了了:对吴昌民的儿子进行了抽血化验DNA,再和碎尸案中的另外一名死者的DNA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
  吴昌民悲痛不已。一直以来,他平时都是在家种地,有时打点短工,孩子在他身边上学。妻子李玉芳是个在家待不住的人,三天两头说要外出打工,他也拗不过妻子,只好让李玉芳来到临近的海东市打工。
  李玉芳在海东市打什么工,吴昌民并不知情。李玉芳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技术,能打到什么样的工呢?除了干体力活,其他的想不到还能干些什么。但李玉芳平时也是吃不了苦,老嫌吴昌民光种地,收人太低了,买几件衣服都买不起,还害得她要出来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