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阴阳道上的术士 > 第111节 >

第111节

  好了,最后祝看书的,没看书的,大家周末快乐。
  新书《养道》已发布
番外
番外一 真实的五术
  五术山、医、命、相、卜每一术都有自己精深的地方,也都各自演变出不同的传承和方式,可以说气象万千,流派无数,而其中的相术大致可归为三类“相天、相地、相人”这三类之中,相天之术观天上日月星辰变幻,知气候风时,更是借此以推应人事,精到者可知王朝兴衰,战乱变化,也是现在的天文学先驱。
  而相地之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堪舆,堪舆者仰以观天文,俯以查地理,而相地便是观山川走势,河流水脉变化,包括和天上星相有何对应之处,比如我们现在说的潮汐之类,都可划分于相地,当然最为人所知的还是阳宅阴宅的风水之说,也是我们地理学的先驱。
  最后的相人之术,主要便是面相、手相、字相等等,相天需要用极长的时间推演观测星象,相地需要在山川中行走,用以测度世间,唯有相人,最是方便,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尘一涕都可用以观测,进而推知一个人的过去未来,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心理学。
  与相术相同的山医命卜也是如此,如果抛弃其鬼神之说,山术之中蕴含了很多化学、物理的道理,比如现在熟知的江湖骗子所用的伎俩,在古代都被归为山术之中,并根据易学而形成了一个体系,并联系上鬼神。
  医术最为人知的中医,现在都还在使用,其中除去一些说不清楚道不明的东西,很多地方都和现代医学有着关系,例如以艾蒿驱除五毒,现在证明艾草点燃之后可以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有蒲公英、板蓝根清热去火,现在医学中这些药草可以产生广谱抗生素的效果,诸如此类都有其科学的一面。
  命卜之术看似玄幻,其实如果学了易学的就懂得,命术和卜术其实是利用易学中的类象和周期建立一个预测模型,如果用现在的科学解释就是建立一个模拟的程序,用以计算,就和电脑计算小行星轨道,包括最简单的我们通过路程和速度算时间,这种数学题现在的小学生都会,但是这本身也是一种预测方式,当然在卜算里还有更为精深的易学原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这些看似封建的东西里面其实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无数先人的智慧解读,对于大自然的解读和观测,只是因为形成的体系和科学不同,科学更注重逻辑和严密性,所以要求可证伪,而易学,玄学更注重整体性,所以才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说法,当然更多的东西在这里说不完,之所以发这个帖是因为有些人迷信于玄学之中,对现代的科学产生了一种排斥,或者就是过于依赖现代的科学对于古人的智慧有一种不屑。
  我之所以在这里说其实也就是想说明,古人的东西博大精深,远不是表面看到的一点好玩的特性,对于传统与新兴的东西应该抱有一种敬畏的心里去接受和学习,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孔子说中庸,需不偏不倚,致中和,这些先人的哲学道理其实早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了吧。
番外二 师父出生
  这是一个没有公道礼义的时代,人命如草芥,生命反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妖魔横出的时候。
  这天午时将尽,天空忽然阴云密布,随之狂风呼啸,一时间白昼如夜,寒似深冬。
  古诗有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但这并不是北方的极寒之地,也不是八月,这只是个处于乱世之中的普通小山村。偏僻之至,以至于除了村中人相互往来之外几乎与外界隔绝。这样的小山村,发生了七月飞雪的异象,也只有村里自己人知道罢了。
  山村之中一个角落的一户人家,床上躺着一个临盆的孕妇,还有他的男人,一个产婆。那户人家条件简陋,孕妇临盆没有什么遮挡,男子就在旁边陪着孕妇。其实也不需要什么遮挡,这里根本没有外人。听着孕妇撕心裂肺的叫声,男子将手放在了孕妇嘴边。孕妇一口咬下去,男子的手上便出现了几道带血痕的牙印。
  在一旁助产的产婆这时没有关心孕妇,而是担忧天气,叹道:“明明风和日丽,为什么突然天象异变,七月飞雪如寒冬呢?”
  男子忍痛说:“常言道,天有异变,必出妖孽。莫不是我这山中村有了妖孽作祟?”
