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在考古系所看到的那些诡异事第二部 > 第96节 >

第96节

  考古队挖掘是从一个大概六十度斜向下的地方挖起的,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的墓道口。本来这个斜向下的通道就是通往最底层墓室的,只是现在这个通道在墓主人的棺椁运送进去以后,就用一个个巨大的方形石块完全填满了,之间还有了白膏泥一类的粘合剂全部弄死,想要从这里进入墓室最底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些方石头一个个都有几吨重!
  向下走了大概三十米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墓室第一层。
  这个地方极大,看起来好像个库房,顶上已经被满达大叔的考古队装上了一些临时的吊灯,非常明亮。
  如果说这地方是个库房,那么这里唯一的货物就是白骨:层层叠叠的白骨和泥土混在一起堆着,看起来好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场景,从满达大叔他们清理出来的一小片地方来看,这里的白骨层居然有整整两米厚!难以想象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了这里?
  我们走在上面不断有已经化石一般的骨骼发出碎裂的声音,满达大叔介绍到:“这一层基本上没什么好看了,现在的关键是下去的入口在什么地方?”
  “师傅,你看呢?”我看着刚刚拜的师傅,九爷周森说道。
  实际上这还是九爷他们五个第一次进入这个古墓。九爷带着一个罗盘不断的到处观察,另外四位也在不断东看西看,其中被嘉宁丢出去过的王子栗依然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看着嘉宁,虽然这位“盗墓金刚”不是没见过僵尸,但嘉宁属于负面生物,是整个世界都极少有人知道的事情,事实上我现在都很难理解嘉宁究竟是增怎样的一种存在。
  九爷四处走了走,我也跟在他身边。九爷四处看了看,摇着头说道:“徒儿,这地方到底是谁的盘子,你们有没有道道了?”
  我摇了摇头:“师傅,实话实说,现在确实没什么情报表明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其实我有点怀疑这里到底是不是个墓。”
  九爷转过头来,他的个子比较高,抬头看了看第一层的顶上,笑着对我说道:“徒儿,为师这就给你上第一课吧!随我来!”
  我有点纳闷的跟着九爷来到了墓室的一个角落里,根据我对方向的判断,这地方应该是西北角。
  “南派盗墓,最为讲究技巧,盗墓如求医,一样讲究望闻问切。你可以把这个墓当成一个病人,用这四种办法来观察这个墓的大概情况,只要能摸清里面的形制,我们干活才能无往而不利。”
  106、九爷判断
  望闻问切?我皱了皱眉头,本来对这个拜师其实我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陪着九爷玩,算个老头乐好了,可看起来九爷还很入戏的啊?
  “首先是这个墓的朝向。”九爷说道,这个时候别的人都墓的中间,只有我和九爷在边上的一个角落里。
  “古代天子讲究坐北朝南,陵墓则是恰好相反,头朝北脚朝南,帝王葬法,王侯葬法都是如此。如果是王公大臣就不一定了,因为这些人的陵墓规模比较小,很多都是依山而建,他们的陵墓朝向都不确定。现在来看这个墓。”
  “墓门口开在西方,首先就可以确定这个墓不是中原人的墓,而是一座胡人的墓。这从双脚羊也能看的出来。但是这个墓显然没那么简单,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一层,其实这个地方并不是左右对称的,南墙和北墙的长度大概要差个四米左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九爷笑嘻嘻的问道。
  这个墓长度大概三百二十米,宽度一百一十三米,左右不对称其实满达大叔经过测绘的时候就已经告诉我了,但是九爷根本不知道,他居然不用任何尺子就用一双肉眼观察出了不到四米的差距,光这份眼力就很难得了。
  “我不懂,请师父指教。”我很诚恳的说道。
  其实一直以来,无论对错是非,我都是一个对老年人很尊敬的人,特别是那种老年男人。例如易中天那种类型的:年纪大、读书多、饱学之士,一说出话来就很有哲理很有知识,荣辱不惊、云淡风轻的那种架势一直让我很着迷(当然,不是指易中天本人),以前看过央视记者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渴望年老》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是个“老男控”。
