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连环罪:心理有诡 > 第273节 >

第273节

  “看来我的想法还真没有错,凶手绑架并拘禁了这个杜仲平,等拿到他确凿的犯罪证据以后才对他施予了极刑,那就是说这个凶手应该就是红边门谋杀庄大柱的凶手。”
  许霖点了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老师,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欧阳双杰问道:“既然是凌晨四点多钟死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才接到报案?按时间推算。这个时候应该是晌午时分了,这整整一早上过去了,就没有人出现尸体的存在么?”
  许霖说道:“其实也有人发现了的,可是他们并没有在意罢了,他们以为是谁上坟对着坟头难过呢。因为不走近来,是无法看清楚究竟的。”
  欧阳双杰并没有在现场呆多久,王小虎他们还没赶到的时候欧阳双杰就离开了,凶和谢欣上了车,一言不发,谢欣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欧阳双杰并没有回答,只是反问谢欣:“为什么要选择凌晨上来行刑?”
  谢欣愣住了,她没想到欧阳双杰会突然问出这么一句。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应该不算是什么问题,选择大半夜到公墓来行刑不是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不会被人发现么?
  欧阳双杰苦笑了一下:“他都敢大白天在红边门那儿杀人,在这墓地他有必要做得这么偷偷摸摸的么?别忘记了,我之前说过,他为什么选择红边门行刑,为什么选择在大白天,就是因为他要达到的效果是公开处决,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
  谢欣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凶手突然改到了大半夜上山就还真有些蹊跷,她问欧阳双杰是怎么看的,欧阳双杰说道:“不知道,所以我在想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第33章 出现偏差
  在欧阳双杰看来凶手处死杜仲平也该是在白天的,之所以选择在当年被杜仲平害死的那个女人的坟头不难理解,可是大半夜地跑上来行刑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希望按说是不应该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的,这一改变让欧阳双杰有些不知所以。
  欧阳双杰始终不相信是凶手的风格变了,他觉得这其中一定有着什么自己不能够体会出的含义。
  谢欣说道:“会不会是他碰到什么紧急的情况,不得不仓促地这么做?”欧阳双杰摇了摇头:“不会。”
  回到局里,罗素已经等在他的办公室了。
  “可惜,我又没有赶上趟,我刚从云都回来就听说有新案子,原本想赶到现场去的,可是肖局却说你就快回来了,我寻思着估计等我赶过去黄花菜都要凉了。所以我就在你办公室里等你,不介意吧?”罗素笑着迎上前来,欧阳双杰也笑了:“当然不介意。”
  坐下以后罗素就央着欧阳双杰把新的案情说了一遍,罗素听完说道:“看来应该是红边门案的凶手做的了,欧阳队长,凶手两度作案都没有留下任何对警方有用的线索,看来要破这个案子难度很大啊!”
  欧阳双杰点了点头,罗素说得没有错。
  原本在欧阳双杰看来,再次发案,或许会对警方的侦破有一定的帮助,可是现在看来不但不是这样,甚至还与之前自己的某些推断相背离。
  罗素又说道:“我从肖局那儿了解到,目前欧阳队长把发生的两起,不,现在应该说是三起案子的凶手都定位在有精神问题的人身上,还针对凶手的一些特性进行了一个心理画像,甚至让人查遍了整个林城的心理诊所和医院的精神专科,我很想知道,心理画像的依据是什么,另外你们对林城心理诊所与精神专科的排查有锁定了嫌疑人吧?”
  欧阳双杰的眉头微微一拢,这个老肖,怎么什么都向罗素说了?就算是局里答应让罗素进行采访,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是不是也应该有个选择?
  罗素见欧阳双杰这个样子,他笑了笑:“欧阳队长,你可是也亲口答应过让我跟踪采访的,要不是我手里还有其他的工作,我就会在你们队里驻下的。”
  欧阳双杰也笑了,他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其实呢,心理画像全称应该是犯罪心理画像,最早是源于美国FBI的犯罪现场分析法,新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了三大变量系统,他认为犯罪环境、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之间既有着因果关系,又能够相互作用,比如一个人在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他的心理品德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就如我们华夏的那句古话说的,与善人居或与恶人居的区分。一旦他的心理品德向着坏的一面转变,最后就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是一条因果链。心理画像依据的是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一致性、互动性原理,依据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出他的心理特征,从而得出他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性格、生活习惯等等行为的、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特征,它改变了过去研究犯罪原因的侧重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案动机,而用倒置的犯罪心理的原因论来从犯罪的行为牲推出他的心理特征、以及他所处的环境特征。”
  罗素听得津津有味,欧阳双杰咳了两声:“你看我,这一扯就太远了。”
  罗素却说道:“没事,挺精彩的,没想到心理学的应用竟然这么的广泛,而且实用性也这么强。不怕你笑,其实我也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只是啊静不下心来,看不进去。对了,那你们的排查有什么结果吗?”
