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贩妖记 > 第1057节 >

第1057节

  “我不能动手但不代表我不能找军家之外的人帮忙!”老爷子此时方才说出了其真实的目的,“你是崔小秃子的半个孙子,他过去和我通电话说起过你和他孙子的事儿,说他家孙子以后吃穿不愁但做不了大事儿,是个富贵人。但说你从小坏点子多,干冒险是个干大事的料。我后来让人打听了你的事情,知道了你在江湖上的名堂。不过没有马上找你,是我怕你和姓沙的混在一起也是和他一样的人。不过这一次你和507所决裂,我方才确定,你和他不是一路人。”
第十七章 被当枪使
  老爷子这也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啊,当初不报仇,如今老领导们都死了,连崔老爷子也去世了,他找个人来替他报仇。不过在我看来,这里面的事儿恐怕不仅仅是横刀夺爱这么简单,军老爷子我不太了解,但应该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不会记这种事儿几十年吧。或许他没说出真正的理由,但他不想说我再去逼问就有些蠢了。
  “那前辈您直接和我明说不就得了吗?为什么还偷偷给我送册子?”我奇怪地问道。
  “三象归元是我们军家的根基,连军龑也是在他懂事通过了我的考验之后才有资格修炼的。想学三象归元,不仅要有决心。因为这门功法很霸道,过去你学的功法无法和它并存,并且需要持之以恒和不怕失败的决心。如你所见,你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一个晚上就能运转一圈大周天,别说我当年零基础来学这功法。就算是军龑这小子,当年也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转了一圈小周天,而且只活化了四分之一的穴海。所以你算是幸运的。天赋也算是不错的。其次,你基础太差,基本功不牢而且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江湖上已经闯出了名头是个人物,以你当时的心性我给了你这本上乘的功法。你一定不会再去修炼基本功,而是一头扎进三象归元之中。那样的话,你一辈子都不可能练出什么名堂。三象归元的小周天会将所有的气存入穴海内,而四肢不健的人是无法承受穴海运转的。我要先让你认清自己基本功很差,实力不过是靠外物的事实,然后给你挫败感让你奋起直追,打好基础后才会让你去练三象归元。”
  “所以您将三象归元一本分成了三册给我,就是这个原因啊。”我嘀咕道。
  “不错,不过你的基本功还是不合我的心意,不过你在国内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我要先向你说明白。等你到了国外必须继续操练基本功,继续修炼三象归元。我们军家有其他法术秘籍,但你不缺手段缺的是根基。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微微点了点头,正在此时,军龑等的有些不耐烦敲了敲门道:“你们慢慢聊,我出去转一圈。”随后便没了声音。
  老爷子没管他,继续对我说:“你之前欠我一个人情,现在这个人请该还了。当时对你说这件事还不是时机,如今是了,我要求你五年之后回来,一定要杀了姓沙的。”
  “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我苦笑一声问道。
  “没了,如果你不愿意,那为了保证我们家传的三象归元不外传,我会将你的灵觉废掉。一个没用的家伙我不会让他存在下去。”老爷子也是够狠的啊,居然威胁我。
  “您这么说话就没意思了,我又不是不答应,呵呵……”我傻笑几声装起了糊涂,“既然没有其他路可以走,那就只能答应您了。不过正好,我也要找507所报仇,不仅是507所。那些对付过我并且曾经害过我的家伙,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你要报复谁我不管,但三象归元这次是破例传给你的,你不能传给外人,否则我不会放过你。”
  “这是当然。”我急忙点头道,随后想了想问,“我五年后回来能比钟八年厉害?他可是地仙高手,而且是个天赋异禀的天才。”
  整个507所我最怵的还是钟八年这家伙,他就算不修炼躺着过五年实力也在增长。
  “放心,我如今九十岁能独步江湖靠的可不是天赋,练好三象归元,它会给你一个惊喜的。对了,我们今天的事你不能对外人说,连军龑那臭小子也不行,知道吗?”
  我笑了笑点点头,之后便退出了老爷子的房间,出了屋子我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虽然是被老爷子当枪使,但既然有好处而且有共同的敌人,被当一次枪我并不反感。最重要的是现在我终于有了报仇的资本,不依靠外物而是依靠我自己的实力!
  在军家没剩多少日子,各大派就发来密函要求我按照茶会的规矩尽快离开中国。军龑帮我安排了第一站是先去日本,他们军家和日本当地一些大势力有合作。我过去住上一阵子后再从日本出发去欧美等国,反正是到处转悠。
  我没啥意见,去了日本说不定还能见到前利雨郎,也算是在他乡有个朋友。
  启程那天。老爷子来送我,拍着我的手在我耳边低声道:“好好练,不要偷懒。这也是为你自己好!”
  这话说的我心里还挺暖的,我看见远处操场上正在操练三中队的平贵,隔着老远对他招了招手,平贵看见了我,没啥反应,等我要上车的时候他隔着老远冲我微微一点头。江湖中人。真汉子一点头,恩怨随风了。
  我笑着关上车门,军龑让司机发动车子后驶离了军家。坐在车上,军龑问我:“是不是离开了我家让你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却摇了摇头道:“没有。我还挺想继续待下去的。”
  “哈哈,你就吹牛吧,我们去赶飞机,这是你的护照。到小日本的地方我会安排你住在东京。对了,我通知了已经回到日本的前利雨郎来接你,这小子听上去还挺高兴的。”
  我坐在飞机上,看着下方的城市渐渐缩小。最后连青山都被云层挡住,忽然间有一股哀愁在内心中涌动。这一次离去要很久才能回来,我从未想过飞离自己的祖国是何种心情。这不是旅游而是逃难,五年后又有多少改变。多少人还在多少事会变?
