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僵山永固 > 第39节 >

第39节

空同大师说道:“当年南海龙王有一子,天资聪颖,巡于天地间,造福于人。
偶然机会,他看到凤凰在天池沐浴,当时便动心于她。
凤凰本为盘古开天时所生,飞禽之长,仙神之祖,怎么能容龙子造次?
若在平常,非要判他个粉身碎骨永世不得重生,要比天篷元帅戏嫦娥严重得多。
然而这凤凰当时年少,也有少女情怀,先是一惊,然后一笑而过,留下一根凤凰羽毛,隐于天地间。
龙子手持羽毛,自知他不可能与凤凰相配,不久便相思过度,一病不起,最后闭目于世。
龙子辞世于南海东南方的芒邪山,盘于山顶,口衔凤凰羽毛。
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顶生出一树,又三百六十五年,树长万丈高,冲破云层,周遭磅礴壮大。
这时有一惊天雷,劈破树身,随后飞出一猴,红屁股,如马大,便是赤尻马猴。
这猴子幼年淘气,竟然误撞到灵山无来阁,他踏着仙雾转身进入阁里,阁中放一坐台,荷花高砌,绿水环绕,那猴子便跳上莲台嬉戏。
无来阁本是佛祖栖身之所,等到佛祖从雷音寺听法回来,看到莲台被动,于是左掌伸出,意念发力,马猴立刻在佛祖掌心出现。
自此,赤尻马猴阪依佛门,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灵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赐“闻达侍者”;因由树生,取木姓,法号尚智。”
听到空同大师说到这里,我说:“依大师所言,这不是挺好的吗?”
空同大师又微微笑道:“施主不急,我还没讲完,你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只猴子一心修行,定能造福人间?”
“难道不是吗?”我反问道。
空同大师摇摇头说:“虽然木尚智在佛祖坐下修行,但他本身淘气,耐不住孤寂,于是便下到凡间。
这猴子原本为龙子所化,因此水性极佳,便到水中做乐。
水中之物,妖魔众多,木尚智最终经不住诱惑,在淮水自封“水猿大圣”,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并且改名为无支祁。
变为无支祁的他,再也没有在佛祖座下那样面目祥和,而是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头颈长达百尺。
不说他的本事,但是他这副相貌,也能将人吓死,再加上他善于变化,力敌九龙,善于控水,火眼金睛,所以人们对他毫无办法。
直到遇上大禹。
禹治淮水时,无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
禹很恼怒,召集群神,亲自下达命令给神兽夔龙,擒获了无支祁,然而无支祁虽被抓,但依然不服管束。于是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岁月轮回,这猴子被压在龟山脚下数万年,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想回到佛祖身边,但是因为触犯天条,不可能说回就回的,至少要戴罪修行,以去除自己的罪过,才能回去。”
我听到这里,不再说话,确实,这个例子很生动地说明了连神都经不信诱惑,更何况是人呢?
但是,尽管这道家法宝杀气再重,我也不能将它轻易示人。
就算是空同大师,以我目前对他的了解,我也不会交给他。
不是我信不过他,而是我必须要小心谨慎,否则如果空同大师万一是个骗子,这道家法宝被他骗走,那我失信于秦伯不说,必将引起一场大灾难。
空同大师似乎看透了我的想法说:“你身上的杀气,源于你身上所带的法宝,施主请放心,我绝对不会要,不过,施主知道这个法宝是什么吗?”

第四十一章 将臣令
“你怎么知道我身上有法宝?”我心中一惊,急忙问。
空同大师笑道:“这又怎么能瞒得了我呢?不过放心,我说过你这法宝我不会要,更不会抢,因为就算被我拿着,也没什么用——能使用这件法宝的,也只有你。”
“我?”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以为听错了,急忙说:“这道家法宝是秦伯争来的,他临终都没说我可以用,只说让我寻找纯良而且有能力的人送给他——其实我已发现了一个人,本想送给他的,只可惜他来去太快。”
“每个人都会有不知道的地方,就像我,也并非是万事通,所以先前那个老施主,他并不知道能持道家法宝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便是最佳人选!他托你寻找纯良之人送给他,其实真的不必寻找。”
“你刚才不是说,这法宝有杀气吗?我拿着它,不是会被腐蚀吗?”
“没错,所以我现在送你这只赤尻马猴克制杀气,虽然这法宝杀气很重,但是被好人拿着总比坏人拿着强,而且好人运用得当,也能造福于人类。”空同大师说。
“这只猴子本身戾气很重,如何能克制杀气?”我问。
“这只猴子如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以后用你的“顶上化佛手眼”之力,渡化他再次成佛,这期间你以渡化之心,便能克制你本身的杀气。”
“原来是这样。”我说:“多谢空同大师指教,可是我该怎么渡化他呢?”
“你先把他放在手心中。”
依照空同大师的话,我把石猴放在右手手心。
空同大师摇摇头说:“你放在左手手心,因为你的左手手心才是顶上化佛手眼,左手掌命,右手只是掌运而已。”
我又依照空同大师换了左手。
当把木猴放在手心之后,手心之中便有一股清凉。
这股凉气就像清泉水一般,蜿蜒地顺着手臂上的脉搏流入肩膀,然后入五脏六腑,最后蔓延大腿至全身。
接着又逐渐收缩,从脚开始,又回到的五脏六腑,最后聚集成一股真气,进入左手手臂,回到手心之中,输入赤尻马猴体内。
一分钟后,木猴果然开始发生变化,它外面的一层木皮犹如蛋壳一样破掉。
接着,从里面间然跳出一只一寸高的猴子。
这只猴子,并非木猴,而是肉身之猴,他挠了挠自己的腮帮子之后,便跳到地上,转眼之间,一寸高的猴子,竟然如马大,一如空同大师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