  男子可能没有想到,给这个村子带来灾难的,不是什么妖孽,正是自己的娘子腹中的这个孩子,乱世出妖魔,这正是天道将倾的时候,便是见到了什么也无需奇怪,天怒人怨这样,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
  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就像在挣扎,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一般,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一名婴儿诞生了,不过这一切却是一个灾难的开始,产婆处理好了婴儿身上的污秽,将这个孩子递给男子,笑着说:“恭喜了,是个男孩。”
  在那时,家家户户都需要个儿子传宗接代的时候里,几乎每家都盼望能生个儿子,好来接手家里的劳作。男子喜出望外,抱着婴儿在屋里转圈哼唱着山歌,似乎得到了一个儿子,全家都要转运了。
  然而事情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好像就在这个孩子刚刚诞生的时候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悄然降临在了这个村子。
  先是村头的那一些牛羊之类的,没过多久,就有人患病了,村里的郎中都束手无策,只能无奈的叹息摇头,时间不久这个村里的人没有一个幸免,都一个个的得了怪病,慢慢的死去了,而这里面还,包括这个婴儿的父母,这一天正是婴儿的百日庆。
  或许是天命留情,也或许是这个伴随风雪和瘟疫一起到来的婴儿,坚强的活了下去,整个村里只留下了这一个活人,只有啼哭声,在孤寂的村庄中一点点的溢出,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变为了孤儿。
  半夜,或许是饥饿的缘故,婴儿自己爬出了屋子,这个封闭的小山村里,起初死的那些人还有人帮忙殓个葬什么的,到了后期谁还有精力来管这些呢,于是这里面尸横遍野,处处是面貌痛苦的尸体,而那个婴儿就在这里面一点点的爬行。
  也不知道婴儿哪里来的神力,从村东爬到了村西的乱坟岗。到了这里,他似乎爬不动了,连婴儿的哭声都渐渐的少了气息。乱坟岗的深处,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在山的深处,有一只山羊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满满的停在婴儿身边,用充满母性的眼神看着这个婴儿,不多时在婴儿的身边俯下身子,让这个婴儿有机会一口一口的吮吸起,山羊甘甜的乳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个婴儿好像吸饱了一样,在这里安然的沉睡过去,而山羊就在他的身边坐下,为他遮挡起风雨,也为他一点点的取暖,在这个不知有多少无名孤魂的地方,一羊一孩,就这么和谐的休息着,好像这天地间,一片安然。
  这以后,这只山羊,就在婴儿身边保护他,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些山林之间的飞禽走兽,都和这个孩子和谐的生活在了一起,只是这个婴儿并不光和那些兽类玩耍,好像还和一些谁都看不到的东西,在一起嬉戏,而瘟疫,好像随着村里人的死去,不见了踪影。
  时光交织,岁月如梭,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这个婴儿渐渐长大,虽然慢慢长大,但这山间的动物,却没有一个害怕他的,有时有猴子从外面拿来野果给小孩吃,有时又有羊儿带着他玩耍嬉闹,这个孩子在这个死亡的世界里也并未觉得有一丝的孤单,他和山中的一切生灵都成了好朋友。
  小孩不愁吃喝,猴子给送吃的,山羊还是一如既往的拉别的山羊来给这个小孩送羊奶当水喝。这个小孩也过的很开心,不知烦恼为何物,只知天地为伴侣,每到晚上,这里又会刮起阵阵阴风,小孩也不害怕,反倒和空气中看似虚无的一片,打成一片,如果有外人,一定会惊恐异常,但这个孩子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在他的眼中这些一切都正常得很。
  众生本无高下分,一切不过幻梦一场,唯心动弹,外物造化,五蕴丛生,故有七情六欲,生死离别,因为不知道这世上,生灵之间的种类不同,兽也好,鬼怪也罢,于他所来都是一样无二,正是因为心灵纯洁,所以自幼便可看见鬼神,而这村中的男女老少因为天地造化,又正处于人界怨气冲天的时候,没有去轮回,一村老少都在这里和这个小孩,在一起,慢慢的就连怨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了那种不舍与执念,故而久久不曾离去,他们教会,小孩如何生活,如何说话,也使得这个孩子还有人性并未被兽类同化。
  ……
  在一座无名古刹之中,残破的寺院围墙,里面有一座庄严地佛像,在佛像下面,虽然没有什么上好的贡品,但是再不济,也有一杯清水每日更换,每日早晨都有两个声音从里面传出来,一个声音还有些许稚嫩,另一个声音显得很是苍老,一老一壮聊个僧人在里面两张蒲团上正坐着,默默不语。
  乱世之中,大家都为了残全一条性命,谁还有多余的精力来供养这里的僧人呢?还好在这山上,自然就是最好的仓库,有着各种野果野菜,虽然不多,但是饱腹也是远远足够了,这是南方,四季不分,所以也没有什么季节没有吃的,至少这两位僧人还在这里念经诵佛,或许为天下,或者为自己。
  一直微闭双眼的老僧忽然张口说道:“明义你明白了吗?”
  那小沙弥也是张开了双眼,但眉头却是紧皱摇头道:“师父,我还是不明白,我不知道佛在哪里。”
  “那你想知道吗?”老禅师慢悠悠的开口道。
  “嗯,弟子想。”
  “那好,你下山去吧。”
  “下山就可以找到佛在哪吗?”小和尚有些不解。
  “我也不清楚,但你没有去找过,怎么知道有没有呢?总要去体验一下才好啊,而且这世间,越来越不平静啦,我们虽是方外之人,也免不得还在世间修行,你下山去吧,佛就在山下那大千世界之中。”老禅师慢慢的说完了这一切。
  小和尚终于下定决心,站起身来,走到寺庙的门口忽然好想又想起了什么似得,会转过来,对着大殿里跪下磕了几下头,不知是拜佛,还是叩拜老禅师,亦或是一起呢?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和尚是否可以找到真正的佛。
  这个小和尚披着僧衣,下山以后来到了一个小镇子,任何一个时代,只要还有人活着,就有商人,也就会有镇子,有社会,这个和尚走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有些饥饿了,但是看着村里那些人,慈悲一发,拿出随身携带的果子,给他们充饥,自己则忍住不吃,默默诵经,然而他的心迷惑了,这种时候,真的有佛吗?
  小和尚带着疑问又一次踏上了旅途,在一路上,也有很多在路旁快要饿死的人,也有许多还有温饱的善良之人,不忘了布施他一些食水,可是他越来越迷茫了,人生如苦海,何处是彼岸呢?
  没有人知道,只有漫天的大雪飘荡下来,他抬头看天,只是低低的叹道:“阿弥陀佛。”一场冬雪,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在饥寒之中痛苦的死去,无意间他看到前面的一个地方,竟然少见的有一丝祥和之气,笼罩在山头。
  他虽然没有的证五眼六通,但是佛法的熏陶。他也有些神通在身,而前面那里的祥和之气,他却清楚的看到了,在这个怨气遍地,妖魔丛生的时候,居然会有祥和之气笼罩,或许在那里有什么修成的大德真如也说不定呢?小和尚,朝着那边加快了脚步。
普及真实术法
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
  天罡三十六法