  九爷似乎很欣赏我的态度,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五胡入华时期,胡人对中原文化也有一份渴望,甚至纷纷给自己改汉姓。例如五胡中的羯族,就纷纷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石”。并且随即建立政权,模仿汉制,设立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切都模仿汉制,甚至包括陵墓都是一样,所以,这个地方显然是一个胡人墓,模仿汉制修筑的。但因为模仿的不到位,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那么,师傅,你有这个墓的怀疑对象了吗?”我虚心问道。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我已经大概猜到是谁了!”九爷笑呵呵的说道。
  现在我真的有点佩服九爷了,满达大叔也没搞清楚这墓到底是谁的啊。
  “这个墓规模如此之大,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此人必是皇帝,而且也只可能是十六国以内的皇帝。这十六国中,坚持的最短的几个国家:南凉(存在十七年)、西凉(存在二十一年)、后凉(存在十七年)、南燕(存在十二年)、胡夏(存在二十四年)、翟魏(存在四年)、冉魏(存在三年)、西燕(存在十年,另外提一下,这个国家是鲜卑族,皇帝叫做慕容泓,这人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祖宗,其余三个燕国的都姓慕容)、后燕(存在二十五年)这久个国家的时间都太短,不可能修筑起这种规模的墓穴。另外六国之中,成汉地处四川。前凉、北凉都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一带,前燕位于现在的东北和华北大片地区,前赵的地盘在河西一带也不在这里,那么能够怀疑的就是有后赵和前秦了。”
  说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我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保温杯,里面惯着开水和九爷最喜欢的茉莉花茶(没错,五块钱一斤的那种大街货。),九爷满意的接过去嘬了口茶。
  前秦这个国家算是五胡十六国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这个国家是十六国里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极盛时期几乎统一整个中国北方,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北方。这个国家由氐族建立,总共坚持了四十三年,最后因为淝水之战打败后一蹶不振,淝水大战后十三年,这个国家崩溃。
  “前秦从立国开始几乎都在打仗,恐怕也没时间没力气来弄这么一个工程,所以,师傅我认为,干这件事的,应该就是后赵了!”九爷对我说到。
  (注:咱们说的什么前燕后燕前赵后赵都是我们后世子孙为了方便才那么叫的,当时他们的国号就是燕国赵国什么的,只是因为存在的时间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所以才区分开来的,别以为人家直接就很自觉的叫自己后汉、后赵什么的了啊!)
  后赵则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羯族人建立,皇帝叫做石勒,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回顾其一生,可以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来命名:《从奴隶到将军》。
  石勒本来是个小牧民首领的儿子,但因为自己老爸虽然是首领也一样穷的要死,十几岁就出来和人东跑西颠的做买卖。当时陕西并州发生饥荒,石勒和自己的伙伴走散。当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因为饥荒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妙的注意:把地界上的所有少数民族抓起来,贩卖到山东去,既可以得到钱也可以降低当地吃饭的人口。石勒被抓住后也被锁起来运往山东,一路上因为贫病交加差点死在路上。还好当时他的一个汉族朋友一路上拜托人照顾他,才算平安到达目的地,后来被当做奴隶卖到了一个叫做师欢的人家里,在师欢的牧马场里养马。
  因为石勒对马非常了解,和当地常常来买马的一个牧民首领叫做汲桑的人产生了友谊,后来石勒成功的摆脱了奴隶身份,和自己的一些朋友组成了一支小小的骑兵队,为汲桑到处抢马,慢慢的壮大了起来。
