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古墓密码 > 第355节 >

第355节

  我无奈苦笑,没有再解释什么。
  在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后,冷月终于失去了耐心,从怀里掏出硬币抛起,看了下反正面后,拎着铁筷子走上了小路。
  小路不宽,只能允许一人通行。
  见冷月没事后,我们陆续都上了小路,缓慢走向最中央的那个巨大的水晶。
  水晶无光,但受周围发光液体的照射,整体闪着微光,非常的漂亮,但也导致它里面那个黑影显得非常模糊。
  当我们靠近时,我才看清,水晶里面果然有一人。
  那是一位藏僧,穿着藏传佛教的装扮,双眼闭合,盘腿打坐,双手搭在两膝上,神态安详。
  水晶里面,除了这位不知是人是鬼的藏僧,再无一物,至少我没再看到有什么东西。
  张毅疑惑道:“真是奇怪,这地方没有金杖之类的东西?那我们该找什么。”
  冷月将铁筷子收起,交到一个手里拿着,然后贴上了水晶,眨着那一双绿眸上下左右的查看了许久后,转身对我们说:“在下面。”
  “什么在下面?金杖?”沈大力忙问。
  冷月没有回答,而是向我们挥了挥手,示意我们退后,然后将收缩起来的铁筷子斜插进他的背包里,取出黑色皮手套戴好,将衣袖塞进袖口,之后竟然直接伸手摸进冒着白光的液体里。
  他摸索了好一阵后,略微沉了一下气,然后猛的用力,竟然将那巨大的水晶抬起了一角。
  然后,他用单手和肩膀撑起水晶一角,另一只手艰难的伸到水晶下面摸了好一阵,竟然真的从下面抓出了一柄金杖。
  这柄金杖与我们之前得到的那两根明显不一样,又细又短,不太像法杖,更像是一柄权杖。
  得到金杖后,冷月抽身退后。
  巨大的水晶“轰”的一声落下,压得白色发光液体起了浪,溢过最外围的矮墙,也略微沾到了小路上一些。好在我们发现的早,及时调整位置站在了路的最中央,否则恐怕会被沾一鞋。
  冷月一手拿金杖,一手拉开外套拉链,连带着黑皮手套一起脱了下来,将那柄金杖包了起来。
  他用自己的外套将那金杖擦得差不多干净了之后,取出金杖,将自己脱下的衣服随手丢到了一旁。
  为了防止遭受毒虫叮咬,虽然这地方非常闷热,但我们穿的还是长衣长裤。冷月里面只穿了一件黑色短袖,这样一来,就将他的两条手臂露在了外面。
  我急道:“你把外套脱了,不怕被毒虫咬吗?谁知道咱们涂的那驱虫药能坚持多久?”
  冷月指着不断荡起涟漪的白色发光液体道:“更招虫子。”
  好吧,我承认我哑口无言了,也不得不承认冷月这么做确实很理智。但我还是忍不住说:“那你刚才用一根铁筷子把那水晶撬起来,再用另一只把金杖拨出来,不是更好吗?”
  冷月看着我,沉默了一阵后,反问道:“不早说?”
  这家伙,压根就没给我机会让我说啊!
  “下去吧。”冷月说着,便用手势催促我们快些退回去。
  可就在这时,张毅忽然指着水晶方向,声音有些颤抖地问:“你们看,里面那人是不是睁开眼睛了?”
第295章 水鬼无数
  被困在水晶里的藏僧睁眼了?
  我闻言就是一惊,连忙回头去看,果然看到水晶里那藏僧不知什么时候睁开了双眼,正在看着我们。
  本来水晶被发光的白色液体照得很亮,使得里面藏僧显得非常模糊,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真切切可以感觉到他此时此刻就在看着我们,而且不带丝毫的感情。
  那感情不是憎恶,也不是喜欢;并不冰冷,却又不带丝毫温度。它给人一种深邃而无欲的感觉,让人不感觉他有多遥远,却又无法亲近。
  忽然我一愣,不知道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生出这样的想法,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会不去关注危险,反而关注起了那双眼睛所隐藏着的内容。
  很快我发现,不只是我,包括冷月在内的其他人此时也在回身盯着水晶内的藏僧看,好像都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一般,一个个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是丢失了魂魄一般。
  我心中一惊,连忙挨个将他们叫醒。
  冷月用力甩了甩头,似乎有些迷惑,而后回过身,不再向后看。
  沈大力骂骂咧咧的嘀咕了几句,拉着幺朵和张毅也转回了身。
  如果那藏僧的双眼有迷惑的作用,那我们不去看不就好了。
  可就在这时,在我的脑海中再次出现了那奇怪的声音和语音,这次竟然只对我说了两个字:“何苦?”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一点谁人不知,可谁又能真正的做到?
  我们回到旋转石坡,飞奔向下,几乎就和逃跑没什么分别。
  在经过人道石台的时候,幺朵跑去将她父母的遗物整理打包带上了,但终究无法从骨堆中找出父母的遗骸,在痛苦的抉择之后,只能暂时放弃。
  我们安然无恙的下了石柱,暂时将三根金杖都交由幺朵保管。
  继续向前,我们走过空旷无物的平台后半段,抵达平台边缘,却没有找到石桥。
  在不远处,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向下方的石阶,角度有些陡,两侧没有护栏,只是看着就让人恐惧,更别提走在上面了。
  在石阶前的两侧,立有两个与我们在鬼域石林见到的山神庙类似造型的东西,经过仔细辨识,我认出那是“阙”。
  在阳宅的建筑中,阙大多只存在于皇宫等高级别的建筑门外,可用作望楼只用;而在阴宅的建筑风格中,阙则是墓道外的石牌坊。
  阙用于墓葬建筑,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墓葬的发源史。
  我们常常听说“坟墓”这一个词,一直以为就是单指阴宅,实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