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罪案现场:你所不知道的刑侦 > 第74节 >

第74节

  从杨子向家出来,萧云天又到死者李多晨家去看了看。
  在李多晨家附近确实看到了很多字迹,有些已经被抹掉了,还剩下一些涂抹的痕迹,有些还没有来得及抹掉,尽是些辱骂李多晨及其家人的话。看来杨子向和李多晨的确有很大的矛盾。
  李多晨家已经在搭建灵堂了,年纪轻轻就遭此横祸,他的家人很是伤心。尤其是李多晨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谁家都像天塌下来一样。
  在李多晨家附近勘查了一会儿后,萧云天没有多停留,毕竟人家正在办丧事,勘查可能会影响到人家。
  回到警局,林玄鹤已经协助办理好了立案手续,将本案列为重大刑事案件予以侦查,将杨子向先予以网上追逃。按照初步侦查的结果,杨子向无疑具有很大的作案嫌疑。
  稍晚一些时候,柳如雪将尸检报告拿了过来。
  死者李多晨经尸表检验,全身共计二十二处创口,十处擦划伤,集中分布在头面颈部和双上肢,其中在脖子中间有巨大创口,左右臂各有创口,右手中指、无名指均被砍断。解剖检验见内部脏器无明显损伤,锁骨处有两处砍痕。
  根据尸检情况,法医分析,死者李多晨全身多处创口,创面大,创腔深,其中颈部创口造成气管、食管完全离断,右颈部血管破裂,为致命伤,双上肢创口及两手创口分析系抵抗伤。上述创口均创缘整齐,符合锐器砍击形成之特征。死者双膝部皮肤擦伤,符合钝性物体作用形成之特征,磕碰等行为也可以形成此伤。
  至于死因就很明显了,死者尸斑浅淡,眼结膜、指甲苍白,分析认为死者系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萧云天办理的这么多起凶杀案中,像这种使用尖刀、匕首等锐器捅刺、砍击的也不少,死因都是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
  李多晨的致命伤在颈部。颈部是一个脆弱的地方,不仅食管、气管从这里经过,这里也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颈动脉、颈静脉都位于此处。被砍断了这两条人体重要的生命线,势必会造成大量失血。一般而言,十五分钟内失血少于总血量的百分之十时,人体还能够承受,调养一段即可恢复。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在现场提取的红色斑迹中,经检验均是被害人李多晨的血,没有检到犯罪嫌疑人的血,看来,这相当于一场猎杀,猎物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05.外围调查杨子向
  潜伏在杨子向家附近的警员一夜没有收获,杨子向根本没有回来。
  是不是他作案后潜逃了?
  一般来说,作案后有异常表现的十有八九都是犯罪嫌疑人。
  俗话说,做贼心虚,杀了人还能做到若无其事的,说实话,没几个。如果某地发生了命案,某人在案发后突然不见了,这就不免让人怀疑了。
  萧云天决定再去杨子向家里看一看,再向杨子向的爷爷打听一些事情。其他人员继续寻访证人提取证言,固定证据。
  杨子向的爷爷名叫杨建明,退休职工。育有两子一女,杨子向的父亲是老大,老二叫杨卫东,女儿叫杨卫红。
  昨天萧云天他们过去问情况的时候,并没有说杨子向可能涉嫌故意杀人,杨建明问出什么事时,警方也没有具体回答他。
  但农贸市场上发生了李多晨被杀的案件,这样的事情传播速度是很快的,杨建明很快也知道了。联想到面色凝重的警察上门调查,他觉得十有八九是杨子向干的,要不然警察怎会无缘无故地找上门?
  果然,杨建明的猜想很快得到了证实,警察很快又上了门。
  这一次,萧云天直截了当地对杨建明说:“老杨,昨天农贸市场杀人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吧,经过侦查,我们认为你孙子杨子向有重大作案嫌疑,希望你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杨子向的信息。”
  杨建明叹了一口气:“我就猜着这事准得跟子向有关,而且死的那个李多晨我也是认识的,他和子向原来是同学,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就发生矛盾了。”
  “那他们因为什么发生矛盾?”