  四年之后(公元307年)两人起兵。汲桑为大将军,石勒为前部先锋,反对西晋,干掉了当年把他卖为奴隶的司马腾,但之后战况急转直下,司马腾残存的部下反击,当年十二月汲桑被杀死,石勒投奔了当时的前赵国。在前赵石勒继续反抗西晋,并且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干出了一番事业,被加封了一堆各种大将军头衔,成为前赵国的栋梁之一(说起这个前赵国,在历史上还被称为“汉赵”,因为他们说自己是三国时候蜀国的后裔,还追封蜀后主刘禅啥的。国主虽然姓刘,却是匈奴人,还不停的和正宗的汉人西晋打个不可开交……真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好。)
  公元316年,西晋在少数民族的攻打下灭亡,偏安长江以南建立东晋政权。而经过长达十二年的征战后,石勒基本统一北方并且还反过来把前赵打败(但没有灭亡前赵,造成了那个时候有两个赵国)。他自封为皇帝,建立了后赵国。纵观这位老兄一生,只能说这人确实是乱世枭雄。
  不过历史常常是很难想象的,这位老兄的杀人和残忍的黑账多的没办法说清楚,他的继任者石虎更是残忍变态到了极点(不过这位石虎不是指定继承人,是自己抢来的位置。)
  “师傅,你认为这个墓是后赵国石勒的墓?”听到结论之后我有点瞠目结舌。
  “只能说,这个墓确实是后赵国的,但究竟是谁的现在说不清楚,但是这里那么多“两脚羊”却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情,需要打开后才能知道情况。现在,我们先来说说下去的入口在那里吧。”九爷笑笑说到。
  “一般来讲,这个墓是一个一层层的填埋墓,入口一般都在中间。但是这个墓有点不一样的就是似乎还没有完全建成就被封闭了:那么多双脚羊都还没有被吃掉,说明这个墓是准备好好修缮一番的,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修墓的人必须去做别的事情,所以匆匆把这些没有吃掉的人活埋在了这里,那么,这个墓的入口,应该就在墓的西北角,也就是你我站的这里!”九爷说到。
  “为什么在西北角呢?”我继续问道。
  “填埋墓。意思就是修好一层后,留下一个足够大的入口把随葬品放进去以后,把入口封死,再接着修上面一层,而我估计这层的样子,这个入口应该没有完全封好,应该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地方。”九爷踩了踩地面对我说道。
  不管信不信,九爷召集了四个“徒子徒孙”们,开始清理这片地方。
  107、地下世界
  九爷的盗墓集团这四个人都很年轻,基本都是九爷的徒弟们的孩子,盗墓这东西基本都是世代接替,盗墓贼的孩子依然是盗墓贼,这也算是“祖传技术”。
  王子栗这个大高个虽然是“锅子”,但干起活来是最卖力的,一声结实黝黑的肌肉和让人望而生畏的身高总给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另外两个苦力也基本都是这个样子,一点也没有樱木花道和流川枫的感觉,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是这几个人似乎都和现代不相称,并且个个都冷漠的很。只有那个最矮的刘倬是个例外:这人明显是个自来熟很会和别人打交道,上来就和我们的人搞好了关系,曹一平甚至给递给了他烟抽,看起来和大家聊得都挺不错的,只有我他似乎没有刻意的上来打招呼,但只要看到我了就会很恭敬(至少表面看起来很恭敬)的和我打招呼:“师叔!”
  既然有苦力,嘉宁这个变态挖掘机就在边上看热闹了。虽然已经了解了嘉宁有多变态,几个我的“徒子徒孙”们依然偷眼朝她看。客观来说,嘉宁的这具替身相貌在唐朝肯定属于超级美人,再加上这么一身动漫服装,估计要是在那个动漫节上那么一站,要求和她合影的估计会排长队。
  这次因为补给基地就在头顶上,所以我们也没带多少装备,是个“徒子徒孙”们大概划定了范围之后就干起活来,别的人都站在一边看着。
  把面上的尸骨全部扒开之后,九爷带着洛阳铲到处打洞,确定下面的土情况,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正宗的盗墓贼使用这东西。实际上洛阳铲出现的相当晚,白一凡都没见过这东西,都在看稀奇。
  九爷走了几步,对着王子栗指了指地下后,王子栗立刻拿上洛阳铲对着九爷指的地方直接下铲,然后开始不断地旋转铲子,让洛阳铲好像一个钻头一样旋转着不断的向下掘进到了一定深度以后,在铲子上连接一根很有韧性的棍子,再继续向下。
  洛阳铲这东西算是盗墓贼的独特发明,到现在这东西都只有洛阳的几个手工作坊能制作:洛阳铲要求弯曲的角度必须合适,否则提不上来土,杖头必须锋利,就算是铲到了石头也不会弯曲。使用起来这东西也很讲究,例如插下去的时候必须垂直,否则钻下去就成了斜洞,根本提取不到土壤。
  大概打到了第五次的时候,向下大概两米多,洛阳铲突然一下子空了,下面似乎有极大的空间,九爷点了点头说到:“就是这里!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