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在考古系所看到的那些诡异事第二部 > 第232节 >

第232节

  “看起来像是超度亡灵那种法事,每次就他一个人,大概持续一个小时,然后他会在这里的特定地点留下一些玉石,然后就离开了。上次他留下的玉石就在这栋楼外面一棵小树的树冠上。”
  “就是这个吗?”徐安琪摸出李紫灵在树冠上找到的那个弥勒佛玉石说到。
  “没错,就是这个。前两次也是这种玉石,不过前两次放在了别的地方。”
  “这个人长得什么样子?你没和他发生接触?”我继续问道。
  “这个人……怎么说的,长得很气派,一脸正气。”张元想了一下说道:“对了,你们看过香港的那些僵尸电影吗?里面有个叫林正英的演员,这个人长得有点像。”
  大家相互看看,这里好像知道这个林正英的人只有小时候爱看录像带的我和安公公,徐安琪也没什么时间去看电影也不知道,别的几位就更不行了,蓝图也没看过。
  “那,你觉得这个人有什么问题?他到底是什么人你知道吗?”徐安琪问道。
  “嗯,我估计,他有可能是‘慈元阁’的人,你们知道慈元阁吗?”张元问道。
  大家都摇了摇头,只有白一凡点了点头。
  “我知道一点。咸丰时期,‘粤贼’打入福建,杀人无数造成了当时福建地区饥荒和瘟疫流行,这个慈元阁当时和一些道观还有寺庙开了赈灾施粥摊,赈济灾民。”
  (所谓的‘粤贼’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当时所有的史书上都称太平天国为“长毛贼”、“毛贼”、“发贼”、“发逆”等等。而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为粤省花县人,又因太平军亦起自两粤的广西,岭南地区以两广人为主,故清廷当局亦蔑称其为“粤贼”、“粤匪”、“粤寇”。直到1929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发布《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之后,太平天国和太平军这两个名字才写入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了民国的说法,白一凡是清朝人,所以还是使用‘粤贼’的说法。)
  “后来,据说难民和瘟疫太多,闹起了僵尸,而且相当严重,各家各户都准备搬迁避祸,这个慈元阁却突然来了一批人,在福建找了一个地方摆开了阵势做法,镇压僵尸。”
  “经过慈元阁的努力,僵尸被镇压了下去,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因为这件事,慈元阁却惹上了麻烦。”
  “因为‘粤贼’信仰上帝教,慈元阁却是道教的做派,九千岁东王杨秀清非常生气,派人去慈元阁要求慈元阁要不就归附上帝教,要不就被灭,慈元阁也没有做回复,依然继续赈灾和镇压僵尸。”(当时太平天国永安封王,洪秀全是万岁,东西南北王各是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等等一直往下排。)
  “这一点惹恼了九千岁杨秀清,令东王府兵马去围剿慈元阁,可谁知道到了地方,士兵们不肯动手:看到慈元阁的旗号,全都流泪说这是好人,杀不得。”
  “领兵的东王府健将其实也知道慈元阁的人是好人,可是完成不了东王的交代回去也要杀头,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慈元阁里却出来一个人,告诉领兵的东王府健将:“只管回去,到了天京可看此锦囊,即可解决。”然后交给领兵健将一个锦囊。
  看到这位慈元阁的高人,领兵的东王府健将有些不安,求高人问问自己以后的命运和太平天国的命运。
  那位高人看了看这位健将的面相,问了生辰八字后,摇了摇头,写了一首诗给他:
  ‘慈母引针纳鞋底,元帅动符掌千军。阁楼虽有三千丈,无处去寻登天梯。可怜百姓最辛苦,奈何天王动甲兵。何人能知将军命?也叹天道苦伶仃!’
  领兵健将问到底什么意思,那位慈元阁高人没开口,径直离开了。
  领兵健将将信将疑,半路忍不住把锦囊才开看了,里面一张纸条写了一行字:“东王已死!可投翼王!”
  正惊异的时候,天京传来消息:天王发诏,东王被诛杀,同时东王府家属连同东王下属两万余人被北王韦昌辉诛灭,翼王石达开潜逃。
  东王府健将仰天长叹,要是自己在天京肯定也逃不了这个命运,可是现在既然北王得势,为什么要自己投奔已经潜逃的翼王呢?