  我低下头,用手指轻轻捏了捏鼻子,旁边的军龑奇怪地问道:“怎么了?”
  “没事,你到了日本后什么打算?”军龑不会一直陪我。所以我才这么问。
  “在日本的时候我和前利雨郎会找老师帮你补习英文,为了以后你一个人去欧美国家不会有语言障碍,其实最好是在国内补习,但时间上不允许这么做。等一年后。我会安排你离开日本,到时候我会回国,而你可能就要一个人上路了。”
  “为什么在日本补习不好?”我奇怪地问道。
  “呵呵,日本人的英文……等你下次听了就知道了,哈哈……”军龑常年在国外跑,为军家负责海外的生意,他在这方面和能干,在不少国家都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这点上沙老还不及他。
  飞机平稳降落,我们出了候机大厅后,远远看见前利雨郎带着几个人来接机,正朝我们招手呢。我一看他身边的人全是大背头,黑西装花衬衫,一个个站着的姿势看着就不像是一般人。而且周围的人也都敬而远之。
  “山哥,山哥!”前利雨郎冲我呼喊起来。
  “哈哈,好久不见啊。”他乡遇故知,这感觉还挺好的,将我的乡愁冲淡了一些。我看了看周围的人,问道:“这些都是你带来的?”
  “不是,这些都是听军龑大哥命令来的。你看……”他伸手一指,我回过头去看见这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一见到军龑立刻鞠了九十度的躬,随后大声喊了句:“阿尼哥!”
  “啥意思啊?”我没听懂这句日文。
  “意思是大哥,他们都是军龑大哥在日本的小弟,各个组的老大。”
  “老大?军龑在日本也收小弟了”我反应了过来。
  “嘿嘿,怎么?不允许我们军家在日本开分部?走了,我们该上路了,到了东京就是到了我的地盘,我保证你在这里一切顺利,吃好玩好!”前利雨郎兴奋地呼喊起来。
第十八章 阴阳寮的宴会
  军家和在日本开分部这事儿可有说头了。当年军家准备发展海外关系的设想是军家一些谋士说的,但执行起来这些谋士智囊团去了压不住场,尤其是日本和欧美的黑白两道,不是有钱过去就能办成事儿的,你有钱没手段人家把你当傻子,军家不缺钱也不缺手段,但没个压场的人谁也不服你啊。军穹老爷子也认可了这个想法,以日本为跳板迅速向海外扩张。我估摸着,他当时也有一些想和沙老赌气的意思,人家沙老一直想扩展海外渠道,但碍于财力有限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大动静,但军穹老爷子是下了狠心的。一个电话打给了那时候已经在外面逍遥自在的军龑。让他回来扩展海外市场。这其中爷俩还做了一个交易,如果军龑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达到了老爷子的期待,那老爷子就不派人抓他回来。让他在外面自由自在。
  听说能换取自由,这让军龑动了心。据说当时他只带了三个得力手下,没要军家本部的一兵一卒便去了日本。
  大大小小干仗不少,还一度上过报纸头条。轰动过好一阵子。不过他不仅有大手笔更有大智慧,时至今日,虽然军家在日本还比不上阴阳寮这样的本土灵异组织,但势力也不小。关西关东都有分部。阴阳寮高层也很给军家面子,所以这些来接机的人才会给他鞠躬行礼,因为他是他们的大哥。
  军龑会两种日语,分别是东京口音和大阪口音,交流起来一点都不费事。听前利雨郎说,军龑在日本两个大分部加零零总总的小分部合起来有好几千人,势力之大已经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外务部已经派了好几波人要见军龑,但军龑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所以基本上都是电话了事。
  说起来在日本发展灵异分部和国内不同,国内的很多门派所谓的分部都不成气候最多是在一个地级市里小打小闹,但日本这边都是做足了规矩,做大了影响力的,这可就是两个概念了,全国各个地方的分部每个分部好几百人,和一些小门派五六个人相比能是一回事儿?
  不过国内和国外的性质不同,我曾经听说过茅山和龙虎山也想在国外建立分部的事儿。但时至今日,这两大中国的灵异门派都没成事,国外建立的渠道也少的可怜。相比之下,军家这样的灵异家族就占便宜不少,用的都是更贴近现代社会的规章制度,不没收陈规。你要让日本人不吃鱼肉只吃蔬菜那怎么可能?
  所以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说中国的门派在国内是巨龙到了国外则会浅水游。这话虽然我不怎么赞同,但也不算全错。
  军龑给我找了老师学英文,课堂里还有几个日本准备到国外留学的学生也在学习。老师的英文还好。毕竟是传道授业的,英文还挺标准。但那几个在课堂上学过英文,还上过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英文就有些惨不忍睹了。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军龑提到日本的英文就摇头的原因。
  当然,我上课还要有个翻译,所以前利雨郎会陪着我。
  “山哥,我觉得实在不行你就别回去了。”前利雨郎凑在旁边道。
  “哦?为啥?”我听课还是挺认真的,平时不怎么和前利雨郎搭茬,不过听到他的这话我还是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