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僵山永固 > 第659节 >

第659节

小黑指了指桥对岸。
桥对岸是一个高岗,小黑在提醒我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我穿过桥,走到高岗上。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俯视青龙桥与青龙湾。
能够俯视,就能看这里的风水走向。
小石头留给我的是:通变化,知天时,识地利,移星换斗。
知天时与识地利,我本来就会。
这与小马哥留给我的晓阴阳,知人事一样,都属于多余技能。
所以对于我来说,小马哥真正有用的就是:善出入与避死延生,而小石头的则是:通变化与移星换斗。
通变化,意味我会变化,只是我能变成什么?另外怎么个移星换斗法,我还没有琢磨透彻。
目前最重要的是先知天时,识地利吧,看风水最要紧:看看这座青龙桥,为什么没有镇到鬼怪。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这河的形状有些奇怪,有些像一个巨大的人躺在青龙桥下。
这种感觉,就像青禅子当初把西湖的形状改成一只大螃蟹一样,而这里的却是一个人。
难道有人在水下改造风水行宫?
而且根据风水格局,这桥与河表面上属于吉地,但是却因为有人形的水面,反而极凶:本来桥镇鬼,现在桥镇的是人。
所以这里的鬼越来越厉害,这镇上的人也越来越衰:经常见鬼不说,还经常遇到两脚欢。
这条青龙湾以前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形状,只是谁改造的这里?
改造这里的人,一定知道什么,我想到这儿,回到了旅店,决定再打探消息。
旅店老板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女人,个头尚可,丰乳肥臀,烫了一个大波浪,黑丝高跟,风韵犹存。

第597章 灭门惨案
当然我对旅店老板并不感兴趣,毕竟我也是有追求的人。
现在只想回到房间将榔头放下,然后火速去找镇上的老人问问青龙桥建造的事。
要不然拿着榔头在路上走,总给人的感觉怪怪的。
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胭脂与土地老头。
老板记性不错,看到我回来,不由问:“咦,怪了,你们出去四个人,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
我笑了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先回来还不行?”
老板也笑道:“你们两男两女,我还以为你们是两对,结果你们不是两对,而是他有两个妹妹,你一个也没有,既然这样,你干嘛跟着他们三人当电灯炮?是为了衬托自己够吊丝?”
我说:“你也真够八卦的。”
老板笑道:“我每天看店没啥事,闲的无聊,就靠这点乐子活了,算了,你也够悲剧,我也不取笑你,不过你想追姑娘,你应该去拿把花啊,你拿榔头做什么?”
听她这样说,看来她并不知叶子暄早就带着发生了变异的柳若男离开了这里,也不知道刚才尸变老太的事,不过看她这么八卦,说不定知道一些青龙桥的事。
我想到这里问:“老板,你可能不知道我的真正身份,其实我是中央电视台旅游频道的外景记者,现在准备以咱们青山镇为背景写一组旅游报道,我拿着榔头是为了体验去田间种地的生活,给城里人看,你不知道现在那些城里人,没来过乡村小镇,所以看乡村小镇什么都感觉稀奇,所以像农家乐,田园乐这些做饭的,摘葡萄,摘草莓的都很火。”
老板说:“那是没让他们真下地干活,老娘年轻的时候每天弯腰插秧,累的现在腰还疼,看了医生,医生他奶奶的是个庸医,非说老娘肾虚!赵记者,你看我也不容易,给咱这小旅馆做做广告呗,我免你房费。”
我笑了笑说:“没问题,不过关于青山镇,我想向你打听一些事。”
老板拍了拍胸脯说:“赵大记者,你可是找对了人,老娘……不对,我在青山镇,那可是无事不通的万事通,你想问什么,我保证你给个满意的回答。”
我向她伸了个大拇指说:“就冲你这句话,我保证让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的时候给你放广告!我问你,青龙桥什么时间修建的?”
本来老板听说我要在新闻联播的时候给她放广告,她高兴极了,但是一听到我问青龙桥什么时间修建的,马上变了脸色:“青龙桥?你问这个干嘛?”
看她脸色不对,便知道这青龙桥可能有什么忌讳。
如果直接问她,她肯定不会说,便说道:“我看青龙桥应该是古桥,所以想写写。”
其实我明白,那青龙桥依照建筑工艺,也知道是近代桥,与古桥完全扯不上边,我是故意说错的。
果然,老板娘不能忍我胡说八道,说:“赵记者,你啥眼神啊,那桥是九零年建的,到今年也才不到三十年,啥时候变成你说的古桥了?算了,给你普及一下知识,省的你乱写,欺骗游客,搞坏我们镇的声誉,把我的生意也给搅黄了。”
她说到这里,就准备开始说,我也准备洗耳恭听,却不想她张了张嘴却说:“不过这桥啊,有点忌讳,我不知道说出来会不会影响到我!”
我笑了笑说:“老板,我是帮你宣传的,你还怕影响到你?如果你不说,我要是做了虚假宣传,就像你说的,人们被骗了,以后肯定不来了,到最后还不是影响你的生意。”
老板点了点头,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讲青龙桥,先讲青龙湾,这青龙湾的来历你知道吗?你肯定不知道,我这就讲给你听。”
于是这老板娘又巴拉巴拉地把青龙湾的来历讲了一遍,与土地老头讲的一样,就不再详述。
青龙湾讲完,接下来是青龙桥。
青龙桥下面是青龙湾,青龙湾的岸边有一块空地,是刑场,枪毙的都是本镇的犯人,像强奸,抢劫,还有杀人,都在那里处决,后来觉得这里阴气太重,再加上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经常去河对岸,于是决定修一座桥,这座桥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就是上面走人,而下面则压住这里的戾气,当时人们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桥就修建了,一开始挺好,后来枪毙了一个外地人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随后她说的与土地老头也没什么区别。
看来她与土地老头知道的一样,确实够得上万事通,不过最根本的还没有讲出,那就是这座桥当初建造时候,是谁负责的。
我把心中的疑问对她讲了出来,她说:“我们这里的一个老工匠,据说他的师傅是鲁班传人,会些鲁班术,而他是他师傅最得意的徒弟,所以也学了点鲁班术,当初他建桥的时候,为了镇住刑场阴气啥吧,我也不懂,反正就这种说法,据说在桥内加了鲁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