  不到三天,下一个消息传来:天王下诏,诛杀北王韦昌辉,原因是在剿灭东王的行动中滥杀无辜,迎回翼王。
  听到这个消息,领兵健将仰天长叹,对着东方焚香三柱,感谢慈元阁神算指点。
  这名东王府健将本名叫做李以成,被东王杨秀清亲自提拔为右四军帅,后来,他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李秀成。
  1864年8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曾国藩杀害。
  听完这段往事,我有点怀疑的看着白一凡,白一凡看到我的目光后也点了点头:“当然,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些传闻,但是这个慈元阁我确实也没打过交道,只是在市井之间打听到过一些传闻,倒是是不是真的我也不清楚。”
  “慈元阁是真的,这点不用怀疑,我们家族和他们还有些来往。”一边的张元强调到。“他们对于寻龙点穴、堪舆风水一类的东西有很深的研究,这个地方,我估计那个人到来是镇压邪灵的。”
  “这地方有什么邪灵?”这下子我倒是更感兴趣了,嘉宁一直说这里有负面能量却不知道在那里。
  “说不清楚,我在这里三个月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每到夜深的时候,我的黑尸却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骚动……这种情况你们可能不清楚。总之,这里有古怪就是了。对了,明天就是那个人又应该来的时候了。”
  “知道了,你走吧。”我挥了挥手,张元走了出去,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小黄,你怎么看?”白一凡看着我说到,大家也都是一个表情。
  “格格那边也没规定时间,反正就是一天,我们就看看这个‘慈元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我看着那尊发黑的玉石雕像对大家说到。
  235、爷爷故人
  随便找了一间屋,大家拿出睡袋将就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嘉宁和雨虹居然跑回了黑风岭镇给大家买来了早饭:虽然我们走到这里用了整整一天,但只要雨虹带着嘉宁寄生的那把刀,两人跑回去估计用不了两个小时(鬼干活还真方便!)
  按照张元的说法,那个人晚上才会来。那么今天一天我们都要无聊的呆在这里。
  白天看这个地方才发现四面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大石板,很多都雕刻的有字迹,看起来都是一些墓碑,不过很多墓碑上都写有时间,基本都是清朝的年号,看起来这个地方被埋没也不会很长时间了。
  徐安琪到四面山坡上到处走了一走,安羽和李紫灵也四处搜索了一下,这个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多看的地方。
  “从风水上来看这个地方如何?”徐安琪在四周走了走,问我道。
  我看了四周:这个地方像个盆地,但是和四周都不联系,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地方的地形很怪异,四周大概都找不出这种地方,我也想不出这是怎么造成的,只能说这个地方的地形做不出任何有利或者有害的风水格局来,当个平民百姓的墓地还是很合适。
  无聊的在这里呆了一天后,晚上大概九点,我们在大楼的顶上观察的时候,一个人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这人穿着一身黄色道袍,远远看起来倒是真和林正英很像,不过比林正英老的多。(林正英45岁就因为肝癌去世了)他拎着一包东西,渐渐的走到了那个‘大义’石碑的边上。
  我们距离他大概几十米的样子,他丝毫也没有发现我们,就这月光,我们用望远镜自己的观察起这个人的一举一动。
  走到石碑后面,他立刻发现了石碑后背被人洗干净了,他四处看了看,嘴巴上唠叨了几声什么,雨虹在边上轻声说道:“罪过罪过,祖师爷勿怪!弟子立刻给你上香!”
  雨虹的是鬼,根本不用耳朵听东西,那个人说什么她都能感觉到。
  那人从包袱里摸了九根小指头粗细的黄香,先点燃两根粗大的红烛后,用红烛点燃黄香,插在石碑后面,非常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不知何人冲撞祖师爷,弟子在此给祖师爷上香叩头,此处凶煞还需祖师爷镇守一轮方可消解。”
  说完以后,那个人站了起来,继续向着大楼走来。这时候,我们才看清楚他正面:这人面相四方国字脸,浓眉大眼,头发也和林正英一样很短,眉毛甚至都是很长带着一点飘逸的感觉,不过面部已经有不少抬头纹和鱼尾纹,看样子有个50多岁了,不过整个人却给人一种很祥和,像是自己家隔壁慈祥的老大爷,或者路边摊上大冬天很热情的递给你一碗热豆浆的老爷爷那种感觉,让人不知不觉的泛起一种亲近的感觉。
  “这个人步伐沉稳,气息均匀,看起来是个武艺方面的高手。从刚才的姿势上来看,他习惯用右手,但左手却依然非常灵活。”一边的徐安琪轻轻对我说到,她用的是夜视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