  “具体原因我不太清楚。一年多以前,子向喝酒喝多了,骑摩托车不小心摔进了沟里,这事后来被李多晨知道了,可能是说了一些闲话,话又传到了子向的耳朵里,子向就不高兴了,说李多晨幸灾乐祸不仗义。”
  “就因为这一件事吗?”
  “这个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件吧。从那以后子向好像就和李多晨结了仇,老是说李多晨的坏话,咒骂李多晨,还好几次跟我说,要好好教训李多晨。李多晨呢,也带人上过门,说要揍子向。因为子向有刀,我怕他们动起手来出大事,就劝住了李多晨他们。”
  看来,关于杨子向与李多晨之间的事情,虽然杨建明的证言和江丽丽的证言还是有出入,但都证明了两人之间有矛盾。
  萧云天又问道:“杨子向平时表现怎么样?”
  杨建明答道:“子向的父母病死后,他一直跟着我过。年龄越大就越不服管了,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尤其是在他和李多晨产生矛盾后,心理就严重失衡,一喝酒就发酒疯,在家里砸东西,还骂我。因为他这个样子,亲戚们都经常说他,他不服,还说谁再说他就整死谁。”
  “哦,还有这回事,都有哪些亲戚说过他?”
  “好几个亲戚,包括我二儿子卫东,他经常教育子向,还有我闺女卫红。子向还骂卫红一家,说要把卫红一家杀掉。大家都觉得他是说气话,没当真,只是觉得子向这几年没走上正道。”
  经过与杨建明的交谈,得到的信息基本上还是一些背景信息。包括杨子向平时的为人、与李多晨的矛盾等等。
  杨建明表示杨子向从昨天下午出去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来过电话。因为以前经常夜不归宿,所以杨建明也没有放在心上。
  萧云天向杨建明要了他二儿子杨卫东和女儿杨卫红的联系方式,后传唤他们到警局接受讯问。
  杨卫红首先来了,她作证时说道:“杨子向认为李多晨在外面败坏他名誉,他受不了这口气,说迟早要教训李多晨一顿。我们教育他不要乱来,他就翻脸,骂我们。他姑夫说了他一回,他就记住了,每次见面都不给好脸色。从那以后我们就不大管他了。”
  杨卫东的证言内容和杨卫红基本一致,但杨卫东提供的一个情况引起了萧云天的注意。
  “昨天晚上,我接到侄子杨子向的一个电话,他让我赶快把他爷爷接到我这里来,我问他发生什么事了,这么急,他没说,就把电话挂了。我接到电话后就赶到我父亲那里,发现我父亲那里也没有什么事情。然后听我父亲说下午有警察来过,找杨子向。”
  这个情况很可疑,为什么杨子向要给他二叔打电话,让他把爷爷接走却还不说原因?如果是杨子向作的案,会不会是害怕李多晨的家人过来报复,他担心爷爷的安全,才给他二叔杨卫东打电话?不过,这不符合杨子向的一贯作风啊,他一直对爷爷毫不客气,怎么这回一反常态,关心起他爷爷来了?
  这两名证人除了上述证言外,均称从昨天到现在杨子向一直没有到他们的家中去过,他们也一直没有见到过杨子向,因此,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杨子向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按理说,杨子向这个人性格孤僻,应该没有多少朋友,按照他的社会关系,可去的地方不多,很可能在其他的亲戚那里躲避。
  “这杨子向为人可真够失败的,连家里的亲属都没有人愿意替他说句好话。不过,这样的人,就一定是凶手吗?”萧云天心里自问道。
  06.各种证人
  那么,这个在家人眼中桀骜不驯的杨子向,在被害者家人的眼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江丽丽的证言中可以得出,杨子向个子并不高,一米七左右,身材也不壮,瘦瘦的,有点尖下巴,头发有些黄。
  杨子向经常骚扰李多晨的事情,除了有江丽丽的证言外,也得到了李多晨父母同社区居民的证实。
  有居民证实,有一个上述特征的年轻人经常来,看到人多的地方就凑过去,然后就说李多晨的坏话,说完就走,隔三岔五的还老来。
  被害人家属这边的证言也大致如此,在此不再赘述。
  对现场证人的寻访也有了一定收获。由于案件发生在白天,市场上人比较多,目击到案件全过程的人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