  欧阳双杰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心理画像有它一定的依据,可是它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心理画像对于连环案件的适用性要更大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素材来对犯罪嫌疑人的各项特性准确描绘,当然,它也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有着严重心理问题却又没有丧失自知力的人来说准确性就会相对低些,因为他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对于一些人或事的看法异于常人,而他的这种差异之处也并不大,甚至有时候就只是在某个点上,假如我们不能够把握住那个点,很有可能我们的画像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罗素微微点了下头,表示他听明白了:“那么接下来欧阳队长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个记者倒是尽职尽责,一直问个不停。
  欧阳双杰说他还没有想好,毕竟这样的案子并不常见,由于杜仲平案的发生,他觉得自己之前对犯罪嫌疑人的画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他必须重新把两个案子的异同之处重新好好捋捋,然后再对之前的画像做出适当的更改,力图能够更加精准,早日抓住凶手。
  罗素只呆了一个小时就离开了,他知道欧阳双杰的时间宝贵。
  他并没有问欧阳双杰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他曾经去卫扬帆那边就诊,欧阳双杰也没有主动提,但欧阳双杰感觉得出来罗素刚才在提及自己对心理诊所和医院和精神科进行排查时,眼里有着一种异于寻常的光彩,罗素心里应该已经清楚了欧阳双杰发现了他的秘密。
  没有点破,只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毕竟罗素去找卫扬帆也并不是真有什么心理问题,他的目的和动机卫扬帆也说过了,作为记者,有着一定的职业敏感度与好奇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欧阳双杰没功夫去对罗素瞎捉摸,此刻他更希望能够把庄大柱的案子与杜仲平的案子之间的那根线条找出来,然后剔除掉它们的差异性。
  两个案子看起来是很相似的,可为什么“法官”会选择在大半夜对杜仲平“行刑”呢?这与他主张的震慑原则相背,到底是什么原因?
  欧阳双杰点上烟,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仔细地想着,可是却没有一点头绪。
  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判断错了,出了问题?
  欧阳双杰站了起来,走到了自己的白板面前,在上面写下了杜仲平的名字,然后又圈注了几个小细节,便盯着白板发起呆来。
第34章 肩周疼痛
  王小虎查到了杜仲平失踪前曾经有人见到他和一个年轻人见过面,就在他家不远处的一个街心花园,大概是下午四点多钟的样子。
  提供这一情况的是街心花园入口处的书报亭的摊主,他说当时他还和杜仲平打过招呼,可是杜仲平看上去慌慌张张的,正在和那年轻人解释着什么,那年轻人仿佛脾气不小,也不怎么搭理杜仲平,自顾往花园里走去。
  摊主姓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微微有点胖,带着口吃,说着话的时候还常常眨巴下眼睛,那神情模样很是滑稽。可王小虎却笑不出来,因为这女人根本就说不出那年轻人长什么样子,一会说没看清,一会又说忘记了,什么可能,也许,或者这些词她倒是没少用。
  “大姐,你再仔细地回忆一下,那年轻人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让你记得比较深刻的。”邢娜轻声问道。
  女人眯着眼睛仔细地想了想,然后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好像记得那个年轻人走路和时候好像有个习惯,他的右手喜欢不停地抓握着,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特征。”邢娜苦笑着看了王小虎一眼。
  上了车,邢娜对王小虎说道:“现在看来那个年轻人很可能就是凶手,杜仲平一定是被他掳走的,那个街心花园四通八达的,他们至少能够从三个以上的口子出去而不被人发现。”
  王小虎皱着眉头:“潘大姐已经说了,杜仲平是自己跟着年轻人去的,所以严格来说并不是年轻人掳走他的,所以说年轻人就是凶手也言之过早,或许他是在和年轻人见面以后才出的事呢?别急着下结论吧。不过这个年轻人当然也有嫌疑,先找到他再说吧。”
  “怎么找?到现在为止我们只知道是个年轻男子,身高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还有就是右手那什么抓握,连长什么样,是胖是瘦都不知道,这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邢娜有些气馁,王小虎却说道:“之前我们不是对杜仲平失踪前两天的通话记录做过调查吗?其中有两个电话号码是没有存入联系人的,会不会其中一个号码就是这个年轻人的?”
  邢娜摇了摇头:“两个号码都不是实名制登记,其中一个已经找到了机主,是个收废品的,他是给一朋友打电话,误拨到了杜仲平的机子上,我们也核实了他的话,他朋友的号码与杜仲平的就两个数字的差别。另一个一直都没有查出什么来,杜仲平失踪的当天就停用了,现在看来那个号码确实有可能就是那年轻人的。”
  王小虎说道:“就算不是实名登记的,卡从哪儿办的这个我们应该能够查到吧,我想,办卡的地方,应该是那个人经常出现的地方。”
  邢娜说道:“那又怎么样,就算知道他经常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可是你知道他到底是谁?”
  王小虎笑了:“还有一点你可别忘记了,杜仲平为什么会跟着他去街心花园,那是因为他们认识,潘大姐不是说了么,两人去花园的时候杜仲平一直在向年轻人解释什么,而年轻人仿佛不怎么愿意听他的解释。”
  “那又怎么样?”邢娜还是没明白王小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