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行走阴阳 > 第24节 >

第24节

  可到底是好是坏又很难分辨,这样纠结的状态早就了刘守财不敢随意再往里走半步的原因。
  “这真是让人进退不得了。”刘守财惆怅的嘀咕了一句话,随后翻开左手的手腕,那上面铃铛一样的胎记上还有三颗半的红痣,完整的三颗红痣看上去就好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宛若绝世的珍品。
  咬着牙,刘守财满脸的肉痛,更是低头很苦恼的看了看自己的裤裆,委屈的低头道:“小守财,看来明天的约会又用不上你了!”
  随后,刘守财坚定的把目光锁定在前方那黑洞洞的地方,那里就是刘守财此行的目的地,一个巨大的溶洞,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无量怨气就是从那里喷薄出来,怨念、暴怒、邪恶等等负面情绪都在感染着周围的一切。
  “功德红灵,用一次就距离老子我成神仙倒退了一点,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当神仙也太难了。真不知道古代的那些神仙是靠着多少功德才修成的,老天爷啊,你怎么就不是小说中可以修炼法术以力证道就可以的修真世界啊!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这一刻求你们附体吧,让我收上几十万个嗜血僵尸,千年厉鬼直接成为大自在真仙行不行!!”刘守财这样的抱怨着,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
  只见刘守财的手指好像进入了另一个次元空间一样,右手的两根手指直接探入到他左手手腕的铃铛胎记里。
  整个铃铛胎记好像水纹一样轻轻荡起一丝丝涟漪,两根手指就那么轻易的插了进去,随即又夹着一颗大约玻璃球大小的红色珠子出现。
  那珠子红红的,可偏偏红里面透着金色的光,丝丝缕缕极为漂亮。
  这种令人奇幻一样的色彩令人迷醉,刘守财好似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完全不为所动的捻着手中的这颗珠子,满脸肉痛叹息了一口气后,眯着眼睛把那颗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珠子丢进了嘴里。
  “味道一如既往的好吃!”刘守财大吼一声,算是排解了内心肉痛的感觉。
  这东西被刘守财称之为“功德红灵”,对外的用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刘守财会叫它“续命丹”。其原因在于这个东西完全是功德所化,真正可以被人、鬼、甚至嫡仙所用,十分珍贵。
  上古传说、历代道教、佛门中都有记载,无论王侯君主,还是圣人宗师,都是身具大功德才会被命运指引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
  人要成为神仙,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功德。
  功德的多少,是成为神仙的标准。
  放在普通人的世界种,可以这样去理解,就是来生想做个幸福的人,可以有面朝大海的房子,一辈子无忧无虑就必须有足够的功德。
  所以才有了很多地府传说,判官啊、阎王啊、牛头马面,十八层地狱等等。实则,这些存在的不过是审核员,他们负责审核一个人生前是作孽,还是行善。
  行善则天将功德,庇佑子孙或者为来世做功。
  作恶之人则功德剧减,甚至身上毫无功德,此类人多数为大杀伐之人,有伤天和的典范。要么死后成为鬼雄一样的存在,宁可身死道消也不去地府,在介于人间和阴间之间的地带苟延残喘,做个草寇山大王。要么会被打入地狱,经受天地的惩罚,消磨身上的罪孽。
  刘守财的情况十分特殊,其原因在于他的功德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相较于普通人不懂得甚至看不到功德来说,刘守财不但可以看到还可以直接运用,犹如魔幻小说中的魔法,神秘又神奇。
  能与之相比的只有道士、和尚这类人了。他们通过冥想等等方法,把身具的功德实体化,实质化,形成所谓的法术。在古代蒙昧百姓,忽悠君主等等无往不利。但真正去消耗功德的做法不多,多数还是用一些伎俩来蒙昧普通人。
  所谓道术、法术、魔法、妖法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
  除非,天生不为人,而是其他的智慧生灵,例如那只嘴贱的碧火神枭。
第24章 信仰、功德论
  “功德红灵”说白了,就是一种功德的存在方式。
  道士、和尚这类人平日里为普通人祈福、做法事,其实就是为自己收纳功德的一种方法,古人云“行善积德”这德就是功德。而上述这两种类似于商业化的模式卖出“祈福、法事”散出的功德,略微更改一点点命运的轨迹,这一点点是基于绝对不允许改变主要命脉,比如人的生死、财运、权位等主要命数。
  如果把命数比做一颗大树,那么主杆就是上述的三种、生死、财运、权位。随后,树会有一些支线机构宛若树杈一样,又在这上面分开,例如姻缘、天赋、是否聪慧、人生际遇如何、是否能够得到名师指点等等,在这些之外,还会有一些犹如树叶的命数,比如今天会丢东西,出门捡到钱,婚丧嫁娶的时辰,名字是否合五行等等(这类的不算财运,更改命数,只能算财、运气中的气,所谓主杆财运、生死、权位那是指的一生大命格。)。
  道士、和尚通常只会用自己的功德去影响这些树叶,但绝对不会去触碰命运树上的主杆和枝杈,想要动这些东西,要承担太大的后果,毕竟功德也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很通俗的说法,是道教、佛家都会引用的……因果关系。
  凡事有因必然有果,是谁都无法逃脱。
  一旦妄用功德改变他人命数,在增补他人的时候,就会坑了自己,而且往往是以数倍计算的,除非碰到神仙,不沾因果的那种“超人”!
  当佛道两家的修士为他人祈福平安的时候,被祈福者会自动散发一些功德出来,回馈给修士,使得双方有了一种不算平等的交易。
  这种交易,也可以称之为垄断交易,看似公平,实则赚的买卖!
  主要原因在于,为何和尚、道士都喜欢做法事,人越多越好?把功德暂且比喻成有衡量价值的钞票,定价为做一次法事需要花费一百功德。
  那么,每个被祈福者会回馈1—10不等的功德给施术者,也就是修炼者们。
  感受到这份功德的回赠越多,修炼者得到的好处就越大!这个前提就是人……一定要多。
  这也是为何道家也好、佛家也罢,都需要有庙宇祠堂,神佛真的需要功德吗?不!古时候的苦行僧、斋苦道士需要庙堂来祭祀神仙么?完全没必要,神仙不沾因果,是和普通人两个层次的生命体系。
  所以他们不需要,后来有了道法佛法的传播,有了大量的信徒后才慢慢形成的,从蒙昧时期的图腾信仰到宗教信仰,都是一种功德信念的汇聚。
  这些东西多了,没有一个容器承载就会自然飘散,归还于天地之间,形成一种平衡。
  但是实际上,后来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庙宇这个神奇的容器,当信仰汇聚在庙宇之间,借助功德之力仿照自然山水之威来推动,就能够锁住功德,当积攒足够的功德,就可以让一个普通人白日飞升,肉身成圣技巧出现后。庙宇开始遍布这个世界,而所谓的“阵法”也逐渐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追根揭底,阵法也好、法术也罢、起能量根本就是这个看不到摸不到的功德。
  修行有成的道士用功德做氤氲之态,点化灵禽成为坐骑,莫不见古代但凡修仙之人皆有灵兽代步,一派大德坐像?
  而修行的和尚把功德的运用变成了另一种形态,形成了多种方法,但功效上却一点都不比道家差。
  甚至于在蛊惑人心的方面,和尚们更是舍得浪费本钱(功德)。再者不得不说,佛家讲究修来世,这是一种累计的手段,在导人向善的同时,大量的收纳了信徒,宛如超市里消费积累的积分兑换礼物,不同的是超市的是礼物,和尚们兑换的是超脱和永生。
  道家则在这一方面做的稍微差一些,毕竟道家讲不修来世,寄情山水,得大解脱大自在的仙家说法,虽然飘渺,更符合天道,却也更难以琢磨。
  这也是华夏五千年中,神仙普上,道家的神仙多一些,而佛家的神仙似乎都是从道家跳槽过去的。
  用现代年轻的思维或许更好理解一些。
  道家是获得更大价值的阶梯,想要修成佛陀,不知道要多少辈子,到时候自己还是自己么?这个佛家说可以开前世慧根,但毕竟有了很多次人生,感悟不同,没疯掉的才算成功。
  道家则不然,要成就就一次性搞定,绝对不去追求之前自己是谁,用这么愚蠢的问题来困扰自己的,多数不是疯子就是痴颠,不信你们仔细想想,佛家流传最广的不是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就是250一个的唐唠叨。
  道家呢?莫说西游记中的敌对势力都是道家的神仙,或者神仙的坐骑,那是学派之争,在那个时代,胜利者是和尚们,他们自然有权利去编排道士们的对错,在行书之中为道士们安排在正派角色,还是反派角色上。
  顶多是那些和尚们的粉丝还算有点良心,知道那些小神仙、坐骑这类的可以随便坏,真正的得到仙人不能得罪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